正文 第159章 龙凤呈祥(37)
作品:《高质量父母图鉴[快穿]》 顾细已经将相机放下来, 看到沈追凤带着沈追龙过来,还问了一句“追龙回来了”
沈追龙都还没来得及问顾细好,目光就被桌上的相机给吸引住了。
“这不是相机吗”他瞪大眼睛, 指着桌上的相机问。
但是丝毫没有把相机和沈追凤所说的礼物给联想起来。
沈追凤噌噌几步上前, 小心翼翼地把相机拿起来“妈,你怎么能把相机直接放在桌子上”
顾细好笑“那不然放在哪里”
“那当然是要好好地保护啦,”沈追凤爱不释手, 小心翼翼摸索着相机。
沈追龙是有点呆,但不是傻。
“姐,你别说, ”他语气转了十八个弯,终于把下半句说出来, “这就是你的礼物”
沈追凤抬起下巴,显摆道“对啊, 这就是我的礼物。”
沈追龙简直是集惊讶羡慕嫉妒恨于一体。
他大跨步上前,盯着沈追凤怀里的相机, 眼热得很“姐姐,让我拿一拿。”
“拿吧。”沈追凤大方地把相机递过去。
沈追龙终于明白刚才姐姐为什么大白天突然间用肥皂洗手了, 这必须洗啊。
只是现在比起洗手, 他更想早一点摸到相机, 就简单地在裤子上蹭了好多下, 从小心点拿过相机。
这上面的每一个部件似乎都在散发着光。
“妈。”他将相机还给沈追凤,抬头看向顾细, 意思不言而喻,姐姐有了, 那他
顾细翻了翻行李包, 沈追龙瞬间期待起来。
“喏, 这个先给你。”
沈追龙一个激灵,接住从空中抛来的小小的东西。
不是,他的相机,怎么这么小
他疑惑打开一看,哪里是什么相机啊,这是几块大白兔奶糖。
沈追龙他这是被当成小孩子哄了
到了吃饭的时候,顾细才和大家说了这一件事。
“我不是偏心,给追凤买这个相机,一个是因为她最近表现不错,另一个是作坊的确要用到,她也需要,可以记录下来一些事情。”她眼神清明。
“你们要用,可以问追凤拿的,”顾细问沈追凤,“要是咱家人问你要相机,你愿意给吗”
“那当然。”沈追凤毫不犹豫道。
虽然妈妈说这个礼物是给她的,可她还是知道的啦,一家人哪里分什么你我,特别是这个相机这么贵重,她一个人私用都就觉得浪费,那当然是要物尽其用。
卫则物欲低,对这些真不在意。
徐小甜觉得相机很好,但她好像用不到,心里没有半分不平。
只有沈追龙,恨不得抓耳挠腮。
顾细看在眼里,道“我和爸爸会慢慢了解你们的情况和需求,以后有机会,也会送你们礼物。”
她鼓励这几个年轻人“如果你们表现好,我们就会给你们送小礼物,你们可以把这叫做惊喜盒子。”
沈青松好一个惊喜盒子。
顾细和沈青松交换眼神,沈青松用眼神竖起大拇指。
正说这话呢,顾细觉得脚踝有点针扎似的痛,低头一看,连忙一手拍上去迈,可惜蚊子还是飞了。
她不由感慨“这个季节,这个时间,蚊子这么早就出来工作了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追龙连忙澄清自己“我也有努力工作,爸,妈,待会儿咱们过去看看新家吧。”
他可太想拥有相机了,不对,反正只要是有新东西就行。
顾细眨眨眼,哭笑不得,“好。”
这傻儿子,冲着他这么单纯,她和沈青松也
得给他搞点小礼物让他高兴高兴。
沈追龙不嫉妒姐姐沈追凤,这段时间,沈追凤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
姐姐早上起来,全家人一起锻炼,还要趁着早上的时间背书学习,姐姐中午要去空仓库,和婶子们聊八卦教识字,还得整理新闻,下午一下工就跑去广播站,回来吃饭做轮值家务,晚上偶尔不知道跑去哪里,听妈妈的口气,应该是帮妈妈做事。
这一天到晚,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他和姐姐从小在一起长大,小时候不懂事,会嫉妒姐姐拿到的东西,和姐姐吵架打架。
现在都这么大了,他都是成年人了。
姐姐得到了她应得的,他非常为她感到开心。
他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挣来他想要的东西。
饭后,一家六口散步溜达去新房子。
新房子拉了电,看上去挺像一回事。
顾细和沈青松想过要做水泥,只是目前沈家村的产业已经够忙了,再多就兼顾不过来,这样的话,还不如缓一缓,让大家先稳住,等以后生产效率上来了,再像是这次食品作坊一样,开拓新业务。
有些决议,真不是脑袋一热,拍拍屁股就能做的,必须考虑全盘计划。
沈青松和顾细都觉得,目前这个阶段,稳中有点小进步就很好。
大家进去房间里面转了一圈,沈追龙眼巴巴朝父母望过去。
沈青松沉吟两秒,提出要求和目标“以前我们建的都是平房,你要不试着建楼房,三层小楼,可以做到吗”
他抛出诱饵“要是建成了,你可以说你你想要的东西,前提是价格不能超过你姐姐的那台相机。”
沈追龙咬咬牙,“行。”
他也想要相机。
之后一家人再确认了一下一下要打的家具。
有些在原先房子的旧家具还能用,能省就省,不扔了。老物件有老物件的好处,很多老物件的使用寿命特别长,质量特别好。
顾细道“到时能用的,都搬过来。”
她抬眼看向几个年轻人“当然了,你们想要打新家具就打,和我们说一声取钱就成。”
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在这上面,顾细和沈青松一小段不在意。
徐小甜不在意家具,能用就成,她更在意的是这个“爸妈,咱们什么时候搬过来”
能住新房子,比用新家具更加让人兴奋。
沈青松看向顾细,顾细估量了一下,房子和家具晾到六月份应该差不多了,“六月,可以吗”
沈追凤很捧场“那太可以了”
这边的窗户比较大,也通风,热起来的时候,谁在这里,肯定比睡在旧房子更加舒服。
沈追凤拿出相机,挤眉弄眼,期待道“要不,我们现在就拍一张照片记录一下我们家的变化”
拿到照相机的那一瞬,她就想好了,一定要先给家里人拍一张合影。
准确来说,她已经迫不及待要使用一下相机啦
顾细欣然答应下来“行,我们听你安排。”
沈追凤颇有架势地让大家站成一排,顾细是当之无愧的c位,站在最中间,沈青松站在顾细的左边,卫则站在沈青松的左边。顾细的右边是徐小甜,徐小甜的右边是沈追龙。
一行人站在正堂的大门下,背景就是身后的房子。
沈追凤还不甚熟练地操作了一会儿,才笑着道“来,看我,一、二、三茄子”
这台相机是黑白胶卷的,拍下来之后还得要冲洗。
不过家里没有这样的操作间,只能拍完了胶卷,再送去县城的照相馆里冲洗。
顾细道“要是想要
自己冲照片,就得需要设备,你懂的,要好好表现,才能有奖励哦。”
沈追凤正在劲头上,用力握住拳头“我一定没问题的。”
时间差不多了,一家人各自去干各自的事情。
顾细和徐小甜一起走去学校。
顾细亲切道“小甜,我也想好了要给你买东西的,你之后也会收到我的小礼物。”
徐小甜清楚,公婆为人很公平,一定不会厚此薄彼。
再加上,她和沈追凤生活在一起,同住一个屋檐下,相处了那么久,年龄也相仿,又有沈追龙作为纽带,两人已经情同姐妹。
她只会替沈追凤高兴,没有多想。
“妈,”徐小甜想了想,说出心里话,“如果真送我礼物的话,我觉得,书就很好了。”
她转身,十分信任顾细,倒退着走。
“阅览室里关于学生心理的笔记,我已经看完了,甚至于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要是能有系统的相关书籍就好了。”她是真心喜欢老师这份工作,也是真的想要研究好教学。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对她帮助很大。
顾细点头,实话实说“这个可比买相机还要难,现在你也知道,好的书籍可遇不可求。那些笔记都是我根据曾经看过的书,凭借我自己的理解总结出来的。”
她是从空间里的书,整理了一些重要知识放出来,也不好拿太多,避免别人心生疑惑。
徐小甜也是清楚这个的确比较难,不好意思道“要是很难的话,就算了吧。”
“那不行,只是需要时间而已,下次去市里,我再找找。”顾细既然把话说出去了,那就争取做到。
“谢谢妈。”徐小甜满心欢喜。
“除了这个呢”顾细继续问。
徐小甜“还要有”
“书这个要看缘分,咱们先实现别的愿望,”顾细宠溺道,“你工作得很认真,我早就想奖励你了。”
没有什么比获得顾细的肯定更让徐小甜开心。
徐小甜开心得不行,“这样就很好了。”
说出这话时,徐小甜脑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一晃而过,但同样也挥之不去。
顾细看出徐小甜面上的迟疑,劝道“你先说,我也不一定能做成,好歹让我知道,要是做不成那就算了。”
徐小甜抿抿唇,试探着道“要是,我我能和我爸妈见一面就好了。”
这件事,她也知道很难很难。
她是知青,没有特殊原因,是不允许返城的,这是铁律,就算沈青松和顾细是村里的一把手,都不能破坏。
徐小甜并不怎么在城里的生活,毕竟她在沈家村的生活比在城里还要好,还要自在,她只是想很想念家人而已。
“这可真的把我难住了。”顾细没吹牛说自己能办到,因为这的确很难。
徐小甜释然一笑“对呀,我也知道,所以您也不要勉强。”
顾细握住徐小甜的手“那我以后对你更好,让你缓解一下思乡之情,也让小甜给你多拍点照片,寄回去给你爸妈。”
徐小甜嫣然一笑,轻轻点头。
婆婆已经对自己很好了,她很满足。
顾细八折两件事情放在了心里,没想到还真的有了机会。
五月的某一天,沈青松那边接到了电话,说是找她。
她连忙跑过去听,原来是三爸妇女主任开会那次,她散出去的名片派上了用场。
当时的一个妇女主任在省城的一个单位有熟悉的人,这个单位刚好想要定一批福利,于是就把电话打到了这里。
人家也一定会订他们沈家村的东西,就是打电话过来询问一下。
“咱们家
电厂对工人是真好,所以才想给一点福利的。”那头的人吹嘘道。
顾细也不是吃素的,也吹上了,咳咳,是讲事实,把自己村里的沈家村卤豆干说得叫人垂涎欲滴。
最后,当然要把真空压缩的技术搬出来,“咱们这儿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可以尽可能地保住食物的新鲜,就算是运去省城也不怕,一个星期绝对没问题。”
“您说笑吧”那头的人不相信。
顾细道“我这是村里集体的作坊,在市长那里都是挂了名儿的,您要是不信,直接打去市长那里问。”
家电厂的采购员噎了一下,心里道,要是他能打去市长那里,市长听他的电话,他还用得着当一个小小的采购员
正好主任走了进来,采购员尽职尽责汇报顾细说的话。
采购主任也愣住了,好久没听到这么狂的话了,当即对顾细和沈家村感兴趣起来。
“你说巧不巧,采购主任还真的听过我们沈家村的魔芋爽,他有个亲戚正好去过那次市里的合唱,吃过我们的产品,对我们的产品赞不绝口。”
在走回家的路上,顾细和沈青松聊起下午打电话的事情。
“那接下来要怎么样”沈青松牵着顾细的手,声音轻柔。
“明天再谈谈,没那么快决定下来的。”顾细和供销社还有一些单位做生意也有经验了,深知这些单位没有那么快做决定,就慢慢等消息吧。
回到家,她也和几个小辈说起这件事。
自家人吃饭,不用食不言寝不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徐小甜惊讶道“家电厂这个厂子恰好在我爸和我哥工作的鞋厂对面。”
顾细“这么巧吗”
“对,”徐小甜也没想到,她拿着筷子,道“这要是能和他们做成生意,那挺好的,妈,你不知道,相隔一条马路而已,人家家电厂比鞋厂的工资和福利可好太多了。”
顾细若有所思点头。
第二天,家电厂再次打来电话的时候,她道“听说,贵厂对面还有鞋厂”
家电厂采购部主任“你怎么知道”
“我我这儿恰好有个知青,她家人就是在鞋厂工作。”顾细差点说漏嘴。
当初和徐爸徐妈说好了,不和外人透露小甜已经结婚这件事。
既然当初答应了人家,那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要遵守。
等将来,追龙最后还是要靠他自己的本领和本事,说服岳父岳母,人家才能把小甜放心嫁给他。
“这样啊。”采购部主任道,但还是不太明白顾细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
顾细和电话那头道“我们知道知青在这儿也不容易,所以,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那边能说服鞋厂的人也来这边买东西,我给你打八折,如果您能让我们这个知青的父母跟着一起过来,我私人出他们的出行费用,并且,给您一份大红包。”
她昨晚想过了,打八折让利的那一部分钱,她和沈青松会补上。
如果徐父徐母能过来,让小甜开心,那意义比钱要大得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拿出这一笔钱。
家电厂采购部主任心动了,可嘴上却道“我哪里有这个本事左右人家鞋厂的事情。”
要是顾细没和徐小甜说,她也不敢说出这样的话。
徐小甜在鞋厂家属楼里出生长大,知道一些邻里事情,反正据徐小甜所说,鞋厂不少人都和对面的家电厂有点关系,不是朋友就是亲戚。
那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采购部主任想,总能找到一些关系。
顾细不用威逼,只用利诱,当然她也不是冤大头,一切都在她可掌控的范围之内。
经过沟通,家电厂采购部主任终于松口“我也不敢保证,试一试吧。”
顾细“那我等您的好消息。”
两个星期后。
徐父挠着头回家。
“你这手脏不脏啊,别碰你的头发,我跟你说,今晚必须洗头啊,否则别上我的床。”徐母拿起扫帚嫌弃道。
真是应了一句老话,二十年的丈夫都比不过街口的猫。
“你觉没觉得,沈家村这个地儿的名字很熟悉啊”徐父直接略过洗头这个话题,道。
徐母皱眉,拄着扫帚道“沈家村”
而后,她瞪大眼睛,直接拿起扫帚对着徐父就是一顿打“这你都想不起来想不起来要了命了,小甜就在那里啊”
徐母扯住徐父的耳朵“你还配做小甜的爸爸吗”
“疼疼疼”徐父心虚道,“那不是我每次想要拆信,你和儿子都抢着那信封我都没碰过信封,每次都是看信纸,久而久之,就忘了嘛。人老了,就是这样。”
徐母剜了丈夫好几,没好气道“你怎么突然说起这儿”
说到这儿,徐父就来了精神“今天咱们鞋厂的采购部主任通知我,点名让我收拾收拾东西,带你一起去沈家村采购员工福利。”
“我”徐母不敢置信,“我不是都退了吗”
“对啊,我也奇怪,但是采购部主任就是这样和我说的。”徐父又挠挠头。
徐父徐母满头雾水,当徐小甜的哥哥回来,两人和儿子一说,小甜哥哥瞪大眼睛,心中冒出一个不可能但却又极有可能的答案。
“不会是小甜使劲儿的吧不对,”他先否定了,“妹妹不是能想出这样的事的人”
徐母却连上了儿子的脑电波,“小甜不行,但是沈大队长和顾主任”
三口人相互对视,答案显而易见。
徐父坐下来,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比刚知道要去沈家村的时候还要震惊。
小甜哥哥挂念妹妹,坚定道“爸,妈,这是好事儿啊,你们一定要去。”
徐母感动极了,“是好事,当然是好事,虽然小甜在信里说过得很好,还经常寄东西过来,我们也寄包裹过去,可是孩子不在跟前,我总是担心她只是信里说过得好,而不是真的过得好。”
每次接到小甜的来信,一家三口都要反复看上一晚上。
徐父乍然起身“我去买肉吧咱们把能带的都带上,老婆子,你不是做了几双鞋吗还有衣服。”
小甜哥哥道“妈,把我去年做的棉袄也给妹妹带上吧,我怕她冷着。”
徐母连连点头“对对对,都带上。”
三口人收拾了半晚上东西,恨不得连锅碗瓢盆都带上。
可惜的是,人家采购部主任说空间有限,三人苦恼地删减删减再删减,最后才选好两个大袋子的行李。
他们想着顾细和沈青松肯定会和徐小甜说,所以就不写信打电话了。
一路从火车换成驴车,真的到了沈家村的那一刻前,两人还是紧张了。
他们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小甜信上说的事情可能不是真的,沈家村很有可能是大棚茅草屋。
谁知道,远远地,他们竟然觉得村口散发着光
咳咳,等驴车近了,一看,是村口有块黄色的大石头,上面还有几个好看的大字。
徐妈妈背都能背出来,小甜写信告诉过他们,那上面的大字是团结、坚韧、良善。
两人踩在沈家村的土地上,颇有些觉得不真实。
“老徐,徐婶子,你们女儿不是在这儿当知青吗肯定会告诉你们一些事情,你们带路吧。”鞋厂代购主任笑道。
他看到这么好的环境,心情还是不错的。
家电厂的采购主任这次也亲自出马了,毕竟还要收顾细的红包。
徐父一马当先,当仁不让“两位领导,那我就不和你们客气了,小甜经常写信告诉我们来着。”
徐父徐母夫妻俩走在前面,拿着行李,丝毫没有赶路的疲态。
徐母有点激动,说话都比平时大声了不少,她指着前面的布告栏,喊道“老徐,哎呀,这不就是小甜信上说的布告栏吗”
两人忙走过去,徐母找了一会儿,朗声大笑“真的,上面真的有她学生的作品,你看,指导老师徐小甜。”
她恍恍惚惚道“小甜真的没骗我们啊,”
徐母笑着笑着,眼泪都出来了。
总以为徐小甜是在安慰他们,糊弄他们,原来孩子真的过得挺好。
这就足够了,足够了。
两人都有些失态,不远处巡逻队的队员见到几人,特别是徐父徐母两人激动的表情,都有点奇怪,忙跑过来询问。
“你们是”
这回徐父徐母就没抢着说话了。
家电厂的采购部主任说出和顾细谈生意的事情后,巡逻队的队员笑得嘴巴咧到耳后跟,送钱的来了
果然是顾主任,在村子里都能用电话拉生意。
他喜气盈盈道“那您几位来得正巧了,今天正是咱们顾主任和沈大队长搬新家的日子。”
“麻烦你们等一等啊,这会儿大家下工了都去他们家庆祝呢。”
徐父徐母的反应比两位采购部主任的反应还要大。
徐母“真的啊”
“那当然是真的啦。”巡逻队队员道。
家电厂的采购部主任没想到这么巧,他想到顾细的爽快,还有那个未到手的红包,既然遇上了,那应该去贺贺喜,送个小红包也没什么。
“那我们也能不能也去凑凑热闹”他道。
“当然可以。”巡逻队队员爽快到。他们沈家村的人都大气得很,正如沈大队长所说,欢迎各方宾客,但是碰到坏人绝不手软。
一路过去,几个外村人发现沈家村很干净,房屋不说多新,但从外表看上去,住在里面绝对没毛病。不少人家外面还种着花呢。
徐妈妈远远地就看到新房子面前人头攒动。
他们走近了,正好碰上两个小孩儿从人堆里挤出来。
“有糖吃咯”
“我看看有什么糖,有冬瓜糖,核桃糖。”
徐妈妈心疼,还有糖,那得花多少钱啊
虽然不是她的钱,可是她女儿也在这个家里生活呢,那万一要是为了这些糖,全家接下来勒紧裤腰带生活,那怎么办幸好他们带了不少饼干腊肉过来。
“你们等一等,我去找找顾主任。”
徐母哪里还有心思听这人说什么,踮起脚想要找小甜。
顾细听到巡逻队队员的汇报,立马和其他村民解释,“先失陪一下。”
听到是有人过来做生意,村民们十分理解,还打算出去,一起帮忙来着。
顾主任真是太好了,太敬业了,连搬新居当天都要为村作坊拉生意,这种精神,简直是楷模
这么多人一出去,路就空了,也能看见在后面的人了。
“妈”
比顾细更早和采购部主任打招呼的是徐小甜和她的父母。
徐小甜正分糖果呢,这不经意抬头,居然看到了自己在省城的父母
她眨眨眼,揉揉眼,觉得是自己出现了幻觉。
徐母就耳尖地听到了徐小甜的声音。
妈妈就是有这种超能力,能在一群孩子中,一下子找
到自己的孩子,能在众多声音中,一下子听到自己孩子的声音。
“小甜”
徐小甜怔愣几秒,手里的空篮子掉落在地上都不知道。
徐母跑过去,一把抱住女儿“小甜”
徐小甜试探道“妈”
徐母连忙应声“嗯,是我。”
徐小甜这才确认,真的是妈妈
母女俩重逢,激动得抱头痛哭。
沈追龙在后头都傻了,这就是他的岳父岳母不是他岳父岳母不是在省城吗
顾细看到这一幕,回头和家电厂的主任握手,“您看,这多好的事情啊,多谢您了。”
真情流露总是会感动人,两个采购部主任一开始的确是为了利益才做了这件事,可是现在也被这情绪给感染了。
村民们一开始不知道这扑过去的女人是谁,可是徐小甜这么都喊出来,还能不知道吗
眼看两人有月越哭越凶的趋势,村民们都热心地劝不哭。
有小孩子在一旁道“小甜老师,这是喜事儿呀,你见到你的妈妈,应该笑。”
徐小甜被这童言童语给逗笑了,她从自家妈妈怀里起来,擦去眼角的泪,有点不好意思在这么多人面前哭了。
徐父走过去,眼眶也红红的。
有了徐母作铺垫,徐小甜看到徐父,情绪就稳定多了。
“爸”
“哎。”
顾细走过来道“没想到这么巧,徐知青的父母跟着他们的厂子过来采购咱们的豆干和腐竹。”
“那我们大家也回去努力工作吧,争取不让咱们远道而来的几位朋友失望。”
顾细发话,大家当然都听啦。
村民们走了,新家门口顿时空旷了下来。
沈青松已经带这两位采购部主任去安顿了,待会儿肯定要陪他们吃一顿的。
顾细走过来打招呼“徐哥,嫂子。”
徐父刚才都听到了,确认他们能来都是顾细出力的结果后,他对顾细那是满怀赶感激“太谢谢您了,顾主任。”
顾细摆手“不用这么客气叫我。”
她想小甜和父母应该有不少话要说,便道“小甜,你带你爸妈去吃点东西,要不,你下午不去上课了”
“那不行”
“那不行。”
母女俩异口同声道。
徐小甜解释“妈,我可以的,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功课,等下了课,我还有时间和我爸妈多聊聊。”
徐母则是担心女儿这个老师的位置回被取代,万一这一个请假,以后就不能做这个工作怎么办
看到母女俩的事业心都这么强,顾细也不阻止了,“那你们安排好就行。”
徐小甜正常上课,顾细知道徐妈妈想多看几眼女儿,想了想,含笑道“嫂子,要不,你去听课”
徐母一脸懵。
顾细解释“咱们学生家长每个月都能申请一次去孩子教室听一节课,你是老师的家长,我觉得也可以。”
她轻笑道“因为都是家长啊,学生的家长会担心学生,老师的家长也会担心老师。”
徐妈妈眼睛眨也不眨盯着顾细。
刚才顾细那个笑,她作为一个女人都看着迷了。
她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女儿每次写信来,一篇里有半篇都是在称赞顾细,她每次看着都有点吃味来着。
可这样的笑,这样的语气,谁能抵挡得住
顾细那带着点宠溺,温柔和霸气的笑,像是清风吹过,明月乍现,普照大地的感觉。
忍不住沉浸其中。
同样是妈妈,人家就穿着整洁笔挺,脸
上神采飞扬,看看自己,她低头瞧瞧自己满是褶皱的衣服,颇有点自惭形秽。
顾细看到徐母的神色,以为对方不自在了,也就没继续留在这儿。
沈追凤和顾细道谢后,带着父母进了厨房。
沈追龙刚好把最后一道菜给热完,一见到徐父徐母,他结巴道“岳岳母,岳父,你们饿了吧我热了点菜,你们吃点”
徐父上下打量了一下沈追龙,结婚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女婿的真人。
还挺精神,就是看上去有点憨。
沈追龙压力山大,咽着口水任由徐父打量,好不容易徐小甜出声解救了他。
他连忙道“小甜,碗放着等我回来洗,我先去上工了”
徐小甜无奈点头,“去吧。”怎么跟老鼠见到猫似的
徐父还想亲口问问沈追龙对徐小甜好不好,徐母担心耽误孩子上课,忙道“你快吃,有什么话,等女儿上完课再说。”
徐父无奈,只能听徐母的话。
他对上课没兴趣,就说出去走走。
徐小甜想到村里都是自己人,点头道“那您有什么事就去找追龙。”
徐父点头,他都这么大个人了,能有什么事。
颇有自尊心的岳父大人坚决不向女婿低头。
下午,徐母受到了学生们的大力欢迎,她十分不好意思。
徐小甜驾轻就熟地重新抓回学生们的注意力“我知道我妈妈很好看,但你们也不要这样盯着她,她会害羞的。”
学生们哈哈大笑,不过还是听话地看向了徐小甜。
徐小甜的课讲得很好,徐妈妈看到在讲台上神采飞扬自信大方的女儿,十分骄傲自豪,又有点心酸。
在她没看到的时候,女儿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而且,从女儿写信回来的字里行间里可以得知,这少不了顾细和沈青松的培养。
刚才她听到女儿喊顾细“妈”的时候,她自己差点出口应了。
徐母心中滋味复杂难言,但是总体上,还是很感谢的。
女儿有在好好长大,这就足够了。
放学回家,徐母撩起女儿鬓边的头发,“好好干。”
“这一切都是你婆婆的功劳,你以后可以好好对她,知道吗”
徐小甜眨眨眼,挽住徐母的手臂撒娇“的确有我婆婆的功劳,但也有我自己的努力,还有妈妈你的功劳,我们都有功劳。”
徐母笑了出来,轻轻拧住女儿的耳朵“好好孝顺长辈总没错,你遇到了好婆家,就要好好珍惜。”
“行,知道了。”徐小甜亲昵撒娇。
妈妈不会是吃醋了吧
她的眼睛滴溜溜一转,可是世界上怎么会有人比得过妈妈呢
顾细也是这么想的,她拿出真心对待孩子,可是从不会要和谁比较。她和徐母在徐小甜生命里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样,这根本无法比较,也没必要比较。
见到徐小甜母女回来,顾细道“小甜,你带你妈妈去参观一下房子,饭菜好了叫你。”
徐母立刻挽起袖子“这怎么好意思”
“伯母,我和追龙打下手,您就多和小甜说说话吧,”沈追凤朝徐小甜使眼色,“快把伯母带去别的地方。”
沈追龙在后面连连点头,样子憨憨的。
徐小甜没客气,拉起徐母说要去看房子,“妈,都是自家人。”
徐母回头看了好几下,确认真的没事后,才和徐小甜好好看房子。
新房使用红砖做成的,家里人喜欢窗户,所以新家有很多窗户,看上去特别开阔。
“这是前院,这是厅堂和饭厅,那边是公婆
的房间,我和追龙还有姐姐姐夫的房间在后面。”徐小甜介绍道。
徐母看过去,院子里有两辆自行车。
徐小甜“从厅堂的左右两边都是开放式的地方,左边是我们平时学习的地方,右边是做衣服的,也可以用力学习。”
徐母看得啧啧称奇,这沈家就是注重学习啊。
沈家有缝纫机,这一点她最满意,不用女儿一针一线地缝就行。
等妈妈看完了,徐小甜才继续下一步“从这两个地方出去,都能去后院。婆婆说,让我们年轻人有自己的空间,所以后院全归我们几个小的。”
从门出去,看到后院,豁然开朗。
“这不就是你们有自己单独的院子了”她吃惊道。
“对啊,”徐小甜开心,“走,这边是我和追龙的房间。”
徐母进去一看,床很大,书桌衣柜都有,这就很好了,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够用就好,不错。
她很放心。
徐母小声道“我还给你们带了东西,有吃的有用的,待会儿拿出来给你们。你们自己派。”
“妈,我在这儿真的什么都不缺,那些东西你和爸爸留着用。”徐小甜心疼道。
“我们有,你用。”徐母不依。
两人正争执,外面传来喊吃饭的声音,徐母立马道“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晚上这一顿,是自家人的大餐。
“吃饭,吃饭,”顾细招呼道,“徐哥,嫂子,你们都辛苦了。”
红烧鱼、卤豆干、丝瓜鸡蛋汤,还有红烧肉,饺子,徐父徐母看到这么好的菜,连忙道“不用这样,我们简简单单吃就好。”
顾细笑道“都是平时会做的菜,不费事,你们问问小甜就知道了。”
两人看向徐小甜,徐小甜点点头。
看到女儿这习以为常的样子,这生活好像的确挺不错啊。
徐小甜点头点得毫无心理负担,这的确是平时会吃的菜,但一般很少同时出现在同一桌上而已。
女儿在信里称赞了八百回顾细的手艺,徐父徐母终于吃到,果真惊艳。
一个不小心,两人吃得肚皮滚远。
沈青松笑道“来,徐哥,咱们以茶代酒,干一个。”
徐父没喝酒,却觉得醉了“好,干一个。”女儿过得幸福就行。
饭后,徐母干脆不关徐小甜了,直接拿出行李派东西。
顾细连忙推拒,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沈追凤和徐小甜还得在里面帮各自亲妈,沈追龙和卫则从里面出来,心有余悸。
卫则“我们还是去干点体力活儿吧”
沈追龙连连点头“好。”他喜欢体力活儿。
两人把锁在杂物间的东西搬出来,一一放好。
等徐母终于和顾细梳理完东西,一看周围,好像变得不同了。
徐小甜道“之前村民们过来,不好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
这所有家具一摆上,感觉又不一样,变得特别有底蕴。
徐母心中对顾细一家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晚上的睡觉安排是,徐母和徐小甜睡一屋,徐父自己睡一屋,沈追龙去沈广年那边睡。
母女俩秉烛夜谈。
“小甜,你和妈说实话,你真的过得好”
“好,真的很好,”徐小甜侧身,“眼见为实,您今天不都看到了吗”
“那我就放心了。”徐母拍拍徐小甜那边的被子。
“我会好好过的。”徐小甜在黑暗中,认真说道。
前院,顾细也在和沈青松聊天。
“今天和小甜妈妈推东西的时
候,我特别感慨我的功力还在。”
沈青松捏捏顾细的手“厉害。”
两人轻笑。
和不同的人交往,需要不同的人情方式,对于徐母来说,这就是对方最熟悉的人情方式。可能换成沈红飞,她就会很干脆地说要或者不要。
这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不合适之说。
“睡吧,明天他们就要走了,咱们送点回礼。”顾细道。
沈青松“好。”
没办法,这年头即便有介绍信,那也不是想久留就久留的,介绍信上面都有时间规定,办好了事情,就得回去。
徐父徐母在沈家村待着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可就是这样,两人都很开心。
能见到女儿就已经很好,能见到女儿这么幸福开心健康更好。
徐母除了感谢还是感谢“亲家,多谢你出力,让我们可以和小甜团圆。”
“不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追龙娶了小甜就应该对她好,”顾细把礼递过去,“收下,我收了你们的礼物,你们也得收我们的礼物,要不然我就不收了。”
徐母无法,只能收下,再次感谢。
她放好东西,看向站在一边的徐小甜。
相聚的时间总是太短,徐母不舍得,可还是要离开。
她忍住泪,笑道“妈妈回了。”
徐父哽咽道“好好照顾自己。”
这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徐小甜也不愿意让父母看到自己伤心哭泣的样子,勉强扬起笑脸“好。”
却连“一路顺风”这几个字都说不出来。
沈追龙鼓起勇气,代替徐小甜,说道“岳父岳母,一路顺风。”
他眼神坚定“我会好好照顾小甜的,小甜也很厉害,你们放心吧。”
徐父昨天对沈追龙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今天难得看他顺眼了点。
“嗯,你们好好过日子。”
再三告别,终要分别。
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徐小甜再也忍不住,在沈追龙怀里大哭起来。
沈追龙憋了半天,道“小甜,我今天才发现,你是水龙头做的。”
顾细、沈青松、沈追凤槽多无口。
就连卫则这个理科男都觉得这样说不太对。
可徐小甜偏偏吃这一套,抬起头来,不哭了“不用交水费就能有这么多水,你还想怎么样”
沈追龙握住徐小甜的手,露出不要钱的笑“不想怎么样,但我还是希望你开开心心的。”
两人深情对望。
顾细好吧,这两人还真是篱笆配栅栏再合适不过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