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五章 浮夸
作品:《不想选秀的我一直想搞兼职》 从荒诞到低语的突然情绪转换,伴随着的是持续的复古的钢琴和声输出,稳定了情绪。
认真而平静的唱腔配合简单的 e,d,c三个和弦,68拍摇滚节奏,仿佛让人想起了70年代英国艺术摇滚的曲风。
老实说, 陈奕迅的歌曲蛮适合许贺的性格。
于是仅仅是一开口,“我”的形象,就已经直观地展现在眼前
有话想说,只要有人问我,我就会告诉他。
但是没有人过问。
这样的情绪从期待着有人会了解,到体味到现实的无奈,最终只能清冷收场。
歌词里透露着有点低谷的情绪, 和前奏近半分钟里的前段一样, 又和后段的情绪截然相反, 有一种热闹之后的孤寂。
像是一堆人的聚会。
高声欢笑,言谈热闹,推杯换盏,然后
人潮散去,留到角落的人终于开口独白。
所以就像是没有光明也就无所谓黑暗,没有经历过热闹也无所谓冷清,一切对比由此而来,也让歌词继续唱到
“我的心情犹像樽盖等被揭开
嘴巴却在养青苔
人潮内,愈文静
愈变得不受理睬
自己要搞出意外”
于是乐评人这边,又有点蠢蠢欲动了。
还是山河,他觉得自己现在有点要变成许贺的头号粉丝了,更是忘了参加节目这么多季,哪怕是曾经辉煌无限的老牌歌手出新歌,
也多半是冷淡收尾。
但又或许,正是因为年轻,所以才能写出来很多好的歌。乐坛里年少成名的,远比大器晚成的多得多。也许就是这个理由吧,
他才对每次的许贺都这么期待。
就比如这首浮夸。
开口山河就知道,是和上一首歌同一个体系的,那种内在的感觉很像
不同的是,这首歌似乎在偏僻的角落走的更远,却又相比上一期,贴近了更多的人。
是的,听起来表达更小众
但实际上,上一期好像是从侧面不同的角度,一窥不被了解背后的故事。
而这一期更像是很多经历过那些略显卑微时刻的普通人,那种心里的想法。
“蛮有趣的。”
郑楠这时候开口“许贺唱了四期,却只有一期唱了最讨巧的爱情故事,还不是那种常规的爱情故事,讲的是浪子回头。
第二期唱天性,第三期唱出轨,第四期唱的是卑微的小人物么”
在她看来,许贺唱的接近正常状态,
表达却更深了。
刚才她那一句里,最后的问号,就是为此。
因为歌曲的名字叫做浮夸,可到第一段她听到的是卑微的独白,第二段她听到了更多的是上一段的延续。
像是平凡人无法在所有人中引起注意, 又不甘心的样子。
所以好像恍然一切之后,明白
在人群中越是正常平凡,越是无人在意。那种渴望关注,渴望理解,渴望认可,心酸难过所以要“搞出意外”
搞出什么样的意外
“像突然地高歌
任何地方也像开四面台
着最闪的衫,扮十分感慨
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
依旧是钢琴的节奏在底下打着底,歌词却在
这样的平静中,网上上升了个层次。
像是压抑不住的情绪,在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在沉闷拥挤的电梯里,在安静又吹着冷风的地铁上,突然高声歌唱。
不只是音乐人,台下的观众也是能看见旁边的字幕的所以听到这些,很多人未必不能理解那些渺小平凡的举动和感受,甚至可以说,感同身受世界上受到光芒瞩目的注定是少数,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的那一个。
但,备受瞩目的人可以选择回归到平凡。
平凡的人却很少能做出如此大胆的举动
能想象个安静的人,英语课做resentation自我介绍说话都紧张得不行,突然神经质一样,在一堆陌生熟悉的人前面高歌,好像站在四面台的演唱会现场。
他穿着和以前不一样的亮片服装,
抹着粉,画了眉,烫着红色的爆炸头发型。
等到有人看过来的时候,一反常态的没有躲避,甚至面对被拍照时还记得保持个帅气姿势。这种从努力的挣扎,试图不沉沦于平凡,就当是
“你当我是浮夸吧
夸张只因我很怕
似木头,似石头的话
得到注意吗”
“”现场音乐人集体都沉默了。
真的,一首歌唱的人激动不已是本事,唱的人沉默也是本事。
而沉默中有颤抖则更是。
就像是台上的人,替代着当年亦或是现在依旧平凡的自己,在那些光芒背后,是那种直接嘶吼出来的呐喊不知道为什么,山河想到了小丑。
因为有人面对这样的平凡,只有习惯。
也就是选择了习惯之后就好了。
年少的不甘总会过去。
而有人则选择了反抗,就像是90后年轻的时候,不也出现了一批黑框眼镜,火星文,非主流的时段么。
有相当的部分都目的,是为了显得与众不同,引起关注。
现在回首可能还会觉得羞耻。
但这就是记忆里的真实。
那种记忆却已依旧留存,就如同被接下来的歌词唤醒一样
“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
很不安,怎去优雅
世上还赞颂沉默吗
不够爆炸
怎么有话题,让我夸”
这种努力引起人注意,哪怕被当做浮夸的故事
或许正如某乎上说,浮夸,其实是彼此心照不宣的自卑,努力吸引别人的注意。想走进人群,不想再被沉默的忽视,情愿成个大娱乐家,用浮夸的言行来寻求认同感。
然后以如此坦率直白的歌词讲出来,绝了。
乐评人都好像无话可说。
因为歌词里,已经把故事和情绪说尽。
更是把人生里的苍白面,直接揭露出来,展示给所有人看。
“”观众也沉默,大家愿意围观如红玫瑰一样更为复杂隐秘的心绪,却难以面对如今的浮夸,只是因为一个是别人一个是自己。
而自己的故事,总是难以平静看待接受的。
可是许贺并没有停,所以他唱“那年十八,母校舞会,站着如喽啰。那时候我含泪发誓,各位必须看到我。”
经历了所有的平凡,终于成人。
年少时候曾经以为成人之后,就是所有的美好都会实现,然而现实残酷,依旧是配角。
多少人也曾从那时候起,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
他又唱“在世间平凡又普通的路太多,屋村你住哪一座。情爱中,工作中受过的忽视太多,自尊已饱经跌堕。”
可真的出人头地了么
情绪开始激动,故事,却并没有走高潮。
因为还是毕业后走了最普通的人生路,住在不起眼的地方,在感情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一如既往地被忽视,所谓的自尊早已消失殆尽。
于是情绪在这一刻,再度爆发
只有重视才能治疗内心的饥饿,如果你们也没有得到过我所说的重视,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么浮夸的事情了。
所以,我现在算病态吗
“你当我是浮夸吧
夸张只因我很怕”
到这一刻,副歌第二次响起,情绪更为激动。
观众好像因为这些故事,而脱离了一些,因为未必完全相同,却又能有所理解看着舞台上一向是安静地不行的许贺,也头一次有些神经质地摇头,挥手,却又如此正常。
是的,正常,他们好像就这么一路看着个之前和自己差不多,曾经经历过太多的平凡人,一路走到今天再次爆发出情绪。
所以能理解和接受。也感觉好像
好像目睹了一个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如果说第一次转折,还有很多人选了这条路,那么第二次,转折,就已经很少了。
想安慰,想劝解,却憋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而此刻,周围又围上来了更多陌生人,他们讨论着评议着,看着舞台上的人唱着
“幸运儿并不多
若然未当过就知我为何
用十倍苦心做突出一个
正常人够我富议论性么”
可舞台上的人却浑然不觉,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台下的观众,问着他们
你也不是幸运儿啊,所以你也应该也能直到我为什么这么做啊
用十倍的苦心经营这一切,我的话题难道不比正常人多吗
我难道不值得被更加关注吗
“”现场已经无法再平静了,躁动中伴随着瓮声。
台上与台下的距离在刹那间,消失殆尽。好像真的想张口去跟围观的人争辩,去告诉他,你们不知道他经历的一切,他这么做都是有原因的
可又好像不能开口,因为这现状,又好像是他所需要的。
无奈和可悲的嘶喊在这一刻陡然放大。
而这一次,台上的人似乎已经放弃了向世界争辩,直接又开唱
“你叫我做浮夸吧
加几声嘘声也不怕
我在场,有闷场的话
表演你看吗”
很多人喜欢陈奕迅的歌,大概就是因为这样,唱到最后还是自己。
只不过,或许是在人生转折点做了不同选择的自己。
那个选择了不同道路的自己。
在人群中,因为突兀地动作,被当做小丑一般看待。
所以现场有好多人几乎就觉得,动人的故事和歌词,永远不是我讲你听,而是一切就发生在眼前,如同亲历一般。
然后有一天,人群中,舞台上。
歌手和观众在台上台下相望。
唱的是歌手。
也唱自己。
而又仅仅
是自己么不是,歌曲到了最后,居然变化了。
就当我浮夸吧,就嘘声吧。
我在场的时候如果冷场了话,要看我的表演吗
于是难以相信,又如此真实的事情是,那个曾经在人群中沉默的人,如今竟然在任何需要的场合,主动开口。
“以眼泪淋花吧
一心只想你惊讶
我旧时似未存在吗
加重注码,青筋也现形
话我知,现在存在吗
凝视我,别再只看天花,no”
许贺转身,所有情绪已经无须再说“我非你杯茶也可尽情地喝吧
别遗忘有人在为你声沙,ha”
高音似乎要冲破整个录影棚的嘶吼,像是在破碎和沙哑的边缘徘徊,歇斯底里一般。台上的人手舞足蹈,毫无章法,恍若无人之境。
看起来像是似曾相识的降神模式,似乎下一秒抬头就会是另一张脸在唱这首歌。
可他们又分明确信不是。
从自闭,到癫狂,再到疯魔。
他终于跳脱出了世俗的束缚,却又在短暂的潇洒后,下一秒被看穿内心深处却被更一步锁住。
所以手舞,所以足蹈,所以浮夸。
于是几乎每一个人都说不出话,非要讲,大概只有刹那间闪过的念头
那样的表演方式,也不是不行。
之前觉得不好,可能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好的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