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第 116 章

作品:《[红楼]全世界都觉得我会死

    不得不说, 贾政这问话,还真就问到点子上去了。

    “好像确实可以,”贾瑚沉吟了一会儿以后说道, “不过倒是没有武举似的容易。”

    所谓科举, 考得也不过就是百三千和四书五经。再加上科举自隋朝开始, 这么多年下来,虽然中途也变过许多样式,可到底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整理一下之前考过的试题, 倒是没准还真能看出点东西来。

    但文举又不似武举那般容易找出重点来。

    毕竟文举这么多年下来, 都不知道多少场考试了,而且又是每个州府还考得不一样,基本上那几本书都快让主考官给出烂了。

    再加上, 每一届的主考官都是由京里现点的,每一届都不同。

    主考官到底是人, 所以每一个主考官的主观想法都会有些不同, 有些偏重论语, 有些喜欢孟子。

    再加上有些主考官比较务实, 喜欢出一些与现实相关的题目,而有一些主考官则是学院派。

    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在去历年的试卷中找重点,这便有些难了。

    不过, 现如今不过几个月就要乡试, 贾政这会儿跟没头苍蝇似地复习, 倒不如看一看之前的试卷, 好歹模拟的考一考。

    也总比贾政这几日这般随便拿起一本书背个一整天要好得多。

    而且如今各省的学政京中也已经定下来了,以贾家的人脉倒是可以去打听打听到底是谁了。

    知道了谁是学政那就更好办了。

    学政不是翰林院的翰林们,就是各个部里的那些主事, 但总而言之,反正肯定是个文人。

    这年头的文人,也总是喜欢作诗作赋,这么些年下来,学政肯定也有些诗词歌赋流传在外的。

    甚至还有些将自己的诗词歌赋出书的,这就更好找了。

    找一找他们这些年的诗词歌赋,便也能猜出些这个学政的喜好来。

    再照着这个学政的喜好,去找一找历年的试题,模仿着做一做,倒也还能查漏补缺。

    “咱们还得写信回去问问,本届金陵的学政,圣上点了谁”贾瑚说道。

    “这,我兄弟倒是早就替二爷打听清楚了。”卢氏在边上插话道。

    如今卢望秋就在翰林院里,学政的消息他肯定也是最先知道的。

    姐夫就要参加乡试,卢望秋哪怕是在看不惯贾政,看在卢氏的面上,也得细细打听了金陵的学政。

    卢望秋不仅是把学政给打听清楚了,他也是经历过科考的,自然知道其中的关窍,连这位学政平日里流传在外的诗词歌赋,卢望秋也抄了一份送到了金陵来。

    贾政也点头说道,“那位学政大人的作品我倒也看过了,倒像是个务实的人。”

    “他的诗词中,还有不少悯农之言。”

    “那二叔不妨找一下之前那些比较务实的试题,按照着寻常乡试的时间,做着试试。”贾瑚建议道。

    至于如何找那些试题,贾瑚就没出主意了。

    前朝的那些哪怕没有,可本朝的那些,在府学里肯定有存留着的。

    贾家好歹也是“金陵四大家族”,往府学里借试卷,自然是简单得很。

    贾政听到贾瑚这话,眼睛一亮,他觉得自己仿佛是找到了方法了。

    “好主意,”贾政夸贾瑚道,“难怪他们都说瑚哥儿你聪明。”

    贾瑚知道贾政对于这次乡试的重视程度,还是觉得得提前给贾政打好预防针。

    “二叔也知道,我连童生都不是呢。这些也不过就是平白猜测而已。”贾瑚说道,“二叔也不能把希望都放在这上头。”

    “这是自然。”贾政连忙说道。

    贾政也知道,瑚哥儿。在贾赦的武举中出了大力是不假。

    对于这次乡试,贾瑚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但到底瑚哥儿也没有经历过乡试,他自然是不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上头。

    但是跟瑚哥儿说的那样,平日里模拟上几次乡试,却也未尝不可。

    贾政想到这种方法,当下都恨不得立马抛下贾瑚,去府学里接上之前的试卷,翻上了一遍,然后立马开始模拟呢。

    但到底,贾政也是学过礼仪的。再加上贾瑚是他亲侄儿,如此千里迢迢的来,他自然不能立时把贾瑚冷落在这里。

    只能跟贾瑚在闲话几句。

    “我记得县试也差不多快开始了,哥儿既然来了金陵,要不要试着考考童生”贾政问道。

    贾政是想着,虽说贾瑚是来金陵避避风头的,可贾瑚的学问向来是不错。

    而他们贾家人的祖籍又在金陵,但凡要考科举,都还得来金陵这边的原籍考试。

    若是等下次来,又得千里迢迢的在路上遭一番罪。

    倒不如现在就下场试试。

    瑚哥儿年纪虽然还小一些,但是江南这边文风盛行,贾政自己当初考试的时候,甚至都见过七八岁的童子就来考童生的。

    “我确实有这个打算,”贾瑚装作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我也去下场试试,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

    贾瑚嘴上说着,想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但内心却想着,自己好歹是重生的,怎么也得拿了六元及第,才算是圆满了。

    “我倒是觉得,瑚哥儿肯定这番也能中了童生。”卢氏却笑道,“到时候你们叔侄两个,一个中了举人,一个中了童生,咱们家倒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那就借二婶吉言了。”贾瑚笑着说道。

    卢氏现如今有着身孕,虽然金陵这儿没有卢氏在京中惯用的大夫,但好歹是贾政和卢氏的第一个孩子,两人都重视得很。

    贾家又不缺银子,便雇了保济堂的坐馆大夫,每个月上门给卢氏请平安脉。

    这一日,又是保济堂的大夫来给卢氏请平安脉的日子。

    之前大夫一直说卢氏这胎脉息很好,强劲有力,所以请平安脉,卢氏也就是图个放心。

    保济堂的大夫这回来也觉得轻松的很,不过是跑了一趟,连个方子都不用开。

    而且,卢氏又大方的很,每次大夫来了,都会给不少赏钱。

    大夫自然是喜欢这样的主顾。

    “奶奶把手伸出来,让老夫把把脉。”大夫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子道。

    “又劳烦您来一趟了。”卢氏依言将自己的手放在脉枕上笑着说道。

    原本大夫的脸上还带着点笑,可是摸一会儿卢氏的脉以后,脸上却略微凝重起来了。

    卢氏和她身边的丫鬟都被大夫这个表情给吓着了,当下整个堂上连半点声响都没有。

    “大夫如何”等大夫放下手以后,卢氏紧张的问道。

    他肚子里这一胎,是二房的嫡长,不说她和贾政了,就连远在京城的史氏也关心得很。

    之前大夫一直说脉象很好,所以他们送往京城的信也一直是这么说的。

    可大夫那个表情,让卢氏觉得,有些心慌。

    卢氏是第一胎,也没经过事,当下可不就有些慌乱么

    见大夫沉吟,卢氏越发觉得慌了,“可是有些不好用不用开些保胎药”

    “奶奶的脉象很好,倒也不用吃保胎药。”大夫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说道。

    卢氏刚刚放下一半心来,就听到大夫说道“可是”

    “可是什么”这大夫话只说一半,让卢氏越发着急了。

    “只是奶奶这胎好像是双胎,”大夫怕不是生气,又特地补充了一句道,“不过小的可能学艺不精,奶奶或是请其他大夫再来看看”

    时下有些大户人家会觉得双胎不祥,大夫怕卢氏也是这样认为,所以这大夫才一直支支吾吾。

    毕竟这样不祥的事情,出自他口,肯定也得惹了卢氏的厌烦。

    卢氏听说只是双胎,倒是长出了一口气。

    “我倒是什么呢,不过是双胎,孩子没事就好。”

    虽说有些人家觉得双胎不详,可她却没有这样的观念。

    别说是双胎了,哪怕是三胎,都是她的孩子,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她如何会觉得不好。

    大夫看卢氏浑不在意的样子,悄悄的也松了一口气。

    他曾听过,大户人家有些阴私不方便别人知道,生怕卢氏跟他计较。

    “我听人家说双胎会胎相不稳一些”卢氏问道。

    “倒却也有这种说法,双胎可能会早产,但看奶奶现在的脉象,十分平稳,奶奶只管放心便是。”大夫连忙说道。

    “那就好。”卢氏放下心来,“沉鱼你替我送大夫出去吧。”

    卢氏虽然自己不在意双胎不详这种迷信的话,可却也怕贾政在意,便也有心试探贾政。

    等到夜间,贾政回来,卢氏便装出一副忧愁的模样。

    贾政虽然这些日子里沉迷科考,可到底也是把卢氏放在心上的,也知道今日是卢氏请平安脉的日子。

    看到卢氏这副模样,贾政心里咯噔了一下,“怎么大夫说奶奶的脉象不好”

    贾政略微有些慌了,甚至暗暗有些后悔,自己这些日子没关心卢氏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脉象倒是还好,只是只是大夫说我好像怀得是双胎。”卢氏用袖子遮掩住自己脸,不让贾政看到自己的表情。

    “那奶奶身体如何”贾政丝毫没有关心什么双胎,一门心思地问卢氏身体如何

    “啊”都是一时之间没有接过贾政的茬,反应过来以后连忙说道,“我身子骨倒是没什么事情只是双胎毕竟不祥。”

    “这叫什么不祥,都是咱们的孩子”贾政连忙说道,“更何况,若是直接得两个孩子,我只有欢喜的份。”

    “只是我听说双胎对母体影响颇大,奶奶这些日子怕是要辛苦了。”贾政对着卢氏作了个揖道。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去上班啦,又是开了两三个小时的车。

    感谢在20220204 20:36:3920220205 20:30: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三筒三条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吉光 8瓶;红尘醉梦、若许闲乘月、沐羲、滚滚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