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第 84 章

作品:《在清穿文里当小祖宗

    同样的场景再次发生在自己眼前, 上一次康熙看到小七这么做的时候他笑了,这次看到九阿哥这么做的时候康熙也笑了。

    不同的是康熙这次是被气笑的。

    如果之前康熙不同意让九阿哥去经商是因为别的原因的话,那么现在他不同意的原因就很简单了

    他怕凭九阿哥这个脑子, 做生意能赔个倾家荡产。

    “怕,朕怕, 朕怕死了。”康熙道,“朕怕你下手不够狠, 没能把自己活活掐死还得朕替你补上。”

    九阿哥“”

    好狠一亲爹。

    好在康熙并不知道九阿哥心中的想法,否则的话肯定回答他一句“好傻一儿子”。

    不过即便康熙不知道九阿哥心中所想, 但是他真的很想问他一句他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虽然说办法不怕旧, 好使就行, 但是问题这个办法让他用的话压根不好使啊。

    康熙当初为什么被小七“吓”住了那是因为小姑娘才三岁虽然实际年龄并不止三岁,生得可爱又招人喜欢, 更重要的是这是他刚刚认回来的同父同母的嫡亲妹妹,康熙正是稀罕疼爱的时候。

    所以别说让康熙改变主意了, 当下要他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 他也肯定答应,至于做不做得到那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但是现在又不一样了, 九阿哥是三岁吗他女儿是三岁还差不多, 本来就生得不可爱了,现在又惹了康熙生气, 正是不招康熙待见的时候。

    结果他还用这招来对付康熙, 那不是撞铁板了吗

    当然了, 这当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小七是康熙唯一的亲妹妹了,九阿哥是康熙唯一的亲儿子吗

    他不是

    他是一群亲儿子当中的其中一个亲儿子

    简称十六分之一

    所以九阿哥想效仿小七用这招以“死”相逼来让康熙改变主意

    他想想就好,压根不可能让他得逞的。

    九不是唯一的亲儿子阿十六分之一哥“”

    草率了。

    九阿哥也闹不明白自己刚刚为什么会脑子一抽, 做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但是不做都做了,九阿哥现在正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继续威胁他皇阿玛吧,他皇阿玛明显不吃这一套;现在把手放下来吧,没有台阶他愣是要下跳未免也太丢脸了吧

    这样的紧要关头,十阿哥带着给他九哥准备的台阶挺身而出,一边拉下九阿哥掐住自己脖子的手,一边开口道“皇阿玛,您就原谅九哥吧,他也是一时情急才干出这等糊涂事的。”

    都说十阿哥打小是个憨的,但是是不是真的憨那可不好说,毕竟十阿哥现在张嘴就说九阿哥只是因为“一时情急”所以才会干出这样的糊涂事的。

    一方面既承认了九阿哥这么做是不对的,但是另一方面又给他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虽然说九阿哥不是康熙唯一的亲儿子,但是好歹是亲儿子,所以在有合理借口的前提下,康熙不可能真的和九阿哥认真计较的。

    九阿哥也不傻,听到十阿哥这么说之后,他也当着康熙的面和他乖乖认错“儿子知道错了,皇阿玛,您就原谅儿子一回吧,儿子下次不敢了。”

    “你要是真的知道错了的话,那就给朕打消经商的念头。”康熙道,“朕让你们进尚书房读书,你们把书都读进狗肚子里了”

    “连自家的祖训都能够忘”

    康熙这话一出,别说是九阿哥了,就连帮腔的十阿哥也把脑袋低了下去了,可见他们其实并没有忘记自家的祖训,只不过

    只不过是想着违背自家的祖训罢了。

    都说旗人的规矩大,满人的规矩多,这话倒是不假,而其中的一条“满人不得经商”就完全堵死了九阿哥想要做生意的路。

    毕竟九阿哥生来就是满人,自然得遵守这条规矩的。

    才刚刚下凡没几个月,压根不是满人的小七当然不知道康熙口中所说的祖训是什么了,所以小姑娘就开口问了,等知道了祖训是什么之后,小七满脑子的问号。

    “满人不能经商,不能务农,那么他们平时都靠什么吃的”小七问。

    靠什么吃的

    那当然是靠铁饭碗了。

    和后世不一样,在大清朝的满人是自打出生开始,只要他们平安长大,等到了一定的年纪,他们参加完兵役之后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个铁饭碗了。

    如今的大清和早些年不一样,已经不需要常年打仗了,但是即便如此,这个规矩依然没有改变,哪怕不用打仗,但是这些旗兵依然能月月领月饷。

    换而言之,其实就是朝廷在养着他们,这并不是一笔小的开销,但是却是少不了的。

    别看大清如今蒸蒸日上,但是周边仍然有蠢蠢欲动的势力在蓄势待发,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得打仗了。

    而满人本来就是在马背上把这个天下打下来的,所以康熙历来注重八旗的骑射功夫,自然愿意花这笔钱养这些人了。

    康熙这么一解释,小七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她有个问题“所有满人都得这样吗他们不能自个儿选择吗”

    在小七看来,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天生擅长骑射,让他当兵的话绝对能够平步青云,但是有的人就是天生不擅长骑射,让他去当兵的话那么岂不是限制了他别的可能吗

    比如说不擅长骑射的人其实很擅长算术呢或者很擅长手工之类的为什么不让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亮呢

    而且都是擅长骑射的人去当兵,岂不是能够组建一支更加强大勇猛的军队

    “小七你这么说也没错,但是小七你知道你九侄子为什么要去经商吗”康熙并没有否认小七说的有道理,事实上这么浅显的道理康熙当然懂了,但是懂了不代表能这么做的。

    “因为他缺钱呀。”小七说。

    “对,就是因为他缺钱,但是他缺钱就不能想别的办法了吗为什么偏偏选择经商”康熙对小七道,“因为他知道经商更容易赚到钱,与其花时间建功立业,倒不如自己做生意。”

    “毕竟比起建功立业,做生意来钱快,机会多,危险性又低,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说商人身份底下,没有地位,又没有权势,容易让人欺负,可是九阿哥是普通人吗他可是大清的皇子,这天下的主人就是他皇阿玛,便是再不长眼的人都不可能欺负到他的头上,更不敢随意坑骗他的。

    九阿哥不反过来欺负他们,坑骗到他们头上,他们就得阿弥陀佛了。

    “一个人这么想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康熙说,“胤禟是皇子就不说了,其他的八旗子弟比起汉人也多了许多特权,于我们而言,他们要耍威风也耍不到我们的头上,但是于下面的老百姓而已呢他们能被欺负得死死的。”

    这大清的龙椅上坐着的是满人的皇帝,康熙也承认他确实是偏向满人的,但是这不代表康熙不在意其他的汉人。

    因为和汉人相比,满人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他们爱新觉罗家当年打下这个江山,可不是为了把满人以外的其他民族都给灭掉。

    所以满人皇帝既要维护满人的地位,又不能让汉人活得艰难,否则的话很容易就是闹出民怨来的。

    “所以这个头不能开,否则的话后患无穷。”

    而且满人不得经商,其实道理就跟后世的公务员不能做生意是一个道理的,铁饭碗除了能带来安稳之外,还容易滋生渎职。

    虽然康熙自己也不敢保证现在朝中官员贪污,但是有这一条祖训摆在那儿,至少能够震慑得住很大一部分人。

    毕竟说实在话,并非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胆子敢铤而走险的,一旦被人告发的话,那么他们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

    剔除旗籍算是轻的了。

    “完犊子了。”小七听完康熙说的话之后扭头对九阿哥和十阿哥道,“我觉得阿兄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诶。”

    九阿哥“”

    十阿哥“”

    他们小姑爸爸的耳根子是不是有点太软了

    原本小七支持九阿哥的话,他还稍微有点胜算,如果她选择倒戈的话,那么九阿哥还有什么胜算可言

    九阿哥他们和小七的那点眉眼官司,康熙自然是看在眼里了,但是他并没有点出来,而是把小七给说动了之后,再对她说“至于小七你说的自食其力,说实在话,朕也觉得这样很好。”

    “男子汉大丈夫,既然已经娶妻生子了,那么就应该担起作为一家之主应该承担的责任。”

    “既然胤禟有上进心,想要努力,那朕就给他一个机会。”康熙看向九阿哥,“即日起便调你去工部,朕知道你在这方面颇有天赋和灵气,若是你真的有心上进的话,这也是你的机会。”

    毕竟九阿哥可是康熙的亲儿子,如果他真的发明了什么好东西的话,别的不说,至少没有人敢吞了他的功劳。

    所以康熙说这是九阿哥的机会倒也不假,只要他有本事,那么他自然能在工部发光发亮。

    九阿哥“”

    俗话说得好,姜还是老的辣,狐狸还是老的狡猾啊。

    九阿哥听到康熙这么说,顿时就知道他在打什么如意算盘了。

    虽然他说的这些话也未尝没有道理,但是他仅仅只是放大了经商的危害,却对长此以往这样供养八旗子弟下去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避而不谈。

    同时也不说除了不得经商之外,满人还不能种田,不能当手艺人等等的这些规矩有多么不合理。

    更重要的是,他皇阿玛压根不提什么士农工商,仿佛他把所有行业都一视同仁了似的。

    然而就算九阿哥知道能怎么办他还能当着他的面跟小七这么说吗

    “那当然是不能了。”宜妃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差点要被九阿哥给气死,“你说你和老五,大的不让我省心,小的也不让我省心,你们哥俩是说好了这辈子跑来找我要债的是吧”

    除了肚子里怀着的这个孩子和已经去世的十一阿哥,宜妃只剩下五贝勒和九阿哥两个儿子。

    结果这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叫人省心。

    大儿子不用说了,宠妾灭妻的帽子算是摘不掉了,说来宜妃也是奇怪,明明五贝勒只有长在太后的膝下,叫老太太养得性子十分淳厚,怎么就能干出宠妾灭妻这样的事情呢

    虽然说宜妃自个儿也是皇家妾,而且还是得宠的那一种,但是这并不代表她赞成自己的儿子宠妾灭妻的。

    如果是五福晋自己其身不正,那么宜妃就没话说了,她也舍不得委屈自己的儿子,但是五福晋这个儿媳妇在宜妃看来没什么不好的。

    当然了,宜妃自己也知道各花入各眼的道理,确实没有人规定五福晋没有什么不好的,五贝勒就得宠爱她,但是那可是他的嫡福晋,在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之前他纵容妾室爬到正妻头上作威作福了,这是人干事儿吗

    反正宜妃每次想起五贝勒的所作所为,都能被她这个大儿子给气死。

    而和五贝勒相比,九阿哥在这方面做的可比他亲哥要好太多了。

    九阿哥虽然不是一心一意地对九福晋,更没有为她守身如玉之类的,但是在他看来,九福晋才是自己的妻子,至于其他的女人,那是压根不能跟她比的。

    这点九阿哥的做法就有点像四贝勒了,他们从来不允许后院的其他小妾跑到自己嫡福晋的面前耀武扬威,更不允许她们挑衅自己嫡福晋的威严。

    否则的话不用四福晋九福晋自个儿动手,四贝勒九阿哥就能够教她们做人。

    如果四贝勒和九阿哥才是自己的儿子的话,那么宜妃自然没法比较了,可偏偏五贝勒和九阿哥才是自己的儿子,一个宠妾灭妻,一个尊重嫡妻,两相对比之下,宜妃很难不觉得九阿哥比五贝勒更加让她省心。

    在宫里她得对付自己的情敌,还得担心宫外的儿媳妇没法对付得了她的情敌,她这个婆婆当得也太累人了吧

    然而宜妃怎么也没想到,她原本以为能够让她省心的小儿子居然也突然给她放了一个大雷。

    她怎么也没想到九阿哥堂堂一个大清皇子竟然想着去经商

    “你老实跟我交代。”宜妃想到康熙特意派梁九功过来跟她说这件事,觉得这肯定是有深意的,不仅仅只是想让她教训九阿哥那么简单。

    宜妃回想了一下梁九功跟自己说的,“胤俄真的是不小心在小七面前说漏嘴的吗”

    还是那句话,九阿哥是康熙亲生的,那么他即便真的是违背祖训了,康熙也不可能真的要打要杀的,但是处罚肯定是有的。

    否则的话让其他人看了有样学样,坏了规矩怎么办

    自己生的儿子,宜妃自己知道,要说他想害小七的话,那肯定是没有的,但是难保他没有想利用小七的想法。

    宜妃越想,越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毕竟小儿子肯定知道他皇阿玛不可能答应让他经商的,他想私底下进行也不大可能,毕竟他现在还住在宫里。

    但是如果有小七替他说话呢依照着万岁爷对小七的疼爱,说不定还真的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不得不说,知子莫若母这句话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道理的,宜妃显然是猜中了九阿哥的心思了,他清了清嗓子,然后道“儿子只是跟十弟说,让小姑爸爸知道我想经商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十阿哥会不会跟小七说,以及小七知道了会不会跟康熙说,这些全都不在九阿哥的控制范围。

    可以说九阿哥其实自己也下不定主意的,只好交给老天安排了。

    “你真的是想气死我。”虽然自己猜对了,但是宜妃却一点都不高兴。

    正说着小七,小七正巧就来了,当下九阿哥就心虚了。

    说白了,九阿哥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么做确实是不地道,虽然小姑娘年纪小,但是她这个小姑爸爸可以说是做得相当尽职了。

    嗯,除了和他抢福晋之外。

    结果他却这么利用她

    九阿哥觉得自己的良心在痛了。

    “你们这是在说什么”小七也是听了康熙的话所以才来翊坤宫一趟的,当然了,她也是想她的宜嫂嫂啦,所以特意来看看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但是谁知道一进门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太对了,一看宜妃的脸色,小姑娘立马懂了“宜嫂嫂,是谁惹你生气了你跟我讲,我帮你教训他。”

    说着,小龙女看向还跪在地上的九阿哥,“是不是九侄子你气到宜嫂嫂了臭侄子,不知道宜嫂嫂现在肚子里还怀着宝宝吗”

    训了九阿哥一顿之后,小七就踢了九阿哥的屁股两脚,然后对宜妃道,“宜嫂嫂,我帮你教训好九侄子了,你就别生气了,省得气坏自己的身子。”

    “你听听小七说的。”宜妃对九阿哥道,“你好意思这么对你小姑爸爸吗”

    “嗯”小七一脸疑惑,这里面还有她的事吗然后她就知道了自己被九阿哥利用的事情了。

    “小姑爸爸你踢吧。”九阿哥转过身把屁股对向小七。

    “我不踢。”小七话音刚落,九阿哥心底里刚涌起一股感动,就听到小姑娘气呼呼地道,“容桂你去把我的如意金箍棒拿来。”

    九阿哥“”

    等等

    也不用那么麻烦吧

    他觉得直接踢就好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