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5章 商议

作品:《穿成皇子种田基建

    郁徵接到左行怀来做客的消息, 特地出门迎接他。

    郁徵“左兄,恭喜。左兄实乃大英雄也。”

    左行怀“同喜。我那边的事处理好了,特来还这两条鱼。”

    左行怀一偏头, 他底下的人将鱼缸捧上来。

    鱼缸里正是那两条鱼。

    这鱼一大一小,都是鲤鱼。

    郁徵上次见的时候, 鲤鱼身上的只蒙着一层浅金色。

    现在两条鱼都金灿灿, 大的那条甚至金中偏一点橘, 不同凡响。

    郁徵低头跟这两条鱼对视。

    大鱼吐了个泡泡“都是功德。”

    小鱼也拱到前面来, 甩着鱼尾嘚瑟地说道“功德。”

    郁徵一笑,伸出手指轻轻敲了敲鱼缸侧面,道“那你们岂不是要感谢左兄给你们这个保家卫国的机会”

    大小鱼“”

    大鱼立刻对左行怀道“谢谢左将军。”

    左行怀来的时候,身上的气压有点低, 看起来并不是很开心。

    等听完郁徵这番话后,他终于开心起来,脸上也多了点笑意,说道“殿下不必与我客气。”

    郁徵让伯楹将两条鱼捧去鱼缸里放好,带左行怀去会客厅喝茶。

    两人有一阵子没见,郁徵再见到左行怀, 心中有种淡淡的温馨感。

    两人入座,郁徵举起茶壶亲自给左行怀倒茶,递给他“有一阵子没见,你瘦了些, 这阵子行军想必没少辛苦”

    左行怀望着他,心情不知不觉跟着又平静了些“有战事时是如此。”

    喝着茶, 两人终于能抽空说些闲话。

    左行怀问道“听闻你们这里来了个剑客”

    郁徵“谁”

    顿了片刻, 郁徵想起来“是有这么一个人, 左兄要找他我令他过来。”

    左行怀微微一笑“倒不是要找他, 只是我们这里颇少来生人,一时有些好奇,这位剑客好端端,来我们这里做甚”

    “谁知道”郁徵漫不经心,“京都里来的公子哥,可能对我们这里的生活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郁徵说完,问道“左兄这回过来除了要送鱼回来,可还有其他什么事”

    左行怀“先前不是说要挖运河我这次过来特与殿下商量运河的事情。”

    郁徵“左兄这边能抽出人手了”

    左行怀“十万将士,可轮流抽调。看殿下这里所需。”

    郁徵听他这么说,招手喊外面的伯楹“伯楹,去将我们先前做的规划拿来。”

    伯楹行礼“是。”

    左行怀“殿下还做了规划”

    郁徵严肃道“挖运河并非小事,它既是灌溉网络,又是交通网络,我们争取出最少的力惠及最多的百姓。”

    伯楹将郁徵的规划小册拿过来。

    郁徵翻开放到左行怀面前,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符号和图画。

    郁徵道“这些符号名唤阿拉伯数字,那是我从一本小册子中看来,除我之外,暂时还未发现有第二人能解这字符。”

    郁徵“在运河未全面挖通之前,还望左兄保密,今日我与左兄所说,出得我口,入得左兄耳。”

    左行怀“殿下所说,我保证概不外传。”

    郁徵便坐在左行怀侧面,跟他解释这些数字的意思,以及各行段的情况。

    这些都是郁徵花大力气收集到的资料,其中很多地方请专门的算数先生算了几遍,他自己又核算过一遍。

    不同的河流因为地质、地形、水流及附近的农田人烟等不同,对运河的要求也不同。

    他们在挖运河的时候还要注意建造港口。

    这年头,陆运不发达,绝大部分人都用不起畜力,更别提机械,陆运全靠双脚走,顶多再拉一辆板车。

    如果能走水运,将会省力许多。

    到时候交通发达,他们无论要运农产出去还是运货物进来,都会方便许多,必能带动一地繁华。

    左行怀看着郁徵标注得密密麻麻的手写图,有许多地方看不大明白,不过他能感觉到,郁徵这图才对。

    看了半日,左行怀道“殿下这计划十分完备,我并无意见,我们什么时候开始修又从哪段开始修”

    “从这里。”郁徵指着大津县,“左兄的军队时常通过水运运东西,这一段运河已经可以投入使用,只需简单修缮一番,要做的事情比较少,也容易出成果。”

    左行怀盯着他细白手指所指的位置“确实。”

    郁徵道“从这里开始修,还因为这段河道已投入使用,运货往来较为方便,修运河的将士每日要吃的口粮及蔬菜都可通过船运运来,大家能生活得更好一些。”

    左行怀点头“我同意殿下的看法。”

    郁徵“既然如此,不若我们先准备小半个月。下月一号,祭祀过后正式兴修。”

    郁徵没有祭祀的习惯,这个时代的人们有。

    每次做大事之前,人们通常会先祭祀一番,这祭祀不仅给天地鬼神看,更给人看,人见了,才会安心。

    左行怀同意了这个建议。

    这么多人员的调动,后勤是个非常大的问题,有半个月便可以慢慢筹划。

    秋冬是枯水期。

    河里的水不多,这有利于他们挖运河。

    很多要挖运河的河段,他们还得提前把上游堵上,将河道清出来,然后才能挖。

    这些原始的河道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底下的泥沙淤积得很厉害。

    在挖运河之前,他们还得把里面的泥沙给清出去。

    郁徵叫来周兆“这些河段中的泥沙我打算分给附近的百姓,你可有什么建议”

    周兆问“殿下打算如何分直接叫他们过来拉么”

    郁徵“这样不好”

    周兆“若是这样,有的村分的淤泥多,有的村分的淤泥少。少者必然不忿,多者必然浪费。”

    郁徵“依你之见,应当如何淤泥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百姓恐怕很难花铜板买这些淤泥。”

    周兆“属下愚见,不必让百姓花铜板买,只需让他们花菜或者酱来换便成。选公正的人主持这一兑换,送来的东西好多换一些,东西不好少换一些。”

    周兆“淤泥不值钱,菜酱也不值钱,想来百姓还是愿意换。换到的菜也不必想着售卖,直接做了给修运河的将士吃,两全其美。”

    郁徵想了想,点头道“可。”

    郁徵问“周兆,你手底下的储无涯现在如何了,可能独当一面”

    周兆“回殿下,储无涯现如今比先前沉稳不少,属下认为他能够独当一面。”

    郁徵“既然如此,这次兑换,让他主持,也磨一磨他的庶务。此外,令他加紧科考,明年务必参加府试。”

    储无涯已经是秀才身份,再往上考便是举人。

    他若有功名在身,办事会好办一些。

    郁徵若想安排他做一名小官,也比较好安排。

    周兆心知郁徵对储无涯的提携之意,行礼应是。

    郁徵对他点头,原本想叫他回去,看着他拱手后退,又想起来“今年叫底下佃户多种点油菜,可种了下去一共种了多少亩”

    周兆道“已经撒下种子了。除每家每户的菜田之外,其他所有农田都撒了油菜种。按殿下的吩咐,今年的油菜种子直接由郡王府购买。”

    郁徵还没有对这个月的账,倒不大清楚这事。

    他点头道“种下去了即可。这些批油菜花不必管得太严,百姓若要采食,尽管让百姓去。”

    “是。”

    “油菜花鲜嫩,最容易遭虫,这段时间注意提醒底下佃户防虫,若有谁家的农田遭了虫,及时灭杀。”

    周兆应下。

    周兆退下后,郁徵又想起他们先前养的圆黄鱼。

    圆黄鱼便是长得快,繁殖得多的那种鱼。

    郁徵先前令人养在各村的池塘,过年时再令整村分食。

    算下来,这些鱼应当养得差不多了。

    郁徵召伯楹“最近怎么没听说圆黄鱼的消息这鱼养得如何了,可能捕捞”

    伯楹笑“早便能捕捞了。这些鱼吃水藻长大,一条条非常肥壮,现在这批鱼基本有两斤以上。”

    郁徵“那便可以叫百姓先捕捞一批,只抓那些大的,抓出来无论放到外面冻上还是做成腊鱼,都可以慢慢吃。”

    这些鱼如果真的那么肥,体内蕴含的脂肪应该不少,正好让百姓补补。

    郁徵对整个邑涞郡的畜牧业一清二楚,这里的绝大多数人家都养着猪,但猪肉只有过年才能吃。

    这里没有饲料,猪一般用猪草喂养,比较瘦,养一年也就一百多斤。

    这一百多斤,除去血与内脏,也就八十斤。

    就这点肉,百姓除了过年要吃的肉之外,还要抽一部分出来做成腊肉,供第二年享用。

    这里的家庭与后世的家庭完全不同。

    每家基本三代同堂,每对夫妇都生三四个孩子往上,一家二十多人实属常见现象。

    这么多人,一年到头的肉也就指着家里养的瘦毛猪。

    郁徵想到这里,心中暗叹一声。

    百姓的脱贫之路任重道远,也不知多少年才能将肉供应上。

    他想到这里,继续说道“今年可多捞一些,捞完鱼令百姓祭祀龙君,郡王府过年也办场庙会。”

    伯楹记下,轻声说道“现在叫百姓捞鱼,他们多半也不舍得。”

    “为何现在离过年也没多少个月,圆黄鱼在池塘里再怎么长,也长不出多少肉。”郁徵说到这里,反应过来,“他们是舍不得圆黄鱼产的肥料”

    邑涞郡的圆黄鱼主要吃水藻。

    吃完水藻的圆黄鱼拉出的鱼粪是非常不错的粪肥。

    邑涞郡今年能获得丰收,鱼粪少说也占了两分功劳。

    对于这种有功之鱼,百姓舍不得吃实属正常。

    郁徵想明白后,说道“叫他们捞,一边捞一边放新的鱼,一个池塘能养的鱼就那么多,不捞没办法放新鱼。”

    郁徵想了想,又道“告诉百姓,养了一年,也该捞出来酬谢龙君。只有捞了旧鱼,祈求龙君保佑,明年方能有更多的新鱼。”

    伯楹看郁徵一眼,心道,相比起祈求龙君保佑,百姓恐怕更多的是祈求自家殿下保佑。

    殿下的长生牌已遍布整个邑涞郡,也不知胡心姝有没有汇报这情况。

    伯楹难得在谈话的时候走了一下神。

    郁徵奇怪地看他一眼“伯楹”

    “殿下。”伯楹眨眨眼睛,告罪道,“殿下有何吩咐”

    “你是不是累了累了歇一歇,有事告假也无妨。”

    “我就是想到圆黄鱼的事。殿下放心,此事应当能办好。”

    郁徵道“圆黄鱼记得给修运河的将士留一份,请人干活,总得让人吃好。”

    伯楹“鱼与肉都留出来了,必不会出岔子。”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