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制瓷

作品:《穿成皇子种田基建

    纪衡约很快带着制瓷的匠人回来了。

    这些制瓷的匠人都是兰界县的人。

    在这个交通不便利, 商业不发达的时代,技术的传承大多依靠师徒模式。

    制瓷也是如此,从邑涞郡有了第一代制瓷人开始, 这种技术就从未传出过兰界县。

    更确切地说, 从未传出过兰界县宁口镇。

    纪衡约把制瓷的人带了过来, 也带了他们制造出的瓷器过来。

    这都是乡野瓷器,手艺非常一般,并不算匀净透亮,也上不得贵人的桌上。

    郁徵把玩片刻, 还摸到了几个疙瘩。

    郁徵问“你们烧瓷, 用的土从哪来”

    匠人们看看我, 我看看你,显得非常紧张。

    其中一人站出来说道“回郡王老爷, 我们从山上挖的土。”

    郁徵问“那些土可要淘洗”

    匠人“要, 要的, 淘洗过后, 制成泥坯, 阴干存放, 待用时,再取泥坯用。”

    郁徵“也就是说,你们从山上淘到的土都比较粗”

    匠人“正是。”

    郁徵问他们要他们从山上挖到的土看。

    侍卫们早有准备, 很快搬了几筐土进来, 从粗糙的山泥到淘洗过后的土坯, 都摆放在郁徵面前。

    郁徵仔细看过, 这些泥土比较糙, 捏起来颗粒感很明显, 怪不得烧出来的瓷器有鼓泡。

    郁徵看过泥土之后, 对侍卫们道“把府里存着的泥土搬出来给大家看看。”

    侍卫们二话不说,把提前准备好的泥土搬到匠人们面前。

    匠人们有些紧张,不过还是很快被这些泥土吸引住了目光。

    他们小心地看着郁徵,想上手摸这些泥土,又不太敢。

    郁徵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说道“大伙尽管查看。”

    匠人们拜谢过后才走过去,伸手去捻那些泥土,他们将泥土放在手中捻碎,又仔细观察。

    还有人仔细嗅闻,若不是当着郁徵的面,他们甚至想舔一舔。

    那位大胆的匠人说道“这土可真好,又白又细,仿若面粉。”

    郁徵笑“用这些泥土做瓷器会如何”

    “回郡王老爷,我们从未见过这么好的陶瓷土,草民敢说,若用这样的陶瓷土作瓷器,一定能做出十分精美的瓷器”

    “我请大家过来,就是想请大家用这样的泥土作瓷器,既然如此,你们不妨留在王府里,试着将这批瓷器烧出来。”

    “草民等定不负郡王老爷所托”

    郁徵不仅给那些陶瓷匠人们准备了筛好的泥土,还给他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金属粉末。

    哪怕对烧制瓷器不太熟悉,郁徵也知道想要把瓷器烧好,关键在于各种釉彩。

    这个时代,匠人的地位还不如农民,能得到在王府里烧制瓷器的工作,这些陶瓷匠都觉得非常自豪,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当然,真正不愿意来的人,纪衡约在选拔的时候已经将他们筛掉了,那些身家不够清白的人也被筛掉了。

    能留在这里的都是家世清白,关系深厚的本地人,若是出了什么问题也能及时找他们家人。

    纪衡约跟着郁徵一年多,对手上的事越发游刃有余。

    烧制瓷器需要一定的时间,光是这些瓷泥阴干制坯上釉等步骤就需要两个月,郁徵也没有很着急。

    他现在的重心放在青粮粮草上。

    今年春天的时候,他们把一批青粮粮草种子送到了民间,由百姓种植。

    在百姓种植的过程中,他们也没少出去巡视,每次的巡视结果都显示这些青粮粮草长得非常好,会有一个大丰收。

    现在到检验这些青粮粮草究竟种得好不好的时候了。

    郡王府的侍卫将各种青粮粮草收回来,也按品质不同,给百姓不同的价格。

    大部分百姓都表示满意,非常爽快地将青粮粮草卖回了郡王府。

    郁徵让人把粮草运回来,亲自查验。

    最后发现一大堆青粮粮草中,没有任何一家种出来的青粮粮草能比得上郡王府出产的粮草。

    但是这些粮草比普通的粮草要好,牲畜吃了不容易生病。

    除此之外,青粮粮草的口感也好,牲畜爱吃,吃得很欢。

    伯楹看郁徵在粮草边上转来转去,小心问道“殿下,明年还让百姓种青粮粮草么”

    郁徵“种。怎么不种”

    “那,这些粮草是不是已经沦为了凡草”

    “比凡草还是要好一些。它们好吃,养出来的牲畜也肥壮,还有淡淡的灵气。”

    郁徵并不觉得这轮实验有多失败,他看着这些收回来的青粮粮草,忽然对伯楹说道“我记得县里还有造纸大户”

    伯楹点头“造纸不难,每个县都有造纸的人,殿下为何问这个”

    “想起符纸的事,下面的县城中可有人能够制作出合格的符纸”

    伯楹还真不知道,他不会术法,平日并不接触相关消息。

    他微微张开了嘴,努力回忆,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郁徵看他这样笑了笑“术业有专攻,这事我得问胡兄才是。”

    胡心姝很快过来了,说道“我们县里没有能够制作符纸的人,符纸都很贵,一般都从几大造纸名都中传出来。”

    郁徵问“制作符纸很难么”

    胡心姝“说难也不难,不过要求符纸上有灵气,还能承受住灵气,殿下问这个是想造符纸么”

    “试试。”郁徵道,“你来瞧这批新收上来的青粮粮草,有没有觉得它们中的灵气还成”

    “我瞧瞧。”

    想制作出符纸并不容易,胡心姝非常谨慎。

    他再三查验过青粮粮草方道“这些青粮粮草中含有的灵气虽然还行,但并不如我们府中自己出产的粮草。”

    郁徵点头“是不如。可我们府中自己出产的粮草也少,若是全用来造纸,估计也造不出几张。这些青粮粮草却不一样,若能将造纸业发展起来,要多少有多少。”

    邑涞郡也算是人口大县,尤其是农业大县,这里的人们没有什么别的营生,都在种田。

    若青粮粮草能用来造纸,价格肯定比现在要高,百姓想卖出这种粮草也相对比较容易。

    最重要的是,青粮粮草想往外运并不好运,尤其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

    若把它们弄成了纸张,再要想运出去就不难运了。

    到时候符纸运出去,百姓也能多些谋生的手段。

    郁徵有了这个想法,让底下人开始试验。

    造纸比制瓷简单得多,大概也就是那几个步骤,侍卫们下去找人略学一学就学会了。

    郁徵闲着无事,亲自带人开始造纸。

    现在天气已经渐渐转凉,这对他们的造纸比较有利,最起码在沤粮草的时候没那么容易腐烂,气味也没那么难闻。

    造纸的过程也比制瓷要简单许多,尤其他们这里人力足,很多像捣浆之类的步骤,可以通过加大人力的投入而缩短制作进程。

    耗时半个月,他们制作了第一批由青粮粮草为原料的符纸。

    纸上果然有淡淡的灵力,不过灵力不明显。

    这些符纸看着发黄,与一般的草纸没什么两样。

    郁徵邀请各大朋友过来府中查看,熊猫和竹夫子他们都表示,这种符纸没办法制作成高深的符箓,卖不上什么价格。

    竹夫子道“这样一刀纸,想卖一两银子都比较难,市面上的符纸起码可以卖到二两银子以上。”

    竹夫子也就仗着和郁徵关系比较好,平常又心直口快,习惯直接将心中所想说出来,才能这样畅所欲言。

    说完话有些担心郁徵会生气,他还特地看了一下郁徵的脸色。

    谁知郁徵不怒反喜,笑道“这样的纸张一刀能卖出一两银子已经很好,我先前还想着,这样一刀纸能否卖到七百文。”

    竹夫子“也不一定能卖到一两,可能比一两还要少。”

    郁徵笑“哪怕能卖到八百文钱也足够,这样一刀纸张成本顶多四百文,这里面还包含了人工。”

    制作纸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工,因为里头有许多步骤需要人力。

    若是将这件事放到后世,郁徵还会担心人工的价格高,这里多得是想卖力气,却没卖力气的路子的百姓。

    人工成本对他们来说还可以再压一压。

    尽管现在郁徵将人工足额地算了进去,他们制作纸张也比光卖粮草要划算得多。

    郁徵道“既然大家都觉得这纸张有用,我便叫他们多做一些,等做好后送一些给大家试着用一用。”

    他愿意把纸张免费送给众人使用,众人自然高兴。

    竹夫子还道“邑涞书院中,有许多穷学生没有足够的纸张用,殿下这种符纸纸张制作了出来,可以卖去他们那边。”

    郁徵“还早,这只是第一代,往后可能有第二代,第三代纸张也会变得更加精致,不像现在这样简单。”

    熊和写道殿下这纸张现在不往外卖

    郁徵点头“等制作好了再卖,起码等明年再说,不急。”

    竹夫子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有些犹豫地看了他一眼。

    看完郡王府的纸张,大家纷纷告辞离去。

    竹夫子却留了下来,私下跟郁徵说道“我们竹子一族,也有不少人做纸,若想保留原料中的灵力,还需要某些特殊的技法。”

    郁徵没想到他会主动说起这个,坐直了身子,对竹夫子拱了拱手,正色道“夫子若是有什么想法,还请教我们。”

    竹夫子摇头“我很早就下山来人类的书院中求学,已经不会家族中那种制作方法,殿下若想要我写封信,寄回族内请他们帮忙。”

    郁徵好奇“夫子的家族在何处家族中的人多么”

    竹夫子脸上露出些笑意“不多,我们这些植物想要成为精怪都比较难,正是因为人少,族内也比较团结,殿下想请他们,我直接叫他们便是,不必扯皮。”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