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0章 青贮

作品:《从种田养猫开始

    江荇家的河万草根卖得很好, 准确来说是换得很好。

    这批河万草根换出去,他们家吃的用的什么都不缺了。

    连带父母那边,江荇也送了不少东西过去, 将家里的冰箱承包了。

    华颐宁不好怎么向儿子表达感谢, 干脆发起了两次大额转账。

    江荇没收,跟华颐宁说道“儿子孝敬你们的, 怎么搞得像买卖一样”

    华颐宁“你送东西是你的心意, 我发红包也是我的心意。网上不是有话说钱在哪里, 爱就在哪里。”

    江荇没想到他妈现在也会说那么网络用语, 心里颇为感慨,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

    华颐宁又问“你们那边最近忙吗什么时候回家来看看”

    江荇“还好, 中秋我能回去。”

    “等中秋,还得再等一个多月, 你什么时候抽空回来家里住两天。”华颐宁顿了顿,又说道, “阿荇,妈给你买套房吧。”

    江荇愣了一下。

    他爸妈一直是奉行孩子要穷养的政策, 兄弟三个, 谁成年后都没有得到他爸的资助过。

    当然,家里是可以随意住的。

    江荇跟他爸的关系不怎么好,从高中毕业就没怎么在家过。

    事实上, 他一直没怎么在家过, 也就仅仅小学六年级以前在家住, 那时候, 还是他奶奶带他。

    上了初中, 他读的是寄宿学校, 每周仅仅在家待一天半的时间, 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见到其他家庭成员。

    每年寒暑假他还会回奶奶家,对这个小山村都比对家有好感。

    长大后,好像随着各自有事业,互不干扰,父子母子之间的关系也平等起来,平等中还透着点亲厚,以前那些生疏隔阂全都消融无影。

    当然,也就是像而已。

    事实上,生活中种下去的每一粒种子都发芽长大了,每一份冷漠、隔阂与争吵,都变成了石头,还横亘在亲情深处。

    只是这份亲情之湖足够大,轻易触碰不到底下的石头。

    江荇定了定神,轻轻笑道“不用了,我又不是那种啃老的败家子。”

    华颐宁道“我乐意给你用,算什么啃老”

    江荇“我农场开在这里,也不怎么回去住,买了房也白费,谢谢妈。”

    华颐宁听到这里只好做罢。

    江荇打完电话,杭行一从后面抱着他“是你妈吗”

    “我们说要给我买房,我拒绝了。”江荇转头亲了他的脸颊一下,“要买也是我们两个买,买成夫夫共同财产。”

    杭行一道“那我的山也分你一半。”

    “这么说来,我就赚大了。”江荇眯起眼睛,“我的农场分你一半,你的山分我一半,到头来,我还赚了千八百个农场。”

    杭行一见他越说越不像话,干脆堵住他的嘴。

    杭行一现在虽然住在农场里,但农场一般是江荇在打理。

    经营农场是江荇的志趣,但不是杭行一的。

    杭行一在经营他的山岭。

    两人彼此侵入对方的生活,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都找到了最舒服的生活状态。

    腻歪了会,江荇说正事“我想这两天把小牛犊买了,要不然家里那么多河万草消耗不完。”

    他们家的河万草根基本都已经换出去了,剩下一堆叶子堆在院子里,这几天拼命喂鸡鸭猪羊,也喂不完。

    现在他们家的猪看到这些草,都开始噎得翻白眼了。

    那么能吃的家伙,现在看到草还是会转身就跑,看得江荇目瞪口呆。

    江荇实在不想再祸害他们家的猪,只得抓紧时间买牛。

    到时候让牛消耗一些,剩下的晒成干草慢慢储存。

    河万草有灵力,轻易不会腐烂,晒成干草应该没问题。

    江荇没养过牛,打算找专业人士咨询一下。

    他们这块,离养牛专业最近的就是老马。

    老马还在照顾他的菌子,听到江荇说养牛的事情,摇头,慢吞吞地说道“我不养牛,不知道牛的事情。”

    江荇“那你认识相关的专业人士吗”

    老马又摇头“我只认识牛有草。”

    江荇也认识牛有草。

    不过牛有草养猪,而且根脚是牛,要是他们冲上去问牛有草要挑选什么牛,那问题也太奇怪了,感觉不太尊重对方。

    老马想了半天,建议道“蛇老板清楚一些。”

    江荇也想到了蛇老板“我去问他。”

    老马给江荇装了两篮子菌子,让他带下去吃。

    在江荇要走的时候,老马问“阿荇,你养牛是为了消耗那些河万草”

    江荇点头“那么多河万草,扔掉的话也太浪费了,晒干后猪和鸡又不爱吃,干脆养点牛。”

    老马说“有那么多河万草,你要不要修个青贮窖”

    江荇没听明白“什么青贮窖”

    老马拿话跟他说有点说不清楚,干脆摸出手机,在手机上搜索了一番,将搜索出来的网页给他看。

    青贮窖,一种发酵饲料的地窖。

    新收回来的草放入地窖之后,加上乳酸菌厌氧发酵,最后变成了青贮饲料。

    青贮比干草的水分要多,适口性也好,还比较有营养,能帮助动物消化。

    老马慢吞吞地说道“我觉得比起晒成干草,河万草更适合用来青贮。”

    江荇将那篇文章来回看了两遍,个人也觉得行,高兴起来,冲老马说道“我就说应该咨询专业人士,你给的这个建议很有价值,我回去研究一下。”

    老马点头,又说“我有建青贮窖的经验,你们要建造的话可以叫我,我免费帮忙。”

    江荇“那太好了我这就去选地方,然后报备一下,等上面批下来,我就来找你。”

    江荇拍拍他的肩膀“谢啦”

    江荇兴冲冲地跑回家,跟杭行一一说,杭行一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

    建青贮窖要比晒干草方便,效益也高。

    他们上网查了一下,在他们这块,青贮窖的地属于农业用地,可以直接按农业用地申报。

    江荇最终决定,建造两个五十平方的地下式青贮窖。

    他们家不仅有河万草,还有牙下草和茵芦草,都能做成青贮饲料。

    此外,地里的各种菜叶,玉米杆,稻草等都能塞进去一起发酵,建大一点的青贮窖不亏。

    江荇确定好方案,又跟老马联系,修改了两遍建筑图纸。

    确定没问题后,他联系村里,找村支书江港审批。

    江港还是第一次听说青贮窖“这玩意可行吗我们这里那么多雨,水会不会渗下去安全问题能保证吗”

    江荇“应该没问题,我在山上建,到时候会做好防水防漏措施,也会找专业人士评估。”

    江港点头“你们要是确定没问题,我就报上去。这个青贮窖比较少见,上面很可能没听说过,审批的时间会长点。”

    江荇“没事,大不了我多等几天。”

    实在不行,他还能找赵壑帮忙催一下。

    说完正事,江港问“你建这个青贮窖是养牛还是想养马”

    江荇“养牛,主要想养点奶牛,方便农场制作乳制品。”

    要是养了奶牛,他们不仅有牛奶喝,还有奶油、乳酪等一系列农副产品。

    到时候他们家做饭也能做多几种样式,不然天天吃这么些饭菜,他都有些吃腻了。

    江港朝他竖起大拇指“这个想法可以,你这农场发展得真快。”

    江荇“还好,稳扎稳打嘛,我们这个农场也是慢慢发展起来的。”

    江港“少来。你刚回来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一千来亩别人不要的梯田能发展成这个样子要我说,还是你有本事。”

    江荇笑“感觉跟你聊天聊得我脸都快红了。不聊了,我先买建筑材料,等审批下来后你通知我一声,我抓紧时间建青贮窖。”

    江港“放心吧,我肯定第一时间通知你。”

    审批还没下来,老马托朋友给江荇弄来了两桶发酵液。

    自然界中的牧草本身含有乳酸菌,但是乳酸菌比较少,如果想青贮发酵得好,一般都要自己加发酵液。

    这种发酵液,每家又有每家的配方,有些发酵得特别好,有些发酵得一般。

    老马找的就是发酵得特别好的人家。

    老马是那种闷不吭声办实事的人,弄回了发酵液,也没怎么跟江荇邀功。

    江荇谢过他,又买了建筑材料回来。

    村里的人知道他买了建筑材料,以为他这边要招工,还专门在村里的大群里问了一声,需不需要过来帮忙

    现在农闲时间,大家闲在家里没事干,十分渴望出来赚点外快。

    这次江荇还真不需要帮忙,九阴比人类利索得多。

    尤其它那么多分身,其实都是它,干起活来简直跟左手和右手一样,无论多庞大的工程,到它手里都能一丝不乱,绝不会出现顾头不顾腚的现象。

    有九阴在,真的帮了他们大忙。

    上面的审批很快批下来了,主要江荇的农场现在成了他们县里的农业示范基地之一,每年都是纳税大户,要写在年终总结上。

    一般只要不是出格的申请,上面都不会驳回。

    江荇拿到批文后,和杭行一、老马及九阴一起上山建青贮窖。

    那么大两个青贮窖,他们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剩下的部分则是等青贮窖的水泥自己干掉。

    老马在建完之后来回检查了三遍,确定没问题,朝他们点头“可以准备青贮料了。”

    青贮料需要随切随入窖,那样才不会被细菌污染。

    他们家院子里堆的那些河万草终于能切掉,江荇也松了口气。

    这么多草料,还是需要九阴帮忙。

    江荇招呼着九阴和丹参果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