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玉米

作品:《从种田养猫开始

    “江荇在家吗”

    门外传来人的喊声。

    狗子们都不在家, 橘猫扭着屁股暂时替代着狗子的作用,出去外面迎接客人“喵”

    江港一看这只长得威武的大橘就想笑“家里就你一个啊”

    橘猫看他一眼,用爪子扒拉铁门一下, 蹲在地上, 示意他自己开门“喵。”

    江荇家的铁门白天只是闩上,不上锁。

    铁门的缝隙大, 谁来了, 只要将手伸进来, 轻轻一扒拉, 就能把铁门扒开。

    江港也知道他家这个习惯, 只是不知道江荇在不在家,不好贸然进来。

    “来了。”江荇还是听到动静,顶着个毛巾出来。

    江港见到他就笑“怎么大白天还洗澡洗头”

    江荇擦着头发“刚干活回来,洗完清爽一点。江港哥,找我什么事”

    “家里的玉米收了, 送点给你们尝尝。”

    江港将放在摩托车后座的玉米提下来,递给江荇。

    他用蛇皮袋装的玉米,足足装了半袋。

    江荇一拎,发现里面有三四十斤。

    好沉

    江荇惊叹地瞪大眼睛“这玉米也太多了, 你们可真实在。”

    “都是自家种的,还挺甜。你们要是一时吃不完,放冰箱里冻着, 什么时候想吃了拿出来炖个汤, 煎个饼,味道非常不错。”

    “那就谢谢了, 你进来坐会儿。”

    “不坐了, 还得回家干活。”

    江港在村里当支书, 哪里也去不了。

    为了增加收入,他承包了一百多亩田,辣椒、水稻、玉米等轮着种。

    今天春天他们种了早玉米,之前还给江荇家送了玉米笋煮汤。

    江荇道“那你等会儿,摘点我家的杨梅回去吃。”

    江港仰头看杨梅树,江荇家的杨梅又大又红,藏在墨绿的树叶间,像一颗颗深红色的绒球。

    江港眯了眯眼睛“你家的杨梅长得真好。”

    “再过几年会长得更好。”江荇笑着摘了一篮子,递给江港,“你们家是今天收玉米”

    “对,外面有人来收玉米,索性一起收了。正好收完,赶紧犁田种早稻。”

    他们这里收玉米收的是嫩玉米,也就市面上常见的生玉米苞,带皮收。

    本地农户一般种两季玉米,现在是早玉米,早玉米收了之后,一般人家会在玉米地里种上晚稻。

    等早稻割了,再用早稻田种晚玉米。

    有经验一点的农户都不会连作。

    主要一种作物吸收的元素都一样,连着种两轮,第二轮的品质肯定不如第一轮好。

    轮着来,种出来的作物反而高产一些,不容易有病虫害。

    江荇问“现在玉米什么价格”

    江港“今年还可以,一斤八毛四,晚玉米还能再高一点。你家还有几十亩地没种吧不打算开出来种点什么”

    “这不是问你玉米的价格嘛,我打算种一点玉米留给自家吃。”

    江荇家除了水稻之外,没怎么种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比较费力,他们家劳动力不多,种起来比较困难。

    种玉米还行,他们到时候无论是吃新鲜的玉米,打成大碴子还是磨成粉,都能把这些玉米消耗掉。

    当然,之所以选择玉米,是因为玉米无论播种还是收获,都能用机械处理,不用人力那么麻烦。

    江港道“你要种玉米的话,只能等晚玉米了。”

    江荇“现在种玉米是要到种子公司那里去买种子吗”

    “是啊,他们那种子种出来的玉米苞才大,病虫害也少。你要买种子的话,到时候来村里报名,统一向上购买。”

    “那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江荇想了想,“我问问别人,看有没有其它方便买种子的渠道。”

    “也行,种玉米我熟,你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来问我。”

    江港比较忙,跟他聊了几句,提着杨梅就走了。

    江荇搜了一下玉米的信息,又买了几本书。

    看完书它才发现,一般农场种植玉米后,人吃得比较少,主要种来喂养牲畜。

    江荇他们家的鸡鸭和猪主要吃谷物,他还从来没考虑过喂玉米粒。

    主要他们这地方吃的都是嫩玉米,不像北方会吃玉米粒。

    以后倒是可以把玉米粒添加到鸡鸭和猪的食谱中,也不完全用玉米粒喂,不过食物多样化对于牲畜来说,也的确是好事。

    江荇最终还是在它们那个种植群里买的玉米种子。

    种植群的玉米种子也处理过了,但不像是种子公司那样,用化学手段处理,他们都用玄学手段处理。

    至于是哪种玄学手段,那是各家的看家本事,就像江荇的河万草一样,他也不好多打听。

    蛇老板给江荇打电话“你那边要种玉米的话,不如再种点豆子呗。我看你养了那么多牲畜,豆粕也是一种很好的饲料。”

    江荇“怎么,你那边有豆子的种子可以卖给我”

    蛇老板“瞧你说的,我这边什么种子没有”

    江荇“那你都有什么豆子,给我看看”

    蛇老板“你想要种哪种最传统的就是黄豆。我这边黄豆,绿豆,红豆和芸豆都有,价格也都不贵。”

    蛇老板“黄豆最高产,打理起来省心省力还肥田,我自己就种了两百亩黄豆。”

    江荇“那你给我寄十亩地要用的黄豆种子,我没种过豆子,先试一试水。”

    两人瞎聊了几句,江荇问“我家的杏林力士怎么样了”

    蛇老板“在我这里好吃好喝,好着呢。我要是亏待了它,哪怕你没意见,骄虫也会挠我。”

    蛇老板“前天我刚带它去帮一户人家捉完虫,应该下个星期就可以还给你了。”

    江荇“那你亲自把它送过来啊,别走快递。”

    蛇老板“知道了。对了,老马在你那里怎么样,我怎么看他一去你那里就乐不思蜀了”

    江荇“还行,他自己找了一块地,我们没事的时候也不会去打扰他,怕身上带了真菌或细菌会祸害他的菌子。”

    蛇老板“要么你们先把土地开出来,等过几天,我给你们送杏林力士的时候顺便把黄豆种子给你们捎上”

    江荇想了想“也行,正好我把玉米先种上。”

    他们家没打算种玉米卖,只是种来自家吃一点。

    江荇计划中中玉米也不多,大概种十亩。

    为了省力,种玉米的活包给了农械店的人,连耕地带播种,一亩地一百三。

    这还是看在江荇是老客户的份上,如果是其他新客,请他们到梯田中去干活,怎么着也要一亩地一百五。

    江荇跟耕地的大哥感慨“那你们这的收费还真不便宜。”

    大哥笑眯眯“没办法,什么都贵嘛。柴油、人工、机械你别看我这机器挣钱,每年要的保养费都不是小数,过几年还要换一套。”

    江荇笑道“倒也是。”

    镇上有好几家专门帮人做农活的农械店,每家店里拥有的农械都不一样。

    这家以耕地为主,那家以收割为主,互相错开。

    主要机器太贵,一下砸太多钱进去,容易亏。

    江荇家每年种的地都不怎么多,还以果树为主。他懒得买各式各样的机器,干脆每次都请人。

    毕竟买了机器,学习保养等也要花不少的时间精力,他们家不缺钱,也没必要那么累。

    像江港那种承包了土地的人家,一般都自己买,自己干。

    农械店的人忙活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很多。

    耕地的大哥抽着烟说道“要说赚钱,还是你们这种靠技术吃饭的人更赚钱。”

    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家都知道江荇家赚钱,不过大家也没往玄学方面想,只是觉得他是大城市来的,学了一身本事,种地也种得比一般人要好。

    江荇道“你别看我这里账面上收入得多,实际上每年要投进去的钱也不少。你看这修路,搞灌溉系统,哪次不是要投大几十万,今年还要再投。”

    耕地的大哥嘿嘿笑了两声“这也是。”

    大哥开着机器耕地,江荇和杭行一把肥料堆在田里。

    耕地的时候,机器会把泥土深翻一遍,把肥料埋在底下,让它缓缓释放。

    埋足了底肥后,这块地长出来的植物会格外茁壮。

    地耕好了,江荇把群友寄给他的玉米种子拿出来。

    耕地的大哥把种子倒到播种机里,看了一下他家的种子,好奇道“你家的种子怎么是黄色的不是从种子公司里买的吧”

    农民们每次收到的玉米种子都是红色的,那是因为上面裹了一层农药和化肥,种子公司为了防止人误食,专门在上面包了一层红色的色素,以做提醒。

    江荇收到的这些种子只是单纯地晒干,没有经过进一步处理。

    群友发给他的种子就是优势种子,已经选拔过了,不用再裹农药化肥。

    江荇解释道“这种是特色玉米。”

    耕地的大哥问“那哪种产量高一点”

    江荇道“应该是种子公司的玉米产量高一点,不过也不一定,你看我光为了种这些玉米,就下了多少底肥本钱在这里呢。”

    耕地的大哥又笑。

    有机械作业,十亩地的玉米,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种完了。

    玉米地是今年新开垦出来的土地,上面没有安装灌溉系统,他们还得人工挑水,一点一点浇水。

    江荇那么一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挑了两天水,肩膀的皮都快绽开了。

    杭行一没事,给他抹药“要不然请人帮忙浇水”

    药膏冰凉,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江荇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耕地播种请人干就算了,浇水还要请人的话,我们还不如专门请个员工过来这边打理。”

    杭行一道“那今年再铺设新的灌溉系统。”

    “肯定是要铺的,挣了钱得花嘛。”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