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7章 游子意

作品:《君子怀璧

    闻玉从山神殿一觉睡醒, 起来之后发现小拙已经不在殿中了。

    她心中虽然有些奇怪,但是因为还有要事在身,也无法一直在山神殿里等她回来, 只好留了张字条交代一声,便出门继续朝着山里去了。

    在离开山神殿前, 她决定先去一趟望海崖。

    望海崖在山神殿北面, 她好不容易爬上山坡才发现秦蔓果然没有骗她。望海崖数十丈高, 一面绝壁几乎没有任何枝蔓长在崖上, 底下惊涛拍岸,从崖上往下望去便叫人胆战心惊, 从这样的地方跳下去活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闻玉在崖上站了一会儿, 随即面朝山崖跪着磕了三个响头, 起身时才发现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一个人。

    青衣老人背着手站在几步远外的树丛后, 不知是何时来的,也不知在这儿站了多久, 闻玉竟是起身才发现,不由心下一惊。可等她回头后看清了来人竟是那天在小山城遇见过的那个搬花老人时, 还是愣住了“你”

    闻玉后知后觉地想起了那日主殿高台前朝她射箭的身影,看着他的目光霎时间冷了下来“你究竟是谁”

    老人缓声道“你心中难道不是已经有了答案”

    闻玉见他毫不隐瞒自己的身份, 反倒心中一沉, 又问“我爹在哪儿”

    老人端详着她的模样,见她像是的确对许多事情一无所知, 这才低声戏谑道“你说的是哪个”

    闻玉听见这话, 瞳孔一缩。昨日秦芜的手记中提到雪月, 只写到了他第一次出海。雪月在兰泽留了一段时间, 但不知为何秦芜最终还是送他离开了山神殿, 让他完成自己出海取经普度世人的宏愿。

    那之后雪月辗转海上, 直到闻玉五岁左右,他才带着满船的经书重新回到姑苏。于无妄寺中,他无意间得知了闻玉的存在,又离开寺院来到沂山,从闻朔口中获悉了秦芜的死讯。

    很快雪月第二次出海,可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从海上回来

    如今看来,他第二次出海并非如世人想的那样是为了出海求取经书,而是来了兰泽。

    “他在哪儿”闻玉攥紧手指又问了一遍。

    老人静静地看着她,有风吹过山崖,脚下的青山响起一阵松涛,如同山林的低喃“他就在这儿。”

    闻玉一愣,山风从她指间穿过,留下温柔的抚慰。

    他就在这儿,和这山间的一草一木一起,是绕指的微风,是晨间的朝露,是山谷的回音。

    “那儿就是悬湖。”

    闻朔和卫嘉玉站在北面最高的山峰上,卫嘉玉循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间不少大大小小的湖泊藏于其中,倒映着头顶湛蓝的天空,如同天上一面铜镜,化为十几块碎片洒落在山间。

    闻朔手中拿着一张兰泽山的地形图,卫嘉玉原以为他在山中躲避兰泽的追兵,但是这一路见他拿着地图不时比对着沿途的景物,走得不紧不慢,倒不像有人正在追捕他的模样。

    “你进山要找什么”卫嘉玉问道。

    闻朔闻言从地图中抬起头来,看着他微微挑眉“你怎么知道我要进山找东西”

    卫嘉玉看了眼他显然已有几日没有打理过的胡茬回答道“你进山已有一段时间,随身带着地图却并不急着离开,又一路留意着山间的地形,还特意跑到北面的高峰查看这附近的地势,若不是为了在这山里找什么,我想不出其他原因。”

    闻朔听后像是觉得有趣,于是又问“那你猜我进山是为了找什么”

    卫嘉玉转身看着脚下的山谷,有一会儿没有说话。

    闻朔站在一旁,看着已经与自己一般高的年轻男子,微微有些走神。

    他记得自己离家时,卫嘉玉还不过七岁,性情比同龄的孩子都要文静,你给他一本书,他便能坐在书桌前看一整天,丝毫不必大人操心。在养闻玉之前,闻朔误以为全天下七岁的孩子都像他这样。

    他后来养了闻玉,父女两个相依为命,小到替她缝补衣裳,大到教她习武识字,一切事情都不能假手他人,只能由他一个人亲力亲为。两相对比之下,他为卫嘉玉做过的事情很少,少到几乎叫他忍不住愧疚。

    多好的孩子呀。

    闻朔心想这要是换成闻玉,多半得翻个白眼呛他一句“爱说不说”,他这个儿子实在是太老实了些。一想到这儿,他撇嘴笑了笑,正要说什么,却听卫嘉玉忽然冷不丁开口道“这底下有地龙”

    闻朔一愣“怎么说”

    卫嘉玉瞧着脚下的起伏的群山“你昨天说过你自小在这儿长大,按理说对这一带应当很熟悉。可是进山却带着一张地图,说明这一带的地形发生了变化,才叫你无法确定这山里的位置。”

    闻朔道“我离开兰泽已有二十多年,本就是沧海桑田,便是忘了也很正常。”

    卫嘉玉望着远处的悬湖“我曾在书上读到过,出现地龙翻身的地方,遇上暴雨山洪,就会出现这样悬在山中的湖泊。我猜这儿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所以改变了山势,又形成了这些堰塞湖。”

    闻朔听他说完这些,定定将他看了一会儿,目光中些许欣慰赞叹“不错,你能猜到这些很了不起。”

    他跟着转身看着脚下的青山“十几年前山中地动,连日暴雨,北面悬湖决堤,差点淹没了下游城镇。危急时刻,是有人孤身前往悬湖上游,炸开堤坝使得湖水改道,才叫下游数万百姓幸免于难。可惜那个上山泄洪的人,却死在了这场山洪里。”

    几场暴雨过后,孤身前往悬湖上游泄洪引流,要冒着极大的危险,几乎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卫嘉玉听说此事,也不由得心生敬意“那人是谁”

    闻朔一字一顿地回答道“是个名叫雪月的和尚。”

    “雪月当年来到兰泽,起初是为了替你向我求药。”青衣老者站在崖上想起十几年前那个白衣僧人入山求药的情形,“你或许不知道你身上的毒是从何而来,不过我如今可以告诉你,那毒的确是我所下。”

    “你娘入山前服了一种名叫思乡的药。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人若不离乡,怎会思乡只要不离开兰泽,思乡便是一剂药,能助人打开筋脉拓宽气海,于提升内力,武功精进大有裨益;可若是离开了兰泽,思乡便是一瓶毒,每到月满如璧之时,体内真气翻涌源源不绝极为痛苦,那是在提醒你不忘思乡。”

    “她自愿入山成为山中神女,便是要生生世世留在兰泽,用她的自由换她师兄的自由,这很公平。可她生下了你,思乡便从她身上也一并度给了你。她以为自己从崖上跳下去,便能切断与这山中的联系,却不知二十年后,你还是要回到这儿来。你们中原人说落叶归根,或许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老人眯着眼微微笑起来,闻玉却撇了下嘴,冷笑道“我家在沂山,可不在你们这座山上。”

    老人听见这话不以为忤,他摇摇头“就算你不承认,可你娘的故乡的确在这儿,你爹也确确实实是为了守住这座山而死的。”

    “他当年入山求药,我告诉他思乡没有解药。可是地龙翻身的时候,他独自上山打开了悬湖西面的决口,用他的命换来了悬城百姓的性命,我那时候就想,只要你此生不踏足兰泽,我可以饶你一条性命,放你在外面好好活下去。可惜,你还是来了。”

    闻玉“所以在小山城你要杀我”

    老人“你原本就不该出生在这个世上。”

    “我该不该活在这世上什么时候是你说了算的”闻玉叫他气笑了,“我爹娘生下我,没觉得我不该活在这世上;我爹养我二十年,也没觉得我不该活在这世上。我活不活,怎么活也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

    作者有话说

    古时候地震被认为是地龙翻身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