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渡河地界

作品:《捡个反派当大佬

    兖朝,京都将军府。

    “姨娘,喝点银耳汤吧。”赵姨娘身边的丫鬟红蕤捧着汤盅走进来说道。

    赵姨娘坐在桌前,眸光有些淡然的望着外面,忽然开口“红蕤,你说大夫人接到三姑娘了吗”

    把汤盅放在桌上,红蕤打开汤盅盖子,“许是接到了吧。”

    听红蕤这么说,赵姨娘眼底闪过一抹精光“三姑娘回来了,你可要替我好好接待归来的三姑娘。”

    红蕤抬头看向赵姨娘应了一声便又低下头去。

    “娘”忽然,一个人行步匆匆走了进来,见着红蕤也在,进来的男子脚步稍顿。

    “你怎么来了”赵姨娘看着走进来的男子道。

    姜元霄掀袍坐下,看了眼桌上的汤盅“红蕤,给我盛一碗。”

    红蕤应了一声,拿起瓷碗另盛了一碗银耳汤。

    “听说那个小畜生要回来了”姜元霄接过红蕤递来的银耳汤,喝了一口道“她在随州不是生活的挺好的吗怎么突然要回来了”

    “我差人去打听了,但是没打听到什么消息,想来应该是老爷的意思。”赵姨娘声调淡淡的。

    饮完银耳汤,姜元霄直接将碗掷放桌上,“父亲他是老糊涂了糊涂到竟然把那个小畜生接回兖朝。”

    抬眼淡淡望向姜元霄,赵姨娘道“在我这里随便你怎么叫小畜生,但是在老夫人和老爷面前,给我克制些,老爷本身对你已有诸多不满了,你要是在落下一些是非口舌,难免会对你自身不好。”微顿,赵姨娘继续说“没事多学学姜潋朝,你瞧老爷把更多心思都放在姜潋朝身上,况且他又在军中肩负着骑尉军的重任,我不奢求你能像姜潋朝那般年少有为,博得圣上心,但也别像现在这般浑浑噩噩的,让老爷瞧不起你。”

    姜元宵皱眉,一脸不屑“姜潋朝不过是运气好,正好得了父亲的赏识罢了,若我有那般运气,指不定现在担任骑尉军重任的便是我了。”

    赵姨娘叹气,不再看姜元霄,她心中对姜元霄自然也没抱太大希望。

    江淮,渡河地界。

    河床宽涌水流奔急,卷起层层水浪。将骏马栓在树上,姜行远拿出版图摊开。

    “大人,喝点水吧。”此次同行前往的还有姜行远的得力随从,李淳。把水囊递给姜行远,李淳也探身往前看着版图。

    “从这条线路走能缩短好几天的路程,不过从这里走也是有风险。”姜行远手指在版图上移动,然后停留在一个标了红点的地方。

    “少将军在收到捷报便带了人从岭南快马加鞭去了捷运河,大人何须要冒着危险走这条路,属下听说在这一带有匪徒,虽然以我们带的人来说走这里最多会损失一部分人,但属下觉得全然没必要,更没必要浪费我们的人手。”

    喝了一口水,姜行远抹了一把嘴,说“羌蛮人力大无穷,又窥觎捷运河多年,潋朝虽然年少就在营中了,但对羌蛮人的蛮性知事甚少,我怕他会吃了羌蛮人的亏。”

    李淳笑的有些憨厚,说“大人倒是多虑了,属下倒觉得少将军不一定会吃了羌蛮人的亏。”

    收起版图,姜行远看向李淳,眼中有些打量之色“你倒是挺信潋朝。”

    “那是自然,少将军年少成名一枪封神,属下自然是信少将军的。”李淳拍拍自己胸口说。

    听着自己的下属这么夸赞姜潋朝,姜行远不由也朗声笑了起来。

    不远的河道边,一个瘦小的男人望着站在树下正谈声大笑的二人,眸光一凛,转回头继续手里的事。

    “今天就在此地暂歇一晚,”姜行远对着众人说道。

    一番简单的收拾后,姜行远在帐篷里提笔写信,手中的笔稍顿,而又才落下。

    日的长途奔波,颠的坐在马车里的姜荼直至头晕难受,尤其还这么热,导致胃里还一阵难受。而流卿云显然也并不见得比姜荼有好多少,倒了两杯水放了一杯在姜荼面前“已过了兖朝地界,明日便能抵达将军府。”

    一听明天才能到将军府,姜荼微蹙眉,但也未多说什么。

    早在离开蒲阳镇时,银翘便写信寄回了将军府,将军和少将军都不在兖朝,夫人又亲自接回三姑娘,所以信书便交由了府中的二姑娘。

    此时,将军府坐在凉亭里的女子放下了手里的信书。

    “姑娘,你来来回回看这信无数遍了,恨不得把那些字眼抠了去。”天热,云芍专程做了消暑的汤来放在石桌上。

    姜溪澜看了眼云芍,复又看向信书“算算时间,娘亲她们应当明天就该回来了。”

    云芍不作为的撇嘴,把汤递给姜溪澜“奴婢真是不懂,三姑娘在随州好好的,夫人和大人怎么突然要把三姑娘接回来。”语气里满是不屑和讥诮。

    “云芍,你何时变成这般了”姜溪澜只喝了几口就把碗放在了石桌上,“姜荼是将军府的三姑娘,父亲他们把姜荼安置在随州本就只是暂时的,接回兖朝,那也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

    云芍低头绞着手指“可可是”

    “下去吧。”姜溪澜恹恹地摆手。

    “”咬着唇,云芍应了一声就退出了凉亭。

    待云芍退下,姜溪澜的目光落在石桌上放着的汤,而后便移开了。

    一时间,姜三姑娘回将军府一事,在府中掀起不同诟语,自然有人欢喜有人忧。西房那边,一个老婆子敲门走了进去。

    “老夫人,确定了,大夫人和三姑娘明儿就抵达将军府了。”

    屋中有些幽暗,点香生起缕缕细烟斥满整间屋。

    老夫人刚午睡才醒,此刻由着丫鬟梳着发髻,听了老婆子的话,老夫人轻嗤“回来便回来罢,无需特意告诉我。”

    老婆子一愣,当即站也不是退也不是。

    “行了,我知道了。”余光瞥向老婆子,老夫人沉着声说,“二姑娘呢病着了她吃药了吗”

    “吃过了,伺候二姑娘的云芍说,二姑娘面色看起来要稍好些了,不过这药看来是不能断。”

    老夫人叹了一声“这孩子也是身子弱,自落水后就一直病着,吃了药养了这么久还不怎么见好。”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