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卷 西游记 第八章:话里有话暗示,虚空无言现身

作品:《猛萝降世

    上回说到,大唐天子李世民,因为忧心女儿长乐公主,不知去向,得了重病,难以痊愈。

    朝廷众臣不得不放出皇榜,遍请能人异士,入宫医治天子重病,以期能够让天子康复。

    头几日,都没寻到让天子康复的高人,幸好有观世音菩萨,化身疥癫游僧,揭了那皇榜。

    被魏征同徐茂公看破,于是便显露真身,入皇宫,以净瓶中柳枝沾神水,治好天子的恶疾。

    天子痊愈后,下了病榻,先谢过菩萨,然后向菩萨询问,长乐公主去向,以解心中之忧虑。

    这菩萨便含笑道,“公主在陛下危难之际,陪伴你一同游冥府,并为天子增加寿元”

    “本是感天动地的孝心,只是人神有别,显露了踪迹之后,便不得不隐身离去。”

    李世民闻言叹息不已。

    他却不知道,有小小身影,隐身立于虚空中,面露异色,静静聆听菩萨细说。

    观世音菩萨若有所察,睁开双眸仔细辨认,那道身影已渐模糊,消失不见。

    因此不曾发觉,天子李世民要寻找,自己叙述故事的猪脚,便在一旁观察情况。

    也是菩萨心存大意,不意长乐公主如此胆大,居然没有远离,依然还在宫中。

    如果知晓,早做准备,小心谨慎对待,自然能够察觉,宫中不同寻常迹象。

    哪里会如今日这般,一头撞进皇宫,被长乐公主躲在一旁,看了个分明

    且说观世音菩萨并不知晓,公主在一旁窥视,双掌合十,念一声佛号道,“今日贫僧便与陛下,说一个龙女成佛的故事。”

    魏征一旁闻言,忍不住反诘道,“我曾听佛门僧人言,女身垢秽,非是法器。”

    “此龙女如何能得无上菩提”

    所谓无上菩提者,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即佛果之觉智。

    魏征此问,意指龙女如何能够成佛

    观世音菩萨含笑道,“此法华经上故事耳。”

    “智积菩萨和文殊菩萨说佛法时,有娑竭罗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

    “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世尊弟子舍利弗,亦如人曹官般,言龙女道,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方能有所成。”

    魏征徐茂公两人听得菩萨说一句“大乘教”,心头蓦然一跳。

    只听菩萨继续道,“龙女乃是女身,身有五障,不得做梵天王,帝释天,魔王,转轮圣王,佛身。”

    “然此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便以此宝珠上佛,佛随即受之。”

    “于是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道,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耳,正如我成佛,亦复速于此。”

    李世民听得迷迷糊糊,魏征徐茂公乃道教高人,知菩萨方才所言,必是以女龙成佛故事,喻长乐公主离宫。

    果听观世音菩萨赞叹一声道,“彼龙女,年方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

    “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

    “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观世音菩萨言至此,谓天子道,“陛下,龙女成佛后,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举袖遮面,低声啜泣,不能自己道,“噫,吾儿长乐,何其心狠。”

    “真欲离吾而去乎”

    魏征,徐茂公两人忙劝阻李世民道,“陛下,此公主之福分,能够得成正果”

    “陛下应为公主庆贺,而不能阻其前程。”

    李世民不理不睬两人劝说,只顾着痛哭,浑不觉长乐公主得正果,是喜庆开心之事。

    徐茂公慌忙对观世音菩萨道,“菩萨好没礼貌,本朝公主,皆乃太上之后裔。”

    “如何能去你佛门”

    观世音菩萨身后惠岸行者闻言忍俊不禁,扑哧笑出声来,却遭菩萨呵斥道,“徒儿为何如此无礼”

    惠岸行者便道,“吾亦姓李,如何不能入了佛门,做不得菩萨身旁徒弟”

    魏征,徐茂公俱大惊失色,面露不解,出声询问惠岸行者道,“你如何亦是姓李又怎么入了佛门中”

    惠岸行者昂然答道,“吾父乃天庭降魔大元帅,托塔天王李靖,如何不是姓李”

    咦

    魏征,徐茂公,还有天子李世民,听惠岸行者脱口而出,一个熟悉名字,俱感大奇。

    你说这又是为何

    原来这大唐朝朝廷上,亦有一位李靖,乃是陇西李氏,说起来还和天子有同族之情。

    这李靖初仕隋朝,后转仕唐朝,随秦王李世民进击王世充,又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并招抚岭南诸部。

    贞观三年,李靖统帅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

    因功拜尚书右仆射,封为代国公,后又统军西破吐谷浑,改封为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李卫公军功之盛,远在秦叔宝,尉迟恭等国公之上,被誉为大唐第一的战神。

    李世民三人听惠岸行者说起其父,亦名李靖,自是大感惊讶,不知这两者有何关系

    三人正方欲问时,却被观世音菩萨打断道,“木叉不得无礼,还不速速退下。”

    惠岸行者满脸委屈,起身离开。

    尔后菩萨向天子三人歉意道,“吾徒弟年幼无知,还望陛下和两位丞相,不要怪罪于他。”

    天子李世民想起惠岸行者生得环眉大眼,面白唇红少年模样,便对菩萨之言信以为真。

    魏征,徐茂公面面相觑,有心提醒李世民,这世上神仙,个个皆长生不老,不知活了多少岁。

    甚至还有那三坛海会大神,一副童子垂髫容貌,身高不足四尺,却是商周时期,便已经成圣的仙神。

    据儒经记载,这夏商周乃上古三代,距离本朝已经足足有一千七百多年时间。

    是以对天庭仙神而言,容貌和年龄并不总是相等。

    观世音菩萨看魏征徐茂公两人,面露犹豫,似欲揭破惠岸行者真实面目。

    便开口对李世民道,“陛下可还记得,贫僧方才讲解故事中,那龙女几岁成佛”

    李世民稍作回忆,不觉悚然一惊道,“朕记得清楚,那龙女仅八岁便已成佛。”

    菩萨点头称是道,“是了,贫僧听人说,陛下那长乐公主,今年亦有八岁”

    魏征,徐茂公乃道教在朝廷代表,如何容得观世音菩萨,暗指长乐公主乃成佛龙女

    闻言怒道,“菩萨此言差矣。”

    “吾家公主乃老君后裔,纵欲出家,亦须入我道门,哪能去得你家佛门”

    彼时大唐虽立国不久,但已经尊太上老君为自家先祖,道教香火渐渐鼎盛。

    魏征,徐茂公两人一语成谶。

    后来李家皇室公主,总是喜欢遁入道观,做了女真,更喜欢同那些大诗人游嬉。

    出名者如玄宗李隆基之妹玉真公主,和李白,王维皆有瓜葛,更惹得两大诗人老死不相往来。

    李隆基另有一妹金仙公主,同样亦出家做了位女道士,以道士史崇玄和叶法善为师。

    观世音菩萨见魏征,徐茂公两人面红耳赤,便摇头笑道,“李天王之子,金吒,木叉,哪吒,俱为我佛门护法。”

    “老君后裔如何做不得僧人”

    祂已既医治天子,又暗中点拨天子,揭示长乐公主离去原因,便欲转身离去。

    不想刚刚驾起云头,尚未离地一尺距离时,突然察觉虚空异动,暗吃一惊。

    只见四周一切地火风水,全都陷入停滞不动,犹如跌入琥珀之中,难以动弹。

    观世音菩萨暗运体内法力,勉强想要抬动手足,才知纵然花费平时数倍力气,亦难如意。

    正心悸时,有一身着宫装女童,从虚空中现出身影,来至菩萨身前两丈距离外。

    明亮双眸绽放神光,静静注视观世音菩萨。

    见菩萨不言不语,脆声笑道,“方才听菩萨侃侃而谈,却不知道,本尊何时成了龙女”

    稍后又道,“若本公主真的是那龙女,菩萨可曾有胆子,放本尊在你身旁”

    观世音菩萨身不能动,即便是紫府神念转动,亦比平日缓慢,竭力释放而出道,“善哉,善哉。”

    长乐公主手指轻轻一弹,菩萨便觉周身地火风水重新流动,同时亦恢复正常。

    菩萨向公主施了一礼后道,“敢问公主,是否真正不想,和陛下重新见面”

    长乐公主小脸不悦,愠声道,“本公主行事,何时需要问过,你佛门意思”

    “你佛门何时变得如此大手大脚,捞过界”

    “真不怕李老倌,打上那灵山大雷音寺”

    观世音菩萨微微叹息道,“贫僧静观,公主身上佛门气息醇厚,想必同我佛门,有深切渊源。”

    “便是入了我佛门又如何”

    长乐公主呵呵冷笑,不动声色问道,“听菩萨之意,还真敢让我做你身旁胁侍不成”

    观世音菩萨眼望呆立不动的魏征,徐茂公和天子李世民三人,说出一番话来。

    正是,“菩萨讲解佛经,公主出面相会。”

    不知菩萨说了什么,才能让公主答应帮忙,且听下回分解。

    注释,公主年龄,为剧情服务,并非真实,请勿考究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