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忆旧事

作品:《宫阙美人

    苏皎皎被人猛地一碰吓了一跳, 触电般就将手缩了回来,转身看向了床上躺着的嬷嬷。

    见她睁开了眼,苏皎皎忙回头说着“是嬷嬷醒了。”

    嬷嬷定定地看着苏皎皎, 眼中似乎有泪花, 喃喃道“娘娘”

    好端端的,人怎么就哭了

    鱼滢眉心微微一皱, 神色自然地上前屈膝说着“嬷嬷, 将您救下来的是如今的珍贵嫔娘娘。”

    “珍贵嫔”嬷嬷如今身子还十分虚弱,说话的声音又轻又缓, 面色也不大好, 她挣扎着想说什么,却声音发虚, 说不出成句的话。

    苏皎皎俯身在床头柔声说着“嬷嬷不必着急, 且再休息休息吧。”

    谁知嬷嬷抬了抬手, 挣扎着想坐起身来,苏皎皎只好将枕头垫在她腰后,扶着她坐起来。

    鱼滢上前将桌子上的温水给嬷嬷送过去,又抽出一方帕子垫在嬷嬷脖颈间, 温声“太医说了, 嬷嬷脱水厉害, 再进一些吧。”

    苏皎皎知道鱼滢的意思,便站起来退到了身后去, 由着鱼滢喂嬷嬷喝水。

    她心里有个猜测,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方才嬷嬷似乎很轻地唤了她一声,莲妃娘娘

    是这手镯被嬷嬷认了出来, 而它正是莲妃的旧物吗。

    当初莲妃的消息被勒令不许提起, 难不成, 这位嬷嬷是曾经侍奉过莲妃的人,这么清净雅致的小院子,是陛下专程给嬷嬷在避暑山庄养老的。

    既远离了后宫是非纷扰,也能独留一片清净。

    若真是如此,以陛下对莲妃娘娘的思念和维护,难怪方才小松子说,驻留避暑山庄的太医一听是这儿的嬷嬷出了事,就立刻慌慌张张地去回禀陛下了。

    陛下肯对嬷嬷思虑如此周全,恐怕是和嬷嬷感情极深,这才要求避暑山庄上下对她看重和礼敬,不得有误。

    莲妃逝世已有多年,陛下却对曾经照顾过他们母子的嬷嬷都如此照顾,苏皎皎从前只觉得陛下冷淡薄情,如今看来,倒像是只对妃嫔薄情了。

    嬷嬷又喝了些水,靠在床头缓了好一会儿,才恢复了些精气神。

    她温柔而慈祥地看着苏皎皎,慢慢地说着“奴婢老了,身子不中用,多谢娘娘的救命之恩。”

    说罢,她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苏皎皎的手腕上,眼眶有些红,缓缓抬起干皱而温暖的手,轻轻拍了拍鱼滢的手背,说着“能否让奴婢,和娘娘单独说几句话。”

    苏皎皎看着嬷嬷的模样,便知道嬷嬷是有话想说,便抬手说着“你们都出去候着,若有事,本宫会叫人。”

    “是。”

    屋内的几人都退出了房门外,将门拉上,嬷嬷的神色才彻底的放松下来。她的眼神又是怀念又是悲伤,说着“娘娘,可否让奴婢再看看您手腕上的镯子”

    本就是亲手救下的嬷嬷,又是陛下看重的人,苏皎皎自是没什么不应允的。

    她很果断地抬手将腕上的镯子褪了下来,好生放到了嬷嬷的手里,温声说“这镯子是陛下赐与,嬷嬷请看。”

    嬷嬷双手捧着这只翠绿微瑕的翡翠镯子看了许久,不断地轻轻摩挲,爱惜极了的模样,最终又绷不住情绪,捧到心口哭道“正是这只正是这只啊娘娘,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奴婢又看到您的手镯了”

    哭声哀恸,虽不曾见过莲妃,可也能从嬷嬷的神情中感受到她们的主仆情深。

    苏皎皎一直静静地陪在嬷嬷身边,许久后,嬷嬷才用袖子擦了擦眼泪,依依不舍地将手镯再度双手奉上,很小心地说“娘娘收好吧。”

    她眼睁睁看着苏皎皎戴回到手腕上,直到被华贵的衣袖遮住,这才整理好了情绪,看向了苏皎皎。

    “方才听说,您是陛下的珍贵嫔娘娘,奴婢今日不适,不能起身向娘娘行大礼,还望娘娘恕罪。”嬷嬷本就身子虚弱,大悲之下,更是憔悴了两分。

    只见她看着苏皎皎的神情格外的温柔慈祥,说着“娘娘可知道这镯子的由来”

    苏皎皎微怔了一瞬,神色自然地摇头说着“这镯子是我生辰那日陛下赏赐的,只说不许赠与她人,不曾说过别的。”

    她抚摸着镯子有些犹豫“可是这镯子背后,还有什么典故吗”

    说是生辰时给的,又不许赠与旁人,嬷嬷便懂了几分。

    原本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如今又是陛下喜欢的人,嬷嬷是越看苏皎皎越喜欢,越看她越顺眼,虚弱地笑了笑,说着“既然陛下肯将这镯子赏给你,想来陛下也是十分喜欢娘娘的。这原本是密不外传的密辛,可奴婢私心,也想陛下身边有个知心的人陪着,跟娘娘说说也无妨。”

    “这手镯,原本是先帝的莲妃娘娘所有,也就是陛下的生母。”

    嬷嬷慢慢伸出手去,握住了苏皎皎的手放在掌心,笑着缓缓说道“这件事,还要从莲妃娘娘开始讲。”

    “莲妃娘娘生于江南,是苏州书香世家的小姐,生性纯善温柔,生得貌美倾城,不知多少人求娶,可莲妃娘娘自幼爱读书,她想要的是爱,而不是婚姻。”

    “还记得那是一个雨天,奴婢陪着莲妃娘娘去寺庙祈福,暴雨倾盆,奴婢和娘娘被困于寺中,偶遇了当年微服私访的先帝。”

    她的眼中透出追忆之色,沉朴的嗓音,恍若把苏皎皎拉入了当年。

    “娘娘貌美,先帝也不能免俗,对娘娘一见倾心。两人在雨中论诗谈作,相谈甚欢,此后娘娘也对先帝念念不忘。不出很久,先帝便亲自登门,要娶娘娘入宫。”

    “娘娘虽读圣贤书,知人情世故。可她生性温柔太过心软,在家中被保护的又极好,一门心思相信先帝可以保护好她,要为爱入宫。”

    苏皎皎轻声说着“后来呢”

    “后来”嬷嬷苦涩地笑了笑,缓缓说着,“后来娘娘入宫,不知受到了多少人的反对和不满,先帝执意迎她入宫,入宫就封了莲嫔,破例让她做一宫主位,极尽荣宠。娘娘很快就怀了身孕,陛下为了保护娘娘不受毒害,甚至让她挪去了太极殿偏殿住着养胎。”

    “也是因为先帝的偏爱,娘娘顺利生下了一个皇子,也就是当今的陛下。”

    嬷嬷拍了拍苏皎皎的手,眼中满是哀伤“集宠于一身,便是集怨于一身。这个道理,当初的莲妃娘娘也懂,可她爱慕先帝,对此甘之如饴,在宫里活得惊险极了。尽管如此,可好歹有先帝的无上宠爱,娘娘始终是有惊无险地过了好几年,位份也提到了莲妃。”

    “只是人心易变。”

    “娘娘独宠了几年后,宫中选秀,进来了一位新人。她的名号,也许娘娘也曾听说过,那就是柔妃。”

    苏皎皎思量了瞬,低眉说着“我从前在家中无人问津,不曾听说过什么,只在入宫后,偶尔听人说起过柔妃的名字。说是先帝极为宠爱,生得妖媚绝色,可惜,死得很惨。”

    嬷嬷的语气顿时冷了许多“可惜什么,她死的不怨,一点都不可惜。”

    “柔妃年轻貌美,又擅长蛊惑人心,她入宫时正是娘娘刚生下雪妙公主的时候,娘娘忙于照顾孩子无法侍奉陛下,柔妃便恰好趁虚而入。她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宠冠六宫,连莲妃娘娘都无法望其顶背。”

    “面对陛下的冷落和变心,娘娘当然难过。可她从不说,也不邀宠献媚,只是默默地等,等先帝回心转意。只是变了的心,又如何等的回来她日日消沉,陛下和雪妙公主,自然也感受得出母亲的低落,从小就安静懂事,不哭不闹。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

    说这件事的时候,纵使隔了这么多年,可嬷嬷提起的时候仍是咬牙启齿,恨不得将柔妃挫骨扬灰。

    “柔妃得宠,一直看不惯宫中许多宫人敬重莲妃,也不喜先帝曾经珍爱莲妃而心生怨怼,在一个晚上,使计诬陷莲妃谋害于她,叫先帝为她做主。莲妃娘娘何等温柔善良的人,从来是连片落花都会心疼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谋害柔妃。”

    “可柔妃那时更得宠,先帝已经很少去莲妃娘娘的宫中,并未严审便信了柔妃的话,在那晚处罚了莲妃。说是小惩大诫,只打二十大板,可就是那一次,才知道莲妃娘娘当时还怀着身孕,而孩子,被先帝亲口下令打没了。”

    “这一打,莲妃娘娘的心也彻底凉了。她日益消沉,像一朵花在宫中渐渐凋零,从此宫里只听柔妃天籁之音,再也不见莲妃翩然绿腰舞。”

    “不出很久,莲妃娘娘再次被柔妃陷害,而这次,是私通的罪名。”

    嬷嬷的语气越发的凄婉凉薄“那日莲妃娘娘像是终于崩溃一般,哭着反复喊了好几遍,你不信我。她说,我已经为你失去了一个孩子,我们曾经如此相爱,可你如今竟不信我,既然如今有了柔妃,陛下的身边也不再需要我这样一个心肠歹毒的女人。”

    “莲妃娘娘从未如此失态过,加之柔妃吹耳边风,惹得先帝雷霆大怒,莲妃娘娘已经心死,她用了最决绝的方式和先帝告别。”

    “她当着陛下的面割喉而死,血花溅了宫内满墙。”

    说起莲妃之死,嬷嬷捂着脸痛哭起来“从那日起,先帝便再也没有踏足过后宫,下令封锁了和莲妃娘娘相关的所有消息,也不再见陛下和雪妙公主。”

    “失去了母亲,又不得父亲的照料。身为皇兄,陛下很小就明白了人心薄凉,变得更加冷漠寡言,失去了母亲以后,陛下将他的心全都封闭了起来,他再也不信爱,也不需要爱,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只有面对雪妙公主的时候,才会偶尔露出笑脸。”

    “可后来一场大病,连雪妙公主也不在了。”

    “在陛下的心里,他彻彻底底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嬷嬷红着眼看向苏皎皎,说着“其实陛下小的时候,是一个温柔疏离的人,他爱自己的母亲,爱自己的妹妹,甚至爱着奴婢这些,身边一切对他真心好的人,可世态炎凉,人总会变,陛下也不例外,所以他现在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薄凉帝王,听起来,似乎和先帝没什么两样。”

    “可陛下是莲妃娘娘的孩子,奴婢知道,陛下的骨子里,是渴望爱的,陛下和先帝,从来都不是一种人。”

    “奴婢还知道,在陛下的心中,娘娘一定是不一样的存在。”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