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询问王章

作品:《穿成洒扫丫鬟后

    街上人群来往, 顾澈眼里漾出一点儿笑意“先记着。”

    叶音“”

    他们转了一会儿,买了零嘴回去寻王氏她们。

    西州同样的场景也在金城,兴城等地上演。赤袍军的地盘内,这个元宵节过得欢快极了。

    节日过后, 众人的精气神明显更好了, 街道上也能看到孩子跑过,打闹, 以及小孩儿身后跟着大人的咆哮声。

    其他人闻言也不觉得吵闹, 反而含笑聆听。

    经历了死城的孤寂, 绝望的哭嚎, 如今再听到这般有烟火气的咆哮声,是一种难言的温暖。

    它无形无态,捕捉不得, 可就像天上的日光融入到他们的躯体,慢慢驱散了冰冷。

    久到让人失去所有信心的黑暗终于退去了。

    而在这片湛蓝的天空下,一声还带着稚嫩的咆哮直冲云霄。

    柏玉静死死拽着毛笔, 恶狠狠的瞪着面前的男子。

    池明贤缩了缩脖子“柏小弟,咱俩有仇吗”

    想他风流倜傥,左右逢源,不应该啊。更别说柏玉静一个半大小子。

    柏玉静咬紧牙,一字一顿“没仇”

    “喔。”池明贤拍拍自己的胸口“我就说嘛。我也没印象。”

    柏玉静

    柏玉静冷哼一声,坐回椅子, 小小的人跟案头的公务形成大大的对比。

    池明贤心里一下子有了原因,可怜的柏书办是被这么多公务逼的暴躁啊。

    他以后不会也这样吧。

    池明贤的嘴巴慢慢撅了起来。

    春回大地,田野间到处可见忙活的农人, 正值春耕了。

    陈归一身粗布麻衣, 带着几个农人正在巡视场地, 一队黄绒绒的小鸡跑过来,陈归如临大敌“都住脚,让它们先过。”

    直到小鸡慢悠悠的走过去,陈归才松了口气。

    赤袍军地盘内的物资短缺,也不止是赤袍军,几乎整片大地的物资都短缺,少数人依靠权势卷走大部分资源当然不会有这种感觉。

    叶音和顾澈商议过,万事光节流不行,还要开源。

    既然物资短缺,那就想办法把这部分物资补上。于是叶音和顾澈特意招专人负责禽兽畜牧之事。

    但因为地盘扩大,他们手底下的人都分出去管事了,后来想来想去,才想起陈保还有个儿子,好歹是举人的儿子,陈归应该能用。

    然后陈归就被赶鸭子上架了,最开始陈归是非常抵触的,想他自小读圣贤书,没想到居然要养鸡养鸭,简直有辱斯文。

    对此,叶音跟人好生“沟通”,陈归迫不及待就去办事了,并且高声欢呼他爱养鸡养鸭养大鹅。

    几个农人面面相觑,年长的人笑道“小陈管事真是爱护家禽。”

    陈归面色淡淡,内心流泪,他不爱护能行吗,他不爱护就要被迫加入玄骑卫,天天体验地狱式操练。

    养鸡最害怕的就是遇到鸡瘟,一死死大片,普通人根本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陈归根据叶音的指点,以及自己翻阅农书,在建造养鸡场的时候就费了一番心思。

    他身后的农人,名义上是过来帮忙的,实际是跟着学经验。

    这种事当然是多多益善,陈归不会藏私。

    “我跟你们说,这养大量家禽,卫生方面必须重视”

    随着他们往场内走,陈归跟几人讲述一些细节,几人都听得很认真。

    而在隔壁山上发生着差不多的一幕。

    陆青山和常文一边给牛喂草料,一边跟人讲述养牛的注意事项。

    陆青山就是当初被邵和追杀的小队伍头头,他原本是个农户,给地主家放过牛,他脑子活,偷偷学了些养牛相关事宜,打算以后攒钱买头牛,谁知道后来就彻底乱了。

    没想到兜兜转转,陆青山最后以这种方式实现养牛的梦想。

    而常文本来是跟着方白的,但他受不了军营的操练,就申请也来养牛了。

    这对年龄差了一轮还大大有余的人,居然相处的意外和谐,时间久了,陆青山拿常文当自己儿子看。

    如果说养牛还能自己摸索,养马就有点难度了。

    现在明王投了北狄朝廷,中间没了缓冲,赤袍军就直接跟北狄对上。

    而在赤袍军的东边是成王,南边是天林军,局势并不乐观。

    有明王的前车之鉴,成王和天林军不敢投敌,不用担心三方势力联合。

    但是北狄能一举大破边关,直入京城,靠的是他们的骑兵。在这方面赤袍军非常吃亏。

    所以马匹的问题必须解决。

    顾澈看着整个大境的舆图,少顷,他伸手在昌阳和宁州的交接位置点了点。

    昌阳省不仅是粮都,西接宁州,拥有大境朝难得的跑马场。当初顾家还掌权边关时,大部分战马皆来自于此,剩下的则是通过战争缴获草原战马。

    顾家也试图让草原战马跟本地马交配,可惜产下的马做运输还好,做战马却是不行。

    而在西南西北也有产马地,不过马匹良莠不齐。跟草原战马没法比。

    明王未投敌前,因明王占据地理优势,顾澈还想过明王寻得战马后,对赤袍军出手他该如何应对,但另一方面明王也能跟北狄抗衡。

    然而明王占据地盘后,只顾着享乐,最后更是做出投向北狄朝廷的荒唐举动。

    明王是没想到,还是别的原因

    顾澈心有疑虑,命人把王章叫来问话。王章曾为明王的部将,在明王归顺北狄朝廷后,王章怒而叛逃。

    听闻顾澈的疑惑,王章脸上出现了不屑,还有些遗憾和可惜,诸多情绪混合,让他的面色显的有些复杂。

    “回公子,关于战马之事,之前有幕僚跟明王提过。”

    那些幕僚跟着明王混,自然是希望明王好,为明王考虑。

    “明王也派人去寻过,不过只找到了几匹掉队的马,明王大为高兴,没想到在骑马的时候被马掀翻在地,明王一气之下让人把那几匹马宰了,分而食之。后来寻马之事也不了了之。”

    顾澈“”

    王章大概也觉得此事太荒谬,脸上露出一个讽刺的笑。

    他曾经是真心敬佩明王,不是谁都有勇气反抗,明王做到了,还越做越大,那个时候王章满心以为明王能做改天换地第一人。

    后来,事实证明不过是王章痴人说梦。

    王章抬头看着眼前的男子,对方很年轻,眼睛有神,这位九公子并不像明王一般,随时都板着脸皱着眉,一副不好惹的模样。

    相比之下,九公子几乎算得上平易近人,不仅待属下温和,待治下百姓更是宽厚。但奇异的是,这样一个春风化雨的男人,王章面对他时却提着心神,仿佛对方极为危险。

    这是王章在明王身上没体会过的。

    当初他叛逃时选择投奔赤袍军,一方面是因为赤袍军收留了大部分妇孺,足见其首领是个心慈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赤袍军是几个势力中最弱的,他带兵投奔,说不定能跟赤袍军首领分庭抗礼,不至于被蚕食。

    谁知道

    王章垂下眼,他这双眼睛就是摆设,看错明王更看错了九公子。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九公子的确是位仁善的首领,待在他手下不坏,前提是自身老实别太蹦跶。

    顾澈点了点桌面,拉回王章的思绪“当初那几匹马都是在哪里找到的。”

    王章老老实实把自己知道的都交代了。

    末了,王章抬眸,迟疑道“公子,我们是要攻打宁州吗 ”

    顾澈双手交握置于桌案,笔直的身体微微后仰,似笑非笑的回望王章。

    王章心神一凛,抱拳道“是末将越矩,请公子恕罪。”

    顾澈“王将军,你是个聪明人。”

    王章咬肌的位置莫名颤动了一下。

    顾澈“希望你一直这么聪明。”

    王章忍不住抬头“公子,末将”

    “没事了。”顾澈温声道“退下吧。”

    王章垂下头“是,公子。”

    顾澈并非严苛之人,只是这位投奔而来的王将军有自己的诸多小心思,还得再磨磨。

    下午,顾澈命人把叶音,郭华,沈寅等人叫来。

    “攻打宁州”叶音眉头微拧。

    西州距离宁州并不远,因为之前连番祸祸,宁州几乎是十不存一。

    顾澈“我打算让郭华带兵攻打宁州。”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一旦狄朝廷发难,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而狄朝廷占据京城后至今不动,绝对不是因为对方适可而止,而是因为狄朝廷也要整合后方势力。

    北狄南下后,可是带了不少草原上的小尾巴。

    但现在应该也到尾声了。

    顾澈这段时间也在整合势力,如今见差不多了,不敢再耽搁。

    随着顾澈的一一分析,屋内鸦雀无声。

    少顷叶音道“我带兵去攻昌阳。”

    如果顾澈想要马场,就必须同时拿下昌阳。否则他们仍受限制。

    顾澈目光中带着犹豫。如果叶音带兵攻打昌阳,有极大的几率跟狄朝廷对上。

    昌阳是粮都,狄朝廷不可能不要。到时候骑兵迎来,危险万分。

    这一仗,顾澈其实是想自己带兵,顾家跟北狄交战多年,顾澈虽未亲自跟北狄交过手,但对对方很有研究。

    顾澈不作声,表示沉默的反对。叶音倏地笑了,笑容很浅,却带着难掩的自信“阿九,我敢说整个赤袍军内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庭思也不行。”

    顾澈虽然能带兵作战,可比起攻城,顾澈坐镇后方,更能安抚人心鼓舞士气。

    叶音于谋略上终究差了顾澈一截,但她想跟顾澈平分秋色,就得在其他方面补回来。

    她要的尊严,底气,依靠,都必须是她亲手挣得。顾澈敬她,爱她,那是锦上添花,绝不能是她的救命绳。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