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52 争执
作品:《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禁卫押着小侍女,回头看看李世民,见李世民未出声,便停下脚步,站在门口,等待指令。小侍女被堵住嘴,眼泪却哗哗的往下流
李世民咬着牙关,一步步走到李恪面前,讥讽道“你好歹也是亲王,为何为一个侍女诚心拜服与朕”
李恪朗声道“儿臣非是因为这侍女而跪,儿臣是为父王千秋圣名而跪”
一说到这个,李世民再也压制不住,抬腿就是一脚,狠狠踹在李恪肩头,将他踹了屁墩儿,然后大脚丫子不分头脸,一脚狠似一脚的往李恪身上踹。
便踹便骂道“你个不孝子巧言令色,你是想让朕的名誉毁于一旦吗朕叫你不和亲,朕叫你不赔款,朕叫你割地,朕叫你天子守国门,朕叫你君王死社稷你个混账东西好敢躲来人,给老子把这逆子摁住”
几名禁卫互视一眼,放开那小侍女,扑上来将李恪双手双脚齐齐捉住,奈何集四人之力也压制不得不过李恪也知道不能太过,不让李世民把这口气出了,那以后更得遭罪
便再不躲闪,只是伸出手臂,护住了英俊的脸
李世民下足足踹了盏茶时间,这才气喘吁吁的怒喝道“给老子滚蛋”
这得多大气,都自称老子了
李恪疼得吃牙咧嘴,闻听此言,连滚带爬的撒腿就跑,一溜烟儿就没了影子。
李世民气得呼哧带喘,呃,也有可能是累的斜眼看了看鹌鹑一样的小侍女,挥了挥手“你也滚出去”刚刚确实是被李恪气得疯了,这才迁怒于她,此时冷静下来,自是不再追究。
小侍女如蒙大赦,两腿发软的踉跄退走。
李世民回身坐在胡凳上,眼神不由自主的又看向那副凌乱的字卷,脸色阴晴不定。
有侍女进来收拾残局,却被李世民喝止“全都出去”
“诺”
侍女连同原先的禁卫,齐齐退了出去。
堂内一片寂静。
李世民就静静的坐在堂中,由上午直至午间,一言不发,脸色阴郁。
所有宫女内侍们都傻眼,这怎么回事莫不是那汉王殿下这次真的把陛下气出了好歹
李恪回到府上浑身酸痛,心中也有一丝后悔,干嘛去刺激自己的父王,什么好处都没捞到,还白挨一顿打。
在封建王朝,君权至上,帝王至尊,一言可决千万人生死他说谁死,谁就得死
可是自己身为皇子有些话,总得说吧
再加上,李恪是重生者,归根究底,这个时代属于他的归属感,也就是那两个万世流芳、千百世汉人引以为傲的字
大唐
阡陌红尘,沧海桑田,哪怕神州陆沉,哪怕帝国崩溃,哪怕列强的大炮轰碎了紧闭的国门,无数汉人沉沦在外族的铁蹄之下苟延残喘,可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个骄傲,那在依稀间隐见的那抹盛世唐朝荣光
那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图腾,它流传千百年,开枝散叶,遍及这个星球的每一个角落。因为他,这个血脉的传承者有了一个响亮而充满骄傲的名字
唐人
李恪能够给自己寻找到的人生意义,就是让这个朝代更加辉煌一点、更加伟大一点,也更加刚强一点
李恪身为皇子,还是一位文武双全前途无量的皇子,他的一举一动自然受到无数人的关注,李恪在皇宫所发生的种种自然流传了出来,岑文本收到消息立马便汉王府。
岑文本与李恪相对而坐,久久不语
过了许久,岑文本微微沉吟,口中呢喃着李恪说的那几句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铮铮傲骨、赳赳雄心,一览无遗
即便沉稳如岑文本,也不得不击节赞叹若是真的能做到这样,那这个国家将会一个何等伟岸的存在
但是
岑文本苦笑道“殿下可知,你这几句话简直就是在戳陛下的伤疤”
李恪怎会不知
不和亲,李世民要将公主远嫁土谷浑和吐蕃,以此拉开唐朝公主和亲政策的序幕,有唐一朝,外嫁和亲的公主多大二十几人;不赔款,不纳贡,当年李二陛下被突厥逼着立下渭水之盟;不割地,这事儿李二陛下没干,但是他的后代唐德宗签署了中國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清水盟约
简直就是再打李二陛下的脸犹好脸面的李世民,如何不怒
而李恪认为,从李二陛下决定和亲政策的那一天起,大唐军人的骨头就断了
一个靠着女人去祈求和平的国家,还有何脊梁可言
明朝的国策,“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多么雄心万丈铁骨铮铮就这,居然还有人说明朝顽固不化,所以灭亡得那么快
若是按照这种思维,袁世凯的二十一条岂不是重大的外交胜利
论繁荣威武,唐朝胜过明朝几倍。
然而明朝灭亡时,国民与城俱在,“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城破人亡,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
唐朝灭亡的时候老百姓在哪里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气节,他可能很穷,可能很落后,也可能跟腐败,但那时他会有一股凝聚力,让人甘心效死、玉石俱焚的凝聚力
浩气长存、震古烁今的凝聚力
李恪昂然抬头,语气铿锵“堂堂男儿,岂能苟活在女人裤裆下,将女人推出去祈求和平气节这种东西,一旦丢掉,那可就找不回来了,况且”
他顿了一顿,大声说道然后,李恪一字字说道“耻辱和亲,送去公主,玩完再杀,照样入侵,可见和亲只会丧权辱国,永远都不可能换来和平”
岑文本苦笑道“也许殿下的观点是对的,但你可以让下面的人向陛下上折子,为什么要当面硬顶皇上,把皇上得罪得死死的,还如何夺嫡呀”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