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第73章

作品:《旁支嫡女

    因为叶佳音是嫁的陆家, 陆如法现在是掌院大学士,皇上跟前也很说的上话的人物,他侄子成婚办的很是热闹, 花轿经过徐家门的时候。

    金淑琴正听到声音,她没有听徐舅母的话打胎, 也不做二房,反正就这么赌着徐舅母绝对不会看到她大着肚子进门。

    “姐,下人们说是侯府那个叶姑娘嫁了人。”

    叶佳音金淑琴脸色发白,她和叶佳音某种程度还是情敌, 当初翁老夫人是撮合叶佳音和方惟彦, 而她自然也是相中了方惟彦。起初叶佳音对她敌意很大, 后来二人都没落的好,但其实金淑琴觉得自己还是比叶佳音有点优越感的。

    她家虽然落魄了, 但是有兄弟,有母亲妹妹相互扶持, 还有几门好亲戚, 家里也有钱。

    但那叶佳音除了老太太的些微宠爱, 其余的什么都没有,身体还不好。

    她也不得姨母徐氏喜爱, 金淑琴问道“她嫁给谁了”

    肯定嫁的不是什么好人。

    金淑惠脸色也不太好看“听说嫁的是陆大学士的侄儿, 家里开着当铺,父亲虽然只是个小吏, 但叔父是陆大学士, 对他很是关照, 都住在陆家。”

    这实在是一门非常实惠又有帮助的亲事,陆大学士而立之年当了掌院学士,入阁都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他现在年纪还轻,前途未来可期。

    谁不想去这个热灶。

    而且那家人开着当铺,说明家里还不是殷实了,是非常有钱。

    可他们怎么会看上一个病秧子呢

    金淑琴百思不得其解,金淑惠却忍不住摇头,她姐这是纯粹看别人过的好,所以心里不忿罢了。

    却说叶佳音三日回门,大家见到了表姑爷陆守中,他就跟他的名字一样,没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长的还略微有一点胖,但人胜在平和。

    这叶佳音面色红润,翁老夫人笑道“看来这门亲事还不错。”

    徐氏也是问道“她们家里对你如何”她是舅母也担了母职,叶佳音出嫁前一夜都是她去教那些房中事,拉着她的手叮嘱了半宿。

    叶佳音忙道“陆家人倒是待我极好。”

    陆守中是个没什么心眼的,陆家条件虽然比侯府差远了,但叶佳音嫁妆还丰厚,她现在的嫁妆都是以前她娘留下来的,再有翁老夫人给的,因此没怎么难为她。

    甚至因为陆家人口实在是太简单,都没什么家庭纠纷,叶佳音反而怀念起侯府的热闹。

    好歹她平日能找方雅晴和四表嫂说话,闲了府里女眷们一起划船采莲,冬日炙烤,闲暇时还能一起谈论琴棋书画。

    “待你好就好,老太太可惦记你了,我让人摆宴,你好好的陪老太太姑太太们说话。”徐氏笑道。

    虽说徐氏结这门亲事也有她的一些小心思,但是也还是打听过男方,否则,也不会把亲外甥女推入火坑,她也要积德啊。

    更何况,儿媳妇也提起叶佳音品格出众,虽然看着文弱,但是个拎得清的明白人。

    果然叶佳音很省事儿,她说一句在陆家极好,翁老夫人对她这个儿媳妇看法会好上很多。

    成婚后,蜜娘一直都是以婆家的亲戚为主,倒不是她不走自己的亲戚,而是和她认识的多半是年轻姑娘,但她年轻最小,这些人早已成亲生子,也没什么大事儿,也因为如此,她想找个由头出去都难。

    正好李家孙子满月,作为蜜娘先生的李夫人当然给她下了一张帖子,蜜娘就找徐氏说去了。

    “太太,那日我本来是想陪您去徐家的,看来去不成了。”

    一听说是去李家,徐氏哪里计较这么多,还笑道“你们年轻人不会备礼,我来替你们备下。再者,去李家才是正经,李大人可是吏部左侍郎。你舅舅那里什么时候去不可以啊。”

    选官到时候可全部要靠人家。

    蜜娘拍徐氏的马屁“您肯定比我们年轻人会备礼,我就全指望着您了。再者妹妹的婚事,若有可以的,我也能帮着说和一二。”

    “雅晴就全靠你们哥嫂帮忙了。”要说叶佳音这门婚事都是走的方惟彦的门道。

    别看方惟彦平日正人君子,好像两耳不闻窗外事,但他是男人,在外面走动方面,消息非常多,而且他认识的读书人也不少。

    这方面小儿子惟钧就比不上他哥哥了,他虽然赤子之心嫉恶如仇,但是手腕不够,做事情多了,反而容易落下埋怨。

    “娘,您这是说哪里的话,这是应该的,这次咱们可得仔细檫亮眼睛,给妹妹找个样样都好的姑爷才好。”蜜娘笑道。

    婆媳二人正说着,乡君过来了,她眼眸里带着点笑影,心情很不错。

    蜜娘知道为何,老二方惟昌因为捐官没钱,居然动了谋财害命的心思,若非方惟彦去的快,方芙蓉性命不保,同时方惟彦又把王安神那里安抚下来,封锁了他是方芙蓉奸夫的消息,只是说方芙蓉被迫。

    但也因为如此,东安侯很是失望,觉得他们这些人没有出息。

    这下倒是便宜了三爷方惟廷,徐氏亲自发话,拿了八百两给他捐监。三房因祸得福,乡君往徐氏这里跑也是心甘情愿。

    老太太还是靠不住啊,钱都给外人了,太太虽然心思不纯,倒是比亲兄弟还好。

    她们找世子方惟昌要八百两,他不给,嫂子也是个抠门的,关键时刻,还是太太出手。

    “哟,三嫂过来了。我们正说起你呢,等会儿姑太太也在路上,正好三缺一。”蜜娘笑的开怀。

    女眷们在一起打花牌打马吊都是消磨时光了。

    乡君摆手“我可不成,到时候怕是输个精光去。”

    正走进门的方芙蓉道“什么精光,你可是个能藏牌的,我想要的牌,你从来都不打。”

    自从方芙蓉被方惟彦救了之后,她就像徐氏靠拢,还生怕徐氏几个吃亏,就不让大房上位,时常过来这边打马吊。

    反正她有钱,输也输得起。

    一个下午的功夫就这么过去了,蜜娘不太在乎输赢,因为方芙蓉亲自送了不少钱给方惟彦疏通关系,徐氏那里拿了八百两也让他替老三捐监,方惟彦有熟人,五百两就搞定了,多的三百两直接给蜜娘了。

    所以,蜜娘手里也不缺钱。

    现在住侯府里,月例四季衣裳还有吃喝都不用花钱,人情往来也少,她根本没什么支出。

    回到院子里时,方惟彦正好回来。

    蜜娘笑道“咦,你今日怎么回来的这样早早知道我早点回来了。”

    “又陪她们打马吊了,输了多少。”方惟彦问。

    他这媳妇儿和别人都不同,打牌不太在意输赢,大概就是赢了也还不错,输的只要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就不觉得自己输了。

    蜜娘打开钱匣子给他,笑道“一吊钱都没输上呢,你放心吧。”

    方惟彦夸赞她“谁有我媳妇儿这么豁达。”

    “以前你用词还挺文雅的,现在就一口一个媳妇,你也真的好意思。别夸我豁达,我就当陪太太了,现在世子倒台,惟钧被侯爷亲自教导,她心情好的很。”

    其实蜜娘最怕徐氏盯着她的肚子,女人嫁过来两三个月好像没有身孕都该判刑似的,还好徐氏也许是事情太多,没有说那样的话。

    她也投桃报李,有空就教方雅晴画画弹琵琶,或者去陪徐氏消遣。

    方惟彦道“其实翰林院大部分的馆课还是很轻松的,这些日子崔大学士也没有让我们再去写青词,我不过完成馆课就成。”

    “这才是你们翰林院真正的生活呀,我是羡慕的紧。”她曾经听她爹说,这京官中就属翰林院没有太多勾心斗角,还是天子近臣。

    虽然都说穷翰林穷翰林,但如果得到天子青眼,那瞬间就身价倍增。

    方惟彦笑道“别羡慕了,忙起来也够忙的,张敖他们三鼎甲走了一个谭麟,还有俩个都在修书,也不知道修到猴年马月去。”

    “昨儿一宿都在翰林院,我早上一起看到他们几个像火烧火燎的。”想到这里方惟彦还有点同情。

    蜜娘有些时日没出去走动了,早上一起来自然描眉画目,把自己收拾的体面的很,方惟彦正坐在她后面的躺椅上看她梳妆,没有一丝不耐烦。

    这就是蜜娘喜欢的男人的样子,不像她爹,每次出个门,火急火燎,但出去才发现自己丢三落四。

    再者人家孩子满月,总不能一大早就去,蜜娘打扮完了,慢条斯理和方惟彦用了早膳,又补了口脂才出门去。

    徐氏就没有她这样的顾忌了,她是回去娘家,娘家那几个人熟悉的很,倒是不必像蜜娘这样郑重,而且她中午还得赶回来,就顾不得许多了。

    别看之前因为方雅晴退婚闹成那样了,但徐舅母这个人很识时务,知道只能退亲了,之后就没有再闹过,徐氏也没有把金淑琴有身孕的事情和外人说,大家都只知道是因为徐经命格对方雅晴有害,因为徐氏还是和娘家关系不错。

    而徐舅母绝对不会对金淑琴屈服,她儿子反正年纪也不是很大,但是金淑琴拖着,她也拖着。

    徐氏认为金淑琴也是活该,你搞这出来,人家就是不屈服,你又能奈何你以为你那个肚子能影响什么整个金家都被人捏在手里,你还真以为自己算哪根葱啊。

    她和徐舅母言笑晏晏,徐舅母一听说方惟彦小夫妻去了李侍郎家里吃酒,就笑道“你们家惟彦还真有本事,现在和吏部侍郎打好关系,受益无穷啊。”

    徐氏有些得意道“我儿媳妇是李夫人的弟子,她出嫁时,李夫人添妆添的不少。这不就时常往来的吗哎,这些我之前都跟你说过的,忘记了吧。”

    徐舅母当然记得,她丈夫的官位当时还是托还在京里的阮嘉定领着去李家的。

    她对这个小姑子是羡慕不已,好在小姑子对娘家人不错,徐舅母也就不计较了,还特地给了不少药材给她。

    “我跟你说这些药材可都是补气血的好东西,我自己都舍不得喝,这不就为了惟彦媳妇吗我可盼着他早日有个儿子,你呀就不用替他担心了。”

    小姑子的心思,她全了解。

    要说小姑子也是她看着长大的,以前她就一直对她这么好,这也是徐氏为何要把女儿嫁过来的原因。

    二人又说了一会闲话,徐舅母知道东安侯开始看重惟钧,也为小姑子高兴“这敢情好,要我说你们惟彦真是步步到位,那方芙蓉就是个废棋,她被杀了倒是没什么,你们家老大夫妻在这事儿本身就让老二做替死鬼,这世子之位虽然夺了,但要翻身是很简单的。但现在有个方芙蓉在那里,她可是和老大老二血海深仇,你就是不出手都天天有人替你出头啊。至于方芙蓉携走的那些钱,她无儿无女的一个寡妇,生不带来,死也带不去,以后还不是你们的。这点,你还真不如惟彦聪明。”

    这个道理徐氏未必不懂,但她对方芙蓉还有老大夫妻的个人怨念太深,好不容易寻着机会,巴不得都倒霉才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徐氏感叹“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说起来也是我书读少了。你看我那儿媳妇和儿子都读书读的多,什么都比我强。”

    徐舅母暗自吐槽,这话亏你说的出来,我们当年也不是没有培养你,你自己学的不好,还赖家里。

    不过徐氏也不能久在娘家,拿了药材就准备回去,路上还碰到了眼含泪水的金姨妈。

    徐舅母似笑非笑道“大妹妹,你这是做什么”

    “我们家好酒好菜养着你们,你们家那个小杂毛在学里犯了事,还是我家老三摆平的呢。”

    以前徐舅母就瞧不上她,那个时候她家老爷搞出个私生子,那女人买回来的时候早就说自己不能生了,她也不在意,没曾想,怀了三四个月才悄悄告诉她,她可不需要庶孽种子来抢她儿子的财产。

    小姑子徐氏就聪明多了,坚定不移的站在她这边,这位大姑子面瓜似的,又拎不清,非说什么只是给口饭吃。

    那是给口饭吃的事情吗

    若家里人人不经过主母同意,就今儿你一个,明儿他一个,她凭什么替她人做嫁妆。

    金姨妈见徐舅母讽刺她,只觉心如刀割,淑琴现在害喜,吐的跟什么似的,还不能让人知道,否则人家都知道她是个不守闺训的女子,反而觉得徐舅母做的是对的。

    她看向徐氏,“妹妹,我有话同你说。”

    徐氏都气笑了,你女儿做了不检点的事情,诚然徐经不是个好东西,但你们金家可是受我恩惠最多,居然背刺我们家,你看我像好说话的人么

    “别了,我还有事,嫂子,姐,我就先走了。”

    金姨妈上前拉着徐氏的衣裳,透露出一种悲伤来,徐舅母劝徐氏道“你就去见见吧,别又让外人以为咱们家对待亲戚不好。”

    徐氏心道,大庭广众之下的,这样拉拉扯扯的也确实不好看。

    这还是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姐俩头一次坐在一起。

    金姨妈干笑“惟彦和惟钧他们他们都好吧”

    “都好,劳你惦记了。”徐氏虽然恨金家行事,但她这个姐姐也确实可怜。

    金姨妈看起来很高兴“都好就好,我天天担心着。妹妹,你比我好,惟彦惟钧都孝顺。”

    她膝下那个庶子,可不顶用,她是真羡慕妹子。

    徐氏垂眸“现在说这些做什么,你要没有别的事情,我就要走了。”说着就要提脚走人,她拿了这么些好药材,得找个老大夫来看看,儿媳妇身体亏不亏,要不要补补。

    她事情还多着呢。

    金姨妈这才期期艾艾道“我是有事情要同你说,是关于淑琴的事情。”

    徐氏都气笑了“淑琴的事儿你也不必同我说。”

    “我知道她对不起你,但是她现在不能出门子,天天害喜,肚子大了迟早被人发现的,你说这怎么成呢淑惠那丫头说要去衙门告徐家女人,我又怕淑琴这个名声哎”金姨妈还是寄望徐氏能帮个忙。

    徐氏一听说金家要去衙门告,不由得道“我的姐姐,且不说我为何不帮你,只说你们去衙门告,第一你们谁出的去徐家啊,还有,第二谁去告你家淑惠去告吗”

    “她一个姑娘家还要名声不要,再有你家那小子,就是个小杂毛,平日里就惹是生非,毛病一大把,早就被人捏着,你们要告就去告,我不拦着,只是你们也想清楚才是。再者,淑琴有今天这个下场也是她自作自受,我可不奉陪了,我要回家了。”

    就金家姐妹,现在徐氏是厌恶至极,她们死活她才不会管呢。

    徐氏说话言语中的鄙视,金姨妈听的一清二楚,但她也不是什么死缠烂打,真的有心计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徐氏走了。

    等徐氏走了,屏风后头走出了金淑惠,她眼神冰冷的很。

    金姨妈吓了一大跳,连忙道“淑惠,不是我说,你小姨说的也有些道理,就是咱们要打官司,你姐姐躺床上,你是个女流之辈,这”

    “这个仇我绝对会报的。”金淑惠恶狠狠道。

    金姨妈吓的赶紧道“傻孩子,你千万别做傻事。”

    “您放心,我是把他们写进书里去。”

    金姨妈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程的路上,徐氏暗道,就金姨妈金淑琴这些小鱼小虾,怎么斗得过她嫂子这只洞庭湖老麻雀。

    她回到家时,惟钧刚习武准备回房,徐氏看的小儿子倒是很高兴“今日学的如何”

    “还成吧,爹说我还要加强练习,四哥说让我去考武举,有个好出身比什么都强。”方惟均现在也终于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了。

    他做学问是真的有限,大哥在读书方面很有天赋,这是他完全比不上的,但是习武因为都是人家自小习武,他现在又有专门的人指导,年纪也不算很大,倒是还畅快些。

    徐氏不住点头“这样就好,你哥哥这样说你就这样吧,他是绝对会为你好的。”

    听说四哥为他拒绝了爵位,但这事儿四哥从来没称功,在他心里是很感激哥哥的,哥哥说的话他自然也就听。

    “我知晓。”方惟钧乐呵呵的。

    现在大哥世子之位没了,他得了爹的青眼,前途大好,心情可不就好么

    蜜娘此时也挺高兴的,她在李家提前先碰到她娘了,定二奶奶前些日子见到女儿了,这乍然一见面,母女俩还是像以前那样在李夫人这里请安。

    李夫人和她们关系那可太熟悉了,即便简夫人在这里,也没办法疏离她们的关系。

    “这不是蜜娘吗你们母女俩这是约好一起来的。”

    蜜娘连忙笑道“并不是,我是在门口正好遇到我娘了,我和我家四郎一起来的。”

    吴氏也凑趣“瞧瞧,现在连爷们都挂在嘴边了。”

    她婆婆直接把关氏的儿子放在她膝下,她现在也满意的很,至于关氏,虽然有李冠的偏爱,但是自从近来,她放了俩个还是处子的瘦马在李冠身边,那是吹拉弹唱,诗词歌赋样样都会,还比关蕙卿更漂亮。

    后院那是热闹的紧,但吴氏地位更稳了。

    蜜娘这样的情况,还在初步,谁新婚都是这么过来的,但之后,男人啊,都是一个样。

    吴氏对李冠也许还有情,但儿子比男人更重要,她身子怀一个流了一下,现在不敢随便怀孕,先养身子,让那俩个瘦马伺候着,等日后她调理好了,再生下个嫡子。

    至于怀里这个孩子,养着就养着呗,和关氏横竖无关。

    每次关氏争宠那些手段,都让婆母厌烦不已,尤其是借着肚子,借着孩子博得大家关心,让婆母更家厌弃。

    简夫人身边当然也跟着简月华,她是张敖之妻,元辅的儿媳妇,面上装谦虚状,但心底是很瞧不起蜜娘的,进门好几个月了喜信都没有。

    她是年纪小,她阮蜜娘可是及笄后嫁过去的,年纪不算小了。

    王三娘来的不早不晚,她现在是崔缇的夫人,自然所受到的待遇不同,连李夫人都起身迎接她,还道“说起来我和她祖母认识,这不愧为王老夫人教出来的孙女,这气派可没的说。”

    这王老夫人说起来和蜜娘还是同族,当然,这个老太太蜜娘也不太喜欢。

    王三娘前呼后拥,连忙道“怎么能劳烦您站起来迎我。”

    她丈夫只忠心于皇上,这些党派都想拉拢崔缇,这样一来,王三娘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李夫人笑道“这不是应该的吗”

    简月华也连忙站起来道“三娘,过来我这里坐。”

    她和王三娘在杭州相识,二人感情很不错,她虽说是庶出,但一点都不小家子气,反而很讲义气,有一次她落水就是被王三娘所救,当年扬州那户人家悔婚,也是王三娘安慰的她。

    除了她不是太太生的,真是什么都好。

    王三娘也觉得简月华除了爽朗傲气些,待她倒是很真诚的,她从善如流。

    崔缇在翰林院是谁的面子都不给,但唯独对简月华的丈夫张敖很好,还推荐他去轮值内阁,虽然也有张敖是状元的身份,元辅的儿子,但更多的是崔缇的推荐。

    蜜娘对王三娘和简月华的这种亲密行为也没什么触动,她只是来人家家里吃满月酒的,她还是挺相信方惟彦的,日后也未必混的差了,别人的荣耀那也是别人的,你舔也没什么用。

    上辈子她做选侍的时候,向往做个主位就行,成了主位又想成为贵妃,即便是成了皇贵妃,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开心的。

    说真的,她这辈子能有一双随心所欲的脚,爹娘都在,丈夫和气温柔,只有她一人,二人无比投契,这才是真的幸福。

    李夫人在和王三娘等人说话时,知道蜜娘爱吃鱼茸花糕还特意让人送了一碟过来。

    谁知道刚刚拿起来,蜜娘就有点反胃。

    她近来也不知道怎么的,总是有点反胃,但这个月月事虽然来得少,但也来了,应该不是怀孕了。

    “怎么不吃”定二奶奶问。

    蜜娘摇头“不知道是不是天儿太热了,我总有些反胃。”

    吴氏耳朵尖,她立马道“是不是有喜了”

    一句有喜,让女眷们说话声音都小了下来。

    李夫人和王三娘本就是泛泛之交,其实她也不喜欢崔缇,太过于阿谀奉承皇帝,嘴上说什么纯臣,还不就是做官怕担任何风险。

    这说明他本质是个利己之人,李夫人虽然盼着丈夫加官进爵,但也更希望当官能有一番作为。

    现在一听说“有喜”二字,连忙顾不得别人,对她道“蜜娘有喜啦”

    蜜娘连忙摆手“不至于,我就是天儿一热,有点反胃。”

    看出她的样子像没怀孕,简月华故作关怀道“这重阳节都过了,哪里还热呀,还是让大夫看看吧,我记得李家好像有大夫啊。”

    简夫人微微看了看蜜娘,只见她甜甜一笑“好啊,那就请大夫来看看吧,我年轻,什么都不懂,好要劳烦长辈们多替我看看。”

    其实是一般人家有忌讳,三个月没坐稳胎都不会往外说,简月华这主意着实恶毒,如果蜜娘没怀,那就是个空包弹,让人白高兴一场,反而让大家觉得她嫁人怀不了孩子,如果蜜娘怀了,三个月都没到,这么快闹的张扬,到时候福气反而没有,很有可能保不住胎。

    定二奶奶深深的看了简月华一眼,蜜娘安抚的拍了拍她娘的手,示意自己没事。

    她的福气大着呢,别人怕这些,她可不怕。

    李夫人连忙请了大夫去次间,定二奶奶陪着女儿听大夫诊治,不一会儿,就听大夫道“月份虽浅,但滑脉无疑,已经有妊两月了。”

    蜜娘还是不大确定,要知道她前世为了怀孕可是真的不容易,吃了好些补药,甚至有一次都吃的崩漏了,她忍不住道“大夫,我这个月还有行经啊”

    “这也很正常,你月份稍浅,虽有行经,但也很稀发吧”大夫是个老大夫,虽然隔着帘子,但本着医者父母心,还是安慰一二。

    蜜娘点头“那您这么说我就放心的。”

    她处于一种很震惊的状态,语气虽然看起来和平常无异,但手已经慢慢的放在肚子上了。

    这辈子居然这么容易。

    隔壁女眷们虽然都在寒暄,但比如简月华就有些心不在焉的,王三娘倒是无所谓,因为她肚子里已经有了身孕,她可是进门就揣上了,只是没满三个月不好说出来。

    很快,蜜娘和定二奶奶就回来了,李夫人见她们母女满面笑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有喜了”

    定二奶奶点头“月份太浅,要不然这孩子自个儿都没发现。”她说完又真诚的对简月华道“还多谢张家三奶奶提醒,要不然我们都不知道她有了。”

    简月华强笑了一下。

    李夫人心里有些酸溜溜,其实蜜娘嫁进去,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多月居然就怀上了,而且看她的样子,红光满面的,一看就是在婆家过的很滋润的。

    否则做女人的个个一进门就盯着自己的肚子,哪能这么粗心。

    “那可得留心了。”李夫人嘱咐道。

    蜜娘笑着点头,又歪着头不解道“不过,我怎么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呢,我只是偶尔有点儿反胃,没什么大毛病。”

    大家见她什么都不懂,都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简月华撇嘴“有什么了不起的,当女人的谁不会生孩子呀”

    王三娘笑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样高调可不是好事。”

    “本来就是。”

    蜜娘本来准备今天吃了酒就走人的,哪里知道自己有了身孕,真是奇妙的很,李夫人还怕酒桌上的味儿冲撞了她,特地让吴氏安排去内院用膳。

    她倒是没有别的要求,只是和李夫人道“我能否派个人去告诉我家相公。”

    这种人生大事儿,当然要和方惟彦分享,他这个人比她靠谱多了,而且她还没来得及问大夫,她们夫妻前几天还行房,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这种事儿,她肯定不会去问。

    李夫人心下了然“好,我派人去告诉他。”

    方惟彦和李冠张敖都是同在翰林院,他和李冠关系更为亲近一些,张敖也是很推崇同乡李冠的才华,他对方惟彦就有点不以为然了。

    正巧,有李家下人来,不知在方惟彦耳边说了一句什么,他脑海中顿时有一瞬间的空白。

    甚至立马都要站起来,还是李冠连忙道“季英兄,你这是怎么了”

    方惟彦难得失态,脸上有那种大笑的神情,“我内人有喜了。”

    “哦。”李冠旁的话还能搭上几句,这话,他就搭不上了。

    他现在其实挺疲惫的,关蕙卿起初还好,后来天天争风吃醋,也不知道怎么,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吴氏对他也远远没有以往亲近,多是客客气气的,还替他纳了不少美妾,但就是有时候想,他要的真的是这个吗

    以前他和关蕙卿无话不谈,青梅竹马,和吴氏也有新婚燕尔,甜蜜非常。

    她们现在争的都是后院的那个位置,早就不是她这个人了。

    他就是现在死了,家里人最多哭一哭,母亲有孙子,吴氏若有个儿子,她们照样过她们的日子。

    看看方惟彦,到底比他强。

    张敖倒是搭话说了声“恭喜”。

    这是大喜事,别看女人们对肚皮在乎,男人们更甚,所谓的传宗接代深刻印在他们的骨子里。

    方惟彦倒没想过生儿子这么远的事情,他只是觉得很神奇,他和蜜娘的孩子会是怎么样的呢

    他们夫妻不是准备二人相伴到老的吗怎么孩子这么快就来了。

    这成婚还没多久啊。

    一直到席毕,方惟彦整个人都有点恍惚,看到蜜娘连蹦带跳的走到他跟前,他还有些害怕“你不能这样走的吧等会坐马车成不成啊。”

    蜜娘看着他,不可思议到“怎么不行啊,也不是很颠簸,一会儿就到了,你别把我当瓷人一样。”

    她又道“你悄悄再去找个大夫问问,前几天咱们还行过房,会不会有事”

    她最在意这件事情,这才是她愿意自曝的原因,让方惟彦在回去的路上,最好找大夫问清楚,这样不至于回去请府里的大夫过来,只要她们问了这个问题,第二天怕是全府上下都知道了。

    方惟彦想了想也是满脸通红,他只以为她小日子走了,年轻夫妻总是无限温存。

    “那我去问问。”

    “好,你最贴心了。”

    蜜娘连续被三家医馆的大夫诊治都没事儿,方惟彦也放了心。

    “我这就怀上啦”

    她还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方惟彦笑着点头“怎么不是。”不过,笑完又有点闷闷不乐“我听别人说生孩子是鬼门关,你要好好保重。”

    这是今天那几位大夫共同的口头禅,都是说生孩子是女人的鬼门关,所以一定要好生保养,不能等闲视之。

    蜜娘一听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连忙道“你傻呀,人家不那么说,你会买那么些补品吗其实生孩子是鬼门关这话没错,但也不能太过于紧张,如果这个胎儿很康健,不会动不动就小产的,如果它不康健,就是天天躺在床上,可是很有可能没有的。”

    前世她在宫里也掌管六宫,可算是见过形形色色的孕妇了。

    有的怀孕了拼命吃,补品跟不要钱似的,最后胎儿过大,难产的。

    有的怀孕了太嘚瑟,有心思太忧虑的,甚至还有个小宫女被宠幸了,到了生才知道自己怀了。

    她前世怀那一胎实在是太艰辛了,因为身体太瘦,行房后时常崩漏,整个人就跟个筛子似的,若非是“活着”这两个字一直支撑她。

    也因为如此,她才嫁过来几个月居然就怀上了,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脑子混沌了一会儿,现在可算是恢复了以往的洒脱。

    方惟彦倒是道“也不吭这么说,留心些总是好的,你说呢”

    “我知道,我要成大人了嘛”蜜娘就是有点闷闷不乐,以前方惟彦对她是真的当小姑娘看待,现在好了,居然还让她自己留心。

    如果是一般男人当然体察不出蜜娘的情绪变化,但方惟彦他就不是一般人,一听就知道她不高兴,于是笑道“你怎么样也没事儿,我无事的时候多看一些宜忌,这些嘱咐你身边的人记下就是,一切有我呢。”

    这纯粹是作为男人和曾经的下属最直接的反应,蜜娘这才满意“看你算个人。”

    方惟彦笑“我不是人,那我以前是什么。”

    “反正你一直要做我的好相公,我的亲亲好相公。”

    方惟彦有些不自在“怎么又这样说话。”

    这样的话应该在被子里面说,要是被人听到可不好。

    普通夫妻有了身孕,应该是欣喜若狂,蜜娘和方惟彦在确认之后,有高兴,但更多的是觉得很茫然。

    他们夫妻都是对未来很有目标的人,像蜜娘就想着小姑子何时找个好归宿,简家迟早要倒台,张夫人这狗东西她要什么时候才能抓到她的把柄,还有方惟彦什么时候能摆脱崔缇,王三娘和她不对付,这中间申氏和方惟昌夫妻阴沉沉的,不知道会出什么招数

    方惟彦则是想着如何从庶吉士成编修,再慢慢的升上去,家里爵位如何考虑,他本人的路日后要怎么走,这些才是他最重要的。

    他根本没想过蜜娘会这么快怀孕,因为前世她是进宫好些年才有身孕,他还怕蜜娘自怨自艾,早就让她不必担心,爵位都不想要。

    如果要了爵位,那要子嗣就由不得他了。

    所以,这个孩子来的太快,也太突然了,夫妻俩完全没有准备,根本不在计划之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