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六百八十一章 董先生的死法,袁公路你值得拥有

作品:《这个三国很核理

    天命元年,六月。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

    不知为何,今年的盛夏格外的热,但华夏大地上的百姓却不以为然。

    酷暑什么的虽然难熬,但比之冬日严寒,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再加上盛夏雨水充足,地里禾苗长得旺盛,似乎预示着秋日的丰收。

    毕竟以这个时代的温度没可能热死人,但确实能冻死人,没粮食也确实能饿死人

    作为南阳的治所,宛城城防之坚,就算比之雒阳、长安也不遑多让。

    虽然朝廷大局率军突袭,彻底将宛城包围了起来,但袁术在城中还有三万兵马,并不容易破城。

    围城之后的第三日,关羽擂鼓聚将,邀请众人大帐议事。

    “诸位,如今我军已然包围宛城,但城中尚有数万敌军,宛城城防坚实,袁术若垂死挣扎,倒也是是一见难事,不知诸位有些高见”

    事实如沮授等人所料,从汝南南部一路西进,大军破城的速度堪称是狂飙突进,一路攻平春,下复阳,破平氏,战棘阳,根本没受到多少阻挡。

    正如原本历史上的邓艾偷渡阴平一般,当关羽率大军突然出现在南阳腹地,沿途袁术军的守将还以为汝南失守,大势已去,以至于根本没做多少抵抗,便开城投降。

    而今第一步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只要能攻破眼前的宛城,就能生擒或斩杀袁术,也就能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战争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也是最后关头。

    可城中仍有三万敌军,终究不是说破就破的。

    听到关羽的发问,众将都皱起了眉头。

    如此危亡关头,袁术自然不可能率军出城与朝廷大军决战。

    那么,便只剩下了强攻这一条路可走。

    强攻一个粮草充沛,内有数万大军防守的坚城

    昔年哪怕徐州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甚至逼得袁绍阵前自刎,也终究没能攻破邺城。

    如今想要强行拿下宛城,真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死伤多少士兵。

    “诸位勿虑,此战可谓是千载难逢之战。一旦宛城得破,袁术授首,曹操、吕布、孙策等人皆不足虑也,说是平定天下最关键之战也不为过。所以”

    一向爱兵如子的关羽,却率先开口劝慰众人,示意不必过多顾忌将士的伤亡。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拿起武器的那一刻,便该有战死的觉悟

    “倒也未必需要如此。”

    关羽话音刚落,荀攸便站起来说道。

    “军师有何妙计”

    关羽有些不解道。

    荀攸面色依旧平静,缓缓走到行军图前,指着宛城对着对众人道“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依照沮尚书之前的计策,我军已越过曹操与吕布的防线,将宛城团团围困。

    如今,不妨反其道而行之。”

    沮授也站起来附和道“不错,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与其先破宛城再反身攻灭曹操、吕布,倒不如来个围点打援。”

    话说到这里,众将也明白了两人的意图,不由得纷纷点头。

    说到底,这一战本就胜券在握。

    唯一值得考虑的,便是如何尽量缩短战争的进程。

    毕竟除了袁术这个大敌之外,还有江东、交州、荆州、益州、凉州等地尚未收复。

    虽说也是胜券在握,但终究需要诸将前去征讨,也需要耗费一番时日。

    仔细估算,倘若真要统一天下,非数年乃至十年时间不可,这才是众人焦急想尽快剿灭袁术的情由。

    赵云忽然起身道“就算迫使曹操等人回援宛城,但城中动向也要时刻关注。”

    围城打援虽然高明,但可别一不小心给弄成了两面包夹芝士。

    “这是自然。”沮授点头笑道,“不过赵将军也不必过于忧虑,袁氏虽四世三公,但袁术其人却有勇无谋,色厉内荏,又喜欢意气用事,只要稍加撩拨一番,甚至有可能敢在援军到来之前破城。”

    不得不说,沮授这番针对袁术的点评,不可谓不精准。

    只是此言,倒是戳中了营中众人的笑点,大家一想到袁术气急败坏的模样,顿时营中充斥着快活的气氛。

    “既然如此,便依二位军师之计行事吧”

    关羽开口下令道。

    “遵命”

    众人齐齐抱拳道。

    城外军营中虽然其乐融融,但此刻的宛城之中,昔日的大汉大将军,现在的伪梁王袁术,却不太快活,甚至暴跳如雷,化身桌面清理大师非凡哥,已经连续三天见到什么摔什么。

    所幸这个时代的酒樽大多是青铜制品,所以袁术并不能摔烂,所以他如今还有喝酒的器皿。

    最初得知关羽率大军突然出现在城外,并将自己围困起来后,袁术心中简直是不可置信。

    开什么玩笑,曹操和吕布麾下加起来足有十五万大军,怎么可能这么短时间就被敌军攻破

    再者也没有战败的探报传来,凭什么说关羽已经到了城下

    他还能飞过来不成

    心中震惊之余,袁术赶紧冲上了城楼想一观究竟。

    然后,他就绝望了。

    望着城下黑压压一片,铺天盖日一般的朝廷大军,袁术心中再无半分侥幸。

    身在城楼上,袁术已经神情恍忽,心中说不清是何等滋味。

    恐惧

    倒是没有多少。

    他袁公路一生征战,也曾笃信天命,认为袁氏当在自己手中兴望,而今也已建国称王。

    疑惑

    的确有点,但不多。

    从刘备崭露头角,便几乎以战无不胜之势傲立世间,麾下有如此精兵强将,也是情理之中。

    迷惘

    这种情绪倒是真的,而且占据了袁术内心。

    无论如何,袁术都明白,这一战自己是凶多吉少了。

    失魂落魄之后,便是无尽的愤怒。

    袁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凭什么会落入这般境地。

    出身名门,比这天下的所有人都要高。

    年少得意,曾一度是大将军何进的心腹干将。

    天下表率,诸侯讨董时自己出任盟主,领袖天下诸侯。

    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自己的上升势头就此戛然而止,往后的时光,风头都被徐州抢光了。

    自己曾励精图治,自己曾选贤任能,自己曾笼络世家,自己曾

    可无论自己如何奋斗,却始终被徐州压了一头。

    刘玄德那个泥腿子,一介织席贩履之徒,凭什么事事压自己一头

    如今还将自己逼入绝境。

    为什么,凭什么

    巨大的不甘与愤怒充斥了袁术的心田,任张昭等人如何劝谏也听不进去。

    “大王,酒大伤身,今日不可再饮了。”

    王府中,袁术的宠妃冯氏劝谏道。

    从今日清晨开始,袁术便把自己叫来作陪,然后喝得酩酊大醉。

    “你这妇人懂什么,再拿酒来”

    袁术一挥袖,示意上酒。

    下人自然不敢忤逆袁术,当即又呈上一坛美酒。

    袁术一闻酒香,脸上顿时显现病态的红润之色,当场赞叹道“真乃人间绝品爱妃,再与孤共饮一杯。”

    闻言,冯氏美目流转,一声叹息后,却又帮袁术斟了一樽,然后劝道“大王,再饮一樽便罢了。”

    “不,你说再饮一樽,孤偏要再饮一坛”

    袁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继而梗着脖子道,活脱脱像个耍小性子的孩子一般。

    冯氏劝阻不住,只得继续给袁术斟酒。

    酒喝多了,袁术的神智也渐渐迷湖起来,但内心却不再设防,醉倒在冯氏怀中,口中还在喃喃自语道

    “凭什么,他刘备凭什么”

    冯氏轻轻推了袁术一把,发现袁术已经睡着,便吩咐道“大王醉了,尔等勿要打扰。”

    说罢,冯氏小心翼翼将熟睡的袁术放置在席子上,又取来被服给袁术盖上,这才轻提裙摆走了出去。

    但半个时辰后,冯氏却换了一身妆容,出现在了城北一间废弃的民舍中。

    望着眼前一身青衣,气度洒脱的青年男子,冯氏神情一凛,屈身下拜道“奴家参见府令”

    看着眼前这位妖娆妩媚,却又已经养出了贵气的少妇,郭嘉嘴角含笑道“王妃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哪知正是这一句无心的玩笑之言,却让冯氏娥眉微皱,跪在地上不愿起来。

    “府令此言,奴家愧不敢受,还请府令收回。”

    毕竟之前袁术这边的核心情报,都是冯氏弄给徐州的,郭嘉如此调戏有功之臣,怎么也说不过去。

    “好好好,算某说错了,快起来吧。”郭嘉赶紧认错道。

    冯氏的脸色这才好了许多,遂站起身随郭嘉进了屋。

    门外,庞德带了数人严密把手,确保不会被人窥探。

    “此物与你。”

    刚走进屋,郭嘉便将一卷榜文递给了冯氏。

    冯氏恭敬接过,打开一看,顿时怔住了,眼角甚至泪水划过,嘴角满是激动的笑容。

    “今年朝廷第一次开科取士,子衡倒也争气,考取了第二十六名,被陛下赐同进士出身,如今已被丞相授予郎官之职。”

    闻言,冯氏赶紧将榜文收起,恭恭敬敬跪在地上,向着雒阳的方向拜道“陛下天恩,丞相大德,奴家感激不尽,虽万死不能相报”

    昔年林夕草创校事府之时,林朝就感觉除了刺探军情的作用之外,还应当有卧底敌方的细作。

    而想要卧底敌方要员身边,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女人,很漂亮的女人

    试问这天下,有谁能抵挡美色的诱惑

    美色往往被形容成刮骨刀,但林朝认为,这把刀也可以成为物理意义上的。

    于是乎,隶属于校事府的凤鸣卫应运而生,最初貂蝉、玉蝉姐妹,也是其中一员。

    等郭嘉接手校事府后,便将凤鸣卫发扬光大,甚至准备在每位诸侯身边都安插一些凤鸣卫的间谍。

    只是这些人选,自然得好生斟酌。

    毕竟打入敌方内部的女子,不仅肩负着传递情报的使命,还得能承受各种诱惑。

    正如冯氏一般,她如今是袁术的宠妃,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这种日子过惯了,谁还会去心甘情愿做你校事府手中之棋

    所以凤鸣卫的成员,都是郭嘉亲自挑选,又一手调教出来的。规模虽不大,但个个都是心志坚定之辈。

    至于眼前的冯氏,本为泰山郡人氏,当年刘备攻泰山,从泰山贼手中解救出来的。

    除了先天拥有忠诚的条件外,她的家人如今还在刘备治下。她还有个弟弟,名叫冯异,字子衡,后来成为了羽山学宫的第一批学子,如今更是考取了功名。

    也只有这种出身的女子,郭嘉才能信任。

    即便如此,准备动用冯氏这枚暗子的时候,郭嘉也派庞德先行接触了一番。

    毕竟多年不见,虽一直保持联络,但谁知道她会不会已经变质。

    不过好在冯氏并没有表现出异常,直到方才郭嘉亲眼见到她之后,更是确定了她的忠诚从未改变。

    这点看人的能力,郭嘉还是有的。

    果不其然,一听到弟弟考取了功名,冯氏立刻如蒙天恩,向着雒阳方向叩拜了起来。

    “起来吧,你的心意,某会奏明陛下与丞相的。”郭嘉挥手道,同时邀请冯异入座,“如今的战局形势,你应该也清楚。朝廷大军就在城外,只是苦于袁贼垂死挣扎,短时间不能破城。丞相不忍我军健儿多有损伤,所以便派某前来你可明白”

    闻言,冯氏微微一怔,随后便点了点头。

    “奴家明白”

    自从被派到袁术身边时,冯氏便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等待着自己被启用的那一天。

    若是成功,自然是大功一件。

    只是却需要自己的性命为代价。

    见冯氏毫不犹豫的答应执行命令,郭嘉心中忽然生出一丝不忍。

    “事到如今,某也不想瞒你。若事成,你必然身死,功劳也无法宣之于世。只是某答应你,日后令弟子衡的仕途,必然一帆风顺。”

    冯氏点了点头,目光无喜无悲欠身道“多谢府令奴家明白。”

    “既如此,某也无需赘言。你且去吧,某等着你的好消息”

    郭嘉挥了挥手,语气中充斥着难以言明的意味。

    “奴家拜别府令。”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