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你姓梅)

作品:《嫁娶不须啼

    座中夫人们, 本来摸不准裴三夫人把庶女配给许家,究竟算是看重这个女儿呢还是随手将她塞一个外头瞧着过得去的人家。

    毕竟人人都知道许夫人那个性子, 给庶女找这么个婆婆, 往后的日子且不好过。

    可许家又确实小有资财,许知远也确实是少年举人,一个庶出的女儿, 能找到这样的丈夫,已经是因她相貌出众了。

    各家都收到裴许二家的喜饼喜报,当时心中想的都是, 裴三夫人这嫡母算是有良心的,但也不太多。

    旁人还会因为给亲家面子,亲事都定下来了, 大面上更要好看, 说些互相抬高的话, 许夫人是绝不会的。

    如今亲耳听见许夫人如此说, 才知是许家来求。

    于是纷纷道贺“男才女貌,这天”本想说这天底下再没比这更衬头的婚事,又怕说出口之后,许夫人会说她夸大。

    阿宝扯扯裴珠的衣袖,冲她眨眨眼。

    裴珠假装吃茶,用茶杯挡住脸, 轻笑起来。

    裴家久未办宴, 这回办宴之后, 裴三夫人又要离京省亲, 便将有交情的人家都请了来。

    十四五岁的女孩儿们挤作一堆,裴珠来招待, 也是让她能与这些姑娘们有点交情,往后出嫁了,这些便是她的人脉。

    年轻新妇挨在一块,都是刚当上媳妇没几年的。或已经有孕事,或还无喜信,彼此之间倒有许多媳妇经要说。

    年纪再往上的夫人们,本就互相熟识,儿女的年纪也不大,一边看孩子,一面谈天。

    小孩子们凑在一处玩乐,或是摘花,或是折柳,时不时便有孩童笑闹声顺着水面传到水阁中去。

    京中人家说媒结亲,除了靠媒婆,便是靠这些宴会。

    大家伙都少有如此安闲的时候,座中人还提杯贺裴三夫人“要不是裴夫人,咱们也没这般和乐,先祝裴夫人一帆风顺。”

    席中人先夸她儿子,跟着夸女儿的亲事,最后夸她儿媳妇能干,这样一场宴席,处处井井有条。

    看模样神态,哪有半分扭捏,全然不似小家出身。

    几个彼此相熟的夫人坐在凉亭中“可见外头的传言作不得真,这模样这才干,拿出去也算数一数二了。”

    单要说相貌嘛,那确实不是国色天香,可站在裴珠的身边,竟没被压下去。

    而是任谁瞧了,都要说一句春兰秋瑛,各擅胜场。

    “要我说,这一位才是真正有福的呢。”其中一位夫人,用目光指了指正站在水阁平台上的阿宝。

    外头都传是林氏女无福,这才进门三日就克死了裴家老太爷,守了一年孝。

    “裴家老太爷要是活着,探花郎不得在国子监多窝上几年哪能年纪轻轻就进翰林院”

    这话说的促狭,分明是在调侃景元帝心眼小,可这又是大家都默认的事。

    “你们瞧瞧,她爹升官了,她那个表兄也升官了,她丈夫还升官一个比一个升得高。”那位夫人双掌轻抚,“她不是有福之女,是什么”

    “就也是吴夫人眼浅,万事岂能不看长远。”命好不好,哪能只看三四天的事呢。

    “可不是,你就瞧吴家那个媳妇,哪回见她肚子不挺着这脸越来越黄,咱们自己经过受过,生产是走过鬼门,再是好生养的,也不能这么接连着生”

    看孟氏的样子,就知她气血两虚。生孩子的亏空,那得尽力补才能补回来,这么连着生,补都补不回来。

    “她倒还有脸念叨裴家许家,裴夫人能给庶女结这一门亲,真是难得。”

    三人凑在一起,喝着茶吃着点心,说些闲话。

    正说得开怀,听见平台前一声惊呼,坐得最近的那位夫人立起来,张头就见清水平台前围满了人。

    人挤着人,连谁掉下去,掉下去几个人都瞧不清楚。

    阿宝本立在水台边,听见响动箭步上前,见人把平台围得水泄不通,她眉头一皱,高声道“散开”

    丫头们听见她的声音,纷纷上前来帮手。

    戥子紧跟在阿宝身后,伸手拨开人群,就见落进水里的是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瞧着不过七八岁的年纪。

    她的伙伴们站在栏杆边,胆小的已经哭了起来。

    阿宝左右一望,见花丛地上横放着几杆长竹,长竹顶上挂着网兜,是清扫院子的婆子们用来捞池中落叶的。

    她单手提起来,立到石栏杆上,把长竹伸进水中“抓住杆顶”

    网兜只是用来套落叶,兜儿太小,女孩太大,套不住人,但能让她抓着竹杆顶端,好将她从水中捞出来。

    四周俱是惊呼尖叫声,那女孩又在水中,四肢扑腾个不住,根本听不清岸上人在说些什么。

    “噤声”

    这声一出,四下里渐渐静下来。

    其实看见孩子落水的人并不多,只是惶恐害怕一人传一人,个个都当出什么天大的事。此时四下皆静,个个屏住呼息,就只听见水声。

    裴珠陪在裴三夫人身边,裴三夫人问“怎么样了,人捞起来没有”

    裴珠白着脸摇头“听动静像是没有,已经去叫人了。”

    人还没来,就听见又一声“扑咚”入水声,裴三夫人握着裴珠的手立起来“怎么又有人掉下去了”

    裴珠也不知,隔得片刻小满来报“少夫人跳下去,已经把人捞上来了。”

    这两句,惊得裴三夫人说不出话来。

    原是阿宝拿着长竹,那女孩也确实抓住了。

    可阿宝有力,那女孩却无力,竹杆入水又滑,她身上衣裳又湿,抱了两回,又都滑脱开来。

    阿宝便用长竹一戳,水深不过半杆高,那女孩儿脚不着地,但她却勉强可以。真等会水了的小厮来救,还不知要呛进去多少水。

    干脆跳下去,果然贴着桥的地方,水深只漫过她胸口。

    溺水的人力气极大,抓着了什么就要把人往上拖,阿宝一胳膊将那小姑娘抬起来,又一巴掌拍在她脑门上“没事”

    小女孩这才停下,阿宝胳膊上已经被她挠了好几下。

    她在水中只见眼前红绿色的人影不住晃动,脑门挨了一下,这才知道已经有人将她捞了起来。

    水没呛进去多少,咳嗽过后,哇一声大哭“娘娘”

    岸边的婆子丫头们先将女孩拉上去,跟着再将阿宝拉上去。

    丫头们拿来软毯斗蓬,软毯将女孩裹起来,斗蓬罩在阿宝身上。

    二人身上都是一样滴水,阿宝抹了把脸上的水,浑身透湿还指挥若定“甲组的人把这地冲冲干净,乙组的人把孩子们都带到花厅去玩,不许再靠水边。”

    为办宴席,她把传菜的,侍候的,引位的,分成了甲乙丙三组,忙中就不出乱了。

    一时也找不着那小女孩是谁家的,干脆把她一道带去了鱼乐榭。

    立春千叶几个已经预备好了澡桶,先用热水冲过一遍,再坐到盆中,用热水浇浴。

    前面还有宴,得赶紧收拾好了才成。

    戥子给那女孩儿擦头发“你怎么掉到水里去了你是哪家的姑

    娘”

    那小姑娘先还不肯说,半晌才说“我也不知是脚滑了,还是被人撞下去的。”小孩子玩闹起来没个轻重,推搡之间,把在最外头的她给撞下去了。

    她的衣裳都湿了,全要换新的。

    偏偏阿宝这儿没有小时候的衣服,还是荼白送了套衣裳来“我们姑娘让我送来的,这是姑娘原来穿过的,瞧着应当合身。”

    还真是合身,十来岁的女孩,穿上裴珠小时候的旧衣裳,全不是方才落到水里扑腾的模样,看着斯文白净,瓜子脸柳叶眉,十分秀气。

    三月水还凉,怕她得伤寒,厨房煎了红糖姜汤来。

    戥子替她换上衣裳,又替她烘头发“你几岁了你这头发还得烘一会儿,先把这汤喝了。”

    “我九岁了。”她依言喝起汤来,小口小口吹着,把汤喝尽了。

    “你身边怎么没丫头跟着”到这会儿了,竟还没找她的人。

    女孩儿低头不言,戥子还待再说什么,立春冲她连使眼色。

    “多谢夫人救我,给我换衣喝汤,我得回去了。”

    阿宝这时方才重梳好头,又换了一身新衣,对那女孩伸出手“走罢,我牵你回去,你娘呢在水阁中我把你送到你娘身边。”

    立春冲戥子招手,戥子走到一旁,立春凑到她耳边“这是梅大人女儿。”

    是嫡女,但是,是元配生的女儿。

    前头那位去了,梅大人自然要续一房,如今坐在堂中的梅夫人就是填房后母。

    怪不得她身边连个可靠的妈妈都没有,还连姓氏都不敢说。戥子可怜起这小姑娘来。

    戥子把这女孩的事告诉阿宝。

    阿宝再看这女孩子时,眼里便颇多怜惜“走,我送你去。”小女孩也知道这场骂是怎么也逃不掉的,乖乖牵住阿宝的手,还问“夫人,能不能使人去告诉我哥哥一声”

    “好。”阿宝答应了,刚走到石桥边,她不知为何,突然发问,“你姓梅那你父亲是什么官阶”

    “户部郎中。”

    那便不是,裴观的续弦是梅侍郎的女儿,不是她。

    倏地脚下一顿时,隔着七八年,梅侍郎可不还没当上侍郎么

    阿宝低头看这女孩,女孩的手又软又小,紧紧攥住阿宝“夫人,我我害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模式。谢谢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