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0章 第 200 章

作品:《[主原神]有没有可能我只是个写小说的

    “奥摩斯港到了”

    水手们的吆喝声从船头穿来, 透过木质的船舱时已然变得十分微弱,但对精神衰弱的艺术家们而言,依旧显得极为吵闹。

    玛琳达愤怒地将枕头往地上一丢, 却依旧无法阻拦随着船身靠岸而增强的喧闹声。

    睡在上铺的若娜轻手轻脚下了梯子, 将枕头捡起,拍打掉灰尘后重新递给她, 柔声劝慰道“船已经靠岸, 一会儿只会越来越吵,不如赶紧起来去旅馆挑个好位置。”

    话说得很有道理, 但身体执行时极不情愿。

    玛琳达挣扎着下了床,熬夜的疲惫让她看起来神色恍惚, 但一旁的若娜比她状态看起来更差。

    同样都是熬夜, 两者的原因却大不相同玛琳达作为导演,只是熬夜剪片子,眼下不过是单纯的起床气罢了。

    而若娜则是自从收到了消息后, 便时时刻刻担忧着自己岌岌可危的学术生涯, 食不下咽, 夜不成寐,体重和头发一起狂掉, 此时看起来瘦骨伶仃。

    同为事业如日中天的独立女性, 玛琳达完全能够理解若娜的焦虑, 换做是她处于若娜的境遇, 未必能保持这份对人的平和态度。

    思及至此,玛琳达也不好意思再当着人家的面闹脾气, 悄无声息地溜进盥洗室洗漱, 准备面对新一天的工作。

    作为导演, 又属于枫丹人的玛琳达, 原本不至于跟上这趟须弥之旅,苦兮兮地挤在并不宽敞的船舱里剪片子。

    奈何,谁让21次拍完之后,她就无意间听到了苍木主编预备的多国巡回签售计划呢

    玛琳达作为商业导演,头脑相当精明,她很快就发觉这其中大有可为巡回签售,仙途是林语的作品,21次就不是了吗

    如果签售会上,有读者捧来了印有百味爱在还有四岁半的报纸,林语难道还会当众拒绝读者的签名要求吗

    都是她的书,签那个不是签也不差21次一本,带上又何妨

    或许这行为对苍木而说只是可有可无,但别忘了21次可是刚刚拍完映影的呀她们完全可以趁着这股东风也将各国的上映一并搞定,相信有了作者本人的人气加持,映影一定能更加叫座。

    至于玛琳达为何如此热心,自然是因为她与苍木签订的了票房分成的契约,没有选择青木报社所的高额报酬,而是大胆将自己的收益与这部作品进行捆绑。

    老实说,这是很冒险的一个行为。

    映影的投资成本一向巨大,玛琳达的薪酬固然高额,可折算到成本里,比起青木报社人员场地和租借珠宝古董的手笔,所占比例就十分不值一提了。

    即便玛琳达已是相当成熟的商业导演,但映影票房分账比例,其实相当一部分的大头,要分给院线,再扣掉宣发与税额,制片方能拿到的比例,是35左右。

    而这只是票房分成,还未减去支出,制片方要承担所有的映影制作成本,包括但不限于演员工资、编辑工资、道具花费、以及最重要的胶片费用

    没错,在仍然使用映影机进行拍摄的提瓦特,其实胶片费用才是耗资最广的一项支出,毕竟演员可以引导借位,道具可以凑合糊弄,但胶片拍了就是拍了,感光胶卷可没法回炉重造,更别提ng失误导致的浪费。

    演员多次失误为什么导演会暴跳如雷因为浪费钱啊

    拍摄映影时设置的机位越多,后期剪辑时的发挥余地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演员一次失误浪费的胶片数量也会乘上n倍。

    在其中,彩色胶卷的价格又往往是黑白的几倍。这也就是为什么专攻文艺片的阿尔邦会亏得如此厉害,以至于要到处拉投资来拍电影。

    几经周折下来,导演所能获得的收益,就显得相当可怜了。

    正常来说,一部映影的盈利率要达到300或400,导演才算刚刚回本。

    但一个地区的娱乐消费往往是有限的,成本再高,也只能摸到天花板因此,像玛琳达这种成熟的商业导演,选择了另一种道路,她用控制成本,专研市场的方式来盈利。

    3亿投入回报9亿很困难。

    但3万投入回报9百万,努努力还是能做到的。

    靠着这种方式,玛琳达积累了相当之多的经验,比起落魄的弟弟阿尔邦,她过得可谓是潇洒极了。

    即便如此,青木报社直接付报酬的拍摄聘请,也显得非常具有吸引力。

    想一想,不用你忙里忙外张罗一切,无需计算成本和思考盈利,只要按要求拍出映影就行,这样轻松的工作,薪酬还十分高昂

    却被玛琳达忍痛拒绝,转而选择了票房分成的薪酬方式。

    也就是说,她一定是坚决相信,这部映影有着大热特热的市场,才毅然做出了如此疯狂的决定。

    不过反过来说,即便映影失败了,玛琳达也不会损失太多她来璃月的衣食住行都有人包办,拍摄映影时能豪爽而不顾成本地选择最高昂的方式,以此体现最优的效果。

    彩色胶片不限量的用,各种新技术也都一应俱全。

    无论到时候失败与否,她这次拍摄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可是谁都收不走的

    难道苍木主编还能因着失败而大动肝火,把她的记忆取走不成

    哈哈,怎么可能有这样离奇的事情发生

    如今映影拍完,玛琳达原本6分的信心已然变成了12分。

    算算看吧,绝对叫好的影片质量,还能乘上这次巡回签售的顺风车,连宣发费用都省了,而按苍木的计划,她们连院线的分成都省掉。

    也是直到看见了这份计划,玛琳达才明白这位外表看上去相当稚嫩的老板,为何会受到弟弟以及璃月众多商人的极力追捧。

    因为她实在是太能赚钱了

    就拿拍摄时来说,原本最让人头疼的道具部分,她居然能搞来诸多富商的古董收藏,直接用真货代替,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还能获得最佳的呈现效果。

    毕竟真货上的那份富贵的气质沉淀,是假货无论如何都无法模仿全面的。

    并且,她还没花一分钱,反而让那些富商以此次租借折按比例合成投资金额,拉了一票人上船的同时,还引起了他们间的攀比心理哎呀,我折合的投资金额是20万摩拉,你多少啊不会没有我多吧

    这点钱对富商们来说,可能只是一次饭局的消费,微不足道,但如果从中透露你的收藏底蕴深不深厚,那就相当耐人寻味了。

    尤其听说连七星都有所参与,兴致便一发不可收拾。

    甚至有人贿赂到了玛琳达这儿,希望她剪片子时能把对家古董出场的画面减掉,自家的多放些。

    玛琳达自然不敢答应,最后交给他人处理,却让人哭笑不得。

    如果说到这儿,还算是苍木凭借人脉力量阴差阳错引起的巧合,那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就不足以用巧合来解释了。

    富商集体出借古董的事作为花絮写上了青木报,很快就引起了街头巷尾的兴趣,将原本对她不利的流言清扫一空,也作为映影的宣传预热,为之后的上映打下铺垫。

    有人因此好奇心起,想要前去拍摄现场看看实物,到了哪儿却发现一众千岩军严防死守,只有外景时能稍稍看到几眼。

    心中相当失望,但人来都来了,这影视城还有其他开放区域,不游玩一番也着实可惜。

    稀奇景色是不错,门票

    收费也便宜,还附赠若干次合影拍照的优惠。

    开发区域大多在外围,全部逛上一圈也需要半天时间,逛都逛了,难道还饿着肚子回去吗干脆在这儿吃上一顿再走。

    等临走,门口再送份小礼物,附带回头客五折的团体优惠券让人情不禁开始思考,下次该带上谁来。

    影视城也是苍木的产业,到这儿,已经勉强算电影开始盈利了。

    还不止,玛琳达在拍摄时所需要的演员们,也大多是影视城所属的工作人员,这边拍完戏,那边就能回到影视城内部的大剧院继续演戏,两不耽误。

    苍木要是黑心点,完全能把这些人的薪酬全扣下了,只给基本工作,硬说拍摄是工作分内任务,难道这些人还能因为这点钱就闹起来不成

    但她没有,相反,被选上的演员至少说明有些可取之处,都是未来的好苗子,苍木留人都来不及,哪里会将人往往赶。

    她已经完全不缺钱了,与其纠结这些蚊子腿,还不如想办法提高员工的幸福度。

    再说剧院虽然管饭,可谁能忍住完全不去旁边的小吃街呢那些小吃摊位也属于影视城,又要向其上缴租金。

    兜兜转转,钱依旧又回到她手中。

    道具成本,演员成本都解决了,还剩下拍摄成本,玛琳达也开始好奇她会如何应对。

    总不能将那些彩色胶片变废为宝吧

    事实证明,苍木真的可以。

    玛琳达毕竟是成熟的商业导演了,手底下的废片很少出现曝光,模糊等低级失误,甚至大多数都是她为了精益求精而废弃掉的选片。

    于是苍木干脆将其收集起来,让手下的几个新人导演试着发散思维,看看能否用其拼凑出一系列小短片。

    按理来说,这种类似捡垃圾造高达的行为,不说是毫无根据,起码是异想天开

    毕竟废片,除非导演自己本人来删删减减,否则其中的元素杂乱,无论还原还是删减都因素材缺失而难以进行。

    但问题是,这里就是影视城,废片拍摄的地点。

    旁边的大剧院,站着废片里的演员。

    面前的戏棚,堆着废片里的道具。

    缺什么素材正好妆没卸,赶紧补上一段。

    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番捣鼓之下,还真让几人拼凑出了几支短片。

    并且由于是出自玛琳达之手的废片,几个新手为了使故事连贯而刻意还原模仿,就像一堆学渣照抄学霸作业,被顺势带飞,加之本就是相同的服装和场地,以及演员,看起来不仅浑然一体,故事主题竟然也相当不错。

    到这里,玛琳达已经完全心服口服了,她是真没想到这老板明明财大气粗却如此具有捡破烂的天赋,废片还能玩出花来。

    可万万没想到,几日过后,苍木竟然拿着一搭面值不小的璃月纸币来找玛琳达,说是废片的分成,不仅那几位新手有,就连她这个素材原作者都能分到这么多。

    救命,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