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第 26 章
作品:《我的未婚夫死了以后》 第二十六章
老金中午到三必茶铺去跟虞冷月、雪书一起吃午饭。
雪书做了三道菜, 素鸡、素火腿跟青椒炒肉。
其实除了最后一道是肉菜,其他两道都是金陵有名的素菜,都是用豆腐、面筋做的。
大家分小碗而食。
老金吃了几口两道素菜,不住点头“这素的菜, 也很香啊。”
雪书笑道“我们原是爱吃素的, 金陵有句话叫三天不吃青, 两眼冒火星1。因不知道您爱不爱, 又用香油点了的。”
老金笑呵呵的“我虽然年纪大了, 鼻子还好使,还没开饭就远远闻着香油的香味儿了。”
雪书生怕老金不喜欢金陵菜的口味,又起身去厨房门口, 拽了一坨大蒜下来。
老金眼睛早就盯到厨房外面挂的一串大蒜了,笑眯眯接了,剥开了生吃。
虞冷月说“雪书还做了些姜丝炒米、姜茶,我已经给您装好了,您等会儿也带些回去。”
老金笑声就没断过,迫不及待问“两个小娘子中秋有没有生意要做我还来给你们帮忙。”
虞冷月笑“自然是有事要求您,就是怕耽误您跟家人过中秋。”
老金求之不得“我这样的人有什么歇头, 家里儿子媳妇也都忙着, 孙子都没闲的。”
雪书便问老金“您孙子多大了”
铺子里还有些孩子爱吃的小点心, 要是年纪还小爱吃甜的, 也一并包给老金。
老金笑道“不小咯, 都在说亲了。”他脸上露出些许愁色。
虞冷月打趣道“孙子也要成亲了,您还不高兴啊”
老金笑起来总是堆了满脸慈爱的褶子“两个小的倒是合得来。但那小娘子的娘, 要一身做好的新衣裳当见面礼。我儿媳妇针线活儿不大好,又不肯让孩子他爹花钱出去请人做。我买的那匹尺头,搁在家里好几天了。”
总之就是较劲儿上了。
虞冷月问道“孩子没姑姑姨母么”
真要成事, 也只好折中办了。
只不过依她看,老金家里似乎不是他老人家当家,连匹尺头都要他这个当祖父的出银子买,就算衣服做成了,亲事也难顺利进行下去。
老金道“有两个姑姑的。后来都没了。”
雪书怔然抬头。
老金想起记忆里的两个女儿,柔和地笑道“大的生孩子的时候没了,小的那时才定的人家,一场大病也去了。”
虞冷月心里一酸。
忽然也明白,为什么老金这般惦记着她们,常常随叫随到。
他那两个女儿没的时候,大抵年纪与她跟雪书差不离。
吃完饭。
老金看到院子里乱糟糟堆了一堆的竹筒,旁边还放了刀,就问她们“这竹筒是要干啥的”
提起这个,虞冷月正一脸为难。
同前世一样,人要衣装。
如今货物买卖,一样也要“衣”装,讲究个精致典雅。
在金陵时,虞冷月已经见多了许多精巧的包装,能拿出来卖的,不光要手艺,还兼具韵味,实在是个本事活儿,不容易做。
眼下有个她算是有新意的点子,说起来不难,实施起来,没想到比想象中的难多了。
“我想的是在竹筒上削个半圆的面出来,在面上画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图样,像个花窗一样。可惜削了几个竹筒,就废了几个。一会儿只能出去请木匠回来帮忙。”
虞冷月苦着小脸。
老金弯腰捡起竹筒跟刀,坐在小杌子上。
一刀刀削下去,手有些颤颤巍巍的,可轻重拿捏准确,一个椭圆的青白面立刻出来。
他举起来问虞冷月“是不是这样”
虞冷月跟雪书都走上前,双双惊喜道“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
“想不到您还有这手艺”
虞冷月坐到旁边歪着脑袋观看。
老金继续拿竹筒削,低着头面带笑容解释“我年轻的时候什么都学点儿。以前做过一段日子的木工,后来带我的师傅那会儿去世了,我学艺不精,就没做了。”
不过削几个竹筒的侧面,还是成的。
不用虞冷月说什么,老金就帮忙把竹筒全部都削了。
虞冷月当然要给工钱,只是同样的工钱,老金做的活儿比外面的人自然细致得多。说起来,还是她们赚了。
雪书便提出,帮老金把那匹尺头,做成成衣。
晚上走之前,老金说“补墙、补漆那些个活计,我也都能粗粗做些,再有这样的事,还来找我就是。”
“好,一定找您。”
就这样,虞冷月留下了老金家里的地址。
中秋将至。
虞冷月和雪书没得早歇,两人各司其职,一个在厨房,一个在灯下描竹筒。
虞冷月在尝试做月饼,像趁着中秋应景儿,多挣一份辛苦钱。
但是没做成。
倒也不在意料之外,前世什么都方便,就会有什么都容易的错觉,直到如今许多事都得自己上手,才发现原来什么都不容易。
且不说做月饼详尽的步骤古今不同。
月饼模具还得另买。
模具作为一中精美的艺术品,也不便宜。
若做出来的月饼卖不出去,算下来得亏损大半个月的收入。
虞冷月打算继续卖汤饮。
几个失败的月饼,虞冷月跟雪书当垫肚子的零嘴囫囵吃了。
两人吃完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真难吃。
虞冷月又继续熬汤。
时下月饼口味依旧腻人,若有解腻的汤饮配着,更好入口些,兴许还有些销路。
金乌西沉。
雪书松动筋骨的功夫,进厨房叮嘱虞冷月出去买祭月的东西。
中秋各处有祭月的习惯,且南北祭月方式不同。
雪书道“咱们就不跟京里人一样,焚月光纸了。”
虞冷月道“好,明儿我出去给那两个府里送新汤饮,顺道买些香蕉、花生回来供。”这是金陵祭月的习俗。
雪书还提了一句“纱布也没了。”
虞冷月垂眼,想起了“顾则言”。
纱布就是给他那晚上用光了。
不知他伤好了没有。
还有她的银钗,还在他手上,那可值些银子。
第二天,三必茶铺就提前挂出了新汤饮的招子,由雪书画了漂亮的底图,明显招了不少人驻足。
虞冷月带着新熬的汤饮,和一些吃食,出了门。
老金过来送她去各处。
末了,她还是同老金说“去一趟明苑,就是上次您帮我送东西去的地方。”
老金笑回“记着呢,好大的宅院,在外头都听得见鸟叫。”
虞冷月回忆起那日去轩里的情景,明苑养鸟了吗
她怎么没看见。
到了明苑,虞冷月敲门之后等了一会儿。
却是周临渊亲自过来开的门。
虞冷月把东西塞到周临渊手里,道“中秋郎君肯定要回家过佳节,这些东西,就提前送给郎君,聊表谢意了。”
周临渊收了东西,眸色一如既往的淡漠。
他打量了虞冷月片刻,似是真的好奇“伶娘不恼我”
虞冷月对上他的视线,莞尔道“人都有不快的时候,何况郎君伤得那严重。”
就不同他计较了。
人都有不快的时候
她觉得他不快,所以来安慰他
他岂不是还得感激她
周临渊眸色骤然幽深,唇边浮着淡笑“伶娘,你很聪慧。”
虞冷月没由来的,在脸上笑容还没消失的时候蹙了蹙眉,道“郎君夸我,我还真不习惯。”她行了礼道“我得回去了。”
周临渊微微颔首,关上了门。
虞冷月走远了,隐约间似乎是听到了鸟声。
可那鸟声,却不像她平日里听过的鸟叫,不知里头养了什么东西。
中秋前夕,虞冷月意料之外的,收到了“顾则言”邀她再次游湖的邀请。
这回还十分正正经经下了帖子。
叫她更是意外。
海岩双手递去帖子,笑道“掌柜的,今日可得空闲若得空,马车晚些就过来。”
虞冷月笑“有。”
海岩高兴地回去复命。
天色擦黑。
马车过来接虞冷月,但周临渊不在车里。
海岩在旁边道“掌柜,主子已经去了湖边等您。”
虞冷月放下帘子,没有多问。
到了湖边,游人三三两两。
虞冷月下了马车,海岩引她去了僻静的小亭子边,但周临渊也不在亭边。
琉璃般的水面,月色溶溶。
槐香幽幽,橹声悠悠。
周临渊从一只乌篷船里弯着腰出来,一身白衣立在舟上,织金的腰封闪着微光,像一只长了金丝的白鹤,淡淡地笑着伸出手“伶娘,上来。”
他在小船上。
虞冷月走过去,还没过去,鞋子就沾了水。
她踌躇不前。
周临渊索性下船来,一把横抱起她。
虞冷月轻轻的惊呼一声“你的手臂”
“无妨。”
周临渊踩着水,与她一起上舟,脚下的靴子都洇湿了。
船里放着一只烧炭火的红泥小炉,还有些小菜、点心。
以及虞冷月送过去的竹筒汤饮,上面描着嫦娥奔月的简图,莹莹炭火边,嫦娥身段十分婀娜。
周临渊摇橹往深处去。
小船穿过芦苇荡,又看见一片晚荷,几只枯黑的野莲蓬倒垂在水面。
湖水的凉意一点点,沁入肌肤。
虞冷月担心周临渊手臂上的伤,从棚里探脑袋出来说“顾郎,我来摇。”
周临渊停下手,侧身闲坐着,说“不必了,这就很好。”
虞冷月抬头望去,一轮圆圆的月亮挂在天边。
十四的月亮是否足够圆满,她瞧不出来,只觉今日夜色比画舫那日还美。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上千字收益榜,会修点前文的细节,如果有更新提示不用管。
还有西瓜怎么想花钱都花不出去呀,v章留言有红包的,让我为你们花钱吧
最后谢谢给我投雷的读者们,西瓜看到了,感谢0v0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