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7章 第二百十七章

作品:《大唐种田指南

    第二百十七章2023327

    陈玄奘西行的场面很盛大。

    看得出来, 这非他之愿,低调的圣僧只想悄咪咪地踏上旅途。

    他的目的是取回真经, 解决他个人的疑惑, 弘扬佛法,而不是成为佛道争锋的工具。

    可惜,这不以他意志为转移。

    本来, 唐王准备派出一支小队护送法师西行。去天竺路途遥远,哪支商队没百十人撑腰

    甭以为商队只有商旅, 运货的脚夫,打下手的随从,乃至防山贼的青壮一个都不能少, 富庶的还会带上道士和尚, 对妖魔特攻。

    奈何陈玄奘不肯,护他西行的甲士集结完毕, 当事人还是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道“陛下,这不可。”

    “取回真经需要虔诚与毅力,路上所经历的磨难,都是佛祖对我的考验, 如此多人护着,又叫什么取经呢”

    这还真不是他说的, 而是观音菩萨在梦中透露给他的。

    陈玄奘想九九八十一难, 听着就像是有妖怪的, 妖怪出现了, 饶是给再多的甲士也没用, 只是徒增伤亡罢了。

    当着唐王的面, 他也不能说甲士无用, 便换了一个理由劝说对方。

    也不知唐王是真被劝服了,还是另有想法,听完陈玄奘的话,做出一副大受感动的模样道“御弟的虔诚之心,天地日月可鉴呐”

    “既如此,我倒不能再说什么,只希望你让我送到城门口,看你踏上西行之路。”

    文武百官跟着唐王呼啦啦向前走,朱雀大道上除了甲士与官员,见不到一个人。

    待出了城门口,玄奘法师感动地对唐王道“陛下,到这里就可以了,请回吧”

    唐王却托起手,做出“请”的模样道“御弟,让我再送你一段吧,请”

    二者在那“请”“请”“请”请了半天,又往外走了几百米路,才分出个高下来,史官动情地记载长亭送别的画面,后世读到这一段历史,准以为二者御兄弟情深。

    实际上,挥泪的唐王在想什么外人难以得知,精干的陈玄奘法师暗自抹去脑门上的汗珠,发自内心地感叹这一番寒暄,真是比打死两只大虫都累人啊

    他宁愿在庙宇后的小树林里挥动禅杖一百次,也不想跟唐王演虚情假意的戏。

    最后,陈玄奘还是带了一名仆役,他打定主意,在离开大唐地界后就把这名仆役放走。

    望着陈玄奘越来越远的背影,高长松长舒一口气。

    “这就走了啊。”他若有所感道。

    钟离珺不大能理解高长松对玄奘西行的热情,却只闭口不谈,默默陪伴。

    “哎,下一回见到玄奘法师,都不知是什么时候。”

    他恨不得成为跟着他西游的六甲六丁,不错眼地盯着人看,只可惜高长松压根不是天庭的人,哪会有这差事。

    看过热闹后,他二者一起回到屋里头,钟离珺说“玄奘法师已走,我的活也尽了,最近没什么新事,十二郎你若有吩咐,直接同我说便是。”

    帮唐王打完工后,他开始帮高长松打工啦

    高长松说“我最近也没什么安排”

    他挠头道“这样,前些时候不还说要回高老庄,看看猪刚鬣吗正好我俩都闲,就回家看看吧。”

    他甚至想可以在高老庄呆一段时间,等到玄奘法师来。

    要他没记错,在收复三徒弟前,玄奘走得可快了。

    钟离珺应道“成。”

    二者连东西都不带,仅手拉着手,一阵白光闪过,消失在原地。

    再说陈玄奘,仆役挑着担,马身左

    右挂着干粮,行在通往两界山的康庄大道上。

    出京城没多久,他就翻身下马,在夯实的土道上健步行走。

    嘿咻嘿咻、嘿咻嘿咻

    就这样还不够,他对目瞪口呆的挑担仆役道“这担我来挑,你甩着膀子走吧。”

    仆役大惊“不、不是,法师我”

    唐王雇佣我,就是来给您打下手的啊

    他是远近闻名的脚夫,陪伴多支商队跨越丝绸之路,倘若以一种动物来比喻他,必定是骆驼,吃苦耐劳,又从不抱怨。

    此外,他还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听说玄奘法师欲往西天取经的壮举后,自告奋勇报名。

    陈玄奘才不管他想说什么,往日,他除了学习佛法外,一定会留下打敖筋骨的时间。

    他练的功夫属金钟罩那一挂,需要借助外力,不断练肌肉。

    现在赶路,有氧与耐力训练是够了,可上半身的肌肉不运动也是会萎缩的,玄奘法师不知后世先进的健身理论,却也跟江湖人士似的,知道要绑沙袋、练功。

    在他看来,挑担就是很不错的承重手段,挑着担暴走就更好了

    于是他没给仆役机会,挑担健步如飞,仔细看看,竟然比白马走得更快

    仆役看他脚下的滚滚烟尘,呆楞后一个激灵,边跑边喊道“法师等等我啊法师”

    陈玄奘的声音回荡在空中。

    他说“你也别累着,上马跟这我就行了”

    马可以一路小跑,跑得飞快。

    奈何仆役十分懂上下尊卑,玄奘说了,他却不肯应,他一边迎着风跑,一边上气不接下气道“不、不成啊那白马呼白马是唐王留给您的,我又怎么能僭越呢”

    “我这样的粗人,能够跟随您呼前往西天,已经是了不得的殊荣了,再骑着马实在是折煞我啊”

    陈玄奘一听,终于不挺胸向前冲了,只见他脚下刹车,以脚掌为圆心,圆融地转了个面。

    厚实的鞋底与平整的地面摩擦,对鞋底的纹路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陈玄奘心底涌出一阵叹息哎,这么走怎样都好,就是太费鞋底了。

    这也是他长期以来遇见的问题,他的鞋子损耗得太快

    好在他包裹里放了针线,西行之余,还能纳鞋底

    很快,玄奘就将这些思绪赶出脑海,他在一脸空白的仆役面前刹住脚,放下担子说“你若是不上马,我还要忧心你落下。”

    “我是不耐烦骑这马儿的,你是不知道,我儿时居住金山寺,一开始,寺庙里没有井,想打水需下山再上山,我那时挑水桶在山里直上直下,速度不比骑驴骑马来得慢。”

    “那还是在山上,在平地更不用说多。”

    “此马是长者赐,不可辞,然对我来说,益处十分有限,不如你骑上马,又可以赶得上我,又可以用到它,一举两得。”

    仆役听这一番话,被绕晕了,他想如果拖累西行之路,那就是大罪过啊他怎么能这样做呢

    相较之下,只是骑马,应该没什么吧,按照玄奘法师的说法,甚至能帮他解决些麻烦。

    于是仆役晕乎乎地上马。

    他双腿夹马腹,悠哉的小白马踢踏踢踏向前跑,陈玄奘见此情景,暗自点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健步如飞。

    嘿咻嘿咻

    玄奘法师跟原著中慢悠悠的唐僧不同,是个很干练的和尚,再加上他跑得比马都快,仅一日便来到巩州城。

    巩州城的官吏早听说大唐御弟要来,却以为起码是三天后,等玄奘法师在驿站坐定,合属官吏才匆匆忙忙赶来。

    此州的最高官名为郝

    刺史,他先策马来到驿站前,扶正歪斜的官帽,又整理衣襟,待衣冠整理好后,才在吏员的引导下去见陈玄奘。

    届时,玄奘法师已和水吞下两块粗粮蒸饼,准备诵经修行。

    郝刺史一看见玄奘,眼前一亮,好一个俊秀的和尚

    他继承了丞相女儿娘与状元父的好相貌,这年头想要做官,长相是第一关,陈玄奘又是金蝉子的转世,很少能找到这么好看又端方的和尚了。

    他皮肤白,却因经历风水日晒而不显女气,眉目清秀,又自带一股勃勃英气。

    至于高挑的身段,更不用多说些什么,只是那些钢铁般的肌肉,都被布衫包裹着,寻常人看不出。

    郝刺史毕恭毕敬道“钦差御弟法师亲临,不敢不来参见,我知衙门官府浊气熏天,不敢在那招待法师,只在福临寺设斋饭,还望法师垂怜。”

    “寺庙中的僧人也早闻法师的名声,若您不赶时间,不妨趁此空当给他们解决些问题,如果能得到法师您的点拨,他们的佛法修行路也会更顺畅些。”

    陈玄奘本来不想去赴那劳什子宴会,与原著中的唐僧不同,他不大会跟这些国主啊、官员啊交流,更不习惯被奉为座上宾,谁叫他是苦修的法师呢。

    然而提到寺庙中的僧侣,那就不一样了,他还是很愿意跟人交流佛法的。

    郝刺史这一通话,只能说是瞎猫撞死耗子,正好碰上了。

    玄奘法师起身道“阿弥陀佛,斋饭我就不用了,我已食过,倘若是跟随我的徒儿肚饿,让他用一些罢。”

    西行一路,跟着他的仆役,都算是他的徒儿,更别说那还是一名佛教徒了。

    郝刺史听了,本来有些忐忑,连宴会都不愿意去,果然是他迎接迟了吧

    又听玄奘说“点拨倒是不敢,若是同门师兄弟有什么见解,互相交流便是。”

    却是同意移步寺庙

    于是刺史松口气道“这就好这就好”

    赶紧拥着玄奘去了。

    天上的六甲六丁看着情形,也有些沉默。

    这这名玄奘法师,是不是有点问题

    他们对比一下之前西行未果的僧人。

    前进速度,有点快吧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