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考核

作品:《穿成科举文男主他堂哥

    林立文这庄子上除了销售寒瓜外, 也还有甜瓜。

    只是在栽培时间上,甜瓜比之寒瓜明显是要长久了许多。因而对于甜瓜,时人还算是熟悉的。

    不过即便是时人熟悉的甜瓜, 林立文庄子上所种出来的,不论是在果型还是口感上, 还是让人惊艳了一把。

    甜如蜜且不说, 口感还分成了两种。

    一种清甜绵软,一种脆甜爽口。

    永兴帝极为喜爱脆甜爽口的后者,而太后却很是喜欢清甜绵软的前者。

    但不论是那种,食用者都忍不住赞一句“林大郎善农事矣。”

    林立文能将西州的寒瓜带到京城种植成活, 且口感还极佳不说。便是他们熟知的品类,也能种植的这般惊艳。

    偏林立文对准的目标又是时下最不缺钱的那一波, 因而在甜瓜的售卖上, 即便它不如寒瓜来得那般高昂, 但也比时下普通的甜瓜价贵, 使得他又挣来了不少银钱。

    有了这两种瓜果的例子在, 林立文便不愁学堂招不来人。

    因为时下普通老百姓想要出头委实艰难,纵使家中咬牙供其念书, 可十几二十年念下来, 能考中秀才者都极为不易。

    且除此之外,林立文的学堂还能吸引到另外一拨人。

    也是对林立文来讲, 目前最需要的人群。

    永兴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四这一日,在京郊的某一条道路上,来往行人络绎不急。

    这些人皆是要去往那位林大郎庄子上报名那农事学堂的,自从前几日,那位林大郎放话于今日开始接收报名者后, 这条道路出现的年轻人便越来越多。

    毕竟那位林大郎招收学者的要求其一便是年轻,体力好。

    “那不是户部司崔大人家的那位仆从么怎的他也出现在了此地”

    “另一位瞧着像是在水部司钱大人家见过”

    “还有虞部司王大人身边的人也来了嘶,竟然见着了好几位旧相识了”

    “那位林大郎行事虽抠门了些,但听闻其教学时却从不藏私,想来他们这些人的目的,应是都一样的了”

    说起来,时下对技艺尤为看重。若谁手上得了一门好手艺,自是藏着捂着,唯恐泄露了出去。但唯独这位林大郎,便是在他还未曾做官之时,便毫不藏私的将所会技艺随意传授了出去。

    那些个老百姓只欢喜他们能学来这般好的技艺,使得耕种变得轻省快捷,地里粮食也能增产许多。可却鲜少有人去细想,如林立文这般毫无保留的教授者是多么罕见。

    而这一次,这位林大郎更是开设农事学堂招收学生。好些本就看重他农事上的技艺的官大人们,自是赶紧挑选出合适者前来报名,势必要从这位林大郎身上学来几分农事上的技艺。

    这些官大人们特意挑选出来学艺者,必然还得是他们能信任的人。因此报名时,好些人才惊讶的发觉,原来老熟人竟来得这般的多。

    “好巧,竟在此碰见严兄,可是也来与那林大郎学艺的”

    “确有此想法想来周兄出现此处,应也是如此”

    “想着能学上些许技艺也好”

    “如此甚好学艺期间,我等也能互相照应交流些许”

    “自是应该的,只是不知我能否通过那位林大郎的考核”

    “以严兄之学识,断不用为此担忧。”

    这些个是由京中官大人们派遣出来的人选,在短暂的惊讶过后,便扬着一脸笑意开始客套寒暄。

    只是面上虽客气,但内心如何,便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了。

    毕竟他们这些人都是被主家派来的,目的一致。因此在还未通过报名时,大家便都是竞争者。

    而除了这些官大人派遣的人选外,还有好些是京城附近这一片的普通百姓家的儿郎。

    此刻,这些人听着旁边响起的谈话声,心中越发的忐忑难安了。

    因为对比那些由官大人们挑选出来的人选,他们底气显然是不足许多。便是对于求学一事,好些也不过是想着学点本事的时候,还能挣来不少银钱。

    要知晓这位林大郎可是早早的便放出话来,学堂不收束脩,学满半年者可领薪资,且薪酬不低。

    而如他们这般只识得一些简单字的普通百姓,没背景没关系的情况下,想要找份高薪资的工作也不是件易事

    也正因为如此,待到林立文来到学堂外的院子里时,便见着报名者大致分为了两拨站着。

    一波便是那些个官大人派遣而来的,事先便是熟人,他们与等待时自是不自觉的便站立到一处。

    而另一波便是普通识字者,对比起前者聚集在一块客套的寒暄,他们中便是也有互相交谈者,但神色上却能明显看出更为忐忑和紧张些。

    在见到林立文出来后,两拨人群便快速的安静了下来。

    到了这会,紧张和忐忑的不止是普通民众,那些个带着目的而来的人选,此时心中也很是心虚。

    这便是因为他们受到时下大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的类似于做贼心虚的思想。

    林立文对于这两拨人的态度,却是一视同仁。

    其实对于这些官大人的派遣人选,反而更是林立文眼下最需要的那一批。因为说句现实又极为残酷的话,在时下,其背景和关系圈子真的尤为重要。

    这就好比当初的林立文,即便他想出来许多好使的农具,可在前期时,他也只能教授给到林家村的村民们。便是后面林立文提议林家村人,组建了“堰塘林氏割麦队”将他的名声传开了,能吸引而来的也不过是附近的十里八村的乡民们。

    一直到割麦队引起了当时的衡县王县令的注意后,通过他和他背后的王氏,才使得如今的林立文能走到大众面前来。

    且即便如此,在最开始时只冲着林立文白身的身份,也使得他这一路走来多有阻挠。若非林立文是穿越而来,身上带着数千年先辈们积累下来的农事学识,也是绝不可能有如今的林大郎。

    林立文越是看透这些,知晓这世道普通人出头之路的艰难,便越得有一个清醒的认知。那便是在以他目前的能力无法改变现状时,得学会借力。

    那些个官大人看重政绩,名声等,才会派人来林立文这里学农事技艺。而对林立文来说,他并不在意这些官大人的目的,他只在意自己这一身的技艺能否传播出去。

    而比起普通老百姓,这些官大人有背景有能力,他们更是这个时代的决策群。因此在林立文看来,这并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诸位可都是来与我学技艺的”林立文问道。

    “还请林大人教授我等。”众人齐声答道。

    “可。”林立文态度很是温和,只说道“想来诸位也曾听过我这学堂的两点要求了,其一是年纪,其二便是识字我这里有一份入学前的考卷,还请诸位先测试一番。”

    测试的地方便是最近才修建好的学堂。

    这些个前来求学的,因着林立文之前还未曾出现。被人领到学堂这边来时,皆不敢随意走动。

    待到林立文先一步将学堂门推开,走了进去后,这些人才跟在他身后进来。

    “诸位自行选择座位入座便可。”林立文站在讲台上,对着那些跟进来的人说道。

    “是,林大人。”

    众人一面冲着林立文拱手应道,一面开始找寻座位坐下。

    今日是报名的第一日,来的人数并不少。

    好在林立文这间学堂修建的面积也不小,足有一百二十多个平方米,布置是按照现代教室来设计的,因此可容纳的人数也较多。

    众人进来后,便一面找寻着位置坐下,一面快速的观察着学堂里的一切。

    “此书桌竟有暗格”一人小声惊呼道。

    “有此暗格,存放物品倒是甚为方便。”他隔壁坐着的人说道。

    其实就是现代学校的普通课桌,对比起时下的书桌来说,宽度上略窄小些,但下面有个能放置物品的空间。

    但这些显然不是这间学堂里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最为惊奇的是,进门处略高的地方,也就是林立文所站立的讲台处的后面那堵墙上,出现了一块大黑板。

    这也是林立文事先找人做好的,为着便是教习更为方便。

    因而除了黑板,林立文还找来了石膏,将其制作成了白色和红色两种粉笔。

    至于这一次测试的内容,只见林立文拿着粉笔将其写在了黑板上。

    “默写千字文。”

    考核题目一出来,好些人都愣住了。

    这时,林立文便让吴六带着两个佃户走了进来,给每人桌子上发放了一只毛笔,几张白纸,还有一个拿竹筒装着的事先研磨好的墨汁。

    而最上面的那张白纸的最前端,还写了两行字。

    分别是姓名和年纪。

    东西发下去后,只听讲台上的林立文又开口道“凡默写完毕者,便可直接交卷与我。”

    “敢问林大人,这便是考核的全部内容了吗”一人扬声问道。

    林立文点头“没错。”

    这话一出来,课堂里顿时喧哗一片。

    “竟这般简单”

    虽说教习的是农事,可那位林大郎特意讲明报名者需得识字,大家便做好了考核带点难度的心理准备。

    可万没想到,考核竟然简单到只是识字最开始的启蒙默写。

    然对于林立文来讲,识字便可以了

    因为他这一次所招的人选,其目的是将自己所会的技艺快速的传授出去,又不是来搞农事研究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