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0章 番外三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雍正十二年, 姜恒入宫十年。

    皇上于太液池畔送了她一场滚灯。

    其实姜恒也给皇上准备了一份礼物她心里知道,这一年虽然是雍正十二年,但其实也是皇上的十周年。

    她有时候都会忘记自己是穿书过来的, 因为整个剧情实在脱缰而去面目全非。但她一直记得, 按宫中传言,皇上忽然不再去翊坤宫以及开始格外关注十爷的身体健康等改变, 比她到这里没早多少。

    细论起来, 大家是同一年的穿友。

    当然皇上不会知道。

    他大概一直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本土人物。

    且说雍正八年, 戴梓跟着皇上回到了京城。从此制造业迎来了他的命中注定的行业大神,各种机械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蓬勃发展的。

    还没到雍正十二年,姜恒就已经见到了本土化星动仪这还是姜恒忍痛把原版星动仪借出去的成果。

    借的时候真是不舍,甭管之后有再多东西, 这星动仪还是不一样的,属于她书桌上的常青树。

    要不是戴梓,她还真不舍得拿出去给人研究。

    好在戴梓果然不令人失望,很快给她送了回来,并且买一赠一,还多送回了一个国产版。

    见已经能国产这种联动型精巧机扩, 姜恒就将早想做的一样东西画了交给造办处反正造办处做不出来, 自然会去外头寻戴梓大人。

    皇上最初以为自己收到的是什么吃食。

    因姜恒是提着食屉过来的。

    其实只是巧了,这物件底座大小正好可以放在食屉里头。姜恒就装了亲手提到皇上跟前, 然后像抽蛋糕一样,将礼物抽出来。

    皇上站在桌前细看“这是缩小的永和宫”

    只见桌上放了一个没有装屋顶的永和宫微缩模型, 从上方看上去, 能看到正殿、书房、寝殿,院落,甚至还有一扇能开合的大门, 通向门外。这些地点之间,都以细细的凹槽相连。

    很快,皇上就发现这不只有房样子。

    他听见咔哒咔哒这样钟表内齿轮转动的声音,细看就发现了一个小人正在代表书房的那一间里慢慢移动着,根据凹槽的轨迹,正在小书桌和小书架之间做圆周运动。

    皇上低头,将截指肚那么小的人看的更清楚些,然后立时明白过来“这是你。”

    姜恒一直很喜欢魔法世界里韦斯莱一家人的钟表。上面的指针能够显示家庭成员的状态,比如在上班、回家路上、学校、甚至失踪和危险都能显示。1

    当然这种能够感知人的魔法物品,不属于这个世界,肯定做不出来。但姜恒受到星动仪和钟表的启发,就想做一个永和宫状态表出来。这个代表她的小人,正是按照一天十二个时辰来慢慢走动的。

    横竖她的生活很规律。

    哪个时辰起床,哪个时辰出门去像太后皇后请安,及至料理宫务,入寝,都有差不多的时刻,日复一日。

    皇上看了半晌,忍不住笑了。

    这小人只有不到自己一指高。

    这不是重点,皇上见过西洋音乐盒里的小人,虽然也是小小一个但惟妙惟肖,不像这个,头身比例都不对,是个头身,圆乎乎的小脑袋和脸,像是顶了一只包子。

    皇上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又对姜恒道“造办处怎么将你做成这样”

    其实这是姜恒自己想要的卡通q版的自己,此时皇上问起,就笑道“宫里不是忌讳做偶人等物尤其是越像越忌讳。此物虽不是木偶布人,但臣妾想着既然代表自身,倒是不好做的太像。”

    从她说到忌讳起,皇上已经在点头了“这很是。”

    然后又左右踱了几步,全方位立体无死角细看了金子打的拇指姑娘,笑道“这样也有趣。”

    皇上又试着伸手去推动小人,只听机扩响动,小人随着皇上的手指被推出了永和宫书房,一路又被推到正殿院落。

    快到大门口的时候,两扇被漆成红色的大门,不,小门洞开,小人滑出了永和宫外。

    而门外就只有一圈凹槽,姜恒就看着自己在门口转圈。

    皇上不由道“若是有整个宫廷的图样”

    姜恒忙替造办处告饶“皇上可知,加一处机关就要多耗费几个月臣妾的图纸送过去快两年了,也只好这样罢了。”不是她不想把儿女和后殿加上,而是一个小人的轨迹还罢了,多加两个,恐怕这礼物要晚十年才能送出去了。

    皇上也知这样精巧的机关制作很艰难,也便放弃了做整个皇宫地图的想法。

    又见拇指姑娘在永和宫门外开始兜圈,就问道“朕挪动后,你这一日都在外头转圈”

    姜恒就给皇上指了侧面的两根发条一根是每晚拧十二圈,像上表一样给动力的;另一根则是复原的,若是将小人推离了原本路线,那就拧一下,小人就会按照时辰回到预设的位置上去。

    为了怕拧混了,姜恒还特意嘱咐了造办处,在日常发条头上嵌一了一枚米粒大小的绿宝石,而不太常用的复原发条上,则嵌了一枚晶红色的宝石。

    “皇上日理万机,便找个妥帖的宫人,每晚拧一遍发条就是了。”

    屋角处站着的苏公公,虽然没有抬头,但还是露出了舍我其谁的小表情皇上心里妥帖的宫人,那不就是我独一无二的苏培盛吗不然这养心殿还有谁还有谁

    苏公公并没有获得发条权。

    起码皇上在宫里的时候,他一点挨不上发条。

    养心殿书房最里头,有一间小暗间,倒不是藏什么机密东西的,而是皇上用来短暂小憩的午歇或是累了想略微躺躺时,皇上觉得回后殿寝宫折腾一趟着实麻烦且浪费时间,索性就在书房后面开辟了一间暗室,偶然歇上个一刻半刻。

    屋子小小的,里面只有一张榻并一桌一椅,桌子上会简单摆一些应季的绿植,皇上用来放松眼睛。

    但自从这永和宫摆件到了,植物们统统就到地上住去了。

    皇上还特意让造办处做了个大小合适的玻璃罩子,平常就将这永和宫罩起来,只有拧发条和清扫的时候,才会把罩子拿下来。

    苏公公有点郁闷他不但没有得到拧发条的重任,甚至连清扫的工作都没有得到

    皇上令人做了一套小的毛掸子并细尘巾等物,隔差五自己拿着巴掌大小的鹅毛掸子轻轻掸一遍浮灰其实因摘掉玻璃罩子的时候很少,根本没有什么浮灰,皇上这种清扫行为更像是一种放松的活动。

    到了冬天,皇上摸着金子打的小人发凉,也不管人家本来身上就自带金银雕琢出来的衣裳,还是让针工局做了些拇指尺寸的大毛斗篷。

    针工局要不是万岁爷亲自吩咐,旁人要这种大小的衣裳,我们多少得上报慎刑司,查一查是不是有人私做人偶了

    皇上很喜欢这座永和宫。

    人世多是不可兼得齐美之事。

    他心里很惦记永和宫,但他一日的时间就这么多,朝上一旦忙起来,连给太后请安的时间都要压缩成几日一回,何况去永和宫。

    但这座永和宫就像掌中的房舍,他随时就能眼见。

    从那天后,皇上也很少推着小人到处走,而是就静静看着,看她现在在做什么。

    尤其是那些熬夜批折子料理朝事的夜晚,皇上累了,就会走过去看一眼,看金色的小人安静不动呆在寝室最尽头代表床的凹槽里,就觉得心里很宁和。

    这个时辰,她已经睡了。

    因是摆放在皇上书房的暗室内,这微缩版永和宫,就几乎没有人见到过,只有十四爷见过。

    也是事有凑巧。

    秋冬时节,人好上火。十四爷原本根上就是关外人爱吃肉,去过西北几年后更是强化了这个饮食习惯,上火就颇为频繁。

    那日在养心殿回着话,鼻血忽然就流下来,还有些止不住的样子。

    皇上急宣了太医。在太医塞了细布,又让十四爷多按着迎香穴先不要挪动后,皇上就把弟弟放到暗室去让他半卧着。

    等看过太医的方子进门的时候,就见十四爷没有老实躺着,而是围着桌子转圈。甚至一手捂着鼻子,一手还想要把沾着血的血伸过去拿开玻璃罩子。

    当即就被皇上喝止了,令他收手然后去床上躺着。

    但十四爷已经看明白了是什么,心喜其奇巧,就养着头跟皇上说“皇兄,我也想要一个”

    皇上面无表情抬手,替他用力按住了迎香穴,同时道“不,你不想。”

    骤然被按的嗷一声的十四爷,只好道“对对,我不想。”

    皇上可太了解弟弟了,继续替他揉着迎香穴,等十四爷止住了鼻血要告退的时候,才淡然道“这么急着走,是要去慈宁宫告诉皇额娘皇额娘若是想做一个,只怕就有你的一个是不是”

    十四爷四哥还是四哥。

    他只好道“怎么会呢。”然后又保证“真不去慈宁宫,以后要是传出去一个字就算弟弟的好不好”

    皇上摇头“什么叫算你的必是你。”

    十四爷无言以对,再保证了一遍不会乱说,就捂着鼻子跑路了。

    等十四爷再见到这微缩宫殿的时候,已经是许多年后了。

    不,准确来说也不算见到。只是根据木匣的大小来判断应当是此物。

    彼时他与十正在内务府一处珍库,按照皇上遗旨整理陪葬之物。

    皇上驾崩乃国丧,两人皆穿着白色丧服,脸上带着难以自抑的伤痛之色,默默对着记档去对东西。

    十四爷觉得简直喘不上气,就开口打破逼人的沉默“皇兄万事都想在前头,哪怕”哪怕是驾崩,也早都想过了,提前给自己选定了几样东西,给内务府发明旨记了档,指明以后要随葬梓宫。2

    十四爷拿起一串佛珠没记错的话这是皇额娘从前常戴之物。

    他觉得眼前略微有些模糊,不由努力眨了眨眼,然后清了清嗓子,回头想跟十哥说两句话疏散下泪意。

    却见怡亲王守着他负责查验的那一箱器物,正在无声落泪,手里还捏着一个鼻烟壶。

    这是他当年用过的。

    阿芙蓉之事后,皇上就半劝半强制让他把鼻烟也戒了,还没收了一个他当时最喜欢的内画珐琅彩的鼻烟壶。

    没想到,时隔这些年,竟然在此见到了此物。

    皇兄要把这鼻烟壶带到地下去。

    十爷见到这鼻烟壶的一瞬,真想自己陪下去算了。

    十四爷忙过来安慰他,可才安慰了两句,十爷就边无声落泪边给他手里塞了一封被两块玻璃密封着的信。

    十四爷认出,这是他被围困在青海的那一年,终于与岳钟琪等人接上头之后,写给皇上的一封报平安的家书。

    这下也不必再劝怡亲王,十四爷自己就坐在一旁哭了起来。

    好在屋里也没有内监,两人俱是痛快哭了一场,之后才打点精神,也不去看对方的红眼泡,继续核对皇上指定的陪葬品。

    直到最后一个匣子,十爷看着名称“十年这一件是什么怎么只有这两个字”也没有个名称。

    去查送来内务府记档的日期,是皇上病入膏肓时才命人送过来的,难道是皇上病的记不清了

    外头贴着养心殿的封条,十爷在犹豫要不要打开时,十四爷已经想了起来,于是道“应当是皇太后娘娘之物。我偶然见过一回。”

    说起太后娘娘几个字,十四爷还有点卡顿,差点说成皇后。

    十爷想了想,就提笔加了永和宫之物几个字。

    至此,皇上生前亲定的所有陪葬之物,已然核对完成。

    两位亲王亲手锁上了这扇门。

    弘昑与敏敏于孝期后的几年,来慈宁宫请安都格外频繁。

    姜恒知道他们在担心,因为自己常坐在案前拨弄星动仪,长久不动。

    其实这只是一种习惯。

    她并没有沉溺于悲痛之中,因她知道,这是皇上自己的选择。

    人若万幸能重活一世,会选择怎样的路

    皇上有自己的答案。

    他是天子,若要以天下供养自身,不操劳不费神,寿数一定会更长些。皇上难道不知道吗他只是没有选这条路罢了。

    重来一遍,他选的依旧是辛苦卓绝的路。

    依旧是求仁得仁,是他自己写下的俯仰无愧天地的一世。

    姜恒更知道,皇上这一回是安心的关心他的人皆环绕在他身边,送他离去。再不是前世,他不得不送走一个个重要的人,真正的孤家寡人一个。

    正如当年先太后含笑而逝一般,圆满无憾是离开的人的特权,留下的人当然要承受失去的悲伤。

    姜恒伸手托起星动仪上的北斗星,这是她初见皇上时,两人说的第一句话。

    星辰终将归位。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