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4章 第94章

作品:《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

    张放远拿着手续从城里回去的时候, 宅子里正热闹着。

    “十二斤,七百二十文。可自备了零钱找零”

    “有有有,两吊钱又八十文。”

    院子里许禾捧着钱箱给前来送蚕茧的村民放钱,甘草给村民上衬称蚕茧, 黄芪则看着两个孩子。

    瑞鲤看着院子热闹, 精神旺盛高兴的不行, 满院子的跑来跑去, 瑞锦不喜欢这般热闹的景象, 不过好在今日来的村民都是有事情忙碌的,都要紧着拿钱, 没有人有闲心思去逗孩子, 他就安静的挨着他小爹坐在椅子上,看着数钱。

    整钱还付, 散钱除却一早就已经穿成一吊的还得数, 许禾嘴里念念有词,数一个铜板拨一个铜板。

    在旁边贴着他的瑞锦像是决堤甚是有意思, 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小爹的手“一个, 两个,三个”

    许禾听见身旁软乎乎的声音, 不免停下手偏头去看瑞锦, 睁大了眸子。

    瑞锦的眼睛不像小鲤哥儿那么大, 看着小爹眼睛睁大了,他也跟着睁大些“数错啦”

    许禾摇摇头“你怎么会数数”

    “我看爹爹数的。”

    “哎呀, 这孩子可是天资聪颖, 这才多大便能数数了”等着结钱的村民也是惊讶, 一头是赞叹, 一头又把孩子和张家吹嘘了一遍“如此早慧, 说不定往后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许禾没顾村民的马屁,他心下很高兴,瑞锦不如何说话,对待除却家里人外性子有些寡淡,以至于外头不明全貌的村民传言孩子有些呆笨,他不在乎别人如何编排说道自己,可是却见不得说小朋友。

    见着孩子这么聪慧,村民可就不好再说道了。

    许禾这朝数铜钱的声音也放大了些,特意教着瑞锦记数。

    然而瑞锦却眨巴着眼睛看着他小爹,又不在跟着学了。

    许禾微微皱了皱眉。

    村民道“小孩子便是如此,你无心教他反倒是有心学一二,有心教他就觉得不是玩耍而是一桩事了,为此也就没有了兴趣。”

    许禾觉得村民说的很有道理,小朋友说到底还是太小了,不可以逼着,不然以后厌学了就不好找夫子去开蒙读书了。

    他摸了摸瑞锦的脑袋,软哒哒的头发摸起来很柔顺,在小朋友的脸蛋儿上亲了一口,他又继续忙活,任由着瑞锦又恢复安静的待着。

    “今年的蚕茧不错啊”

    张放远进宅子来,村民都客气跟他打了声招呼。

    “是挺好的。”许禾抬头望了一眼张放远,想问土地的事情妥当了没,但是碍着一院子卖蚕茧的村民也就没问,看着人神色愉悦,想来是问题不大,便道“都已经收到快五十斤了。”

    “仓库这下不必空着了。”

    张放远话音刚落,在院子里跑着的瑞鲤跑了回来,长伸着藕结一样的胳膊要他抱。

    他矮身把孩子抱起来,今儿天气晴朗但是不热,瑞鲤却还跑的一身是汗,黏糊糊的也不知道自己是个脏孩子,抱着张放远的胳膊控诉刚刚小爹亲了哥哥没有亲他。

    许禾道“小鲤哥儿也太记仇了,不知道是谁刚才在桂花树下追着蝴蝶不肯过来的。”

    张放远好笑的看了一眼不好意思把脑袋埋在他胸口的小鲤哥儿“那大爹爹亲一口就好了。”

    小鲤哥儿这才抬起脑袋,把脸凑过去让他爹亲了一下。

    这回的蚕茧收了将近百斤,之所以有这么多还是因为早一批养蚕的农户把蚕茧存着,这回送过来相当于一次性送了两批出去,

    张放远跟许禾估摸着今年最后一茬村户会加大养蚕数量,毕竟有人开始收蚕茧了,东西能顺利卖出去,他们就肯干。

    宋永一年只来两回泗阳,到时候明年春过来送夏时的布匹时,张放远就可以卖一回收集好的蚕茧,等秋时又再能卖一回,很合适。

    盯着仆役把装蚕茧的箱子铺垫上干草放在最敞亮干爽的库房里,张放远这才放心下来。

    “地的事儿衙门批没批”

    “批了,这两年附近的村子都在搞营生,大伙儿兜里的钱比以前多了,县衙过来催收赋税也比以前容易,县太爷对咱们几个村子的印象很好,听说是咱们几个村子过去办事儿的县太爷都和颜悦色。”

    张放远去了那么久还是因为县太爷拉着他说了好些会儿的话,商户农户挣钱,县衙的税收容易又有增长,县太爷自然是对地主大户格外的包容,别说是下派人前来量土地面积了,竟还鼓励张放远再多开些荒地。

    一番谈话,张放远才晓得朝廷也给了各省各县安排了任务,让县令鼓励百姓开林垦荒,以此达到增收粮草的作用。

    许多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口劳动力不多不愿意开荒地,许多县城的县太爷也是头疼,张放远主动过去要地开垦,县令当然高兴。

    别的不说,倒是也晓得了些内部政策,不过张放远知道贪多嚼不烂,若是他再去买更多的土地,到时候家里的劳动力也不够,又得花更多的钱进去。

    县令却不依了,又诱导“那便凑个整数,再往你们村量三十二亩荒地恰好一百亩,如此主簿的好记,本官也好往上报。”

    “也不是逼着你开这么多的荒地,实在是你们鸡韭村这些年都没如何开荒过,这点还得跟红石村学习才是。”

    张放远道“大人哪里的话,前两年种桑树的时候才开过地。”

    “那才几亩地一个村子零零散散的加起来才十几亩。”

    这点倒是说的不错,村民不肯去开荒,成本太大了,宁肯匀一些自家操持的地出来种桑树养鱼都行,就是不想买荒地。

    县太爷见他没话了,又不答应再量土地,便道“这样吧,三十二亩荒地做二十八亩荒地的价格给你,也算是一种鼓舞。”

    张放远微微一笑,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他也不好再驳县太爷的面子,便定下了一百亩地。

    许禾听了张放远的说谈,咂摸了一声“那看来咱们的地还是买贵了。”

    “我也是这般想,县衙个个人精儿一样,虽说百姓管那县令叫青天大老爷,可不就是一手遮了泗阳的大半边天去。若是不在土地上做些文章,便是凭着朝廷那点微薄的月银能养的起那一大家子的妻妾孩子”

    许禾也是知道,县太爷有一个正室夫人,妾室就有四个,外带其他没有名目的,孩子也是不少,个个穿金戴银的,好不雍容富贵。在城东闹市街巷又是一处大宅子,那家业可不是朝廷给的一点月银供的起的。

    不过即便如此也没有百姓敢过问什么,说到底这县令不曾戕害忠良,也不似那些个贫县肆意压榨百姓和商户要好许多了,只要日子尚且能过得去就是谢天谢地。

    “那这多出来的几十亩地你可想好在哪里了”

    “三十多亩地也算不得极多,只是不能选海棠湾了,那头已经没有荒地,再过去就是山林,伐林做地更麻烦,不妥当,干脆就在先前咱们种桑树的那头再开些荒地就是。”

    许禾点点头“那早些去把手续办了吧。”

    张放远道“县衙可比咱还着急,明儿直接就派人过来量了,直接和村长两头把手续办好了给咱们。”

    许禾不禁

    摇头,县衙挣钱的事情效率就是高,鸡鸭都白送了。

    等着一杆子手续办妥当后,已是秋末,张放远家里的荒地加上以前操持的旧地,前前后后一共有了一百二十亩,已经和村里的地主齐平。

    不过不同的是地主家的一百多亩地不是荒地,人家是实打实的能直接种庄稼的地,他们家的还得开垦拾掇才行。

    即便如此,踏在结实大片的土地上,哪怕看着还是一片荒凉凄清,还是让两口子心中无比的踏实妥帖,土地给人的安稳感觉那是铺子所给不了的。

    “咱们人手不多,又要开垦又要肥地,起码得要后年才能种上庄稼。”

    “好事多磨,慢慢来也好,如此足够多的时间也能想好种什么,哪里请人。”

    张放远寻了块石墩儿坐下,望着比他还高的狼尾草道“我想的是找雇农,咱们附近几个村子日子过得尚且不错,可泗阳城下也不乏有穷苦村子,到时候从那头找雇农问题应该不算大。毕竟这么多的土地,除非是整个张家氏族的都来种,否则就凭借咱们家几口子如何操持得过来。”

    许禾应声。

    入冬以后,没等两口子放消息说要招人开地,农闲的村民倒是自行就找上了门来,问要不要请人的。

    张放远见询问的人多,也就顺势说要请人,不过工钱开的低,男子一日三十文,女子日二十文,不餐饭,愿意来的就来。

    许禾却再他商量工钱时同他道“如此不好。”

    “你觉得工钱开的太低了”

    许禾摇头“倒不是工钱低,农闲时四处的劳动力工钱都低,只是你开了这个价,让他们干一日,保不齐许多人偷懒,反正是混满一天就拿这么多钱。”

    他刨过太多的地,经验不能更丰富。

    “那你的意思是”

    许禾道“这容易,同乡亲说垦一亩地多少钱,而非一日多少钱,如此他们一准儿不会偷懒,保管干的比谁都快。”

    张放远失笑“真有你的。”

    倒是不出许禾所料,干活儿工钱从做一日给一日,到垦一亩地再给相应的工钱,村民果然干的又快又好,几乎没有人在地里吹牛唠嗑混日子的,甚至有的还拖家带口的上地里忙活,叫着家里小些的孩子割草塞泥巴等等,壮力就搬走荒地里的石头,刨土。

    一个冬天村里的劳力都在张放远家的荒地上,热闹的很。

    大伙儿几乎都有事可做,都感激着张放远给活儿干,以前叫屠子叫老板的,现在都一嘴儿的好话喊起了张地主来,可比以前冬天农闲到处说长道短可要好多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