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二章 登基大典

作品:《太子殿下他对我图谋不轨

    秦骜饶有兴趣地看着场中这个满头辫子的北辽三王子。

    说他聪明吧,也不是很聪明。

    说他笨吧,又有点小聪明。

    相比之下,那位北辽大王子就理智多了。

    他身后,两个小萝卜头早在舅舅挨打后就跑了。

    他们要去找碧萝姑姑家的曹大人来给舅舅治伤。

    秦骜放下手里的酒杯,似笑非笑地看着三王子“三王子果真要向孤挑战”

    北辽三王子十分特别肯定“正是小王要挑战大靖太子,你可敢应战”

    秦骜笑了笑,又问他“一局定胜负”

    “是”

    “不会再出尔反尔了吧”

    北辽三王子一脸憋屈

    “是”

    于是风度翩翩的太子殿下终于起身,穿着他那身金丝绣成的五爪金龙蟒袍就下来了。

    景王提醒他“殿下是否要更衣”

    太子殿下摆了摆手“无妨,有那功夫,架都打完了。”

    觉得自己多此一问的景王“”

    倒是益王嗤笑一声“狂还是大哥狂”

    那可是北辽人。

    虽然二哥揍他们跟揍西瓜似的,但大哥怎么能跟二哥比

    大哥他那么文弱

    益王看清场上的场景,眼珠子都要惊出来了。

    “这怎么可能”

    一招。

    太子刚刚在台上站定,没有试探,没有犹豫,只是对北辽三王子礼貌一笑,就发动了攻击。

    他手里明明什么都没有,打在三王子身上却有如千钧。

    三王子自信的伸出手去挡大靖太子那一招,却被那股力量直接打倒在地上。

    太快了。

    大靖太子的腿立马就扫了过来,三王子看见地上那道裂缝,无比庆幸自己滚得快

    大靖的皇子们都是吃什么长大的

    怎么会有这样的怪物

    胜负无需多言。

    太子殿下理了理微微凌乱的衣袍,掸了掸上面不存在的灰尘。

    居高临下睥睨着问北辽三王子“认输吗”

    北辽三王子“他可以不认吗

    太子殿下久久等不到他回应,于是又往前迈了一步。

    三王子下意识地往旁边一滚,“认我认输”

    太子殿下停下脚步,用足尖把地上因为打斗卷起来的红毯一脚捋了捋。

    “三王子不必惊慌,友谊第一,比试第二。”

    “不过比试就有输赢,既然三王子已经认输,咱们先前的约定还作数吧”

    说这话,太子殿下看向的却是北辽使臣团的位置。

    准确的说,是北辽大王子。

    这一行人中,还得是他说话管用。

    北辽大王子起身,对着上面的大靖陛下鞠了一躬,又对大靖太子微微弯了腰。

    “自然,先前说的彩头依然有效,大靖赢了,我北辽将不再越过十三部落的界限。”

    太子殿下满意地点了点头。

    虽说北辽人都喜欢出尔反尔,但能管一时是一时。

    年后,等大靖在十三部落的布防起来了,到时候就是他们想要越界都越不过来了。

    而上面,英王目光灼灼地看着场上的人。

    没想到在上京这样的地方,大哥的身手依然这么强悍

    以前小的时候大哥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都是他们兄弟里最厉害的一个。

    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大哥突然就变得不那么厉害了。

    读书三弟比他厉害,习武自己比他厉害。

    若非因为他是嫡子,朝中很多人早就嚷嚷要废太子了。

    他离开那年,三弟在朝中的呼声最大。

    甚至他都觉得,父皇会不会有朝一日改立太子。

    可这一回回来,他发现大哥又变了,变回了曾经那副耀眼的模样。

    找机会他一定要跟大哥切磋切磋

    英王心想。

    夜色渐深,歌舞已歇。

    在场的人都有些微醺。

    尤其是大靖的官员们,被之前大败北辽勇士的亮眼战绩给鼓舞了,一激动大家就都喝飘了。

    因此在听见他们陛下宣布的这个消息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出现幻觉了。

    陛下说,他已经年迈所以精力不济,而太子早已能独自打理朝政,下能俯察民情,所以他决定要禅位了。

    皇帝陛下还对各位来使亲切地道“再过一月便是我大靖新帝的登基大典,诸位使臣不如留在上京观礼待新帝的登基大典结束再返程也不迟。”

    使臣们面面相觑,没有想到大靖皇帝的万寿节到最后会扔下这么一个炸弹。

    “自然自然,小臣能有幸见证大靖新帝的登基大典是我等的荣幸”

    “是极,小王在此提前恭喜贵国太子殿下了。”

    听见使臣们一个个开始祝贺了,一个个云里雾里的大靖官员们终于酒醒了。

    我的老天爷

    他们陛下在说什么鬼话呢

    新帝的登基大典

    这陛下还好好儿活着呢,怎么就新帝要登基了。

    难不成他们陛下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了

    自古以来,就没有几个皇帝活着的时候退位的。

    除非是被迫的。

    不然人都是在龙椅上坐到咽下最后一口气新帝才继位的。

    唯一知道一二内情的大概就只有礼部了。

    一句话,我年纪大了,我儿子现在出息了,我要当太上皇安享晚年

    礼部的官员也不想相信啊,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他们这几个月来可不仅仅是在筹备陛下的万寿节,还有下个月的登基大典。

    幸亏新帝的龙袍早在去年南巡回来后就已经开始制作了。

    不然哪里赶得及

    一般新帝的龙袍都会提前一两年开始赶制,再不断修改直到合身为止。

    毕竟这东西也不能做太快了,做太快显得你比较着急把当今陛下给送走。

    所以过了年陛下给他们下旨的时候,龙袍的雏形还没出来呢

    这几个月,织造府的绣娘们可苦了。

    每月的月休没了不说,还要没日没夜的赶制龙袍。

    绣娘们内心十分不解啊,明明去年的时候听说又从江南找来了一批绣娘,本以为可以给大家分担一些,结果连人影子都没见着。

    说是还有另外一位贵人的吉服也在赶制呢

    绣娘们没有办法,这可是龙袍,要是做不完耽搁了太子的大事儿,是要掉脑袋的。

    这就不得不说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逼一逼就出来了。

    就这么赶了几个月,还真叫她们做了个大概。

    这剩下的一个月,她们收收针脚,再处理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就可以拿去给太子殿下试试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