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赴任

作品:《首辅夫人重生后

    蒋明菀在家里掐算着时间, 数着徐中行回来的日子,心里倒是有些想他了。

    对于徐中行这次的升迁,她倒是不怎么在意, 因为重活一世, 她早就知道了结果。

    只是想着他这一路上, 来去路途这么遥远,也不知受没受罪。

    就这样在蒋明菀的期盼下, 五月初,徐中行终于从京城回来了。

    当天早上,蒋明菀还在睡觉呢,外头就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她迷迷糊糊的被芍药唤醒, 芍药有些激动的道“太太,老爷回来了。”

    蒋明菀一下自己就惊醒了, 下意识道“不是说明儿才回来吗”

    芍药满脸是笑“老爷挂念太太,提早回来了。”

    蒋明菀高兴的简直不知该说什么, 急忙让人伺候她更衣。

    匆匆忙忙的穿上衣裳, 还没来得及洗漱,正房的帘子已经被掀了起来, 然后徐中行便伴随着初夏的暖风,从外头走了进来。

    蒋明菀原本还坐在镜子前准备让人给她梳头, 听见动静立刻转过头去。

    下一刻,他们二人之间的眼神便撞在了一起。

    他看起来有些风尘仆仆,面上隐约有些疲惫,可是那双眼睛却依旧明亮, 目光沉沉的看着她, 直让蒋明菀心头狂跳。

    而下一瞬, 他便大步走上前来,也不顾屋里其他的丫鬟仆役,紧紧的将蒋明菀抱进了怀里。

    “我回来了。”他在她耳边轻声道。

    蒋明菀此时都有些恍惚了,她感受着他熟悉的气息,和他温暖的怀抱,心里不知怎么的,竟有些酸酸的。

    她不太好意思表现出来,只能又往他怀里缩了缩,小声道“你怎么才回来啊。”

    徐中行只觉得自己的心都快化了,又将怀中的人紧了紧,语气沙哑道“是我不好,路上耽搁了。”

    蒋明菀听他这么说,又觉得自己有些矫情,脸上忍不住热了热,可是心里又觉得很甜,忍不住将脸也埋进了他的怀里。

    至于屋里的丫鬟,看着两个主子人如此,便早就退出去了。

    而两人抱了好长一会儿,徐中行这才松开她,不过却没有走开,而是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她,这才道“你瘦了。”

    蒋明菀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哪里就瘦了,明明还胖了些。”

    徐中行却很是认真的摇摇头“不胖,太瘦了。”

    蒋明菀见他这样认真的说这事儿,忍不住又笑了笑,手上却拉着他坐在了一旁,一边给他斟茶一边忍不住嗔怪“既然说了明儿回来,又何必急这么一时半会的,竟然连夜赶回来,若是路上有个万一,我和孩子们可怎么办”

    徐中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这才温声道“也没什么事儿,就想早些回来,我不想让你等得太久。”

    蒋明菀有些不好意思的咬了咬唇,他竟还记得离开时自己说的话呢。

    徐中行却仿佛没事人一般,继续道“孩子们这几日都听话吗”

    蒋明菀点了点头“他们都很乖的。”下意识的,却没把自己一开始忙的手忙脚乱的事儿说出来。

    徐中行却叹了口气“擢哥儿调皮,芷姐儿娇气,又哪里能好带呢我这回去京里,也请了几个有名的嬷嬷回来,到时候也能帮衬你,只是她们脚程慢,落在了后头,只怕要再等几天才能过来。”

    蒋明菀听了忍不住又露出个笑来“老爷去了京里不操心大计,竟还挂念着这个”

    徐中行看了她一眼,许久才温声道“我不想让你太累。”

    说这话的时候,蒋明菀有些恍惚,上一世的时候,没有甘嬷嬷过来,徐中行好似后来也不知从哪儿寻摸过来了一个嬷嬷,帮着她带孩子。

    那时候她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如今想起来,却是滋味难辨。

    他那时候,也是怕累着自己吗

    想着这些,蒋明菀的心思越发复杂了,若是如此,那岂不是说,上一世徐中行就对自己

    可是,他书房里挂着的那个女人又是谁呢

    原本想将这件事彻底埋葬在心底的蒋明菀,第一次起了探究这件事的心思。

    可是这会儿却不好说到面上,蒋明菀只能笑着道“那就多谢老爷了。”

    两人正说着话呢,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动静。

    “父亲回来了真的吗”

    蒋明菀一听就知道是扬哥儿,而外头的丫鬟似乎是在说什么话阻拦扬哥儿进来,可能也是怕打扰了屋里的蒋明菀和徐中行。

    蒋明菀有些哭笑不得,徐中行走的时候,这小子高兴的什么似得,只觉得是失了束缚,但是如今听见徐中行回来,又第一个冲了过来。

    她看了眼徐中行,这才笑着对外头道“让他进来吧。”

    下一瞬,扬哥儿便掀了帘子走了进来,身上衣服还穿得歪歪斜斜的,面上却是满脸的喜色“父亲,您总算是回来了。”

    徐中行打量了一下儿子,道“你这几日在家中可还老实”

    扬哥儿面上笑嘻嘻“我老实的什么似得,您不信问母亲,您交代给我的功课我都做完了。”

    一边的蒋明菀自然不会拆儿子的台,也帮着笑着道“这话倒是不差,自打你走了,这小子便没偷过懒。”

    徐中行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问了几句学问上的事儿,扬哥儿虽然性子看着大大咧咧,但是在学问上还是很扎实的,徐中行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还算勤勉。”

    一听这个评价,扬哥儿又恢复了笑脸,笑着道“父亲,您这次去京城,可见了什么好玩的”

    徐中行在儿子功课过关之后,倒也不会拘束他旁的,听到他问,便把这次去京里的事儿说了一遍,说完之后淡淡道“人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你这次下过场之后,若是有暇,倒是可以出去游学一番,也算是对你的磨砺。”

    没成想扬哥儿听到这话却有些高兴的瞪大了眼“父亲真的让我出去游学吗”

    徐中行点头“自然。”

    “太好了”扬哥儿高兴道。

    一边又念叨着自己要去哪哪哪。

    蒋明菀却有些担忧“他年纪还这么小,真的无碍吗”

    徐中行听到她问,语气柔和了些许“我到时让平安跟着他,不会出事的。”

    蒋明菀这才放心。

    等到打发了儿子,徐中行这才和蒋明菀说起了自己这次升职的事儿。

    还是和蒋明菀记忆中的一样,他被升任为明州同知。

    明州那个地方,也算得上是一省的要地了,更是肥缺里肥缺,徐中行能捞到这个地方做官,前世今生两辈子加起来,蒋明菀都觉得有些惊讶。

    不过即便惊讶,蒋明菀却也没多想,以徐中行的能力,将他放到哪儿都是无碍的,不管这事儿里头有没有猫腻,反正最后徐中行是一步一步的走到了首辅的位置之上,谁也拦不住。

    等说完了调职之事,徐中行又把蒋家的事儿和蒋明菀交代了一下,其中最要紧的,当然是蒋太太的那句话。

    蒋明菀听完之后皱起了眉,许久才道“母亲这意思,难道是想蓁姐儿嫁回蒋家”

    这倒也不是她瞎想,她对自己的母亲还是了解的,若只是单纯操心蓁姐儿的婚事,她不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既然能说出来,那就是在试探蒋家人的意思。

    再一想蒋家的情形,蒋明菀得出这个结论也不是没有根据。

    徐中行也很同意蒋明菀的观点,他点了点头“约莫是这个意思,只是我看着大嫂好像有些不情愿。”

    当时邓氏看向他时的眼神,他并非没有察觉,只是当时假作不知罢了。

    蒋明菀叹了口气“大嫂性子高傲,自然是看不上咱们这样小门小户的,而且我在娘家时,与大嫂的关系也不算和睦,她不情愿也寻常。”

    徐中行听着这话,心里却有些心疼她,他一把抓住了蒋明菀的手,柔声道“你别担心,咱们蓁姐儿迟早能找个好人家。”

    蒋明菀抬起头看向他“我自然是信老爷这话的,只是我的心思却是,老爷如今这情势,迟早也能回京,咱们蓁姐儿也要嫁到京城才好。”

    这话说的,徐中行都愣住了,自己都没有肯定能回京城的信心,她竟然对自己如此有信心,而且言辞间还是一副理所应当的姿态,没有半分勉强。

    徐中行心下一暖,握着她的手越发紧了,许久才低声道“你操心的很是,我会找人帮忙打听的。”

    说完又把知府调回京的事儿说了。

    蒋明菀这才露出了笑“太好了,知府大人熬了这么多年,也总算是熬出头了,日后你也能在京里有个帮衬的。”

    听她这时候还在为自己考虑,徐中行心中愈发柔软,笑着将她拥入怀里。

    徐中行自打从京城回来之后,就开始办理交接的事情。

    因为他平日里行事就很有条理,因此这件事儿倒也好处置,不过三两天,他就弄得差不多了,又给衙门的书吏交代了一番,便准备前往明州府赴任了。

    徐中行这边轻松,但是蒋明菀这边收拾起来却麻烦的多。

    一边是家里的仆役需要遣散,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在本地雇佣采买的,许多人故土难离,带走也不好,因此蒋明菀早早的就将不跟着走的仆役都尽数遣散。

    之后又将她在本地入了干股的铺子折算清楚,又把如今住的这个宅子托给了牙行。

    不过宅子处置起来就没这么容易了,一时半会儿也出不了手,之后可能还要留人在此地收尾。

    处置完这些外头的事情,家里的东西收拾起来也不清闲。

    这还是蒋明菀在早有所料的情况下,先让人收拾了几样大件,即便如此,眼前的事情还不少,零零碎碎的收拾了好几日,终于打包齐整。

    挑了黄道吉日,徐家一行人这才离开了延宁府。

    走的时候,知府夫人和同知夫人都来送他们。

    芸姐儿虽然已经成婚了,却也过来相送,她和蓁姐儿两个,哭的什么似得,言谈间都是依依不舍。

    文哥儿也抱着自己儿子来了,他拍着扬哥儿的肩膀道“小弟,你这回去了明州府,可不能再像以往似得的胡闹了。”

    扬哥儿心里也是舍不得的,但是听到这话却有些不服“我哪里就胡闹了,文大哥可别看不起人,我今年就要下场,等我考上了秀才,我哪里去不得到时候我还回来看你”

    文哥儿听着有些哭笑不得,但是却一脸感叹的摸了摸扬哥儿的脑袋,温声道“那我就等着那一日。”

    再多依依不舍的送别,总有分离的时候,眼看着包下来的船就要起航了,赵夫人这才流着泪松开了拉着蒋明菀的手。

    “日后你若空了,也来京城看我。”

    蒋明菀有些伤感的点头“你放心,咱们迟早有见面的那一日。”

    蒋明菀带着孩子们上了船,在前来相送之人的注视下,缓缓离去。

    在船上的日子并不好受,虽然在延宁府住了三年,但是徐家一家子,却都是实打实的北方人,哪怕是最跳脱的扬哥儿,自打上了船,也蔫吧了许多。

    不过他到底精力旺盛,等适应了几日之后,便又活蹦乱跳的。

    每日在船上就没个闲的时候,最后徐中行实在看不过眼,就将他拘在身边,亲自教导他读书。

    这是自打徐中行来了延宁府之后,就再没有的待遇,一开始扬哥儿还新鲜呢,但是时日一长,就被父亲的严格要求折腾的生不如死。

    甚至很没出息的跑来找蒋明菀求救。

    蒋明菀有些好笑“你不说自己已经把书都读通了吗怎么这会儿又叫苦”

    扬哥儿哭丧着一张脸道“是我说大话,母亲您快救救我吧,好不容船上能松快几日,再这么下去,我可就真撑不住了。”

    看着儿子可怜巴巴的样子,蒋明菀到底还是应了,眼看也快到明州府了,让他松快几日也好。

    见着母亲应了,扬哥儿一下子就缓过劲来了,先把蒋明菀谢了又谢,然后便高高兴兴的出去了。

    看着儿子的欢喜劲儿,蒋明菀又想起了上一世的扬哥儿。

    上一世的这个时间,扬哥儿的腿已经确定好不了了,因此不过一夕之间,这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便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比徐中行的话还少。

    同样是在船上,同样也是被徐中行拘在身边读书,可是那时候的扬哥儿却没喊过一声苦,甚至比徐中行要求的还要刻苦。

    可是蒋明菀却宁愿他像现在这样,会撒娇,会胡闹,会笑嘻嘻的找自己讨饶,哪怕不懂事也没事儿,只要他好好的,那就什么都好。

    晚上的时候,徐中行回了和蒋明菀住的船舱,蒋明菀把上午的事儿和他说了,忍不住嗔怪“也让他松快两日吧,等到时到了明州府,只怕想要松快也没机会了。”

    她这样细声细气的求他,让徐中行十分受用,略微矜持了一会儿,便立刻答应了她的请求。

    “也好,那之后几日便让他松快松快,等到了明州府,整顿几日,就该送他回乡参加县试了。”

    蒋明菀听着这话,忍不住为扬哥儿鞠了一把同情泪,小子,和你父亲斗,你还嫩得很呢。

    很快,他们便到了明州府,而明州府衙也早有人在此接人。

    来得是同知跟前的一个书吏,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看着很是慈眉善目,说话也很有条理,这是个老秀才,在衙门里做老了的人。

    徐中行问他衙门里的事情,他也能答得上来,一路将徐中行一行人送到了早就腾干净了的同知官邸,笑着道“这是上一任同知留下来的,前几日我找人收拾了一下,地方简陋,怠慢大人了。”

    徐中行打眼看了一圈,是个三进的宅子,虽然稍微旧一些,但是怎么也和简陋搭不上边,只是看这书吏的言辞,倒也不像是谦词,看起来这明州府的官的确好做。

    徐中行听话听音,大概也就摸出了一些底细,面上却不动声色,温声道“已经很好了,多谢你领路。”

    那书吏笑的十分和善“哪里敢称谢,大人远道而来,咱们倒也想尽尽心意,因此凑了一桌酒席,想要为大人接风洗尘,不知大人可愿意赏光”

    徐中行知道这就是一波试探了,也没有拒绝,直接道“也可,只是今日有些晚了,等明日吧。”

    书吏见他没有拒绝,心里松了口气,立刻点头“这是自然,不敢打搅大人休息。”

    说完也没耽搁,急忙走了。

    而等这个书吏离开,徐中行这才转头去找了蒋明菀。

    蒋明菀这会儿已经坐着马车入了后宅。

    心里估摸着上一任的同知应该走的挺匆忙的,这后宅也没仔细打理,到处都看着乱糟糟的,虽然看着像是后来又有人过来收拾了一番,可是依旧不掩之前的匆忙。

    蒋明菀下意识的蹙了蹙眉,这要收拾好了,可要不短的时间。

    等到了正房门口,蒋明菀终于下了马车。

    看着正房的情形,蒋明菀倒是松了口气,正房倒是比别处能稍微齐整些。

    不过依旧还是短时间住不得人的。

    她正在思索要怎么收拾屋子呢,徐中行也来了,他看着眉头紧皱,似乎对眼前的情形也很不满意。

    “先去客栈住吧,这屋子需得找人来修缮一番。”

    徐中行先开了口。

    蒋明菀点了点头。

    如今可不比在延宁府了,在延宁府的时候,她们还没到地方呢,卫知府就将宅子收拾妥当了,她们一到,就直接入住。

    可是现在的明州府却不同,也就只有同知跟前的几个书吏帮着收拾了一下,知府衙门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

    蒋明菀也不去想这里头有什么猫腻,只绕着宅子看了一圈,将需要修缮的地方都让人记下,这才又带着孩子跟着徐中行去了客栈。

    等到了客栈,徐中行也没休息,而是带着福安去了牙行找承接修宅子的人。

    平安和玉兰夫妻俩留到延宁府处置宅子的事情了,因此现在徐中行跟前也就一个福安听用。

    蒋明菀考虑着如今徐中行的身份地位,觉着还是要给他多配几个长随才好。

    只是这事儿却也不急,等到住进了宅子再说。

    因为客栈的地方有限,徐中行最后包下了两个院子,一个作为他的书房,同时扬哥儿也住在这儿。

    一个蒋明菀带着龙凤胎和蓁姐儿住。

    蒋明菀住正房,蓁姐儿住在西厢房,龙凤胎则是安置在东厢房。

    这还是第一次住这么局促的地方,蓁姐儿也有些不习惯。

    不过她到底懂事,并不抱怨,甚至还带着自己的丫鬟一起收拾屋子。

    倒是把蒋明菀看的心疼的不行。

    后来让人去找了人牙子,好歹先雇了几个干粗活的婆子过来。

    只是即便如此,蒋明菀看着一家子住在这种地方,还是有些忧愁,只盼望着宅子能早点修好。

    晚上的时候,徐中行终于回来了,他今儿跑了一天都没休息,看着也累得不行,蒋明菀急忙给他更衣上茶,等到他坐到榻上,喝了口茶,这才缓过劲来。

    蒋明菀也不忍心再问他宅子的事儿,只道“老爷急这一时半会的做什么,等日后再找人手也是来得及的。”

    徐中行却摇了摇头“早一日安置了早安心,你不必担心我,我还好,只是今儿陪着工匠们看宅子的破损时费了些心力。”

    蒋明菀心中还是有些心疼,起身有心想要帮他摁一摁。

    但是徐中行却拉住了她的手,柔声道“不必了,我如今已经好多了,工匠也与我说了,宅子要安置出来,只怕至少都要小一个月,这段时间,要委屈你和孩子了。”

    蒋明菀嗔怪似得锤了他一下“我倒也不是娇贵的客栈都住不得的人。”

    徐中行抓着她的手,轻声一笑“便是你愿意住,我却是不想让你这般委屈的。”

    蒋明菀听着这话,心下一跳,忍不住看了一眼徐中行。

    在这次来明州府的路上,蒋明菀借着帮徐中行收拾行李的机会,其实是有意无意的在他书房里找了一回那幅画的。

    但是也不知是徐中行藏得深还是什么,她竟然没找到。

    只找到一首诗,看着像是徐中行早些年写的,写的都是早春时节的景色,可是蒋明菀隐隐约约的,倒是从字里行间看出几分情意来。

    而且那首诗收的极妥帖,这么多年了,也就纸张看着旧了许多,字都是清晰的。

    蒋明菀当时心下有些不安,可是到底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证据,她也没好意思拿着这个问徐中行,只能将这件事压下。

    可是如今看着徐中行温柔的脸,她心中又忍不住想,他在她之前果真喜欢过旁人吗

    那人是谁他也曾这么温柔的看过那人吗

    这些念头在她心中如同长草一般,下意识的就想要张口说出来。

    可是想着这些时日以来的恩爱,蒋明菀到底将这个念头又压了下去,罢了罢了,如今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反正现在在他身边的是她,他的眼中心里也是有她的。

    这般想着,蒋明菀心中倒是有些苦涩起来。

    徐中行此时也察觉到了蒋明菀情绪上的变化,心里有些疑惑,正想问呢,外头突然有人传话知府大人来了,要见徐中行。

    这话一传进来,夫妻俩都愣住了,知府怎么这会儿来了

    可是到底上官上门,也不能拒之门外,徐中行思索了一瞬,很快起身回话“让知府大人稍候,我这就来。”

    说完话他回过头看向蒋明菀“若是我回来的晚了,你就先睡,不必等我。”

    蒋明菀也知道这是要紧的事儿,不敢再烦他,立刻点了点头,又帮着他换上了件见客的衣裳,这才将人送了出去。

    看着徐中行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蒋明菀轻轻叹息了一声。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