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第 60 章

作品:《[清穿+红楼]皇子宠妻指南

    林掌柜没明白黛玉的意思, 不由一脸迷茫。

    黛玉也不欲解释,只道“你只需把这句话传给师兄,他听了自然明白。”

    林掌柜“是。”

    出去的时候他忍不住向宁嬷嬷请教“姑娘和六贝勒在打什么哑迷呢”

    宁嬷嬷叹息一声“聪明人就是瞒不住啊”

    林掌柜“”

    林掌柜我常常因为不是谜语人而与你们格格不入

    林掌柜郁闷地传消息进宫, 胤祚刚从栖流所回来, 听到德清转达的消息扭头就往回走“我想起来还有点事,再回栖流所一趟。”

    德清“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迟早都要有这一遭,逃避是没有意义的”

    胤祚“”

    胤祚停下脚步瞪了德清一眼“你胆子越发大了”

    德清嘿嘿一笑。

    胤祚沉默着走了一段路, 突然道“其实我也没有骗林妹妹,只是瞒了一部分事情没说而已,也不是很过分吧”

    德清提醒他“您骗林姑娘说林大人快回来了。”

    “”胤祚虚弱道,“我也不是有意的,不这么说怎么合理地让林姑娘搬出来呢”

    德清说“也不是没有办法, 譬如现在, 林姑娘明知道您是哄她的, 但还是听您的话搬出来了,可见不一定要哄她的。”

    胤祚“”

    “你还知道自己身份吗”胤祚气急败坏道,“提醒你一下,你的主子是我不是林妹妹”

    德清嘿嘿一笑“其实您不用那么紧张, 您以前怎么哄和皇上解释的,如今便怎么和林姑娘解释就罢了。”

    那怎么能一样胤祚叹气,他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熊康熙,但这么对黛玉

    不行做不到。

    胤祚不知该怎么和黛玉解释, 只好暂时装乌龟,缩壳子里硬躲了两天, 实在拖不下去了才收拾了一堆东西去林家。

    林家下人倒是没拦着他, 十分顺利地见到了黛玉。

    胤祚讪讪一笑“师妹。”

    黛玉轻哼一声, 扭过头去不理人。

    胤祚张张嘴,道歉的话还是没敢说出口。只能心虚地转移话题“我给你带了点东西。”

    他招招手,便有下人捧着东西鱼贯而入,胤祚一一为黛玉介绍

    “这是西洋进贡的料子,西洋闪金缎和金银丝缎各一匹。今年宫里统共就得了十几匹,额娘也就那么一些,我好容易才求来的,给你做衣裳正合适这料子夏天穿着凉丝丝的,你不能常用冰,穿这个好歹凉快些。你瞧这闪金缎华丽,金银丝缎素雅,也能换着风格。”

    “今年内务府烧了一批上好的秘色瓷,你不是想知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什么风采吗我带了一套茶具与你,你瞧瞧这色泽形状,是不是如冰似玉这釉层又薄又透,真真是好看极了”

    胤祚一边说一边偷眼去瞧黛玉脸色,见她虽有意动,却始终不肯说话,只好讪讪地把东西递给朱莺“给你们姑娘换上吧。”

    “奴婢可不敢”朱莺连连摆手,“这东西民间不能用,叫人知道了还了得”

    “没事,我和汗阿玛说过了,你们只管大大方方用便是”胤祚道。

    朱莺询问地看黛玉,见她只是垂着眼睑并没有反对的意思,这才接过东西笑道“拖您的福,咱们也能见识见识这稀罕玩意儿了,这可是皇家特用的东西呢。”

    “皇室特用的东西你们见识得还少了吗”胤祚笑着打趣,见黛玉仍旧不为所动,心提得更高了。话说到这个地步都没用,看来问题真有点大。

    胤祚还想垂死挣扎,又拿出一样东西。这回竟是盘子大小的缸子,里面装了大半缸清水,正有一个乌龟在里面爬来爬去。

    雪雁打趣道“莫非这也是贡品不成”

    “正是呢,此乃暹罗贡品,名六足龟。龟有健康长寿的寓意,故而我特意带来给师妹,希望师妹福寿绵长。”

    朱莺和雪雁闻言稀奇地去打量那乌龟,笑道“还是六贝勒惦记着我们姑娘。”

    胤祚还是看黛玉“应该的。”

    大约是他的眼神太直白,黛玉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一双含情目如今蒙了一层水汽,越发显得雾蒙蒙的“师兄还是不打算告诉我吗”

    胤祚一惊“纵然我不该瞒着你,怎的就哭了”

    “你不与我说,我总是胡思乱想不能平静,”黛玉用帕子抹眼泪,哽咽道,“你这般瞒着不敢叫我知道,莫非是父亲出事了”

    “你怎会这么想”胤祚惊讶地看着黛玉,见她眼泪越掉越凶,连忙安慰道,“罢罢罢,告诉你便是,此事与林大人无关,你别多想了。”

    胤祚叹气“我原不是故意瞒着你,只是这事污糟,想着你还是不知道为好。如今”如今却不能不说了。

    胤祚把王夫人对黛玉的般般算计一一道来,胤祚心知此事龌蹉,故而十分措辞十分委婉,然而黛玉听完还是不由白了脸。

    胤祚连忙安慰“你别怕,我一直叫人盯着呢,不会叫你出事的”

    “我自是相信师兄的,只是”黛玉白着脸问,“此事外祖母知道吗”

    胤祚一愣,抿抿唇不答。

    黛玉搅着帕子颤声道“她知道是不是”

    “她虽知道,却是在事后,没有参与进去,且还因此罚了王氏,”胤祚连忙安慰黛玉,想了想还是补充道,“但她也想促成你和贾宝玉,还曾和林大人提过婚事,只是被拒绝了。后来还曾试图让贾宝玉和你亲近,打的便是叫你和贾宝玉两情相悦的算盘,向来父母总是拗不过儿女的,若你自己瞧上了贾宝玉,纵是林大人不乐意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难怪有一段日子宝玉总是不去上学,我曾经问过,他说外祖母替他在二舅舅面前说了话,每日只需上半日课即可,我只当外祖母太娇惯宝玉如今想来,我那段日子确实总能偶遇宝玉”

    黛玉细细回想,当初懵然不知之事如今再想来便显得恶心可憎起来。

    她素日知道外祖母疼爱宝玉胜过自己,只是这本也是情理之中,她从没有怨怪过。黛玉以为外祖母也是疼惜自己的,却没想到她会为了宝玉这般算计自己。可见那点所谓疼爱不过是无关利益时的一点消遣罢了,实在廉价至极

    黛玉越想越伤心,回想这些日子对贾母的真心,仿佛像是一场笑话,眼泪不由越流越凶,终于揪着衣领“哇”地一声吐了出来。

    这一吐把众人吓了一跳,手忙脚乱扶她去床上歇了,胤祚则连忙给她把脉开了药。

    只是药熬好了黛玉却不肯喝,只把脸埋在被子里默默垂泪。

    胤祚劝她“知道你伤心,但不能不吃药啊”

    “吃完药再哭成不成”

    “你拿自己身子开玩笑,岂不是白费了我的心血”胤祚叹气,“你这般折腾自己,是不是在怪我呢”

    黛玉抹着眼泪回头“跟你又有什么相关”

    胤祚说“若非我把此事告诉你,你便不会如此伤心。你心里怪我,所以便把自己折腾病了,还不肯吃药,好让我忧心牵挂却无计可施,日后还要搜肠刮肚想法子替你调养,你让我身心都受折磨,便是对我的报复。”

    黛玉抿抿唇,低声说了一句“不是怪你。我宁愿伤心一场,也不想被瞒着做瞎子傻子”

    说完就接过药慢条斯理地喝了。

    胤祚给她嘴里塞了颗蜜饯,轻轻鼓掌“我们林姑娘真棒”

    黛玉脸色微微一红,然后又默默自闭去了。

    胤祚也不再劝,又陪了她一会儿就准备回宫,宁嬷嬷送胤祚出去,发愁道“贝勒爷怎么不多劝劝姑娘,她这个样子可怎么行”

    “多劝无用”胤祚叹气道,“任谁知道信任的亲人一直在算计自己都不免伤心,这时候怎么劝都是没用的。不若让她自己缓缓,你该相信师妹,她自己能想开的。”

    宁嬷嬷点点头“您说得是,只盼着姑娘能早些想通了,否则这般伤心总是伤身。”

    胤祚也不能肯定,这就得看黛玉怎么想了,若是钻了牛角尖,那短时间只怕是不行的。再则若是和贾母感情深厚,怕是她再通透一时也走不出来。

    胤祚叹气“这几日且随着她去吧,你们只管盯着她好好吃饭休息就罢了,我尽量每日都过来瞧瞧,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大岔子。”

    宁嬷嬷这才放心了些“只是要劳烦您了。”

    “说这些做什么,她是你们姑娘,也是我师妹,做什么不都是应该的”胤祚摆摆手就离开了。

    之后几日胤祚果真日日探望黛玉,也不做别的,只给她把把脉,盯着她喝了药,然后就是说说话罢了。

    因为盯得紧,黛玉身子倒是还好,只是精神总是不好,虽然不大哭了,每日却懒懒的没什么精神,若非必要也不说话,不是看书画画就是默默发呆。

    胤祚原来只是由着她,然而时间长了却不由担心起来。私下与宁嬷嬷道“咱们也该劝着些了。”

    “怎么没有劝”宁嬷嬷叹气,“素日我和朱莺雪雁没少劝着哄着,只是没什么用罢了。”

    她期待地看着胤祚“您可有什么法子吗”

    胤祚思索片刻“或许是你们太温和了我试试旁的法子。”

    宁嬷嬷“”

    不是她瞧不起胤祚,就他在黛玉面前那样子还能用出什么不温和的法子

    宁嬷嬷心里疑惑,只是胤祚如今只粗略有个想法,故而不好与她说。

    这天胤祚回去思索许久,第二天来时便带来一个风铃。

    黛玉坐在窗户下看书,胤祚便把风铃绑在窗边,轻轻拨弄一下风铃便叮铃作响,清脆可爱极了。

    胤祚趴在窗台上问黛玉“好听吗”

    黛玉默默点了点头,并不多言。

    胤祚“这是用海螺做的,你听说过海螺吗,它生活在海里,听说海螺生活在较浅的海域,故而每次涨潮落潮时,都会有许多海螺被冲到岸上,又来不及跟着浪潮回到海里。他们和许多小生物一起遗落在海岸上,当地居民便会拿着桶和盆,光着脚踩着泥沙、迎着夕阳把它们一一捡起来,拿回去卖了或者给餐桌上添一道菜。他们把这个称为赶海,这海螺就是这么来的。”

    大海实在太遥远太神秘了,黛玉没听过这些,不由地便放下书细听起来。

    胤祚道“我得了这么些海螺,于是制成了风铃,但它还有很多用途,可以制哨子,他们称作螺号;也可以用来种花,那花就像是海里长出来似的,极有意境,你想试试吗”

    黛玉眼神微动,但还是没有说话。

    胤祚继续诱惑道“海螺在海里长大,大海不仅给了它生命,还有其他的恩赐,听说把耳朵凑近海螺,就能听到大海的声音,你要不要试试”

    胤祚说得实在浪漫极了,黛玉不由被打动,但她又懒得说话,故而不发一言,只想着等没人了自己听一听便罢了。

    岂料胤祚叹了一声“既然你不喜欢罢了,我把它拿回去吧,免得碍你的眼。”

    黛玉“”

    最后胤祚还是把海螺风铃带了回去,黛玉嘴张了张,还是没有阻拦。

    第二天胤祚又来了,这回他没有带风铃,而是带了许多瓶瓶罐罐,其中不乏价值昂贵的琉璃瓶。

    宁嬷嬷迟疑道“您拿这些做什么”

    “我想着师妹不喜欢风铃,给她瞧个更稀罕的,”胤祚指使人准备东西,东西也很奇怪,什么清水啊油啊,除此之外就是笔墨,愣是看不出有什么联系。

    胤祚神秘一笑,拿笔在纸上画了一个箭头,然后把纸竖着放到桌上“你们瞧,这箭头现在是向上的,你们知道怎么在不动这张纸的前提下让箭头转而向下吗”

    众人纷纷开动脑筋,诸如“把桌子翻过来”、“倒立去看”等不靠谱的法子都想出来了。

    胤祚只笑问黛玉“师妹知道怎么办吗”

    黛玉迟疑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宁嬷嬷笑道“贝勒爷别为难咱们了,快说吧。”

    胤祚笑了笑,把一只琉璃瓶放在那张纸前,然后往里面注入清水,随着清水渐渐变多,隔着瓶子再看,那箭头果然变成向下的样子了

    众人惊呼出声,黛玉也不由坐直了一些。

    雪雁几乎以为自己眼花,不由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那箭头还是向下的。

    她把瓶子拿开,箭头又恢复向上,再放下,又成了向下的。

    雪雁把瓶子拿开放下数次,果真隔着装了水的琉璃瓶,纸上的箭头方向就会调转。

    雪雁眼睛亮晶晶“怎会如此”

    胤祚笑着问黛玉“师妹也想知道吗”

    黛玉点点头。

    胤祚引导她“那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黛玉闭着嘴不说话了。

    胤祚叹气“看来师妹还是不感兴趣,罢了罢了,我不说了。”

    黛玉“”

    胤祚和宁嬷嬷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些笑意,这不温和的法子果然管用,黛玉今日便比昨日好了一些,想来他们再接再厉,要不了两天就该好了。

    第三天胤祚照例要去林家,然而出门前康熙却突然派人找他。

    胤祚被康熙找习惯了,压根没当回事,到了御书房却见诸位兄弟都在,而康熙正在检查一一检查他们的功课。

    胤祚“”

    胤祚转身就要溜,可惜御书房进来容易出去难,胤祚最终还是被留下来接受考校。

    他惯于逃学,向来是康熙的考校重点,往日他虽不去尚书房上课,但托记忆力好的福,每天只需抽空背上一两个时辰的书,差不多也够应付康熙不时的考校。

    然而如今却有不同,一则如今课业愈发深了,只靠背书便不够了;二则胤祚这些日子忙着军医学院和实验室的事,并没有时间念书。

    于是他便被考成了锅巴,焦脆焦脆,生不如死。

    胤祚被考得惨烈,康熙脸色也不好看“你的功课怎么越来越差了成什么样子”

    胤祚心说你当爹的不要太贪心好不好,他能做好一件事不错了,怎的既想叫儿子赚功劳,又要叫儿子文武皆通,白日做梦都没那么美的

    再说人各有长,他就是记忆力好,但在四书五经的理解上真没有什么天赋,幼时功课大多靠死记硬背也就罢了,如今确实难以与四阿哥等人相较,不见就连勤奋的五阿哥如今也与四阿哥相差愈大了么。

    人各有命,何必强求

    但胤祚不敢说,他深知这时候不要和康熙顶嘴,否则康熙只会说得更多,然后罚得更狠,胤祚可没时间听他叨叨,天色不早了,他还得去找林妹妹呢。

    胤祚自觉委曲求全,然而康熙可不会那么容易放过他,在把每个儿子都夸了一遍,又各自挑出点毛病之后,康熙就挥挥手让他们回尚书房继续读书,并且特意指了指胤祚“小六也去,朕看你的功课得好好补补了”

    胤祚“”

    胤祚义正言辞“汗阿玛,我的肩膀上还有责任,身为一个大夫,我不能弃我的病人于不顾”

    康熙不吃他这套“那你就下课后给人看病,什么时候把尚书背熟了什么时候才能不上课。”

    胤祚“”

    事实证明,当家长真的生气时,熊孩子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的。康熙不仅派梁九功亲自送胤祚去尚书房,还派人在外面盯着他,第二天胤祚还没醒康熙就派人接他去上课,坚决杜绝任何逃课的可能。

    胤祚“”

    胤祚只能老老实实上课,并努力发挥自己的记忆力背书了。

    林府里,黛玉坐在窗户下长久看向院门口,手里的书被风吹得翻页了都不知晓。

    朱莺端了碗酸梅汤进来,笑道“今儿天气热,这酸梅汤在井里镇过的,凉丝丝又不冰人,姑娘喝一些解解暑吧。”

    黛玉摇摇头“我没有胃口。”

    “正是没胃口才要喝呢,酸梅汤酸酸爽爽正开胃”朱莺道,“不管怎么着您都得好好吃饭,否则瘦了,六贝勒见了要生气的。”

    这话果然说服了黛玉,她端起碗啜饮两口,犹豫道“今儿初几了”

    “初五了,”朱莺叹气道,“六贝勒三日没来了,不知道他书背的如何了。”

    黛玉抿抿唇,撇开脸道“原不是我们能操心的。”

    胤祚夜以继日努力苦读,终于用三日时间背下尚书,康熙考校后勉强点头“背的还算流畅,只是不通其义,朕给你出几个题目,一个月内写好文章交给朕,若是不通就继续读书吧”

    胤祚“汗阿玛,你明明说只要背熟就好了。”

    康熙点点头,理所当然道“你背熟尚书当赏,故而朕答应你不用上课;但若课业不好便当罚,罚你上课有什么不妥”

    胤祚“”

    最后胤祚是苦着脸抱着一张纸离开的,出了御书房他就把纸往荷包里一塞,带着德清匆匆出了宫。

    宁嬷嬷见到胤祚十分高兴“您背完书了”

    “背完了”胤祚骄傲地挺了挺胸,扫了一圈没见到黛玉,略有些心虚道,“师妹呢”

    莫非生气不肯见他了

    “出去了,奴婢带您去寻吧。”

    宁嬷嬷带着胤祚穿花拂柳来到花园,却见高高的花木下,一道单薄的身影正弯下腰捡起落红,悉心放进帕子里。

    胤祚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哪怕他没细读过红楼梦,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旧清晰记着黛玉葬花这个情节,还有那首极有名的葬花吟。

    胤祚不记得全诗,只记得其中几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字字泣血,声声绝望

    如今看着相似的情景,胤祚如何能不紧张。他上前几步,果然见黛玉一边捡花瓣一边还念念有词。

    胤祚心提得越发高了,黛玉先是被贾母伤了心,后来他又突然几天没来,若说一时想不通也是有的。

    胤祚心里忐忑,迟疑地提步上前,然后就听到了黛玉的话

    “木槿花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有消肿之效,外敷可消疮肿、治肺痈和烫伤;紫薇花则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都是好药,不能浪费了。”

    胤祚“”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