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平城

作品:《月照寒山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有两人策马而来。

    临近了,张楠才看清楚, 前面的男子,竟然是吴小刀。

    张楠眉头微拢那个大字不识的兵鲁子怎么来了

    吴小刀到了镇国将军府门口,一勒缰绳,利索地下了马。

    吴小刀豪爽一笑“见过诸位夫人”

    张楠狐疑地看着吴小刀,问“吴副将怎么来了”

    吴小刀瞥了他一眼,笑了两声,道“此去南疆,路途遥远,我京中事忙, 无暇分身,家兄和你们一起出发,可以更好地保护嫂夫人和莫大人。”

    说罢,吴小刀让开一步,张楠目光放远, 落到吴小刀身后男子的身上,那男子面色淡漠,长相普通,脸上还有一道刀疤,看着有些骇人。

    张楠道“城郊守备军在此,还有我兵部的同僚, 各个都是好手,何需劳动吴副将派人”

    吴小刀淡定道“谁知道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别有用心的人万一嫂夫人和莫大人出了什么意外, 我如何对得起将军的在天之灵”

    张楠哑口无言。

    他看了这孟羽一眼, 孟羽也恰好在打量他, 四目相对, 不知为何,张楠居然感受到了一种威慑。

    沈映月笑着开口,道“多谢吴副将,这一路上,要劳烦孟师父了。”

    孟羽压低声音,道“夫人客气了。”

    府中武艺最高强的便是梁护卫,但沈映月担心京城有变,于是将梁护卫留在了府中。

    最终,她在侍卫之中,挑了松青、松柏随行。

    但南疆情势复杂,民风彪悍,沈映月还需要一位了解当地的人充当向导她便去找了吴小刀。

    但此前,她也没想到,吴小刀居然会推荐孟羽。

    她记得孟羽说过,曾经从军之时,一直待在南疆。

    孟羽武艺高强,睿智可靠,有他一路相护,沈映月也放心了不少。

    老夫人立在台阶上,意味深长地看了莫寒一眼。

    徐徐开口“孟师父,映月和衡儿便交给你了你们三人,务必要平安回来。”

    莫寒心领神会,拱手一揖“老夫人放心,在下定不辱命。”

    老夫人这才微微颔首。

    众人作别。

    张楠见沈映月和莫衡上了马车,自己便也坐上了前面的马车。

    孟羽骑马,守在沈映月的车驾旁,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镇国将军府门前大街,向南进发。

    车队行进速度很快,不到半个时辰,便顺利出了城。

    沈映月今日起得早,并没有什么胃口,于是没有用早膳。

    巧云细心地备了干粮和茶水,道“夫人,您多少吃一些罢腹中空空,颠得难受呢”

    沈映月接过干粮,忽然想起一事。

    她撩起车帘,莫寒下意识转头,看了她一眼。

    日光散落在沈映月面上,照得面颊莹润如玉。

    沈映月道“孟师父未用早膳罢”

    莫寒目视她“未曾。”

    沈映月一笑“我猜也是。”

    说罢,她将一袋干粮,通过车窗递出。

    “吴宅距离镇国将军府那么远,孟师父急着赶来,应该是没有时间用早膳的。”

    莫寒微微一怔,她竟心细至此。

    他伸手接过干粮,沉声“多谢莫夫人。”

    沈映月笑着放下车帘。

    莫寒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拿着干粮。

    他低头看了一眼,这干粮定是自己的母亲准备的以前,每当他要出征,母亲便会亲手为他准备面饼,里面会放好些肉糜,烤得喷香。

    马车之中,沈映月掰下一块面饼,送入口中。

    莫衡坐在一旁,拿着一副大旻版图,看得正起劲。

    沈映月问“等到了南疆,你准备从何处开始”

    莫衡指了指版图上的一个突出的点“宛城。”

    沈映月定睛看去,道“这宛城北通云城,东临巫城,又在河流山川的交界处,确实是一处要地。”

    怪不得当年西夷废了老大劲将宛城攻了下来,霸占了十年之久。

    莫衡点点头,道“我之前看过兵部的堪舆图,只大约绘制了山川河流,但期间的险阻和距离,却并不明晰我也问过吴副将,大多数将领,都是凭着自身对当地的了解,来排兵布阵的万一遇上个新将领,那岂不是糟了”

    沈映月表示赞同,道“你说得不错但这堪舆图绘制之前,你可以去军营走一走。”

    莫衡好奇问道“为何还要去军营”

    沈映月提醒道“你这堪舆图最终既然是为了给将士们用的,最好提前问问他们在堪舆图一事上,有哪些难处,你在绘图之时,也可以着重考虑。”

    在沈映月眼中,开启一个新项目,自然是要提前确认需求的。

    莫衡若有所思道“二嫂说得有理待到了南疆,我便去当地驻扎的军营里转转,问问他们的情况。”

    沈映月颔首。

    众人为了赶路,中午只在途中匆匆吃了些干粮。

    巧云给沈映月和莫衡沏了茶,沈映月便叮嘱巧云“记得给孟师父也送些水去。”

    巧云乖顺应声。

    莫衡道“二嫂,你怎么对孟羽这般好”

    沈映月看他一眼,道“人家救过我们的性命,难道不该么”

    莫衡喃喃“话虽这么说但他毕竟无官无职,与吴副将是不一样的我见二嫂对那张楠,都未见这般客气。”

    沈映月徐徐道来“吴副将和白副将帮衬我们,多少是看着将军的面子但孟师父与将军并无直接关联,他能对立行倾囊相授,又屡次对我们伸出援手,已经十分难得。”

    “莫衡,一个人的地位、财富,都不应该成为交朋友的首要条件最重要的,不过人品。”

    莫衡认真点头,道“我明白了,二嫂。”

    众人奔波了一日,终于入了平城。

    平城是一座小城,算不得繁华,到了夜晚,街上不过寥寥数人,完全比不上京城。

    到了驿馆,沈映月与莫衡,一前一后下了车。

    此行负责安全的,是郊守备军的队长,冯虎。

    张楠走了过来,对冯虎道“冯队长,我们今夜便在这里休息了。”

    冯虎领命去了,便让一部分开始搬运随行物品,另一部分人,去排查周围的情况。

    巧云和松青松柏一起,将沈映月和莫衡的东西搬入驿站。

    莫衡忍不住动了动脖子,坐了一天的车,他早就累了。

    沈映月问“饿了么”

    莫衡点点头,他低声道“二嫂,听说这平城的面食,做得很是有名不若我们等会出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莫衡说罢,张楠也走到了他们面前,道“我来过平城,知道有一家店,味道尚可若莫夫人和莫大人不嫌弃,我愿做东,请各位品尝。”

    莫衡一脸兴致勃勃,吗,满口答应下来“好啊”

    沈映月转向一旁的莫寒,问“孟师父一同去罢”

    莫寒低头,看了沈映月一眼,出声“好。”

    张楠盯着莫寒看了一瞬,莫寒注意到了他的目光,却置若罔闻。

    众人稍事休息,一刻钟后,四人便一起出了门。

    大旻没有宵禁一说,京城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总是张灯结彩,街边铺面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但这平城的主街之上,却又几分冷清,开着的食肆和酒楼,也屈指可数。

    “这平城虽然离京城不远,却穷得很。”

    张楠一边引路,一面低声道。

    莫衡问道“为何”

    张楠笑道“这几年,年年征兵,京城里能征的不多,便大多从周边的城池招揽这平城本就没有多少田地,壮丁又大多从了军,余下的老弱妇孺,可不就得过苦日子么。”

    沈映月看了张楠一眼。

    他语气平静,似乎早就见怪不怪了。

    过了一会儿,张楠带着他们来到一间装潢考究的面馆前,道“若我没记错的话,这里便是平城最好的面馆了。”

    莫衡笑了下“看起来还不错。”

    说罢,便跟着张楠,迈步走入大堂。

    莫寒跟在沈映月后面,他回头环顾四周,确认没有人跟踪他们,才进了面馆。

    张楠熟门熟路地为众人点了吃食,便道“这平城的面食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先帝南巡,曾经来过这里传说,当年先帝夸了一句,这平城的面做得好,于是有不少百姓,就都开起了面馆来还有人将面馆开去别处,美其名曰,这是御膳。”

    沈映月听了,笑而不语。

    看来这名人效应,自古便十分有效。

    过了一会儿,吃食便被呈了上来。

    除了每人有一碗面,张楠还点了不少油果子、撒子等食物,都是京城中少见的。

    莫衡饶有兴趣地拿起一条撒子,送入口中,嚼得嘎吱响。

    莫寒端起茶杯,静静饮了一口。

    这大堂虽然宽敞,却只有寥寥几桌客人。

    众人开始吃面。

    他们的位置离门口不远,门外伫立着几个衣衫褴褛的孩子,都眼巴巴地往里看。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过五十的老婆子,徐徐走了进来。

    她来到桌前,低声道“各位大人夫人能不能行行好,赏民妇一点儿吃的民妇的孩子们都饿了好几日了,实在是熬不下去了”

    说罢,她便回头,指了指门口的孩子们。

    就在此时,孩子们也鱼贯而入,纷纷挤到桌前

    “大人夫人行行好罢”

    “求求你们了,我好饿啊”

    “赏点儿什么都行啊”

    孩子们看上去可怜兮兮,小脸也是黑乎乎的,身上的衣衫满是破洞、黄泥,看起来狼狈极了。

    沈映月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可她抬眸,看了一眼那婆子,却面色微变。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