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发人深省

作品:《月照寒山

    午间的日头有些毒辣。

    田边的木屋前, 支起了一个小摊儿,小摊儿上摆着茶水和水果。

    沈映月坐在木椅上,闲适地看着书。

    莫莹莹蹦蹦跳跳奔了过来, 一双圆眼笑成了月牙儿。

    “二嫂,我巡视完了”

    沈映月没有抬眼, 淡声“如何”

    莫莹莹道“莫衡已经犁地半亩了, 世子那边也终于插上了秧苗,至于罗端”

    “他连肥料都挑不动,阿亮还在帮忙呢”

    沈映月笑了笑, 道“很好,继续。”

    莫莹莹一笑“是”

    说罢,又兴高采烈地奔去看莫衡犁地了。

    正午的日光最烈,莫衡双手推着曲辕犁, 已经热得汗流浃背。

    村长坐在田坎上, 笑眯眯地看着他“公子啊,是第一次做这犁地的活儿罢”

    莫衡“嗯”了一声, 又奋力将曲辕犁推进了一段,而后, 便站起身来, 抬手擦了擦汗。

    村长笑了下,递给他一壶水,道“先喝点儿水, 坐在旁边歇会儿。”

    莫衡看了一眼那旧得掉了皮的水壶, 犹豫了片刻,却终究接了过来。

    老村长手脚利索地下了地, 莫衡便摸索着上了田坎。

    他伸出手, 正要拧开壶盖, 却发现自己满手是泥,莫衡顿了顿,身旁没有手帕,也没有清水,便只得在自己满是淤泥的裤腿上擦擦。

    随后,他拧开水壶,仰头喝水。

    这水清冽中带着一丝甘甜,竟出奇地舒爽。

    莫衡一口气便喝了大半壶。

    莫衡放下水壶,忍不住感叹道“这水可真好喝若是用来泡茶,定是上佳之选”

    村长愣了愣,笑道“当真这是咱们村里的泉水,咱们世世代代都喝着这一汪泉水,习惯了。”

    莫衡抬眸看向村长,村长肤色黑得发亮,一口牙还缺了好几颗,但笑起来却格外慈祥。

    莫衡见村长一边犁地,还能一边气定神闲地聊天,实在有些惊讶,道“村长您今年贵庚”

    村长乐呵呵道“小人马上便六十九了”

    莫衡微微一惊,他上下打量了村长一瞬,村长干起农活来,这精气神完全不像一位古稀老人。

    村长看出了莫衡的疑惑,便笑了起来“这农活儿,以前在村里主要是年轻人干,这几年朝廷征兵,把不少壮丁都征走了,咱们留下来的人,自然要帮着种地了,不然,可要饿肚子喽”

    莫衡诧异问道“饿肚子”

    这儿明明有那么多田地,且年轻男子们都去从军了,粮食应该绰绰有余才对

    村长笑道“公子家世显赫,自然不知百姓的苦楚如今的赋税,依旧是收人头税,但村里不少壮丁从军入伍,根本不在村里,可官府是按原有的户籍人数来收税的,若是再赶上天灾,那可就难熬了前几年,附近的村里还饿死过人呢”

    莫衡长眉微蹙,诧异道“饿死人这可是京城脚下啊”

    村长无奈道“京城脚下又如何百姓之命,尚如蝼蚁,何人惜之”

    莫衡心头轻颤,顿时沉默下来。

    他之前看了不少策论相关的书籍,但很多内容都是一知半解,关于“立税”、“徭役”、“征兵”等内容,都是一扫而过,但直到今日,他才能真切感受到,那些律例、规则对百姓的影响。

    不少当权者,一叶障目,高高在上却不知百姓可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莫衡正微微出神。

    村长又道“不过,年前下了几场大雪,都道瑞雪兆丰年,说不定,今年会有好收成呢”

    说罢,村长低下头,握紧曲辕犁,佝下身子。泥水淹上了他的裤腿,但他却毫不在意,两只劲瘦的胳膊,紧紧握住曲辕犁,奋力向前推去,顷刻间,便犁了一大片田地。

    莫衡将水壶放到一旁,跳下了田地,道“村长,让我来罢。”

    村长一愣,爽朗地笑起来“好好好还是年轻的后生有力气”

    距离莫衡不远的田地上,世子正猫着腰,小心翼翼地插着秧苗。

    他两只手指捻着秧苗,往田里一插,可这秧苗要么是很快倒了,要么是被泥土埋了,总之是站不起来。

    世子有些泄气,道“一点儿也不好玩”

    说罢,他气得一把扔了手中秧苗。

    “哎呀。”一旁的王婶连忙走了过来,她俯下身子,仔仔细细拾起地上的秧苗,心疼道“这么好的秧苗,可不能浪费了呀”

    世子绷着一张脸,很是不高兴。

    王婶将秧苗捡起来之后,走到世子面前,温言道“公子莫急,第一次插秧,都是这样的哪有不费力就能做好的活儿呢我当年第一次插秧的时候,差点儿气得把田坎都踩烂了”

    王婶说得夸张,世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世子嘀咕道“这秧苗也太难伺候了”

    王婶点了点头,赞同道“公子这话说得没错,这小小的秧苗,插上之后,还要精心呵护,给它们浇水、施肥,让它们好好晒太阳若是天公不作美,就算好好照看了一年,可能收成也不好真到了收割的时候,方能体会到农耕的不易。”

    王婶相较城中的妇人,皮肤黑黄,一身布裙也十分粗糙,但为人却极有耐心。

    听了王婶的话,世子忽然想起早上自己吃的那碗面条,他嫌弃味道不佳,浪费了一大半。

    如今想来,心中竟生出了一丝愧疚。

    世子问“既然如此,王婶何不干点儿别的营生,非要种地呢”

    王婶笑了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村子里,依靠种地为生,离了这儿,我也不知道该去哪儿啊。”

    世子低头,看了一眼王婶手中的秧苗,她的手指头又粗又短,一看便是干惯了农活。

    “王婶何不让家人来帮忙这插秧也是体力活儿,您一介女流,身子怎么吃得消”

    王婶温和地看着世子,道“公子一看便是心善的人,可惜啊,民妇的相公去得早,前几年,儿子从军去了南疆,便没有再回来”

    王婶凝视世子一瞬,勉强笑了笑“若是吾儿还在,应该也和公子一般高大了”

    世子微微一顿。

    每一场战役背后,都有无数的人会受到伤害。

    他曾经听过父亲与幕僚谈起战后的死伤人数,但当时听来,不过是一个无关痛痒的数字,当真正到了一位母亲面前,他才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感知。

    见王婶思念儿子,世子也想起了自己早逝的母亲,不禁有些伤怀。

    “世子”

    清亮的女声传来,世子收了思绪,抬头一看“莹莹小姐,你怎么来了”

    莫莹莹一身绯衣,亭亭玉立在田坎上,笑意融融地看着他。

    “我闲着无聊,过来看看,要不要帮忙”

    世子一听,露出笑意“好啊”

    莫莹莹抿唇一笑,便身形灵动地跳下了田地,笑道“王婶,快教教我呀”

    王婶见莫莹莹生得貌美,但却毫不娇气,也喜欢得紧,忙不迭地点头“好嘞”

    莫莹莹爽朗直率,一来便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也让世子的心情好了不少。

    两人一人握着一把秧苗,比赛似的插入田地里,很快便铺了一大片。

    但罗端比起他们二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他先是死活不肯入茅房,被梁护卫用剑指着进去之后,又吐了一轮。

    “我说姓梁的,你能不能放过我你家夫人让我施肥,没让你害死我吧”

    罗端吐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张脸惨白惨白的。

    梁护卫点头“只要罗公子好好施肥,小人自然不会为难公子。”

    罗端欲哭无泪,只能颤颤巍巍的挑起粪桶,哭丧着脸往前走。

    一旁的青年阿亮,见罗端实在面色不好,便低声道“公子,您先挑到田里,等会儿我帮您一起施肥。”

    罗端凉凉道“算你懂事,若你表现好,本公子不会亏待你的。”

    阿亮一听,笑了起来“这本来就是我的活儿,公子不必放在心上更不用给我银子”

    罗端有些意外,侧目看了阿亮一眼。

    他自己挑着粪桶,晃晃悠悠地往前走,但阿亮却主动帮他扶着担子。

    阿亮身上穿了一件洗地发白的褂子,一张脸黑得发光,但眼神却十分清亮,他笑得淳朴,没有一丝讨好的意味。

    很快,罗端和阿亮便到了田边。

    阿亮指着这一片田地,朗声道“这一片便是我照看的田地了”

    面前的田地十分广阔,阿亮说着话,脸上有一丝骄傲的神情。

    罗端轻笑了声,道“不过是一个施肥的,有什么可自豪的”

    阿亮眉毛一扬“施肥又怎么了若是没有我们施肥,城中的贵人们,如何能吃上香软的米饭、白嫩的馒头”

    他说得一本正经,倒是让罗端有些无言以对。

    梁护卫见罗端磨磨蹭蹭,便道“二公子,今日,这片田地都要施肥,若是没有干完,可是没有饭吃的。”

    罗端回头瞪他“你敢饿着我”

    梁护卫笑了“小人自是不敢但夫人就不一定了。”

    罗端面色一僵。

    没错,沈映月那个女人什么都能做得出来她拿鸡毛掸子抽过他骗他去慈济村,坑过他的银子如今还让他

    罗端看了一眼手边的粪桶,差点儿气得吐血。

    但他的小厮如今还没有找来,这梁护卫又是个凶神恶煞的,罗端便只能告诉自己好汉不吃眼前亏

    他臭着一张脸,转过去看向阿亮,道“怎么施肥”

    阿亮先简单地给他讲解了一遍,而后,又拿起了大瓢,手把手地示范了起来。

    罗端一面干呕,一面咬牙盯着他看,偏偏那阿亮没有一丝不耐,只顾认认真真施肥、讲解。

    罗端忍无可忍“你一个大男人,整日在这儿和粪桶打交道就算了,还这般怡然自得你就不能做些有出息的事么”

    阿亮呆了呆,站起身来“公子,什么是有出息的事”

    罗端微怔,竟然有些答不上来。

    阿亮咧嘴一笑“我虽然没出息,但我弟弟有出息。”

    罗端下意识问了句“你弟弟是做什么的”

    阿亮道“我弟弟自幼读书,可是村里的第一个秀才,再读上几年,说不定能做官呢”

    他提起弟弟,便满脸都是笑意。

    “那你为何不读书”

    阿亮无奈地耸耸肩,道“我自小读书便比旁人慢,先生看了我总是头疼,加之家中拮据,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我便让弟弟上学,自己回家种地了。”

    罗端皱起了眉“这也太不公平了”

    阿亮道“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公不公平的呢”

    “弟弟会读书,他若成器了,那便是光宗耀祖的事我如今种田,虽然赚得不多,却也能勉强糊口,能继续供弟弟读书这样,一家人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啊”

    罗端沉默了片刻,道“可是你将读书的机会让给了你弟弟,几乎永远也不可能比他厉害了”

    阿亮笑了起来“我为什么非得比弟弟厉害呢”

    罗端一怔,疑惑地看着他。

    阿亮道“公子出身高贵,想来是什么都不缺,但这世间大多数人,是像我这样的出身平平,资质平平我早知道自己比不过旁人,又何必非要给自己添堵”

    “弟弟读书读得好,我也可以成为种田厉害的人呀每个人的路不同,若是总看着别人,自己就要摔跟头喽”

    阿亮乐呵呵地说着,将桶提到了田边,开始施肥。

    罗端沉默了一会儿,才走了过去。

    “罢了,见你一副倒霉相,本公子便勉为其难地帮帮你。”

    日落西山,红霞漫天。

    沈映月坐在木屋前,看完了一本书,问廖先生“什么时辰了”

    廖先生答道“夫人,已经到了晚膳的时间。”

    沈映月微微颔首,站起身来。

    只见莫衡自田坎上缓缓走来,他在地里踩了一日,身上脏得不行,走到沈映月面前时,都有些不好意思。

    沈映月淡淡一笑“今日感觉如何”

    莫衡苦笑“我的身子已经没有知觉了”

    他从未干活这么久的重活,手上的虎口,都磨得破了皮,原本白皙的面颊,也被晒得发红,虽然没有之前那般清秀,却多了几分刚毅的味道。

    “莫衡,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世子的声音响起。

    莫衡转身一看,只见世子和莫莹莹肩并着肩,一起走了过来。

    两人的衣服下摆都有不少泥,看起来有些狼狈,但面上却挂着笑意。

    莫衡不可置信地看着莫莹莹,道“你难道去给世子帮忙了”

    莫莹莹笑着点头,道“插秧还挺好玩的就像排兵布阵似的”

    莫衡蹙起眉来“莫莹莹,你到底是谁的妹妹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莫莹莹理直气壮道“犁地没有插秧好玩。”

    莫衡“”

    沈映月问“二公子呢”

    世子抬手指了指后面,道“他们今日磨蹭得太久,我方才路过田里,他还在和阿亮一起施肥呢”

    莫衡笑道“不来也好,免得闻到他的味儿,我连饭都吃不下了”

    沈映月转头,对廖先生道“先带他们去吃饭,给二公子留一份。”

    廖先生沉声应是。

    莫莹莹便兴高采烈地进了木屋,世子虽然想换一身干净衣服用膳,但如今实在累得抬不动脚,便也跟着莫莹莹进去了。

    莫衡走在他们后面,有些迟疑。

    沈映月看了他一眼,道“怎么了”

    莫衡抿了抿唇,道“二嫂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

    “你说。”

    莫衡沉吟片刻,开口“为何二嫂明明知道,永安侯府要对我们不利,却还对罗端这般仁慈”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