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振作

作品:《月照寒山

    大厅之中, 顿时安静了一瞬。

    老夫人抬起眼帘,目光落到自己年轻的孙女面上。

    “你说。”

    老夫人沉声道。

    莫莹莹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 道“莹莹暂时不想成亲了。”

    话音未落, 三夫人便诧异开口“你说什么不想成亲你”

    老夫人摆摆手, 让三夫人稍安勿躁。

    老夫人打量莫莹莹一瞬,只见她神色笃定, 眼神倔强倒是比她的父母, 性子更有棱角。

    “为何不想成亲陈家不好, 我们还可以找旁的。”老夫人温言道。

    莫莹莹却摇了摇头, 道“祖母, 这次退婚一事, 让莹莹明白了一点。”

    老夫人凝视莫莹莹, 问“哪一点”

    “这世上之人,大多趋炎附势,拜高踩低。”

    此言一出, 不但老夫人面色顿了顿。

    连在场的其他夫人,脸色都沉了几分。

    沈映月却掀起眼帘, 饶有兴趣地看了莫莹莹一眼。

    小姑娘, 经此一事, 似乎长大了些。

    莫莹莹继续道“我是莫家的女儿,若镇国将军府一蹶不振,我无论嫁到哪里, 都会受人欺负。”

    “与其这样,我还不如留下来, 帮二嫂一起, 重振门楣, 待我镇国将军府东山再起,看谁还敢欺辱我们”

    莫莹莹声音不大,却字字铮铮,听得人心头发热。

    三夫人喃喃“莹莹,你还小,不明白姑娘家的好年华,就那么几年,你若不早些嫁人,以后还有谁会要你”

    大夫人也有些忧虑,道“莹莹,你真的想好了么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莫莹莹语气坚定,一字一句答道“我都想好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愿意承担后果。”

    三夫人见劝不住莫莹莹,更急了:“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死心眼儿你”

    “罢了。”

    老夫人一出声,便打断了三夫人的话。

    老夫人的目光,定定地投在莫莹莹身上,道“祖母答应你,不逼着你嫁人以后你的婚嫁之事,你自己看着办罢”

    三夫人一听,急道“这”

    大夫人伸手,拉住三夫人,低声安慰道“莹莹刚刚经历了陈家一事,短时间恐怕都不想议亲了,还是给孩子一些时间为好。”

    三夫人闭了闭眼,默默叹了口气。

    沈映月却走到莫莹莹身旁,伸手,一把将她拉起。

    她直视莫莹莹的眼睛,清浅一笑“既然想好了,就好好走下去。”

    莫莹莹唇角微微扬起,重重点头。

    “二嫂这便是我选的路。”她眼神清澈,笑意盈盈“虽然不知道怎么走,但总要迈出第一步。”

    沈映月微微颔首,笑道“很好。”

    学会选择和承担,是长大必经的过程。

    而莫崇的夫人柳若琴,一直站在大夫人身后,她见莫莹莹说不想嫁人,心头也有些感触。

    若是莫崇和莫寒都还在,莫莹莹自然可以安安心心做她的千金小姐,更不会遇上退婚这般事项。

    她不免想起自己的儿子,立行。

    镇国将军府若真的日渐式微,那立行日后还有家族可依吗

    立行见母亲微微有些出神,便问道“母亲,姑姑为什么不想嫁人”

    柳若琴回过神来,竟不知如何回答。

    莫莹莹却爽朗一笑,几步走到立行面前,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嘻嘻笑道“姑姑想多陪立行玩玩,所以先不嫁人了,好不好”

    立行连忙推开她的手,捂着脸,怯怯道“不好不好,那我的脸要被捏肿了”

    说罢,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莫莹莹扬声道“立行别跑啊姑姑还没捏够呢”

    大厅中的气氛,终于轻松了起来。

    众人散了之后,沈映月与柳若琴一前一后出了厅门。

    “弟妹,我昨日与友人小聚,她们个个都对流光阁赞不绝口,可见你用心之至。”

    柳若琴性子温和,说起话来也温柔如水。

    沈映月笑了下“大嫂得空,也可以去坐坐,当散心也好。”

    柳若琴笑道“我倒是想去,不过最近忙着帮立行找私塾,还未得空。”

    “私塾”

    沈映月有些奇怪。

    镇国将军府这样的高门大户,一般都会聘请专门的先生,来府上为小公子授课。

    柳若琴看出了沈映月的疑惑,解释道“立行平日便总是憋在府中,很少与人交际我听说城中开了几所很好的私塾,有不少大臣的孩子,也在那里上学,便想让立行去试试。”

    沈映月点了点头“也好。”

    在沈映月看来,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学识同等重要。

    两人继续向前走,院子里的嬉笑声,却打断了沈映月的思绪。

    沈映月转头看去,只见立行和一个小男孩,正在院子里绕着沙池玩,一个人跑,一个人追,不亦乐乎。

    那小男孩和立行一般大小,穿着粗布衣裳,笑脸明媚,天真无邪。

    立行平日里看着羞涩,此刻却咯咯笑个不停。

    柳若琴见立行跑得满头大汗,便走了过去,一把拉住他,掏出帕子为他擦汗。

    “这么冷的天,仔细着凉。”柳若琴温声嘱咐道。

    立行正在兴头上,虽然被柳若琴拉着,却依旧对小男孩道“小杰,一会我们继续玩啊”

    沈映月站在一旁,笑而不语。

    那名唤“小杰”的男孩,见到柳若琴和沈映月,连忙乖巧地行了个礼“夫人好。”

    沈映月轻轻点头,问柳若琴“大嫂,这孩子是”

    柳若琴笑了下“这是史管家的孩子,史小杰。府中孩子少,立行便经常同他一起玩。”

    沈映月见他们两人,一人拿了一根木棍,便问“你们在玩什么呢”

    立行抿唇笑了下,小声道“婶婶,我和小杰在玩写字呢”

    “写字”

    沈映月抬眸,瞥见了沙池中,用木棍写了不少歪歪扭扭的字,还有几个字,写得相对方正,一笔一划,清清楚楚。

    沈映月问“这是谁写的”

    立行抬手一指“是小杰写的”

    小杰见沈映月问起,小心翼翼道“我随手写的写得不好,让夫人见笑了”

    说罢,他还怯生生地看了沈映月一眼。

    沈映月一笑,道“写得不错。”

    小杰听了,眼神都亮了几分“真的”

    沈映月点点头。

    就在这时,小杰的母亲田氏来了。

    田氏本来是过来找小杰的,但一见沈映月和柳若琴,便连忙福了福身子,道“奴婢见过两位夫人。”

    沈映月见到田氏,忽然有了几分印象。

    田氏之前在后院做工,但马管事调整完府内的考核制度之后,便有不少人腾了出来,去干别的活儿。

    田氏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她调到了后厨。

    既要兼顾后厨,还要照顾小杰应该并不轻松。

    沈映月淡声“免礼。”

    田氏笑了下,将小杰拉到一旁,道“这孩子总嚷着想来找立行小公子玩,一玩就忘了时辰,没有给两位夫人添乱罢”

    柳若琴笑道“小杰很乖的。”顿了顿,她指着沙池里的字“他的字也写得不错已经上私塾了吗”

    一提起这事,田氏默默摇头,答道“这字是奴婢的夫君教的,私塾也还在找”

    柳若琴听了,轻轻应了一声。

    沈映月却思索起来史管家是官奴出身,这田氏不用说,自然也是奴籍。

    在大旻朝,官奴与私奴不同,除非得朝廷大赦,否则一辈子都是奴籍。

    而奴籍又比贱籍稍微好些,有读书、经商、务工等权利。

    柳若琴最近也在找私塾,便兴起问道“我听说近日里,史管家经常出门,是不是已经有看好的私塾了”

    田氏面色微顿,眼神暗了几分,低声道“还未曾找到能收小杰的私塾。”

    话音一落,小杰面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默然低头,踢起了脚边的小石子。

    沈映月顿时明白了。

    大多数私塾,都只愿意接收良民的孩子,一般来说,良民也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与奴仆的孩子为伍。

    史管家和田氏,虽然兢兢业业,在镇国将军府占了一席之地,但依旧无法解决小杰求学的问题。

    沈映月思忖片刻,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单独请一位先生,教授小杰但这必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史管家和田氏的能力,应该是养不起一位像样先生的。

    田氏还要回厨房帮忙,便冲沈映月和柳若琴福了福身子,拉着小杰离开了。

    小杰走之前,还将他写字的木棍捡了起来,宝贝似的塞进了口袋里。

    柳若琴看着他们的背影,低声道“我原本问过史管家,要不要帮他请一位先生,但史管家拒绝了。”

    沈映月秀眉轻蹙,问“为何”

    柳若琴道“你来的时间短,还不了解史管家他一贯严于律己,周到妥帖他担心,如果我们区别对待他的孩子,会惹得其他的家丁不满,反而难以收场。”

    沈映月听了,低声道“自古以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史管家的说法,也不无道理。”

    沈映月回到书房。

    这书房原本是莫寒的,但她如今用得顺手,便将莫寒的东西,都搬到了里间。

    将书房外间,布置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巧霜敲了敲门“夫人,流光阁的册子送来了。”

    沈映月抬手,接过册子。

    还未翻开,便道“这次一定是马管事记的。”

    巧霜忍不住问道“夫人,您怎么知道”

    沈映月笑了下“若是廖先生写的,会在重要的页数里面,插上书签。”

    一个人的工作习惯,是会体现在细节当中的。

    这是流光阁的记事簿,专门用来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经手的人只有廖先生、马管事和巧霜。

    沈映月翻开一看,果不其然,上面写得密密麻麻,重要和不重要的内容混在一起,一行接着一行,让人眼花缭乱。

    沈映月无奈笑笑,这马管事对外长袖善舞,但论条理性,和廖先生差了十万八千里。

    沈映月道“明日,让马管事来见我。”

    巧霜点头应声“是。”

    沈映月开始翻看流光阁的记事簿。

    现在已到了初冬,越来越接近年底,夫人小姐们讨论的日常,无非是添些什么华贵冬衣、钗环首饰,这内容并没有什么含金量。

    沈映月继续往后翻。

    有人提到大理寺与巡防营正在掐架,就为了之前镇国将军府遇刺一事两边相互推诿,闹得皇帝不悦。

    沈映月蹙了蹙眉,这大理寺和巡防营的办事效率也太低了,况且遇刺之后,大理寺和巡防营的人表面上说着在查案,实则,只来过镇国将军府一次,连案发的细节都没有问清楚。

    果真是一帮酒囊饭袋。

    沈映月看着流光阁的记事簿,倒是颇有几分前世,看新闻的感觉。

    忽然,沈映月看到一条记录,上面写着,翰林院大学士去看望了病中的沈太傅。

    沈太傅,就是沈映月的父亲。

    沈映月自从穿越过来,还没有正式见过他。

    在办理莫寒的后事之时,沈太傅便派人传话来,说患了风寒,身子不适,无法前来吊唁。

    而后,沈映月差人回府问话,沈太傅又让下人告知她,先顾好镇国将军府,不要急着回去。

    沈映月重孝在身,确实也不宜到处走动,便一直没有回过太傅府。

    待这段时日忙完,她要回去看一看父亲才是。

    就在沈映月思忖之时,外面却响起一阵脚步声。

    “二嫂,在吗”

    是莫衡的声音。

    沈映月敛了敛神,淡定地收了记事簿,一抬眸,恰逢莫衡走了进来。

    莫衡见沈映月坐在莫寒曾经的位置上,微微一愣。

    莫衡长眉挑了挑“你居然敢坐他的位置”

    沈映月淡淡瞥他一眼,问“如何,有毒吗”

    莫衡轻哼了一声,道“那倒不是莫寒可小气得很,他这书房,从不许人进来,更别说让人坐他的椅子了。”

    沈映月“哦”了一声,道“将军在天有灵,应该不会怪我的。”

    莫衡又好奇地打量了一圈,喃喃道“原来他有这么多书,不但是个武痴,还是个书呆子啧啧”

    沈映月“你今日是闲得慌外面的庭院还没扫,你可以去帮忙。”

    莫衡连忙敛了敛神,道“当然不是”

    他走到沈映月面前,郑重地拿出一幅卷轴。

    这卷轴收得仔细,纤尘不染。

    沈映月抬眸“这是什么”

    莫衡轻咳了下,顿时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我画的,你看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