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释放天性

作品:《月照寒山

    今晚夜黑风高。

    莫衡瞟了世子和罗端一眼, 道“你们身为官宦子弟,连慈济村都不知道”顿了顿,他继续道“这是先皇在世时,下令筹建的, 专门用来收容流民, 朝廷会定期拨些银两来救济他们。”

    罗端嘴角抽了抽, 道“你的意思是,这个村里全是叫花子”

    世子也懊恼不已,脸上写着大大的后悔二字。

    沈映月淡淡道“这么说并不准确。”

    “近些年来,战乱四起,除了流民以外, 还有不少无家可归的伤兵, 也来到了这里。”

    沈映月所提到的伤兵,大多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

    但朝廷对这些人,并没有给太多的补偿, 而伤兵们大多又没能力再行谋生, 便只能靠着微薄的救济度日,他们有的已经没了家人,生活十分困难, 便流落到了这里。

    莫衡沉默片刻,问“二嫂, 你怎么会来这里”

    沈映月淡定地掏出一张帖子,道“他们今日迎接南疆回来的伤兵, 给府上递了帖子。”

    话音未落, 村口处有一阵脚步声, 由远及近。

    为首的是个身形魁梧的男人, 他身后还跟着两名男子, 一人拿着一个灯笼。

    三人走得近了,众人才看清,这男子生得一脸横肉,左脸上还有一道疤痕,看起来十分可怖。

    世子和罗端下意识往莫衡身后缩了缩。

    莫衡嫌弃地看了他们一眼。

    那壮实的男子本来绷着一张脸,到了沈映月面前,忽然躬身行礼“莫夫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沈映月笑了下“可是祝村长”

    祝村长连忙点头“正是草民”顿了顿,他看向其余几人,问“这几位是”

    沈映月淡淡道“这位是亡夫堂弟,莫衡。”

    “这位是汝南王府世子,这位是永安侯府二公子。”

    世子和罗端冲沈映月挤眉弄眼,只想等会儿找机会离开,却听沈映月道“他们都是随我来参加篝火晚会的。”

    祝村长一听,露出笑容,脸上的疤痕看起来更狰狞了。

    “几位公子能来,真是蓬荜生辉里面请,里面请”

    世子和罗端欲哭无泪。

    直到祝村长侧身引路之时,众人才发现,他少了一只右手。

    沈映月一声不响地跟上祝村长,莫衡沉吟片刻,也跟在了沈映月后面。

    梁护卫自然随侍在他们左右,世子和罗端对视一眼,这荒郊野岭的,若是他们自己回去,也很可能会迷路。

    便只能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祝村长一边引路,一边道“莫夫人,前两日您派人送来的吃食,已经足够吃到入冬了,当真是雪中送炭,大伙儿感激不已。”

    沈映月平静道“没什么,将军不在了,他之前的未尽之事,我会帮他做完的。”

    沈映月是在查账之时,发现有一笔支出,费用不小,却写得不清不楚。

    经过查证之后,才发现莫寒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给慈济村捐些物资,救济流民伤兵。

    祝村长叹了口气,道“这些年来,若不是将军一直默默资助慈济村,恐怕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将军这般好的人,没想到天妒英才,实在是可惜夫人可要节哀啊”

    莫衡沉默地走在后面,他低声问梁护卫,道“莫寒一直在资助慈济村”

    他比莫寒小不了几岁,一直不肯唤他二哥。

    梁护卫低声答道“是,当年莫家军也有一部分遣散的伤兵来了慈济村,将军说过,按朝廷的规则,没法给他们太多补贴但站在良心的角度,却不能不管他们。”

    莫衡抿了抿唇,不说话了。

    世子和罗端冷得瑟瑟发抖,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世子环顾四周,发现周边有不少茅屋,看起来十分简陋。

    罗端也忍不住到处张望,低声抱怨“老子抛弃了美酒和美人,就为了来这里喝西北风”

    世子虽然自己也不悦,但仍然忍不住怼他“怎么,待不下去就回去啊”

    罗端差点气笑了“哎呀,我还偏偏要待着了谁熬不下去谁就是废物”

    世子蹙眉道“你一天到晚就知道说废物,能不能换个新鲜词整日废物废物的”

    “你拐着弯骂我废物是不是我最讨厌人家说我废物了”罗端怒意上涌,便要和世子开杠。

    莫衡回头扫了他们一眼,道“你们俩也老大不小了,能不能稳重点儿要让人家看汝南王府的笑话,还是永安侯府的笑话”

    罗端“嘿呀”一声“你明明是我手下败将还好意思教老子做人你上次被老子打的时候,怎么没见这么嚣张”

    莫衡面色僵了僵,怒道“手下败将你屁股不疼了”

    世子一听,好奇问道“屁股,什么屁股”

    罗端吼道“关你屁事”

    梁护卫忍不住咳嗽两声,道“三位公子,已经到了。”

    三人终于闭了嘴。

    他们放眼望去,只见村子中央,有一大片空地,空地之中,燃起了一堆篝火。

    村民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围着篝火而坐。

    从南疆回来的伤兵们,也坐在一起,有的人身上还裹着纱布,伤口未愈,但面上依旧洋溢着归家的愉悦。

    此刻,众人正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祝村长将几人领到了火堆旁,他扬起唯一的一只手,道“大伙儿快过来有贵客到啦”

    顷刻间,众人便围了过来。

    祝村长给村民们介绍了几人,村民们一见沈映月和莫衡,立即面露感激,分分开口

    “多谢镇国将军府的接济大恩大德,咱们铭记于心”

    “能见到将军夫人,真是咱们的福气要是没有镇国将军府,咱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听闻将军遇难,咱们都难过不已,还在村子里供奉了将军的泥像,但愿将军能早登极乐”

    “夫人可千万保重身子,来日方长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个个都眼神诚恳,感情真挚。

    沈映月看着众人,响起了百姓们到镇国将军府门前吊唁的场景,心头微漾。

    “多谢各位,镇国将军府一切都好,大家莫要挂心。”

    莫衡无言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虽然与莫寒不算亲厚,但不得不承认,莫寒确实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又高情远致,非常人能及。

    就算死了,还是有不少人惦记他。

    世子和罗端本来站在沈映月身后,但此时,被众人一挤,甚至到了外圈。

    世子踉跄退了两步,连忙理了理被挤皱的衣襟,愤而甩袖。

    他长这么大,还未受过这般冷遇

    罗端嗤笑一声“怎么,汝南王府来这儿,不好使了”

    世子面色涨红,瞪了罗端一眼,道“你有什么好笑的难不成你永安侯府好使”

    罗端一听,悻悻然闭了嘴。

    永安侯府一直被镇国将军府压着一头,罗端的父亲永安侯,一直对莫寒恨得牙痒痒。

    众人同沈映月和莫衡见礼之后,祝村长便引着众人走到一旁。

    这儿也没有像样的椅子,沈映月便随便找了块石头,淡定落座。

    莫衡也坐到了她旁边的石头上。

    沈映月看了他一眼,道“错过了花魁大赛,后悔么”

    莫衡抿了抿唇,反问道“二嫂是故意带我来这里的罢”

    “我知道莫寒事事优秀,但二嫂也不必用这种法子来刺激我。”

    沈映月却笑了笑,道“你错了,我是带你来找灵感的。”

    “找灵感”莫衡有些不明白。

    “绘画需要灵感,不是么”沈映月缓声道“你若是每日都待在温柔乡,灵感自然来源于那些美人但大千世界,包罗万象,你看得越多,灵感的来源就越多作起画来,就不会那么局限了。”

    莫衡讶异地看着沈映月,她一席话说完,道“你先不用思考我说的对不对,这里和你平时待的地方,完全不同,用心去观察和感受也许,能受到一些启发。”

    莫衡沉默下来,没有再说话。

    他抬眸,看向远处,一个削瘦的母亲,脱下了自己打满补丁的棉袄,披在了一个小女孩身上,又将小女孩的手握住,轻轻呵气,为她暖手。

    那小女孩看着约莫五六岁,一张小脸冻得通红,却一直依偎在母亲身边,笑嘻嘻的同母亲撒娇。

    莫衡仔细看那孩子,她因为面黄肌瘦,一双眼睛显得更大了,滴溜溜的,映射出淡淡的火光,好像两颗好看的小星星。

    母亲不知道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孩子乖巧地站起身来,便跑去找祝村长了。

    直到孩子跑开,母亲才忍不住抱住双臂瑟瑟发抖,没过一会,又不住地搓起手来,看起来冷极了。

    莫衡并不认识她们,但才一个场景,就从她们身上读到了饥寒交迫。

    “莫夫人,莫公子,饮些酒,暖暖身子罢”祝村长端着一碗酒走过来,递给沈映月。

    而他身后,恰好跟着方才那个小女孩。

    小女孩一手端着一个酒碗,小心翼翼地走着,努力不让一滴酒洒出来。

    原来,她的母亲让她来给祝村长帮忙。

    走得近了,小女孩露出大大的笑容“哥哥,喝酒”

    莫衡才看清楚,小女孩不但脸上冻红了,连小小的手指也有些肿。

    莫衡接过酒碗,忍不住问了句“你的手怎么了”

    小女孩咯咯笑起来“我帮娘亲洗衣服的时候,水好冷,就长了冻疮,娘亲说没事的,春天就会好”

    莫衡皱了皱眉“你这么小,你娘为何要你洗衣服”

    小女孩眨了眨眼,道“因为娘亲要出去干活呀,如果娘亲不干活,我们就要饿肚子了”

    她明明是个孩子,说起话来却一本正经,仿佛那些粗活本就应该她做。

    莫衡沉吟片刻,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咧嘴一笑“我叫馒头我最喜欢吃馒头了”

    莫衡心中微沉这孩子,只怕吃过最好的东西,就是馒头了。

    莫衡神思悠悠,馒头却已经慢慢走开了,待莫衡回过神来,又开始观察别的人。

    馒头手中还有一碗酒,她双手捧着,仔细地走到世子和罗端中间。

    她看看世子,又看看罗端,一时有些为难,不知道该先给谁。

    世子见馒头怯生生地看着自己,轻笑一声“怎么,哥哥好看吗”

    馒头歪着头,小声答道“好看。”

    罗端“切”了一声,道“他好看你莫不是眼瞎吧”

    馒头吓得退了一步,连忙把酒递给了世子。

    世子一看馒头向着自己,虚荣心顿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错,这孩子有眼力见儿”

    世子接过那碗酒,也不嫌弃酒碗破了,一口便饮了下去。

    这酒虽然不算好,但入口之后,辣的,反倒让他暖和起来了。

    世子原本嫌弃地上脏不愿坐,但此刻,他索性肆意地盘起了腿。

    世子见馒头生得可爱,便饶有兴趣打量了她一眼,却发现她小小的身子上,套了一件大人的破棉袄,灰败又脏污,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这衣服是谁的难看死了”世子皱了皱眉。

    馒头无辜地摸了摸身上的破棉袄,小声道“这是娘亲的棉袄,我们只有这一件衣服”

    “什么只有一件衣服,那怎么行”世子不可置信道“你好歹是个姑娘家,不说日日穿得好看,起码要换洗,衣服不能有味儿”

    罗端无情地打断他“我说世子,你以为这儿是你汝南王府,人人都锦衣玉食谁能像你一般,一日换好几身衣裳”

    世子横他一眼,忽而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馒头,道“这个给你,让你娘给你买些冬衣”

    馒头一愣,连忙摇头“我娘说了,无功不受禄,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啰嗦什么给你你就拿着”说罢,一把将银子塞给了馒头。

    馒头见世子十分强势,也不敢推辞了,道了声谢,便拿着银子走了。

    过一会儿,馒头娘和馒头却一起过来了。

    馒头娘是个瘦弱的妇人,她牵着馒头,走到两人面前,低声问“请问是哪位公子,方才赏了馒头银子”

    馒头连忙指着世子“娘,就是这位好看的哥哥,他让我们买冬衣呢”

    馒头娘连声道谢“多谢公子,公子宅心仁厚,必有福报啊”

    世子一听,得意地看了罗端一眼。

    然后,他忍不住坐直了身子,作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来。

    “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罗端一见世子这副好人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伸手掏了掏袖袋坏了,钱袋落到了车上,如今手上只有一把玉扇了。

    世子见罗端迟疑,不屑地笑道“小姑娘这么可怜,你这堂堂永安侯府的二公子,怎么一点善心也无”

    罗端白他一眼“你说谁没善心”说罢,他心一横,将手中的玉扇子“嗖”地一声收起来,塞给了馒头。

    “将这扇子卖了,够给你们买一年衣裳了”罗端得意洋洋地看向世子,道“我们永安侯府只要一出手,那就是大手笔才不会那般小气,才给一块米粒大的银子,啧啧”

    “小气”

    世子差点儿气笑了,他在京城是出了名的阔绰豪气,怎能被罗端这个废物比下去

    世子愤而摘下手上的玉扳指,递到馒头娘和馒头面前,道“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世子这和田玉扳指,自北疆进贡而来,水头醇正,入手生温,价值不菲。

    “这一枚玉扳指,够给村里所有的孩子买冬衣了”说罢,拉过馒头的小手,一把套在了她的手指头上。

    馒头瞠目结舌“这”

    罗端一见世子拿了玉扳指出来,又怎能服气

    “你当我永安侯府没有好东西吗”罗端大声嚷道“车夫,去车上取我的箱子来”

    世子哼了一声,道“来人拿笔墨来,本世子的印鉴可值千金”

    馒头左手抱着玉扇子,右手戳着个玉扳指,有些不知所措。

    馒头娘实在受宠若惊,她想推辞,但见两位公子这模样,只怕开口就要得罪人。

    莫衡忍不住嘴角抽了抽“他们俩是不是疯了”

    沈映月淡然道“人性本善,让他们释放天性。”

    梁护卫站在他们身后,目瞪口呆地看着世子和罗端。

    他万万没想到,今夜会以这样的局面收场。

    半个时辰后。

    所有的村民,都十分热情地送沈映月一行人出来。

    “莫夫人,莫公子,今夜多谢你们赏脸了”祝村长说着,又冲世子和罗端一笑“草民以前不知,原来汝南王府和永安侯府,也这般能体察民间疾苦,多谢两位公子慷慨解囊”

    世子僵着脸,扯了扯嘴角。

    罗端也勉强笑了下,却比哭还难看。

    几人重新上了马车。

    世子依旧和罗端一辆马车。

    此时,两人已经没有力气再吵下去了,各自靠着车壁休憩。

    世子眼睛闭了一会儿,又睁开,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件事。”

    罗端看了他一眼“你又要作什么妖”

    世子瞥他“你真是个猪脑子,今夜我们俩,不但浪费了花大价钱定的雅间,还被莫名其妙带到了这荒山野岭,不知不觉花了上千两银子”

    罗端一听,顿时恍然大悟,他喃喃道“对啊我们原本应该在雅间里看花魁跳舞,喝着美酒,吃着佳肴我他妈的为什么要来这里啊”

    “为什么还不是又着了沈映月那个女人的道”

    马车向城中进发。

    夜风呼啸,车帘微微浮动,马车也有些震荡。

    沈映月抬眸,看了莫衡一眼。

    这一路上,莫衡都若有所思。

    今晚他一直坐在篝火旁,静静观察着眼前的一切。

    断臂的祝村长,虽然面目可怖,但笑容亲切,为人豪爽;

    有的流民衣不蔽体,却依旧一起歌唱,祝祷家国无忧,五谷丰登;

    还有从南疆回来的伤兵,有人头上纱布还未拆开,有人拄着双拐,但听闻莫衡是莫寒的弟弟,便特意上来敬酒;

    还有不少孩子,围着篝火奔跑,笑声直冲云霄;

    目光由远及近,莫衡看到馒头的小手,冻得又红又肿。馒头的娘亲,将一个烤红薯塞到她手里,她又将红薯小心翼翼地剥开,塞回娘的嘴里,母女俩相视一笑

    这一夜,没有轻歌曼舞,没有暖阁美人。

    只有流民和伤兵们朴实无华的笑容,还有漫天的繁星,沉寂的山野。

    莫衡突然明白,他要画什么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