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072
作品:《我在国子监当厨娘》 072
彼时, 蔺荷正做菜。
小十负责在旁边打下手,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小姑娘的手艺进步神速, 已经能够独立雕刻一些简单的小物件。
蔺荷要做的是鱼香茄子。
结果用到茄子的时候,她们发现后厨已经没有了茄子, 一问才知道,不只是茄子,还有其他几样食材都已经断了很多时日。
王春“听采买的人说, 最近许多蔬菜的价格都上涨,已经超出了国子监拨给我们饭堂的银子。”
“有这么一回事”
“城东还算好, 越往北走东西越贵, 连聚缘楼的菜品也涨了价格。”因为奶茶的事情,王春现在对于聚缘楼没有什么好印象, 说起话来也颇不屑。
蔺荷沉思。
去年冬天格外冷, 单是京城就下了好几场大雪, 许多村子出现了雪灾,失去房屋的百姓一路走到京城,企图寻求皇上的庇佑。
如今天气转暖, 一部分人没有熬过去, 熬过去的人又开始陆陆续续返回故土。
时值春耕, 皇上体恤百姓, 直接免了三年的赋税,但各地百姓或多或少都受影响,即便是免了赋税, 依然有些捉襟见肘。
粮食成了短缺物, 种蔬菜的人自然就少了。
“旋转小火锅的食材有几样供应不上, 最近经常有学子抱怨。”
王春担忧。
蔺荷叹气, 交通不便,自给自足的社会很容易发生这种状况“现在有什么就先做什么吧。”
正说着,梅花跑了进来,说前面有人找她。
蔺荷出去后看到了几名学子,都是饭堂的熟人,她隐约有些印象“不知几位公子找小女有何事”
打头一位方脸宽额,长着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咳咳,蔺姑娘可知道书院之间举办的论辩比赛”
“略有耳闻。”
其实在后世,学校与学校之间也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比赛,蔺荷并没有感觉到奇怪。
不过陆史虞作为国子监司业,届时会随着同学子一起前去,至少离开六七天的时间。
当时陆史虞向自己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蔺荷只说了一句注意安全,结果某人因此闷闷不乐,还是哄了许久才哄回来,着实闷骚极了。
时间回到眼下,学子见她知道,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作为接下来的铺垫,然后才义正言辞地说“哎这次比赛是为国子监争口气,我等学子理当义不容辞,但内心其实不愿意离开。”
蔺荷挑眉“为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其他地方看看,可以帮助拓宽眼界,开阔视野。”
“话虽如此,可这一去就不能吃饭堂的食物了。”
学子终于表明自己的担忧。
蔺荷以为他们是担心在外没有东西吃,而此刻,自己俨然化身学子们的知心大姐姐“这点你们放心,秋山书院也有饭堂,司业大人不会让我们国子监的学子挨饿的。”
“蔺姑娘说的对但一想到要有这么久的时间不能吃到咱们饭堂的菜,就觉得浑身不舒服,若以这样的身体去参加论辩比赛,恐怕无法为国子监争光夺彩。”
“没错,我一天不吃饭堂的菜就没有力气。”一起来的其他学子出声。
“还有我,吃不到就头疼”
“头疼算什么,在下腿疼胳膊疼,连毛笔都拿不起来”
蔺荷“”
看着一群人争先恐后说自己有毛病,她忍俊不禁“好了好了,你们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嘿嘿嘿”
学子们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问蔺姑娘,可不可以让小外卖员给我们送外卖”
说完,他又立马补充“当然,我等会给钱的,比平时多三倍”
三倍,每个小外卖员至少可以多拿到手六文钱,蔺荷毫不怀疑,若告诉他们,那些小孩绝对会答应。
但她却有些不愿意。
这点不愿意,并非是不想让小外卖员们赚钱,而是不忍心让他们走那么长的路途。
目前国子监的外卖主要涉及到国子监内部,以及京城的大部分地区,而这次举办论辩比赛的地方是秋山书院,坐落在京城外的普罗山,普通人想要去都要坐马车赶半天的路,他们小外卖员们只靠双脚,如何能去得了
所以蔺荷断然拒绝“抱歉,太远了,怕是无法送过去。”
率性堂的学子们着急了“这五倍”
蔺荷还是摇头“并不是银子的问题,小外卖员们只靠双脚送外卖,这么长的路途,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身体负荷,而且送货的时间太长,吃食的味道会受影响,得不偿失。”
众人沉默了,道理是如此,可他们真的舍不得饭堂的吃食啊
前几天因为欺骗了新生们有多么沾沾自喜,如今就有多么的悲惨。还有,国子监和秋山书院其实一直存在着竞争关系,当初的小三元选择了秋山书院,导致国子监的学子在秋山书院面前总是低人一头。
率性堂的学子们对此非常不忿。
以前他们饭堂的菜确难吃,所以即便秋山书院放出国子监饭堂“猪都不吃”的传言,他们也没有办法辩驳。
但现在,有了蔺荷,饭堂早就不能同日而语,学子们怎么能继续容忍呢
论辩比赛,不仅是学问的比拼,更是饭堂美食的比拼,他们不仅要除掉猪都不吃的标签,还要狠狠打秋山书院的脸
想到这里,打头的那位学子思考片刻,突然问“蔺姑娘,有什么能放很久但不影响味道的吃食”
其他人补充“即便不好吃也无所谓,到时候我们可以装作好吃的样子,骗过秋山书院的那群人”
蔺荷不高兴了“你们这是在怀疑我的厨艺吗”又说,“当然有可以有长久储存的吃食,不过你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可以长久储存,而是可以压过秋山书院的东西吧”
被说中心思,学子们挠挠头,试探着问“那,可以吗”
蔺荷“可以是可以,但缺少重要东西,如果你们能弄来,我便给你们做。”
学子们立刻问“什么东西”
“辣椒。”
辣椒不好找。
蔺荷去年和陆史虞在黑市发现的那两盆,已经被她收集种子,撒到了地里,如今已经长出了细杆,大约有手指高,想要获得辣椒,至少要等到秋天。
所以她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学子们,这些学子可不只寒门,许多背后的家世比祭酒都要厉害,完全可以走拼爹路线。
这些学子回去后,便开始四处寻找蔺荷所说的辣椒。
红灯笼颜色,弯弯的像镰刀,尝之舌头会有痛感,蔺荷形容“和茱萸类似。”
寻找一样没有见过的东西非常困难,学子们一开始没有任何门路,只派下人四处打听,几乎走遍京城的各个九楼,眼看着时间越来越近,始终没有找到,于是他们心里也渐渐不抱希望。
那甚至失望地想,或许老天爷注定让他们如此吧。
但也有人没放弃,其中一位学子知道蔺荷曾经从黑市的外邦人那里见过,又想起自家小叔爱好游山玩水,满怀希望地去询问,小叔想了许久,回答他“我那里倒有几株观赏的番红果,听起来和你的描述差不多,但它却是有剧毒,食之嘴唇舌头红肿,虽不致命,但让人难受至极。”
学子有些失望,有剧毒的东西,当然不可能作食物原料,但他实在找不到其他东西,索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从自己小叔那里拿走已经干瘪的番红果,然后送到蔺荷的面前。
结果没想到,误打误撞,番红果就是辣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蔺荷也没想到学子们会一下子给她弄来这么多的辣椒,足足有几百根
瞬间让她从一个破落户,转变为暴发户,实现了辣椒自由。
现在,她开始怀疑那位学子的小叔直接种了一菜园哦不,一花园的辣椒
蔺荷低头,入眼一筐满满冒尖尖头的辣椒,心情愉悦到极点,于是在学子们拜托她帮忙做出可以存放很久并且独一无二的吃食时,这次,她一口答应
不就是独一无二嘛,不就是超越秋山书院嘛,完全没有问题
辣条知道吗
方便面知道吗
几百年后最经久不衰的零食,居家常备的必须物品,一开袋,隔壁的小孩都能被馋哭,即便放很长的时间,味道不会发生改变。
完全符合学子们的要求。
说干就干。
蔺荷将手上工作分给甲组的其他人,开始投入到方便面和辣条的制作。
两种吃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材料,方便面的主材就是面粉,而不同的辣条所需要的主材也不一样,蔺荷准备的是豆皮和剩米饭。
一大块豆皮,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的,放在水里泡软,但要注意着时间,不能将豆皮泡的发白。
感觉差不多之后,蔺荷将豆皮同水里捞出来,淘洗几次,放入油锅中炸,这样出来的辣条味道会更好。
然后是准备配料。
如果用一个词来表示辣条的味道,那绝对可以用霸道来形容,辛辣刺鼻的香料,只需要一下,就能够完完全全勾住人类的味蕾,刺激他们口水分泌,食欲大发。
所以,做辣条时的配料也有很多。
将配料放入油锅中炸,等到炸出香味,滚烫的热油浇到准备的干料上,孜然、花椒、辣椒一瞬间,各种刺激的味道扑面而来,闻得蔺荷自己都有些馋了。
她赶紧把切好的豆皮放进去,用筷子搅拌,使每一块豆皮都充分的沾上调料,然后蔺荷用指尖捏起一片,吃进嘴里后,辛辣带点儿甜滋滋的味道让她眼前一亮“没错,就是这个味道”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