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055
作品:《我在国子监当厨娘》 055
送走段怀山, 蔺荷看着剩下的元宵和芝麻球,犹豫着要不要给某人送去
然而这点犹豫很快就被冷血打败。
他宁愿把梅花扔了都不给自己,凭什么能吃上这么美味的元宵
蔺荷觉得不能惯着, 尤其男人, 否则他们会越来越蹬鼻子上脸而且上下级关系只存在国子监里, 现在是假期,她没有心情继续巴结他
当即拾了些元宵,出门绕了一圈,经过陆府大门的时候, 陆府门房的下人和她招呼,蔺荷应了声, 然后停都未停, 直接去了隔壁孙府。
几个下人挠挠头,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这是怎么了”
“额,老爷回来都时候好像也这样。”
“不会是吵架了吧”
“胡说,老爷怎么可能会和一个小姑娘吵架, 当然我不是说蔺姑娘就应该和老爷吵架。”
“哎呀别说了,都快被你绕晕了。”
“嘿嘿嘿”
另一边, 蔺荷到孙家后,见到了孙家老太太。
孙世嘉也在,过了一个年,小家伙的脸蛋多了些肉肉, 现在他的饮食情况已经好了许多, 除了蔺荷做的饭, 也能吃得下一些家常菜, 孙家人格外高兴, 尤其孙老太,简直把蔺荷尊为贵上宾。
“世嘉总是和我们说蔺姑娘做的饭有多么好吃,什么饭团、竖条、炸鸡翅听的我这个老婆子都馋了。”
“祖母,不是竖条,是薯条”
“哎哟你看我这记性,是薯条是薯条”太太笑呵呵的,看起来就是个好脾气的人,蔺荷笑道,“老夫人要是想吃,尽管说一声,我可以给世嘉多带一点。”
孙老夫人摇摇头“要是那样,某个小馋猫肯定自己忍不住全吃了,哪里还能带得回来。”
“祖母”
孙世嘉闹了个大红脸。
大人们便哈哈笑,没一会儿,带来的元宵便煮熟了,丫鬟端上来分给众人。
孙老夫人看着碗里的汤圆,惊奇道“这是从哪里买的看着似乎格外大。”
蔺荷“是我自己闲来无事做的,汤圆里面的馅子比较特别。”
“哦那你可别说,让我自己猜猜。”
“我也要猜”孙世嘉举手。
一老一小便乐呵呵地开始玩猜汤圆的游戏,别说,比猜灯谜都要有意思。孙世嘉拿的是红豆馅,汤圆比他的嘴巴都要大,两颗门牙刻在软榻的元宵皮上,咬下来薄薄的一层白色面皮。
这下,里面红色的馅便暴露无遗,尝一尝馅,甜度刚刚好,没有外面卖的元宵那样齁人。
颜色是漂亮的暗红色,孙世嘉仔细品尝,有熟悉的红豆味儿“我知道了,是红豆的”
“世嘉就是聪明,祖母还没有猜出来呢。”
孙老夫人笑呵呵,孙世嘉小朋友既高兴又担心,“祖母,不要灰心,你再猜猜。”
“好好好。”
老人吃掉一个汤圆,软皮里面流出黑色的汁,出溜一吸,跟喝糖水一样,甜到了心里“这么黑,难道是黑豆馅”
“不对不对,我这个才是红豆的”
“那我再尝尝,再尝尝。”
孙老夫人自言自语,又舀起一个汤圆,软糯的口感比世面上任何元宵都厉害,虽然表皮变凉,但里面的流沙馅子还滚烫,需得嘬着嘴巴,慢慢品尝。
一颗又一颗,圆滚滚的元宵消失不见,连孙世嘉都猜出来是黑芝麻,孙老夫人仍然说不知道,最后眼看自家祖母面前的碗已经见了底,被糊弄的小家伙突然恍然大悟“我知道了,祖母是故意猜不出来,这样能够吃更多的元宵”
“呵呵呵呵”
孙老夫人被戳穿,哈哈大笑,当真是老是老顽童,小是小书呆,祖孙二人闹作一团,正堂里传出愉悦的笑声。
刘婆最近过的算是风生水起。
上次凭借着黄油果子,在大嫂那里出尽了风头,公婆和大哥,都对她拿去的黄油果子赞不绝口,大哥家的孙子甚至因为吃不上而撒泼打滚,可把大嫂给气死了,而刘婆看着对方那张脸,就心生愉悦。
“不就炸面球还不如酥油果大,有什么好吃的”
段家老大摇头“不一样,这个黄油果子有淡淡的奶香,而且吃起来酥脆易嚼。”
公婆也说“像我们年纪大牙口不好,只能泡在水里喝,这黄油果子比酥油果泡着好喝呢”
刘婆笑道“大嫂什么东西没吃过啊,肯定瞧不上小小的黄油果子,所以就不给你了。”
闻言,段大嫂差点噎死,暗骂刘婆小气瘪三“哼,当我稀罕似的。”
过了几天,刘婆又拿着元宵来孝顺公婆。
可惜段大嫂不在,这让刘婆略微失望,她只拿来了很少几个,目的是为了炫耀,于是每人分一个,段大嫂家的孙子甚至没有多余,急的哇哇叫。
可刘婆才不心疼呢,又不是她的亲孙子。
黑芝麻香甜有味,糯米皮软糯黏牙,公婆吃得眼睛发亮“老二家的,这是从哪买的,真好吃”
“是上次做黄油果子的那家姑娘,咱也不能占人家的便宜,就让怀山去送回礼,这不,对方又让怀山拿回来一碟元宵”
“哎哟,可真是个好姑娘。”
“听说是厨娘,要不然做的东西怎么这么好吃。”
几人正感慨谈论时,段大嫂从外面回来,拿着新买的元宵,进门就看到刘婆在,立刻阴阳怪气“哟,弟妹来得可真及时,正好买回来元宵,一起吃吧。”
“什么元宵”公婆问。
“聚缘楼不是新开了家甜点铺子嘛,排了好长时间的队,好在是买上了,别看东西少,这点就要二十文呢”
“可是巧了,老二家也拿来些元宵,已经吃完了。”
于是段大嫂问“弟妹买的元宵多少钱”
刘婆“不要钱。”
“不要钱的东西能好吃不是我说,这有时候便宜该占有时候不该占,等我把元宵煮出来,弟妹也尝一尝这聚缘楼的好东西。”
“好耶,二蛋也要吃”
“奶奶的好孙子,当然有你的。”
看着段大嫂的得意劲,刘婆气得牙痒痒,原本打算走,如今非要留下来看看。
连着续了三根木头,终于大火把元宵煮熟,分给一家老小“都吃吧。”
众人立刻动手,结果,好吃是好吃,就是和现在市面上卖的元宵没有区别,而且为了所谓的“精品”,聚缘楼故意把元宵做的小巧,吃一颗跟塞牙缝似的,吃十颗根本不饱
“我怎么觉得,还是老二家的元宵好吃”
“对啊,老大家买的元宵不仅个头小,里面的馅子也甜的齁人,不像老二家,个头大,馅子甜而不腻,正正合适。”
“哇呜呜呜呜,我要吃大元宵大元宵”
段大娘回头一看,居然是自家孙子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闹着要吃刘婆的元宵
她的表情瞬间就挂不住了。
蔺荷没有想到,自己随便做的元宵也能引来一批买家。
最先来的是和她关系好的刘婆,对方一进门就夸元宵好吃,然后问有没有剩下,她想用钱来买。
蔺荷想着街坊邻居的,不好意思拒绝,便把剩下的元宵卖给对方。
刘婆很高兴,买完后也没有立刻走,而是聊起天来“你知道今天晚上有花车游览么”
蔺荷摇摇头,她看见街上有很多的花灯,花车游览却是不清楚。
刘婆“每年的这一天晚上,官府都不禁宵夜,街上会有花车游览,咱们这条街离的远,得上对面那条街等着。”
“人肯定很多吧”
“当然很多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人山人海”刘婆话音一转,“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小心,许多拍花子站在人堆里专门逮着落单的小孩和女人,你要是想去看灯,最好和人结伴。”
可蔺荷哪里有人可以结伴
刘婆目光闪了闪“要不我让怀山和你一起去看灯”
“不会耽误段大哥的事情”
“嗐,他本来就是要出去的,不耽误。”
闻言,蔺荷有些心动。
她确实打算看花灯,但不了解情况,若和段怀山一起,倒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还得问问段大哥”
“不用问,那小子知道不一定高兴成什么样呢。”刘婆一锤定音,“就这样,到时候我让怀山过来叫你。”
刘婆走后,又陆陆续续过来几户人家买元宵,都是同一条街的邻居,没办法,蔺荷又买材料做了一批,一天的时间居然也赚了一两银子。
虽然和果酒带来的利润相比,这点儿钱微不足道,但谁又嫌钱多呢,蔺荷高高兴兴赚钱,开开心心做元宵,等到夜幕降临,她以为不会有人再来,就把材料和工具收起来,准备一会儿出去看花灯。
结果刚收完,院门口便有人敲门“是这里卖元宵”
蔺荷看过去,是一个和刘婆年纪差不多的妇人,长得有点儿刻薄相,她鬼鬼祟祟进来,二话没说就让蔺荷给她称三斤元宵。
“您要什么馅的”
“就是那个黑色的,谁知道是什么馅,快点。”
也是蔺荷见惯了形形色色的客人,所以才能保持好脾气,给对方称好元宵“一共五十文。”
“这么贵你怎么不去抢钱”那妇人惊呼。
蔺荷轻蹙了下眉头“这位夫人,我做的元宵不论是食材还是用量,都比外面的要实惠,您若是不满意,可以去外面买。”
她以为这样说对方会离开,谁知道那妇人嘴上骂骂咧咧,双脚却一动不动,还想让蔺荷给她便宜一点。
这时候,段怀山走进来,看到买元宵的妇人,他黝黑的脸上露出惊讶“大伯娘”
妇人,也就是偷偷来买元宵的段大娘脸色骤变。
怕被刘婆发现,她特意趁着夜色过来买元宵,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可她没有办法,都怪刘婆那个臭婆娘,拿着元宵馋自己孙子,导致几个小孩撒泼打滚要吃黑色的元宵。
段大娘不再犹豫,掏出五十文钱,拿上元宵匆匆离开。
蔺荷“”
段怀山奇怪“我听我娘说,大伯娘从聚缘楼买了许多元宵。”
“可能家里人多,吃完了吧。”
“大概。”大伯娘家的孩子的确很多,他不再想,转头看向蔺荷,邀请道,“走吧,去看花灯。”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