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7章 第 127 章

作品:《国公夫人日常

    第127章

    启和帝坐在上首, 听到李浩淼说恒哥儿觉得若是近日就议亲有些对不住陈二姑娘,所以想要自请去边境后,他的眉眼就是一跳。

    “贵妃那里必是不肯答应的。”这是启和帝的第一反应。

    李浩淼微垂着头, 听到启和帝第一时间关心的还是贵妃的心情后, 嘴角微扬。

    他沉默了一下后对启和帝道“恒哥儿是我们夫妇的长子, 他现在又没有成婚生子,我们自是不想让他去边境的。可看孩子近日里着实有些消沉, 想着让他出去转转倒也不错。”

    启和帝闻言就笑话起了李浩淼“你年轻时是多么调皮的性子,倒如今倒也变成一个慈父了。”

    李浩淼闻言就露出了一个苦笑的表情, 随后叹道“可见儿女都是父母的债呀。”

    他这话说的倒让启和帝感同身受了起来。

    等李浩淼走后, 启和帝就独自坐在龙案前发呆。

    他一共有六个儿子。

    四皇子是个锯嘴的葫芦,又性格懦弱,自是无法担当大任的。

    大皇子虽说是长子,可他耳根子有些软,又一味的听他母妃的,且对余下这些兄弟们一点感情都没有。

    他如果将江山给了他,只怕大皇子斗不过朝中的那些老狐狸们。

    二皇子倒比大皇子要好些,可他无甚风骨, 为了拉拢朝臣,无所不用其极,他很是看不惯他的那些手段。

    三皇子比之两个哥哥的性情都要刚硬,可他生性残忍,昔年宫里的一个太监不小心弄疼了他, 他竟指着那个太监说要把他打死。

    虽则成妃掩下了这些事, 可他眼线遍布皇宫, 这些小事, 又怎能瞒得过他。

    现在他还活着, 三皇子做事还有些忌惮,昔日一旦他去了,那他必不会放过他那些兄弟们的。

    所以在五皇子未出生前,他就决定,就算他和贵妃注定命中没有儿子了,他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二皇子和三皇子。

    如果必要传给大皇子的话,他也会先处置了淑妃,以免她在大皇子面前进些谗言。

    好在贵妃终是为他生了个儿子,并且她们的儿子真的如他预想的那般,聪明又仁慈。

    那次他处理完政事觉得有些头疼,便带着陈福在御花园溜达,正好碰上五皇子和晏哥儿带着小太监们在御花园里胡闹。

    他就站在暗处看了一会儿,随后就看到五皇子和晏哥儿都小心翼翼的避开山石的一角。

    等两个孩子玩尽兴了,要离开了,他方才现身,拦住五皇子和晏哥儿问他们为何要躲着那处地方。

    五皇子就说那山石处有一窝蚂蚁,他担心踩到它们了。

    他就问五皇子,为什么要担心踩到蚂蚁。

    五皇子就说,那毕竟也是一些生命。

    他当时听到五皇子说的那些话后,险些感动的哭了出来。

    他早就发现五皇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他对比他更为弱小的人和事物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可他也不是一个软弱的孩子。

    他身边有一个倚老卖老想要收服他的奶嬷嬷。

    他当时虽然不明白这奶嬷嬷为何要故意吓唬他,可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看出那奶嬷嬷的不怀好意后,他立马跑过来向他和贵妃告状,还把那奶嬷嬷跟他说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他在宫中多年,哪里能不明白这些奶嬷嬷的想法。

    不过是看着主子小,觉得主子好骗,就想摆弄他们罢了。

    当初几个皇子包括平宁公主他们都遇到过这样的奶嬷嬷,但他们在一开始也都忍了那嬷嬷一段时间。

    这也在他的预料之内,他留着那些奶嬷嬷就是想用她们磨练孩子们的心性,看看她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御下的手段的。

    其余的孩子们都是在五六岁的时候才有和那奶嬷嬷反抗的意识的。

    但他的五皇子却是两岁的时候,就知道跟他告状了。

    这是一个聪明且不好摆弄的孩子,但同时他对下又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这些都是启和帝理想的继承人应当有的品格。

    在下定决心让五皇子继承自己的皇位后,他就在想要如何安置他那几个儿子了。

    他肯定是不能看着他们去死的,但他也知道,就算这个时候,他明晃晃的去跟他们说,你们不要再争这皇位了,我的心里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他们也绝不会放弃的。

    他当初争位时是经历过那一遭的,这皇位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所有人只要自己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成为这九五至尊,就能让这天下人包括自己的仇敌对自己俯首称臣。

    在这样的诱惑下,大家都是宁愿死去,也不会放弃争夺皇位的。

    因为皇子的骄傲不允许他们连争斗不争一下就低头。

    所以就算知道他心里有了合适的人选,他们也绝不会放弃。

    既如此,那他就把火烧的更旺一些,让他们的矛盾更激烈一些。

    等到他们斗的三败俱伤,再也没有登上皇位的希望的时候,他再出来收拾残局。

    到那时,不说别的,他总能保住他们的性命。

    思及此,启和帝将目光放向了桌案上,那里放着一个盆景。

    这盆景是贵妃担心他总是低头看折子会伤了眼睛,让内务府的人找来的。

    思及贵妃,启和帝的眼中就闪过一丝柔情,随后他就想起了恒哥儿。

    他和李浩淼都不希望恒哥儿在这个时候去边境。

    因为他那几个儿子现在都还对争位充满希望,若是恒哥儿在此时冒头,他们一定会眼也不眨的盯着他的。

    边境那里又势力庞杂,若是恒哥儿真在那里出了什么事,贵妃一定会接受不了。

    这只是其一。

    其二就是,若是他那几个儿子真因为担心安国公府的势力再度起来,对恒哥儿下手了,那安国公府和他们可就真成死敌了。

    所以恒哥儿是绝不能去边境的。

    但他也能理解,恒哥儿现在的郁郁,和李浩淼作为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宽容。

    所以他刚刚问李浩淼,说边境那里是肯定不能去了,让恒哥儿去安西行不行

    上次万有龄虽说剿灭了安西的土匪,可那里还有几支零星的土匪势力在。

    让恒哥儿去安西,既能历练一下他,又能让他散散心,倒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李浩淼果然是不想让儿子去边境的,在听说他想让恒哥儿去安西后,立马就答应了。

    思及此,启和帝就抬脚去了景和宫。

    安国公府那里自有李浩淼去说,贵妃那里还得他去劝一劝才是。

    启和帝到景和宫的时候,贵妃正站在那里看小宫女做胭脂。

    看到启和帝进来,她就笑盈盈的走了上来。

    “怎么想起自己做胭脂了”启和帝一边牵着贵妃往里走,一边笑着问她。

    贵妃闻言就笑道“平宁进宫给我带了几个胭脂方子,我看着有趣就让宫女们做给我看看。”

    启和帝闻言就笑道“这样也好,你有个事情做也不觉得无聊了,要是缺什么让内务府里的人给你送过来。”

    贵妃一面给启和帝奉茶,一面笑道“现在倒也不缺什么,若是到时候需要了,我打发他们过去要就是了。”

    启和帝一面点头,一面饮了口茶。

    将茶杯随手递给宫人后,启和帝就对众人道“你们先出去吧。”

    宫人们知道主子们是想说些私房话了,连忙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

    待贵妃坐下后,启和帝同他说了恒哥儿想去边境,但他和李浩淼都觉得太危险,所以就让他去安西的事情。

    贵妃听完启和帝的话后,脸上果然露出了一丝担心的神色,但她想了想又道“虽是出远门,但安西那里到底没那么危险。”

    启和帝看她不反对,就趁热打铁的对她道“是呀,况且浩淼肯定不会让他一个人去安西的,那里又只有一些土匪,倒也不算危险。”

    贵妃闻言先是沉默了一下,随后就无奈的点头道“我心里是很不想让他去的,但他到底大了,又有了自己的主意了,就让他出去散散心吧。”

    归根到底,贵妃还是心疼恒哥儿没了未婚妻。

    启和帝自是知道她的心思的,他伸手将贵妃抱在怀里后,轻声细语的对她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就让他出去走走吧。”

    景和宫里启和帝已经说服了贵妃,安国公府那边李浩淼也在极力的劝说老夫 人。

    魏若是早就知道这件事的,且她也觉得恒哥儿出去走走也不是件坏事便没反对。

    老太君在听说李浩淼要把恒哥儿送到安西后,也是沉默了没说话。

    但是老夫人却是十分的反对。

    “他刚刚出了这一档子事,现在就去安西,实在是有些仓促了。”老夫人颇为不赞同的道。

    说白了她还是担心孩子在路上会出什么事。

    李浩淼就无奈的道“可让他一直留在京里也不是个办法,他最近确实沉默了许多。”

    老夫人闻言想起恒哥儿近日的沉默,低头没有说话。

    她到底还是心疼孩子的,在挣扎了一番后,还是点头应了。

    于是,恒哥儿定下了六月份启程去安西。

    毅哥儿原本也想跟着过去的,但他的婚期就在明年了。

    老太君和老夫人都觉得先办完他的婚事才是紧要,因此并不许他过去。

    恰好三爷那边听说恒哥儿要去安西,便带着承哥儿过来的。

    他是来求李浩淼,让恒哥儿把承哥儿也一并带到安西。

    承哥儿比恒哥儿兄弟大两岁,之前议定了三夫人的娘家侄女为妻,去年七月份的时候,两家把婚事办了。

    魏若因那时刚生完孩子,便也没有过去。

    不过她倒是让姜嬷嬷带去了给新人的见面礼。

    承哥儿成婚之后,整个人倒是比以往成熟了些。

    因为之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二老爷府上只有他一个孩子。

    所以他并未像恒哥儿和毅哥儿那样自小就跟着父亲体会过战场的风沙。

    可他到底大了,又成家了,三爷觉得他不好总待在家里了,正想找个地方把他塞进去磨练一番,就听到公府这边说恒哥儿要去安西了。

    三爷就带着承哥儿过来了。

    李浩淼想着多一个承哥儿正好兄弟两个有个照应,便爽快的答应了。

    于是承哥儿也定下六月份随同恒哥儿一起出发。

    消息传出后,三夫人便带着承哥儿的心腹原氏过来道谢。

    原氏是个说话爽朗,行动利索的女子,三夫人就是看中了她的能干,才取中了她。

    她一来就和润姐儿说上了话,魏若见她们话说的投机,就让原氏带着润姐儿和橙姐儿出去玩去了。

    三夫人则对敏哥儿十分的喜欢。

    她们婆媳在香芜院待了一会儿后,又随着魏若一起去了老君堂。

    老太君看到她们高兴,便又让人把二老爷和三老爷他们喊了过来。

    不过四夫人和八夫人都没有过来,这前后脚怀了身孕,不方便过来。

    三老爷那里,六夫人过来了,但是九夫人没有过来。

    老太君一问才知道九夫人昨晚摸出了喜脉。

    她十分高兴的对老夫人和三老夫人道“咱们家总算又有了几件喜事了,这样才是兴旺之家的征兆啊。”

    老夫人和三老夫人也十分的高兴。

    三老夫人就笑着奉承老太君道“到了明年的这个时候,咱们家又能多三个孩子了。”

    老太君一听这话就更高兴了,那离别的感伤也消散了一些。

    恒哥儿要去安西的消息传出来后,京内众女眷的心绪就乱了起来。

    她们不约而同的跑到魏若这里来打探恒哥儿订亲的消息。

    魏若早就得了老太君的嘱咐,对外就说,等恒哥儿从安西回来后再定亲事。

    官眷们知道后自然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们中有许多人的女孩是再也耽搁不起的了,若是等世子爷回来再定亲事,那她们闺女怎么耽搁的起。

    有那些心中不甘的人就在老太君和老夫人面前嚼口舌说“世子爷和三少爷一样的年纪,若是三少爷成婚生了孩子,可世子爷还没成婚,那你们公府的嫡长孙要怎么算呢”

    听者本没意,但奈何说者有心。

    老太君和老夫人纵是一开始没往这边想,此刻也不由得深思了起来。

    若是毅哥儿真的先恒哥儿一步生下嫡长孙,那这日后家中不是有些乱了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