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第 91 章
作品:《国公夫人日常》 第91章
从湖边回来之后, 魏若就有些不太想理李浩淼了。
晚间她们从老太君那里回来后,李浩淼一直想和魏若说话,但魏若总是不冷不淡的。
李浩淼知道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今日那样做, 让她在下人那里丢了面子。
他刚想说两句话哄哄她, 就见秋云走了进来。
她对两人行了一礼后,对李浩淼道“京里来人了,现在正在前院等着, 李管家让我过来知会您一声。”
李浩淼和魏若闻言就同时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这都这么晚了,怎么京里还会来人
魏若这下再也顾不得生气了, 而是略带着些担忧的喊了声公爷。
李浩淼虽身在京郊, 可对京城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自是猜出了来人是谁派来的,也知道他们此行目的为何。
李浩淼拍了拍魏若的肩膀, 说了声你放心后,便迈步去了前院。
魏若一向是相信李浩淼的, 她见李浩淼神色平静便知道他早已提前猜到了此事。
她的心里便安定了下来。
可她到底还有些睡不着,便拿了本书在那里看了起来。
这是本劝人向善的,讲佛法的书, 魏若原本看不进去这样的书。
可此时,或许正值深夜,又或许此刻她的心境变了。
原本她是抱着随手翻翻此书,打发时间的念头的,可看多了几页, 竟也看住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 李浩淼从前院回来了。
魏若正看书看的出神, 没发现他回来了。
李浩淼在她身后站了一会儿, 魏若才发现他回来了。
她像是这才回了神似的, 先是放下书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然后才问李浩淼“现在什么时辰了”
李浩淼就说“差不多快到子时了,你怎么不先睡”
他一面说,一面拉住了魏若的手,不许她揉自己的眼睛。
秋云也适时的拿来了热毛巾。
李浩淼从秋云手里接过热毛巾后,抬手仔仔细细的为魏若擦拭眼睛。
如此又过了一刻钟,两人才躺到了床上。
秋云临出门前已经吹灭了烛台里的蜡烛,整个房间内此时已是一片漆黑。
两人躺在床上静默了一会儿后,李浩淼开口道“显之已经入京了,上午的时候,陛下在乾清宫见了他。”
魏若其实刚刚坐在那里看书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今日来人是谁派来的。
因此听到李浩淼说到陈显之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有意外的道“陛下是怎么说的”
“陛下先问了他庶弟的事情。显之就说他庶弟的事情,确实是他治家不严的缘故,纵然有什么惩罚,他也心甘情愿的接受。”李浩淼道。
魏若闻言就点头道“陈大人也确实只能如此说了,不管怎样,他总不能说庶弟分家后就不归他管了。”
李浩淼也赞同的道“是的,这个在他给我写的回信里也有说过,所以我对此事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说完这话后,李浩淼翻了个身子,将魏若抱到了自己怀里。
他停顿了一下后继续道“显之认完罪后,陛下也没有说追究他的责任,而是话锋一转问起了他为何要查办那位知县。”
魏若听到这里便知道戏肉要来了,她凝神静听。
“显之听完后就说,这案子确实是那李氏歹毒,他是在收集到李氏及其表兄通奸并失手打死亲夫的证据后,才断定此案是错判。但在断定错判的一开始,他只以为是那王知县的能力问题,也并没有多想,直到那李氏派人给他送了贿赂。”说到这里,李浩淼又停顿了一下,似是在想接下去要如何组织话语。
魏若安静的靠在李浩淼的怀里,听他继续讲述此事。
李浩淼想了一下后,似是知道了该怎么说了,便继续道“显之说他在看到那贿赂时就在想,李氏既然知道打点她,那当初王知县断案时,她是不是也出手打点王知县了。显之就起了调查王知县的想法,想着那王知县若是清白的倒也罢了,可他若不是清白的,那就自有律法处置了。”
“陛下听到后是怎么说的呢”魏若闻言便又问道。
李浩淼就道“陛下先开始没说什么,等到看完显之呈上来的证据后,他就把那些证据拿给了在一旁侧立的几位御史们看,说爱卿们一向喜欢弹劾官吏,怎么这样贪污受贿的官吏却仍旧逍遥在外呢。”
“那些御史们听陛下说完后,便跪了下去请罪。陛下又说,单是一个去去康北某地的县令,就能收受如此多的贿赂,更遑论其他人了。还说这两年因着国库空虚的缘故,他自己尚且要省吃俭用,可那些贪官们却和地方上的豪强勾结在一起欺压百姓。他必不能饶了这些贪官污吏。”
“说完这些话后,他就把刑部、宗人府和大理寺的大人们全都叫到了乾清宫,让他们彻查京中官吏贪污一事。并且他还任命景王为此次贪官查处一事的总负责人。刑部、宗人府和大理寺的大人们都要听景王指挥。”
李浩淼说完话后,魏若沉默了许久。
京城内的王孙公爵以及朝臣们全都知道,景王是启和帝的心腹。
他又一向只听启和帝的,但凡是启和帝吩咐的事情,任何人来求情都是无用的。
启和帝任命他作为总负责人这件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别说别人了,就连魏若一个身居内宅的女子都感受到了启和帝彻查贪官的决心。
“那陈大人的事情呢”半响,魏若才问道。
李浩淼没有想到他跟她说了这些事后,她竟首先关心的是陈显之的事情。
不过想来也可以理解,对于若若来说,陈显之是毅哥儿未来的岳丈,她自然更关注她。
他就对魏若说了启和帝对陈显之的处置。
“陛下说显之查处贪官一事是职责所在,应该赞扬,但一码归一码,不能因为他于政事上有功,就放过他的私事不惩处了。陛下让显之先回去闭门静思,再写封请罪折子递给他。”李浩淼道。
魏若闻言就松了一口气道“这样已经很好了。陛下这样子明显就是不打算追究此事了。”
“是的,不过有些人却要恨上显之了。”李浩淼闻言苦笑道。
魏若闻言沉默。
但凡这样的事情,总会让一些人的利益受损。
那些利益受损的人没法对启和帝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可不得埋冤上陈大人了吗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魏若闻言就道“陈大人做的事情本就是造福百姓的事情,倒是那起子人搜刮来的都是些不义之财。他们若是想怨就怨罢了。大不了这个官陈大人不做了。”
李浩淼闻言就笑了起来,他捏了捏魏若的腰道“那这样一来,等咱们毅哥儿的婚事公开后,那些人也会连带着埋冤起我们或者毅哥儿了。”
“他们要埋冤就埋冤。”魏若闻言断然决然的道“做错事的是他们,咱们家又没做错什么也不怕埋冤。”
李浩淼再次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他对魏若道“乐太妃和仁安长公主她们都是经历过风霜的人了。此事也不会对她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但瑶姐儿毕竟年龄还小,我估摸着她除了担忧父亲之外,还会担忧咱们家对她的态度会否因为此事生变。依我看,你还是派个人过去看看她才是。”
魏若闻言也道“你说的对,纵使仁安长公主知道这里面的内情从旁宽慰她,可她没看到我们的态度前必不会放心的。我明日就派人悄去仁安长公主府上看看。”
李浩淼颔首应是,他见魏若似是对查处贪官的事情不感兴趣,便也没再说下去了,而是抱着她径直睡觉了。
第二日一早,魏若便派了姜嬷嬷亲去了仁安长公主府上。
瑶姐儿见魏若不仅派了自己最倚重的嬷嬷过来,还让那嬷嬷温语安慰自己,她原本忐忑的心便暂时安定了下来。
魏若见瑶姐儿无事,便暂时没有再管她了。
她见京城里这几日暂无旁的事情发生。
而李浩淼又每日去外院找门客说话,没时间陪她,便把重心暂时放在了孩子们身上。
她们这次过来时把孩子们的先生们也带来了。
因此这次来别院,孩子们除了换个环境,另或作息时间随着季节变化改变了之外,其余起居生活一如在国公府一般。
也因此,魏若只在刚来的时候,关注了一下他们,看他们能否适应在庄子上的生活。
其余时间都没怎么管他们了。
她这几天暂时没事便又观察了一下他们的日常起居,见他们虽说各有各的小毛病,但大方向上倒没什么问题,便也撂开手没管他们了。
然后,魏若就觉得自己有些无聊了。
之前在府里的时候,她又要管家又要照顾几个孩子,还要外出交际,每日里忙的不可开交。
可庄子上本就事少,几个孩子们又大了,不用她再多操心。
晏哥儿虽然年龄还小,但他现在更喜欢到老太君那里同勇哥儿及燕姐儿一块玩。
魏若觉得小孩子确实应该多和同龄人玩耍,便也不拦他。
除非他自己困了或是想她了要回来,否则她绝不会主动打发人接他。
闲下来的魏若就开始思考自己要做些什么打发时间。
就在魏若在那里绞尽脑汁苦想的时候,她听到了几个小丫鬟在院子里叽叽喳喳说话的声音。
那几个小丫鬟在说打络子的事情。
魏若听完后就让那几个小丫鬟进来教她打络子。
这几个小丫鬟差不多七八岁的模样,都是今年刚被选到魏若院子里的。
她们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且有觉得魏若平日里待人和气,便真的教她打起了络子来。
秋云和兰儿见魏若原本有些蔫蔫的模样,现在有几个小丫鬟陪她玩之后变的兴致勃勃了起来。
她们倒也乐得见魏若和人说话,开心开心。
于是她们就在院子里的枣树下放了一张大桌子,又把那些针线筐什么的拿到了桌子上摆着。
魏若就这么和几个小丫鬟一起,学起了打络子。
等到李浩淼回来的时候,她们的长桌上已经放了好几个络子了。
那几个小丫鬟原本正和魏若说话说的开心。
有一个小丫鬟还对魏若道“夫人,您的这个地方打错了,不是这样打的。”
魏若刚要说话,就听身后秋云和兰儿向李浩淼请安的声音。
因她是背着门的,所以没看到李浩淼。
还未等魏若站起来,那几个小丫鬟已是吓的站在那里发抖。
魏若知道她们年龄小,看到李浩淼肯定害怕,便笑着让她们先退下了。
李浩淼看到此情此景,略有些无奈的摸了摸鼻子。
他刚刚进来时看到若若高兴,想要让她多开心一会儿便没有声张。
哪想到最后还是被她发现了。
“这是在做什么”李浩淼走到魏若身边后问她。
魏若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先给他让了个座。
等李浩淼坐下后,她才说自己在跟小丫鬟学打络子。
李浩淼见她打的几个络子,连那几个岁的小丫鬟都比不上有些想笑。
但他又有些担心自己若是真的笑出来,会让若若恼了,便只是咳了一声。
随后,他拿起魏若打好的络子问她“这几个络子送给我行不行”
魏若闻言却道“这几个络子打的太丑了,还是等我再练一练了再专给你打一个。”
李浩淼却已将那几个络子揣了起来,他收起这些络子后对魏若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这几个络子是你第一次打。意义自然不一样。”
魏若见他看重的是这个络子所代表的意义,而不是样式是否精美,倒也觉得感动。
随后她就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给李浩淼做的针线活太少了
不然他怎么会这么珍惜自己打的这几个简单的络子
魏若就问李浩淼“不然,我趁着空闲时间学一学针线活”
李浩淼闻言就惊讶的问道“你不是素来不爱做针线活吗怎么如今好端端的要继续学针线活”
倒也不怪李浩淼诧异。
他当初,初和若若成婚之时,不是没有幻想过能够穿上若若亲手做的衣服的。
两人洞房之后,要去拜见祖母她们的那个早上。
若若倒是让丫鬟捧上了一身的衣服过来。
按照此时习俗,新郎成婚第一日传的衣服,须得由新娘亲手所做。
他当时见这衣服做工精美,倒很惊讶自己的妻子竟如此会做针线活。
等到晚间两人坐在一起闲谈的时候,他就夸若若针线活做的好,今日他的兄弟们都在夸他这身衣服做工很细致。
若若闻言先是脸红了一番,随后才慢吞吞的告诉他,他身上这身衣服不是她做的。
他当时没想到若若竟没亲自动手为他做衣服,更没想到若若竟如此坦诚的告诉了他事情的真相,也因此他的表情可能有些惊讶。
若若看了他的模样更脸红了,就和他解释,说她自小就不太会做针线活,只要一拿针就会被扎着,她母亲当初在府上时还有人逼着她练习针线活,但母亲进宫后,她的针线活便荒废了起来。
李浩淼听她这么一说,便知道瑞阳候府或许能保证若若的日常起居,但再细致的事,那府里就没有人再帮她打算了。
他本就对女子会不会做针线活这件事不在意。
现在既已听她说了原因,他倒也没再多问了。
不过,等后来他和若若熟悉了之后就发现,她针线活不好不止是因为无人盯着她练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自己不想学。
自知道若若对做针线不感兴趣后,他就对穿上若若亲手做的衣服这件事不抱希望了。
如今乍一听到她要学做针线,他就颇有些不敢置信。
魏若见他这样,有些脸红的道“那人在每个阶段的想法都不一样呀。我以前不想学不代表现在不想学呀。”
李浩淼看到魏若这样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先是笑了一下,然后才对魏若道“那你学吧,不过万事还是以身体为主,不要太累着自己了。”
魏若笑眯眯的应了。
她本以为李浩淼既然没有多问,那么这件事暂且就这样过去了。
哪知道在房内的时候,李浩淼问她,她是不是为了他才想学做针线。
魏若其实确实有点李浩淼说的这个意思,但被他就这么直接问着的时候,她还是有些害羞的,特别是在现在这种情景下。
她便抿了嘴不说话。
今日在门外值夜的人是秋云和青林。
两人原本正站在廊下打瞌睡,忽然听到里面传来几声闷响。
秋云被吓了一跳,随后赶紧转头,打量这附近是否有小丫鬟在。
青林却红了脸颊,她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
房内,魏若也被李浩淼刚刚的动作吓了一跳。
“好了,我说,我说。我就是为了你学的。”魏若最后求饶道。
李浩淼吩咐丫鬟打水进来,说他们要沐浴。
秋云和青林先是将沐浴室里的热水准备好。
她们倒好热水出去后,李浩淼便抱着魏若去了沐浴室。
秋云见她们进去了,便带着青林再次进了里间。
青林的脸更红了。
接下来两日,魏若怎么都不肯让李浩淼再碰她了。
李浩淼前两日刚吃了顿美味大餐,觉得颇为满足。
因此魏若这么一说,他果真老老实实的抱着魏若睡了两夜。
魏若倒也不用像前两日那样打哈欠了。
老太君看她现在精神像是好了一点,就说她”你们前段时间出去玩累着了,看你脸色都有些不好了,可见人还是要好好休息。”
魏若闻言红了脸。
她们在庄子上浓情蜜意,京城那里却是风雨已来。
自从启和帝下令彻查京城官吏贪污一案后,京城的王孙公爵之家人人自危。
有些有门路的人家纷纷或是自己或是托人想要打探一下景王的口风。
可景王既接了这个差事,又知道这是块难啃的骨头,又怎会随意许诺别人呢
景王府也开始学起了安国公府,除景王需要因为公务外出外,其余人等连同王妃和世子等人一律都待在了家里。
众人进不了景王家的门,便想去景王家的姻亲家探一探口风。
他们最先想到的其实是安国公府,可是安国公日前已经带着家人们去了京郊别院避暑,又有前段时间他们府上的长辈好似生病了一事,他们总不好在这个时候找到庄子上去。
于是京城众人要么往负责承办本次案件的其余大人们身上使劲,要么往景王妃及其余王府家人的亲眷家里使劲
那些大人们知道启和帝既已指了景王承揽此案,那么此事必由不得他们弄鬼,他们尚且担心自家或自家姻亲会出事,又哪里顾得着这些事呢,
而景王或许能管得了自家府上的人,却管不了所有的姻亲,由此又引出了另一段公案,当然这是后话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