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8章 第 148 章

作品:《农家子的科举路

    直到乔影离开后, 石山谷才敢凑到何似飞面前,小心翼翼地询问“少爷,您考得如何半下午我去买菜那会儿, 听到大家说殿试的贡士老爷们这会儿才往出走呢。他们还说,这回考题很偏,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说完, 他眼巴巴的瞅着何似飞, 也不是他对自家少爷没信心,毕竟就一般人的思想观念而言, 越早交卷代表答得越好, 写得越得心应手。

    但何少爷这个太早了, 早得离谱。

    他可是午间就回来了的

    别的考生的答卷时间可是少爷的两倍啊。

    石山谷到底跟何似飞的时间不长,不晓得他家少爷的答卷风格。

    题目越怪, 越偏向政治律法, 他答得越快。

    当然,正儿八经的科考,何似飞向来也是前几交卷的。

    何似飞道“考得还行。”

    顿了顿, 他失笑, “你那是什么眼神,我既然这么早交卷, 自然是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 且检查无误了。”

    何似飞自然不能说自己早早就开始想真正的治国之道, 且在家里跟老师交谈、学习、辩论过不少观点。

    这回题目是如何当一个明君, 算是正好撞在何似飞非常擅长的区域了。

    石山谷总算放下心来。

    他笑了起来, 道“乔少爷给咱们带了南方那种熏肉, 听镖师说是绥州的风味, 晚上我炒两个菜, 马上就好。”

    而此刻,不管是石山谷还是何似飞,都没有想到,这篇整整两千字的策问,会成为后世中学生语文考试的梦魇其中有自古以来臣子们说烂了的广开言路、兼听则明等政策,更有深层次且极为大胆的关于架空帝制,改为民主共和的理念雏形。

    当然,那些隐于文字之间的理念,在一个人没有这种想法时,是绝对感受不到其中深意的。

    由此可见,何小公子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但真是让人叹服。

    因此,对于后世的学生们而言,这篇策问光是背诵默写就不说了,单单是其中用典、深层含义的巧妙映射等,简直都能单独出一本著作来赏析。

    而此刻,写下这篇文章的何似飞,也才与后世中学生年纪相当。

    他现在正琢磨着提亲娶媳妇。

    殿试结果一般是三道五日才会出,在此期间,等成绩的学子们,有些会约几位关系好的聚在一起,喝酒闲谈;有些会焦躁不安,宅在房内、躺床上度日;还有些,比如何似飞,会顺道参加一场文会,赢回一对大雁。

    此前何似飞在木沧县时,也苦练过一段时间骑射,本想过自己射一对下来。

    但练习一段时间后,何公子发现别说燕子了,就是麻雀都难以射下来。

    一方面原因可能是麻雀太灵活了。

    另一方面呢,何似飞心中也有了明确的自我认知他不是这块料。

    遂然放弃射大雁的念头。

    可对于婚嫁六礼而言,第一步纳采,男方请媒婆向女方或者哥儿提亲,最好的礼物便是一对大雁。

    传闻,当雌雄大雁互相结为夫妻后,倘若有一只死亡,另一只绝对不会独活;

    还有传闻,曾有猎人捕捉到一只大雁,本欲将其拔毛煮了吃,但大雁及其凶猛,猎人只能将其关着,等候大雁饿的没有力气,再将其食用。就在这段时间,另一只大雁一只盘旋在关押这只的捕网旁边,即便猎人将其打伤,也不曾离去。而被捕获的那只大雁,眼看自己的伴侣受伤,叫声悲戚,几欲泣血。猎人被其爱情所感动,将大雁放走。

    自此以来,大雁便象征纯洁、忠贞的爱情。

    虽说纳采的礼物也可以是其它,但何似飞真心想娶乔影,自然想要给他最好的。

    他来到京城后,曾跟卖鸟者打听过怎么买大雁,不少卖鸟者都连连摆手,表示这个他们真的搞不定,弄不来。

    三月过后,卖鸟者见何似飞问得多了,总算有一位给他指了明路,让他去找他们这些人的老大。

    何似飞遂找了过去。

    对方见他一身书生长袍这打扮放到木沧县可能会被商人礼遇,但在京城,那当真是无人问津。

    不过对方态度还不错,道“我知道公子也许出得起价钱,但问题在于,想要买大雁,并非出得起钱,我就卖的。咱们一年往京城送的大雁不过对,光是乘月书肆的文会头名就得占两对,剩下的只能给王公贵族用。这不,现下已经开春了,马上就要到乘月书肆的春游文会,这一对大雁,可是给乘月书肆准备的。”

    何似飞讶然“乘月书肆”

    要是他没记错的,前几日乘月书肆的一位审稿人曾经登门过。

    对方颔首“不错。”

    何似飞道谢后离开。

    回来后,让石山谷这个包打听悄悄询问一番,得到了不少小道消息唐大学士早年出身行伍,一身骑射功夫在军中也是头等,虽说他已经从文二十来年,军中旧部也少了,但曾经被他救下的牧民们感激他,每年都会将打到的成对的大雁送来京城。

    唐大学士又不用这些,便让其作为文会头筹者的奖赏,更能激发那些未曾娶亲的文人公子们的积极性。

    石山谷挠了挠头,道“其实乘月书肆这个名字一出,按理说世家公子们都该很积极的参加。但问题在于唐大学士这边讨论的主题总是跟算科相关,那些世家公子们吟诗作对弹唱还行,做那些算科题目那玩意儿,不会是真的不会啊,胡诌都诌不来。”

    何似飞完全没想到一切都是这么的阴差阳错,机缘巧合。

    他因为会试中一道不计分的算科题目入了唐大学士的眼,而后又得到了乘月书肆的邀请函,这下能不能争到头筹,就看他在文会上的表现了。

    何似飞觉得一切还算顺利,但那是因为他忽视了自己一趟趟跑出去找卖鸟者询问大雁该如何买。

    要知道,对于一个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少年来说,一边兼顾科考,一边还要考虑这些,甚至当时他手上还没有多少钱,其实已经是莫大的辛苦。

    好在,一切努力都会有回报。

    乘月书肆文会当日,何似飞带着请帖出现在邀约地点。

    查证过请帖后,小童给何似飞手腕上绑了一条月白色的缎带。

    缎带稍微有点长,垂在少年人修长的手指边,看起来自带风流雅韵。

    何似飞刚要进去,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何兄,何兄,你也来了”叶辰匆忙让门童检查了自己的请帖后,追了上来。

    “叶兄。”何似飞认出了他,回身拱手见礼。

    叶辰拱手后,走近,将折扇点在另一只手上,笑着道“听闻何公子考完殿试后,于马车前喜不自胜,站定良久后才上车,待明日后,如松很想瞻仰一番何兄的文章。”

    这件事被传开来去是何似飞没想到的,但他并没有一点窘态,道“曾闻叶兄文章乃是一绝,在下也颇为期待。”

    “对了,方才如松在后面,看到叶兄手上拿到的请帖还是月白色,不知在下可否看准了”两人一道往前走,叶辰开口询问。

    何似飞颔首,抬了抬自己的手腕,将缎带颜色展现出来,问“这其中也玄机”

    叶辰苦笑,展示了自己没有任何缎带的手腕,道“确实有玄机,乘月书肆的文会向来是以文论算,但好些人并不精通算科,可又想来参加乘月书肆的文会毕竟乘月书肆可是京城三大书肆之一,且唐大学士如今也是内阁之首。如若能跟乘月书肆沾点关系,日后写好了文章,也好登上乘月书肆发行的刊物。”

    这个何似飞理解,毕竟现下京城内文人太多,很多乡试的举人来到京城后考不中会试,家里有钱的便会留下继续拜师学习;还有考中了进士的文人,一时半会儿京内没有空缺,暂时在各个衙门学习打杂的也有之;除此以外,还有大把的翰林、六部官员等,更有原本就生在京城、长在京中的公子哥儿

    对于这些文人而言,能让自己的文章登上乘月书肆的刊物,算是一大梦想之一。

    叶辰见何似飞颔首,继续道“文人墨客如此之多,大家水平也不见得相差多少,能写出奇文自然好,但大多时候,大家写出来的文章水平也都那样因此,能跟乘月书肆的审稿人打好关系,便有助于让自己的文章刊登上去。当然,如果文章能好到像前几日琼笙书肆出版的那两本精编策问的程度,那就是另一个待遇了。说起这本,何兄当真见解深刻,文采卓绝,如松还有些地方不大明白,可否请何兄讲解一二”

    何似飞道“何来讲解一说,叶兄有疑惑,问了便是。”

    两人讨论片刻,一阵算盘响声传来,乘月书肆的文会也算正式开始。

    被小童带着走入主场,何似飞这会儿才意识到叶辰那些话的具体含义。

    收到月白色请帖的文人是来参加文会,有辩论资格的,因此,手腕会有缎带做标识。

    而收到淡黄色请帖的文人则是来誊抄大家所讲述内容,偶尔给场内参加文会的文人递笔研磨,甚至帮忙计算一些不算太难的题目。

    如果说此前在琼笙社的文会上,何似飞只是抱着学习态度过去的话,那么在这场以算科为主题的文会上,何似飞的目的就非常明确,他是为了那对大雁来的

    与此同时,乔影拦住了正要往何似飞小院里派人的爹娘,跟他们争执“明日或者后日就要出殿试排名,你们现在派人去他家,你们到底抱的什么心思”

    平日里总是婉言相劝的乔母难得沉默了下来。

    乔淞远则用手指头点着乔影的额头,怒骂“哪有孩子用这种语气跟爹娘说话的你还记记不记得自己的身份,是谁将你养育这么大的”

    乔影冷笑“我就是记得是谁将我养育这么大的,我才用这种语气说话”

    乔淞远怒不可遏“你”

    乔影道“你们今日安得什么心,别当我不知道我就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今日敢派人出去,宣扬我和何公子的事情,把这件事传出去,那我现在就当场自戕”

    说着,他拿出了一把匕首,抵在自己喉口,“祖父曾说过,如果我在二十岁之前,得以嫁给心爱之人,那么他老人家戎马半生的积蓄便是乔家一半我一半。但如果在此之前,我出了什么问题,他老人家的旧部一定会将此银子尽数捐给京外沉塔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