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 太宠女儿

作品:《穿成假千金的嫂子

    秦氏自以为做的隐蔽, 却不知别人不是傻子,仅仅通过一个姓氏,便怀疑到她身上。

    程安佑回府后, 沉着脸直接闯入英国公的书房,这种行为极其无理。

    他也顾不得了,进入书房后定定地看着英国公, 有些咬牙切齿, 那模样恨不得吃人。

    “怎么了,又是谁得罪你了”英国公放下笔,紧皱眉头看过来。

    “箐箐被人诬陷,罪名是下毒害嘉宁侯府的罗老妇人, 一早被人绑走了,绑走她的捕头姓秦。”程安佑一瞬不瞬盯着英国公, 不错过他脸上任何表情。

    果然听见捕头姓秦, 英国公不敢置信“怎么可能, 秦氏都被送回娘家了, 怎么敢再作妖”

    秦氏胆子不大, 刚被自己教训过, 绝不会再惹事生非。

    英国公自认为了解秦氏。

    “不是她还有谁, 那人是秦家的远房。”程安佑冷笑,就知道他不会信, “是真是假一问便知,公主和驸马已然生气,你想着如何平息他们的怒火吧。”

    他说完甩袖出去, 回到自己院中,吩咐心腹“去搜集秦家的罪证,我要秦家滚出汴京。”

    心腹立刻去办了。

    这边英国公让人备马, 他要去秦家一趟,将事情弄清楚,若这事真是秦氏干的,他要想一下对策,绝不能让公主和驸马不满。

    英国公一出门,程安佑便得了消息,垂眸思索片刻,起身去了程老夫人院中,蒋箐箐的事说了。

    程老夫人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门外道“这样的媳妇,咱家要不起,休了,一定要休了。”

    秦氏都被送回娘家了,还不忘折腾,若将来箐箐进门,她还不得反了天。

    这一刻,程老夫人想休了秦氏,立刻马上,省得日后家宅不宁。

    “你爹呢”程老夫人问。秦氏惹了这么大的祸事,儿子总得给个说法吧,不能再偏心那秦氏了吧。

    若是他胆敢偏心秦氏,她豁出命也要阻止。

    程安佑说英国公出去了,具体去哪里他也不知。

    程老夫人觉得儿子不糊涂,应该是去了秦家。

    她想得不错,英国公的确去了秦家,看见秦家人一个好脸色也没有,直接问秦氏在哪里。

    秦大人领着英国公去了秦老夫人的院子里,频频打量英国公,见他沉默不语,面容沉重,便思索英国公的来意。

    这到底发生了何事,英国公的脸色为何如此难看,难道妹妹又惹事了,不应该啊,她老老实实在母亲院中待着呢,这两天哪里都没去。

    想不明白,秦大人也就不想了,思忖间,两人就到了秦老夫人的院中。

    秦氏正在廊檐下纳凉,看见英国公来了,眸中一喜,朝丫鬟伸出手,让丫鬟扶着自己起来。

    英国公摆手示意她歇着,盯着秦氏看了好一会儿,令秦氏心中打颤,才艰难开口“你去庄子上住吧,日后,日后也别回府了。”

    秦氏懵了,半晌未回神,抓着丫鬟的手紧了紧,死死盯着英国公,想让英国公给她一个交代。

    秦大人更不解其意,问英国公这是何意。

    英国公哑着嗓子道“京兆府尹的捕头是秦家人吧,未升堂对颜家姑娘用私行,公主和驸马都都知晓了,为了给公主一个交代,你不能回国公府了,我会对外宣称你病逝了。”

    话落,英国公头也不回地走了。

    秦氏闻言,惊骇失色,伸手要抓英国公,大喊道“夫君,我,我是被冤枉的,我不知此事。咱们多年夫妻,你不信我吗。”说着竟嘤嘤哭起来。

    这次英国公并未回头,语气冷然道“嘉宁侯府的白氏已被送入大牢,听闻判了死刑,三日后处斩,你若不想进去,日后好自为之,程家与秦家再无关系,念在往日的夫妻情分上,你多保重吧。”说完大步离去。

    秦氏嚎啕大哭,喊着英国公,让他留下。可英国公充耳不闻,脚下的步子未停,几息功夫已走远了。

    秦大人望着英国公远去的背影,但尚未回神,回神后发现秦氏哭得不能自已。

    “英国公方才是何意”什么叫程家与秦家再无关系,他们是姻亲,怎会再无关系想到什么,秦大人盯着秦氏,“你又做了什么事”

    他仔细回想英国公的话,京兆府尹的捕头,好像是秦家人,对颜家姑娘动用了私刑。

    这难道都是妹妹授意的,如今事情败露,公主要追究此事,程家要舍弃妹妹,以保全程家。

    对,一定是这样。

    想通这些,秦大人瞪着秦氏目眦欲裂“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败家玩意儿,咱们秦家怎么生了你个蠢货。”

    若不是不能打女人,他真想打死秦氏。

    得罪公主,秦家算完了,驸马参他,皇上让他在家反省,这事还没过去呢,秦氏又给他惹了娄子。

    秦老夫人听见儿子的骂声,忙出来规劝,秦大人让婆子拦着秦老夫人,命人将秦氏送到庄子上去,日后不必再回来。

    秦氏又哭又闹,吵着要见英国公。

    秦大人为了平息悠然的怒火,哪里肯听秦氏的,指挥着几个婆子,把人塞进马车里,急吼吼将人送走了。

    秦老夫人哭闹,寻死都没用,秦大人甩给秦老夫人一句话,为了她一个泼出去的水,当真要整个秦家陪葬吗。

    只一句,秦老夫人安静了,再也不吵着让秦氏回来了,也不说让人好生照顾秦氏,询问秦大人日后如何。

    秦大人能如何,叹息一声“走一步看一步吧。”

    还没等他想出办法,秦家接到了圣旨,秦大人因贪污受贿,纵容族人行凶,被贬流放,发配到岭南做官县令去了。

    岭南是哪里,南魏的边界,蛮荒之地,自然条差,天气炎热,去了岭南后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秦家一家娇生惯养的,哪里能在岭南生存。

    秦老夫人听到这一消息,随即昏死过去,院中顿时乱做一圈。

    秦大人又是请郎中,又是指挥家人整理行囊,还要照顾昏死的老娘,忙得不可开交。

    秦老夫人醒来,哭喊着作孽,都是自己的错芸芸的。

    悠然得到这消息,唇角微微扬起,显然心情很好“秦家有此结果,也不全是秦氏的错,若秦家不犯错,谁也不能把他们如何。”

    白梅道“谁说不是呢,汴京的官宦人家都猖狂,若认真查起来,谁家都有问题。那嘉宁侯府也获罪了,嘉宁侯被下了大牢。”

    “罗夏夏与罗家大公子呢”悠然问。

    书中罗夏夏嫁给小哥,这样的人做她的嫂子,悠然着实看不上,这一世,罗夏夏再无可能成为王妃了。

    “听说被贬为庶民了。”白梅绣着一块帕子,“那罗家大公子也是狠心的,父母双双入狱,他却跟着妻子离开了,听说去了妻子的娘家,不打算回来了。”

    明日就是白氏砍头的日子,这是不准备给白氏收尸吗

    悠然也想到了此处,冷笑问“罗夏夏呢”

    “没见到人,听说抄家时人就不见了。”这消息是白梅打探来了。

    悠然忍不住唏嘘“白氏养了一双好儿女啊。”

    一个两个都跑了,可以想象明日白氏有多凄惨,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凄凄惨惨戚戚。

    不过这样的结局,都是她自己找到。

    “白氏斩首,咱们去看吗”白梅想去看,她喜欢颜箐箐这个姑娘,上进,心善,懂得感恩。为了颜箐箐,她也想去白氏的笑话。

    悠然想了想,觉那场面有些血腥,在末世生活许久,她仍不喜欢这种场面“还是不去了,你若是想去,可以去看看。”

    白梅欣然答应。

    菜市口,今日是白氏问斩的日子,附近围拢很多人,白梅辛辛苦苦挤到了最前方,只见白氏被反绑双手,跪在台子上,双目浑浊,沉寂如死水一般。

    白梅啧啧叹息两声,可真悲惨,一双儿女无影无踪,好似被砍头的人不是白氏。

    嘉宁侯府的奴仆也散了,有人曾在白氏手下讨生活,没少受白氏责罚,为了出气,拿出臭鸡、蛋烂菜叶往白氏身上扔,口内还骂骂咧咧的,说白氏坏事做多了,遭了报应,到了地下,也要下十八层地狱,下次投胎也别想做人,会沦为畜生。

    白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跪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她自己已经死了一般。

    “恶人有恶报。”白梅摇头,转身挤开人群走出来。

    她以为见到这一幕会兴奋,谁知心中竟无一丝波澜。

    白梅挤出人群,随意一撇,看见一辆马车停在不远处,一个人掀开帘子,向外看出来,对着身旁的侍卫说了几句话。不知说了什么,惹得马车里的人勾唇轻笑,这笑容带着些许讽刺。

    这一幕让白梅愣神了,这张脸虽不是赵欣然的脸,可这表情她记忆犹新。

    赵欣然讥笑时,就是这样的表情,微微翻起白眼,唇角轻轻上扬,模样高高在上,似乎不把任何人放在心上。

    白梅曾是林嫔的贴身婢女,不止一次见过赵欣然,对她也算十分了解。

    马车上的人虽变了容颜,白梅依旧怀疑她是赵欣然。

    感觉马车上有人看过来,白梅立刻转身,等马车渐渐走远,她悄然跟上去,怕被发现,离得有些远。

    她没有武功,很快便被发现,侍卫告诉了赵欣然。

    赵欣然回了一句“把人解决掉,不要声张。”

    她不想知道跟踪的人是谁,无论是谁,都需把命留下,目的未达成前,她的行踪不能暴露。

    白梅不远不近跟着,觉得有人在看自己,心生警觉,暗道不好,她可能被发现了,转身往回走,看见一个胡同,朝胡同走去。

    她想甩开跟踪的人,手不自觉摸向荷包,那里有迷药,是她保命惯用的东西。

    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白梅急得满头大汗,思索着脱身之法,后面的人一定会功夫,不然她不会轻易暴露。

    抬眸望去,白梅看见一个提着菜篮子的夫人,抬脚跟上去,走到拐角处,从怀里掏出一定银子,一面递给妇人一面道“带我回家躲一躲,这些银子就是你的了。”

    那妇人有些犹豫,怕白梅惹来杀身之祸。

    白梅威胁“你若不同意,我现在便杀了你。”

    “我,答应你就是。”妇人带着白梅回家,进门后将门锁了。

    白梅背靠在门上,大气不敢喘,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感觉有人走来走去翻动东西。

    她更加确定,外面的人找的是她,也幸亏她运气好,遇见了妇人,不然真被抓去了。

    外面的人翻找好一会儿,均不见白梅的影子,抬脚准备回去复命,谁知走了几步,见赵欣然的马车停在路口,忙上前如实回道“主子,人跟丢了。”

    赵欣然骂了句没用的废物,嗓音特意压低,令人听不出原来的嗓音。

    白梅隐约听见了她的声音,微微皱眉,疑惑这人是不是赵欣然。

    不过她不敢冒然出去,怕被人认出来,听着外面动静小了,她松了口气,向妇人买了一件寻常衣物换上,等天黑再出来。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已掌灯,白梅身穿朴素的衣裳出现在公主府。

    此刻悠然早已等急了,已派人去寻找白梅了,见白梅回来,又见她身上的衣服换了,关切问“姑姑去了许久,可是遇见了不寻常的事”

    不然不会耽搁这么久,还换了衣裳,是为掩人耳目,怕被别人认出来吗

    白梅将今日发生的事说了。

    悠然不敢置信“你说你遇见了赵欣然,确定是她吗”

    她不是逃到边关去了,小哥的人已经追去了边关,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了。

    “奴婢不确定,看神态很像,后来奴婢听见了她的声音,又不确定了。”虽然不确定,白梅心中隐隐不安。

    赵欣然和林嫔一样的性子,疯起来什么都不顾。若真是她,还隐藏在暗处,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悠然也了解赵欣然的性子,微微皱眉,随后安慰白梅一番,说她受了惊吓,先去回去休息,赵欣然的事她已经知道了,立刻派人去查。

    白梅点头,辞了悠然回去歇着。

    悠然坐在贵妃塌上,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喊来身旁的丫鬟问“你去前院看看驸马爷回来没有。”

    丫鬟领命去了。

    不多时颜三郎回来,见悠然眉头紧锁,便问悠然发生了何事。

    “白姑姑说她看了赵欣然,虽不是赵欣然的脸,神态十分相似。我觉得是赵欣然。”悠然道。

    赵欣然隐在暗处,定有大预谋。

    颜三郎了解白梅的为人,知她不会无的放矢,安慰悠然几句,立刻派人去查。

    赵欣然回来闽王府,想起白日发生的事,总觉不妥当,命人请来闽王,道“我今日被人跟踪了,行踪怕是暴露了,我这就出城,等风头过了再回来,城中有消息了你立刻通知我。”

    “你要消息有何用,也不会做什么,还是不知为好。”闽王忍不住讽刺。

    老二已经回京了,若再想动手,怕是没有机会了。

    赵欣然不以为意“给我盯着公主府,若我把那小丫头掳走了,以老二和老四对那贱人的疼宠,他们能不出京,他们一旦出京,你的机会不就来了”

    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闽王自然不会放过这机会,勾唇一笑“成交。”

    颜三郎知赵欣然与闽王有联系,立刻派人去盯着闽王府,可惜,赵欣然早一步出府了。

    公主府动用了闽王府的眼线,也未能找出赵欣然。

    “看来她藏得很深呢。”颜三郎只能作罢,回去后安慰悠然,让她放心,他会加派人手守住公主府,提防赵欣然。

    悠然点头“目前也只能这样了。”话题一转,她又说起了箐箐的事,“程家老夫人来过了,是来道歉的,秦氏被送到庄子上去了,这辈子怕是回不来了。”

    “送走也好,不然早晚要连累英国公府。”颜三郎坐到悠然对面,端起茶杯呷一口茶,“箐箐年纪不小了,年底要嫁过去,秦氏在的话,还要受婆婆压着,如今正好,嫁进去正好管家。”

    不是他们心狠,实在是秦氏做的太过分。

    悠然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有些事得让汴京城的人看清楚,垂眸想了想道“等箐箐的伤势好了,我准备办一个消暑宴,请那些夫人和贵女来坐坐,也好让她们认清箐箐的分量。”

    这事儿她寻思两天了,也算给箐箐压惊吧。

    颜三郎觉得好,点头答应“你心里有数,看着办就好,别累着自己,有什么事儿让下面的人去办。”

    话落,白梅打开帘子进来,一面走进来一面笑着说“公主驸马安好,大爷来了,在前厅等着呢。”

    大爷是颜大郎,白梅叫习惯了,一直未改口。

    悠然和颜三郎想了想,立刻知道颜大郎的来意,可能是为了箐箐。

    这几日箐箐一直住在公主府,她伤势未愈,悠然不敢让她回去。

    颜父颜母担忧箐箐,这才让颜大郎来看看,还有一事顺便问问悠然的意见。

    颜三郎和悠然来至前厅,颜大郎正在喝茶,看见悠然来了忙起身行礼。

    悠然摆手“大哥无需多理,咱们是自家人,礼多了显得生疏,以前如何,现在还如何就好。”

    悠然不在意,可颜大郎在意,严肃道“礼不可废。”

    汴京多少人都看着颜家呢,若一个不注意,被人抓住把柄,到时就麻烦了。

    悠然劝不动他便也不说了,又问他,可是来看箐箐的。颜大郎点头“家里人都很担心她,让我来看看。”

    那日他不在家,回去后才知发生的一切,父母卧病在床,他心疼得抽自己几巴掌,又是懊悔又是懊恼,恨自己为何出门。

    颜父颜母拦住他,劝慰一番才将他劝住。后来得知箐箐无事,还住在公主府,颜大郎心情才好了些。

    箐箐在公主府三四日了也不见回去,颜父颜母很是担心,总觉得悠然夫妻有事瞒着他们,遂让颜大郎来看看。

    颜三郎道“箐箐被人用了刑,身上的伤还未大好,让她在公主府多住些日子吧,等大好了再回去。”

    一听箐箐受伤,颜大郎急了“谁打的,伤势如何了”

    他就说他来了怎么不见箐箐呢,原来是受伤了,可恨那白氏杀千刀的,砍头便宜她了。

    “事情都解决了,箐箐的伤没好,爹娘见了该心疼了,回去后你编个理由,说箐箐留在公主府帮悠然呢。”

    颜大郎觉得,也只能如此说,点头同意,想起另一件事,看向悠然问“昨个儿有媒婆上门了,说给大丫说亲,我们不知汴京的情况,还请公主拿个主意。”

    颜家背后是公主,那些官宦人家自然盯着颜家。颜大郎夫妻没想媒婆这么快上门,要给丫丫说亲。

    他们诚惶诚恐,不记得对方是谁家了。只想问问悠然该如何。

    悠然笑了,道“大丫今年不到十三岁,论理该定亲了,我觉得再等等,大哥觉得呢。”

    她是现代人,接受不了十二三岁订婚,再说颜大郎刚刚入京,又得皇上看中,未来前途可期,大丫没必要早早订婚。

    颜大郎松了一口气,笑着道“我和大丫娘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没悠然想得远,就是不想早早将女儿嫁出去。嫁人后就是婆家的人,受婆婆管教,哪里有做姑娘好。

    是以,他们想多留大丫几年呢。

    送走颜大郎,悠然看向颜三郎“咱们去打听一下,上门提亲的是哪家”

    颜三郎伸手拦住悠然的腰,笑着道“这事儿我去办,你无需操心了,对了,这些日子你看好丫丫,别让这丫头乱跑。”

    赵欣然隐在暗处,若是对丫丫出手,他们防不胜防。

    悠然也想到了这一点,点头道“我知道,她也到读书的年纪了。”

    说着命人去唤丫丫来,这丫头已经五岁多了,该读书认字了,给她安排些任务,也省得她老想着往外跑。

    颜三郎怕女儿吃苦,忍不住提醒“她还小,你莫要过于严厉了。”

    悠然怒瞪颜三郎“你教儿子读书写字时,怎么不说自己严厉”

    颜三郎为人谨慎,做事认真,对两个儿子的学业要求也高。每每读书时,儿子们都怕他。

    悠然反对多次,颜三郎用一句教不严师之惰,做学问不可马虎回绝了。

    两人回到院中,去喊丫丫的丫鬟回来了,说丫丫不在府中,跟着程安佑去军营,找小公子们去了。

    程安佑从家中回来,一直呆在公主府,对箐箐更是嘘寒问暖,连丫丫都觉得牙酸。

    丫丫多次到悠然跟前告状,说程安佑偏心,眼里只有姑姑,都不和她玩儿了,还嚷着要出府,让悠然和颜三郎陪着。

    悠然带她去了趟皇宫,回来后一直把人拘在府中,丫丫这是觉得郁闷,提前跑路了。

    颜三郎听了丫鬟的话,怕悠然责怪丫丫,忙说道“那丫头告诉我了,我一时忙忘记告诉你了。”

    他见悠然不悦,心里忍不住埋怨丫丫小丫头,不打声招呼就走,你让你爹很为难啊。

    “都是被你惯得。”悠然瞪向颜三郎,觉得他太宠着丫丫了,迟早会把这丫头宠坏。

    “咱们就这么一个女儿,现在不宠着些,将来到了婆家,咱们就是想宠着也没机会了。”想到这里,颜三郎忍不住叹息。

    悠然扶额,觉得他担心的太早了,丫丫才五岁好吗,就算嫁人,也是十多年以后的事了。

    她不希望女儿早早家人,要满十八岁以后。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