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83 章

作品:《皇后你笑一个

    石薇成为皇后不久, 便召了怀恩侯嫡长女骆得欢进宫。

    “前些日子太忙,没有好好关心你那继弟究竟如何, 现在呢你们相处起来可还好”

    石薇让骆得欢免礼后, 给她赐座又上茶,才这么问。

    骆得欢迟疑了一下, 才浅笑道“皇后娘娘还记挂着臣女,已是臣女的荣幸了。父亲的这个嗣子在乡下长大, 性格纯朴, 对臣女也很尊敬。”

    石薇见骆得欢似乎是强颜欢笑, 便有些担心她, 想了想, 便道“先前显国公府被查出来是东夷水坝贪污案的主使之一,总算是彻底还怀恩侯一个清白, 陛下说了,若怀恩侯的嗣子是个有出息的, 会考虑将爵位再袭一代,以做补偿。”

    石薇说的陛下,便是孟辰了。

    骆得欢听了却没有喜色, 表情有些尴尬。

    石薇忍不住问“可是那嗣子对你不敬”

    骆得欢连忙摇头。“这却没有, 弟弟很尊敬臣女,宗族里也派了两个老太太来帮助他适应侯府,他们都对臣女很客气”她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只是弟弟十岁年纪,一个字都不认识, 为了让他能顺利被封世子,臣女延请了三个夫子到家,每天给他教书,成果却是不怎么理想。臣女很感激陛下对怀恩侯府的眷顾,但是眼下恐怕连袭世子之位都不容易。”

    骆得欢的担忧其来有自,若是靠着血脉随随便便就能承袭,那还不得被言官弹劾几百遍京城里就是有那荒唐风流的勋贵子弟,为了承爵也是会将自己包装得人模人样,否则爵位让皇帝收回去,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石薇听她这么说,略松口气,安慰她道“不是才十岁吗又到京城不久,也不好逼得太紧了,天资若是真不好,以后不派差事给他,也不会丢糗,能教到明白道理,行事不出差错就很足够了。”

    骆得欢也不是那种执意光宗耀祖之人,听石薇这么说,也能接受,便笑道“娘娘说得是,希望弟弟能长成善良的人便足够了,也不指望他再给侯府多争一代爵位,日后能给父亲生个白胖小子延续骆家的血脉,臣女也能安心了。”

    石薇又道“怀恩侯的嗣子敬重于你,这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不过,你说族里来了两个老太太,好歹也是长辈,就怕她们日后得寸进尺,压在你头上呢。”

    若是别人,石薇是不会说这种几近挑拨离间的话的,但骆得欢与她感情非同一般,石薇是真心替她担忧。

    骆得欢也没想到石薇说中了她心事,懊恼道“其实,臣女有一事正觉得很困扰,两个老太太目前还巴结着臣女这个嫡长女,但臣女毕竟年纪大了,她们理所当然觉得臣女该嫁出去,臣女不让她们找媒婆,但她们与邻居闲聊,也总会说起这事,那些邻居也是好心,上门向臣女提议了好几个人选,臣女总是拒绝,就怕邻居们脸上不好看”

    石薇听了这话,心中一动,因着父亲与哥哥频频探问,石薇已经向骆得欢提过两次关于哥哥的事,骆得欢的态度仍是不变,在教坊长大,又做过宫女丫鬟的她,会害石桢没有面子,她宁可退了这门亲事。

    石薇无法,只得将这事转达给娘家,幸而石桢与怀恩侯嫡女才是真正娃娃亲一事,外人都不知道,就算解除婚约,对骆得欢与石桢都不会有影响。

    只是,父亲与哥哥仍是没有放弃,也拒绝了媒人提的其他所有亲事。

    “虽然那两个老太太心态可议,但她们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得欢,你也莫要太过固执,敞开心去看看那些夫婿的人选,也许会有你中意的也未可知。”

    石薇对骆得欢这么说,骆得欢听了却是苦笑“臣女其实也认真考虑过那些人选,但是娘娘您也知道,臣女一直想要接教坊的姐姐们出来,为她们买个宅院,奉养她们,臣女想了很久,都不觉得那些男人可以接受臣女这样的想法,而且与其要嫁人,臣女还宁可将那些嫁妆存起来,将来与姐姐们住在一块儿,生活也可宽松些。”

    石薇露出了然的神情,她忍不住道“一般男人大多无法接受,但我可以保证,哥哥心胸宽广,绝对会支持你的,得欢,不如你再考虑考虑”

    骆得欢一愣,面露为难,半晌叹了口长气,对石薇摇了摇头。

    石薇无奈,又怕骆得欢放在心上,便温声道“罢了,我也只是随口一提,关于亲事,你慢慢选着,那些老太太若想为难你,只管告诉我,我定会为你做主。”

    骆得欢感激万分地谢恩,石薇让她一同用了午膳,才让她出宫去。

    当她坐在回怀恩侯府的马车里,半途忽然听见一阵喧闹声,骆得欢好奇地掀了窗帘,只见外头的百姓们指着一个地方摇头叹气,骆得欢便询问跟车的婆子“前头怎么回事”

    那婆子面带同情道“造孽哟,有个姑娘被人在脖子上绑了条绳子,让前头那马车拉着走呢”

    骆得欢听了,紧皱眉头,她干脆开了车门去看,果然见到前方不远处的马车,后头跟着个姑娘,她脖子上的系绳从车窗里延伸出来,还偶尔忽然拉紧,害得那姑娘几欲踉跄跌倒,只不过奇怪的是,那姑娘脸上一直带着讨好的笑,浓艳的妆容看起来似乎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

    百姓们见状,都有些不忍心,只是那马车镶金带玉,似乎是富贵人家,谁都不敢上前招惹。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冲上去拦住那辆马车,车夫赶紧煞住了马,惹得马车里的人骂骂咧咧,立刻就从车厢里出来,对着拦车的人破口大骂。

    骆得欢待自己坐的马车驶得近了,才看清拦车的人竟是石桢。

    她不由愣住。

    “这位公子,在下瞧您马车后的那姑娘鞋子都磨破了,脖子也出了血,上苍有好生之德,您何苦为难一个姑娘”

    石桢不卑不亢地劝着那肥头大耳的富家公子,一身正气,又俊美非凡,周围的百姓们都想拍手叫好了。

    那富家公子嗤笑一声,指着那姑娘大声说道“你知道她是什么人她可是教坊的倡伎,给点钱就恨不得汪汪叫,还轮不到你来多管闲事”

    石桢却拧了下眉头,只见刚才还勉强媚笑的姑娘,此时已是脸色苍白,低垂着头,不敢对上群众目光。

    百姓们听到那姑娘是教坊出来的,有些人便露出鄙夷的眼神,也对眼前这出戏失去了兴趣。

    不料石桢还是继续说“就算是教坊的姑娘,也与你我都是一样有自尊的,你这样羞辱人,有意思吗”

    那富家公子见石桢敢当众拦他说教,已觉得脸面大失,又见石桢不过一身简单长衫,想来只是个穷酸书生,便抡起拳头,恶狠狠道“老子觉得有意思,干你何事敢管老子,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说完便要动手,骆得欢厉声开口“住手”

    那富家公子与石桢都是一愣,众人便见骆得欢自己利落地跳下了马车,她住在侯府有段日子,养得愈发清秀明丽,侯府的马车与她身上的衣裳首饰俱是不凡,百姓们都有些看痴了。

    那富家公子眼见这么个娇滴滴的姑娘朝他走过来,就有些心痒,涎着脸正要开口调戏,只见骆得欢沉着脸,冷冷道“你知道你想打的是谁吗这可是皇后娘娘的亲哥哥”

    富家公子浑身僵硬,不敢置信地瞪着石桢,石桢现在完全被骆得欢吸引过去,笑着问她“骆姑娘,这么巧”

    骆得欢有些无语,压制住差点红了的脸,面无表情对着那富家公子骂道“我已让人喊了五城兵马司来,你敢动手,先问问你家真老子担不担得起”

    那富家公子还在惊疑不定,恰巧五城兵马司的人就在附近,骆得欢让另一个婆子去寻,便将他们唤了过来,那里头有认得石桢的,连忙殷勤行礼。

    “石大人,属下得到消息,说有人竟想当街袭击于您”

    那富家公子这才真的惊慌起来,骆得欢很快将方才的事都交代一遍,那些卫军当即凶神恶煞地押住富家公子,他这才哇哇大叫,对石桢连连求饶。

    石桢却是理都没有理他,眼里带着赞赏,对骆得欢说“骆姑娘的反应好快啊,要不是你,我可能已经被打了”

    骆得欢却是更加无言,这人明明已经是当今皇后的亲哥哥,却只穿这么朴素的衣裳,身边一个下人都不带,还敢对恶人说教,她不敢想象,若是石桢方才真被人打了,会出多大乱子

    “石大人也得小心些”骆得欢本想随便拿话敷衍他就走,忽然看见卫军连那教坊姑娘都要带走,连忙上前去拉住那姑娘,对卫军说“不干她的事,我会送她回去”

    卫军见皇后的亲哥哥对骆得欢如此殷勤,自然不敢反驳她的请求,况且本也与这教坊姑娘无干,便爽快将人交给骆得欢。

    待卫军将那富家公子带走,石桢便对骆得欢道“骆姑娘,你要送她回教坊的话,我跟在你后面,护送你们”

    骆得欢差点表情崩坏,这人好像都不知道避嫌,且不说自己是个未嫁姑娘,他护送人一起回去教坊,传到外头去,肯定对他影响不好的。

    骆得欢推辞两次,石桢却非常坚持,骆得欢无奈,只得牵着那姑娘上了马车,任石桢跟在马车旁。

    跟车婆子也一起坐在了车厢里,拿出水囊子沾帕,给那教坊姑娘擦拭脖子上的血迹,边唠叨“皇后娘娘的亲哥哥当真是个大好人这位姑娘,你别误会老婆子啊,实在别人听到你是教坊出来的,也就算了,这石大人还肯为你说话,那心肠是真好,长得又那样俊”

    教坊姑娘伤了嗓子,不便说话,只拼命点头,表示同意跟车婆子的话。

    骆得欢听了,其实也非常同意

    教坊出来的人,注定要受到无数轻视与鄙夷,就算被人欺负,也没人愿意拯救她们,可是石桢却还是面不改色地执意救人,让骆得欢心中不禁纠结起来。

    她掀起窗帘,恰好石桢也望了过来,对上她的眼神,石桢愣了下,竟是涨红了脸,慌张低下头去。

    但没过多久,又抬头朝她傻呼呼地笑了。

    骆得欢心脏一颤,指尖微抖,叫帘子落了下来。

    这桩突发事件,让骆得欢着实动摇不已,当她回去侯府后,常常忍不住发呆,脑中总是不受控制地跳出石桢那张脸。

    但不容她的少女心思继续摇曳,忽有东夷来使,石皇后紧急将她召了进宫。

    骆得欢一头雾水,进了宫,才知道那东夷使节,是自己故乡鄂多查派来的人。

    原来她的生母怀恩侯夫人便是鄂多查王正妻的女儿,鄂多查王死后,由怀恩侯夫人的亲兄长接任成为新的鄂多查王,也就是骆得欢的表哥。

    只是这任鄂多查王,子嗣凋零,没有留下继承人便病死了。

    鄂多查人口不多,是个小王廷,倒没有那争位夺权的事发生,只是周遭有虎视眈眈的其他夷族,想趁机并吞瓜分鄂多查,鄂多查人团结抵御,很是辛苦,无奈之下,搬出尚有王女在大楚京城一事,才暂且镇住了那帮人。

    东夷是各族联合奉莱夷为尊,归顺于大楚的地方,但内部不乏为了资源食物互相劫掠的事情发生,只看彼此实力罢了。

    那些夷族一时碍于大楚的威势不敢动手,但鄂多查族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若他们不尽快立一个能震慑周遭夷族的王,恐怕鄂多查很快就要消失。

    所以他们才匆匆忙忙来到大楚的京城,请求让王女唯一的女儿回去继承王位。

    骆得欢听了这事,愣愣得还没反应过来,石薇按住她的手,担忧道“得欢,你意下如何呢”

    不怪石薇心有疑虑,鄂多查的情况听起来实在很不安全。

    孟辰坐在上首,对骆得欢道“若你选择回去继位,朕会派一队卫军护着你,直到情势稳定下来。”

    这却不是孟辰的私心,概因东夷各方势力平衡,对大楚来说才是好事,最好不要有任何一方势力太大,莱夷虽是东夷之首,按着那里的习惯,却是不会干涉小族们的势力消长,而若鄂多查被消灭,更会惹得人心浮动,滋养那些夷族的野心。

    若新任女王带着大楚的卫军回去,想来鄂多查便能顺利安定下来。

    骆得欢一时心中有些慌乱。

    鄂多查虽是她的故乡,但她从未到过那里,对她而言,那就是完全陌生的地方。

    当骆得欢对上望着她满脸期待的鄂多查使节,她又看了看石薇担忧她的神情,骆得欢想了一会儿,才抬起头,坚定地朝康威帝道“回陛下的话,臣女决定接任鄂多查的王位”

    鄂多查使节们听了这话欢欣鼓舞,孟辰见她同意,当即便让人拟旨,要亲封骆得欢为鄂多查的女王。

    骆得欢对石薇微笑道“皇后娘娘,您不用替臣女担心,这是臣女的大好机会,臣女能够在鄂多查重新来过,只是,臣女有一事请求”骆得欢朝石薇跪了下来,恳切道“皇后娘娘,求陛下与您开恩,放了教坊的姐姐们,让她们跟着臣女一起去鄂多查,这样姐姐们也能够在那个没有人认识她们的地方,重新去过她们的生活”

    骆得欢泪流满面,石薇赶紧亲手去扶她起来,石薇朝孟辰望了一眼,孟辰便赶紧道“这不成问题你要带多少人去,朕都准了”

    骆得欢这才松了口气,破涕为笑。

    就这样,骆得欢被御封为鄂多查的新任女王,康威帝特别派了一队卫军护送她与使节回去,骆得欢带走了自己的嫁妆,另外石薇也以皇后的名义赐下不少东西,让骆得欢回去的队伍显得十分浩荡不凡。

    在外人看来,怀恩侯嫡长女从抄家夺爵到沦落市井,再到重回侯府千金,最后又成了夷族的女王,这样的经历,不可不谓传奇了

    骆得欢的故事,让京城的人津津乐道许久。

    至于骆得欢带走了教坊大部分的姑娘与嬷嬷,却没有在圣旨上载明,不过康威帝也没有让人刻意隐瞒,毕竟是教坊的女子,康威帝很明显是私底下恩准骆得欢清空了教坊,旁人也没办法说什么,难道要去向康威帝抱怨宴会上少了倡伎助兴吗

    众人虽对骆得欢带走那么多教坊姑娘不解,但也无从探问。

    鄂多查的使节对于带回那么多中原姑娘非常高兴,他们也知道这些女子的出身,但一点都不介意,东夷的女子地位不比男人低,对于贞洁看得也不重,有这么多单身美丽的姑娘去了鄂多查,鄂多查的人民一定都会非常开心。

    骆得欢前脚刚走,石永年与石桢父子便进宫求见帝后。

    一番恳谈后,康威帝封了石桢为钦差大臣,奉命前往东夷巡查,也给派了队卫军保护他,与鄂多查女王不一样的是,石桢本人轻装简从,只求赶紧上路。

    这道旨意一出,差点没哭瞎了一众京城贵女,石桢本就年轻英俊又博学多才,石家在出了石皇后之后,家世更是水涨船高,许多少女们都梦想能够嫁给石桢。

    现在她们都暗地里咬着帕子,将康威帝骂了几百遍,竟然这样狠心,将那样一个万里挑一的美少年给派到东夷去

    石桢自然是追着骆得欢去的,石永年与石薇也非常支持。

    且不说他与骆得欢那个娃娃亲的婚约,石桢因怀恩侯的缘故,对于东夷颇有研究,让他去做这个钦差大臣,再合适不过。

    对于孟辰来说,他本就想重用石桢,但总有人批评石桢是外戚,不能赋予大任,令孟辰嗤之以鼻,这个机会倒是正好,一下子名正言顺地拉抬了石桢的官职,又是去没人敢去的东夷,也无人会跳出来反对。

    于是石桢便乐乎乎地追去了东夷。

    骆得欢在鄂多查见到石桢时,久久无法回神,不敢相信他竟然跑来了这里。

    当石桢红着脸亲口对她提亲时,这回骆得欢终于答应了。

    这时候再不抓紧这个完美的男人,那她就真是个大傻子

    于是京城的贵女们又再一次哭晕过去,石桢竟然那么快就成了鄂多查女王的王夫,她们的少女心彻底破碎一地。

    鄂多查的女王是大楚皇帝亲封,王夫又是大楚皇后的兄长,这让鄂多查周围的夷族不敢再轻举妄动,鄂多查情势稳定下来,王廷各处欣欣向荣。

    康威三年,东夷惊变突起,莱夷出了叛乱,对外忽然断了所有消息,都说莱夷王族可能遭到叛党囚禁,情况岌岌可危。

    东夷既归顺大楚,康威帝自然要派军镇压,襄王孟翼自愿领兵,他的生母吉宁妃出身莱夷王族,襄王会焦急于莱夷的状况也是情有可原,康威帝便准了他的折子,命他领军前往东夷。

    因着大楚京城与东夷相隔遥远,消息滞后,有那存心挑拨皇帝与襄王关系的小人,趁机使计,说这是莱夷王族的阴谋,要帮助襄王取得兵力,好行那造反之事。

    这样的说法让朝堂上许多人都焦虑起来,偏偏襄王带兵与叛党苦战,消息断绝,更让朝臣们担心真是莱夷的诡计,纷纷上折子请求康威帝再派军队前往东夷捉拿襄王。

    孟辰这几个兄弟里,唯有孟翼还算与他臭气相投,孟辰自然不会信孟翼有造反的打算。

    但他对兄弟的信任,倒急坏了一群不明事理的大臣,他们只差要撞柱明志,逼迫康威帝出兵。

    还是石皇后对康威帝提议,快马去信给鄂多查女王,请鄂多查女王派出暗探到莱夷打听真实的情况。

    朝臣们对这个提议纷纷赞成,那鄂多查女王的王夫是皇后娘娘的亲哥哥,总不会帮着襄王反害大楚吧

    孟辰从善如流,派了脚程极快的骏马与一小队伶俐的探子赶往鄂多查。

    东夷除了莱夷之外,其余地方都还没有受到战事波及,只不过他们兵力比不上莱夷,自然也只能在旁观望,免得惹祸上身。

    探子们眼见东夷各族如此消极的态度,不免忧心重重,等到了鄂多查,呈上康威帝的圣旨与石皇后的亲笔信,没想到鄂多查女王十分干脆地答应派出暗探去莱夷打听消息。

    东夷本地人对此处的地形气候自然要比大楚的军队更加熟悉,愣是避开莱夷叛党的耳目,顺利获得莱夷内部的真实消息。

    那些探子将消息传回大楚京城,证实莱夷确实遭到叛党把持,并且利用本地人的优势,拖住了襄王的军队,阻断了他们报信回京城的路径。

    康威帝一听到这消息,便当机立断加派大军前往东夷增援,鄂多查也出了人手,帮忙引导大楚的军队攻下叛党,莱夷的危机这才解除。

    襄王带伤回到京城,将功抵过,康威帝又慰问他一番。

    鄂多查在这次东夷战争中表现十分亮眼,给京城众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康威帝倒是会利用时势,趁机大肆称赞石皇后多么聪慧明智,石皇后本就与鄂多查女王交好,王夫又是石皇后的兄长,若没有石皇后在这事起的作用,还不知大楚的军队要胶着在东夷多久。

    康威帝甚至让人编了诗歌在民间传唱,歌颂石皇后的好处。

    百姓们深信不疑,因此更加爱戴这个聪明又厉害的皇后娘娘了。

    之后每年,鄂多查女王与王夫还会带着孩子们回大楚住一个月,让石永年看看孙子孙女,也让石薇看看外甥与外甥女们,待得孩子们长大,还送他们到大楚的书院学习,成了一个个出类拔萃的人才。

    鄂多查女王与王夫的恩爱,在东夷也是出了名的,在他们夫妇的治理下,鄂多查的实力渐渐能与莱夷相提并论,更加帮助了东夷的势力均衡,并加深大楚与东夷的友好情谊。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爆字数了,我晕

    今天二更哈,把第三个番外也放上了,小天使们请翻页

    感谢在20200121 08:08:0420200122 09:33: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以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