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3
作品:《八十年代彪悍媳妇》 小天使订阅比例还不够要等等嗷 把鸡大腿单独剁出来放好, 现在天气不怎么热, 鸡大腿也放得住。
等剁完鸡块, 大蒜和姜也好了, 大蒜不用再切, 姜就切成了片。
“瓜瓜要不要辣椒”
“要。”不管什么, 都要。
周程宁这时候开口,“瓜瓜,辣椒不要, 辣的不好吃。”
爸爸说不好吃, 瓜瓜墙头草就摇头说不要了。
“没事, 加一两个辣椒。”从门口挂着的辣椒串里扯了两个干辣椒,洗洗切好就和大蒜姜放一起。
一口锅焖米饭, 一口锅做炖鸡, 做炖鸡的锅里还有些水, 预热得差不多,徐香娟把水舀掉, 剩下一点水等热锅蒸发掉,铲些板油进去。
板油一进铁锅就滋啦冒响, 锅够热, 略黄的板油块很快融化, 姜辣椒蒜一起扔进锅里爆香。
差不多就把鸡块扔进锅里煸炒,后续加料酒、酱油、盐、白砂糖,炒得差不多了,加水, 锅盖盖上去。
瓜瓜不知道白砂糖是糖,徐香娟也不让她知道,怕她天天缠着她爸要吃糖。
把调料锁进柜子里,留个盐罐子,徐香娟去听米饭这边的声音。
有轻微的滋滋声,“阿宁,饭锅不用添柴了,退成小火再焖两三分钟就把柴火全退掉。”
他们家虽然没手表,但有钟,就挂在厨房墙上。
铁锅焖米饭,听声音,滋滋作响就不能烧下去了,火过头底下就得焦,反正饭焖在锅里等鸡炖好,也该熟了。
“我知道了。”
不记得家里晒的东西有什么,徐香娟去家里专门堆干货腌货的小间,几个编织袋,分别绿豆、红豆还有干蘑菇。
她正想着光炖鸡也太油腻,刚好就有干蘑菇。
抓了一把干蘑菇到手里,徐香娟回来厨房间,瓜瓜还站在灶台边盯着锅,动作都不变。
葫芦瓢舀了几瓢水进盆里,先把蘑菇干泡着,这一时半会儿虽然泡不软,但总比直接洗了丢锅里好。
拿着碗和干净的筷子再去小间,把腌胡萝卜干的坛子起开,夹了一碗萝卜干出来,再把坛子封起来。
炖鸡锅烧开了,徐香娟把泡着的干蘑菇一股放进锅里,这干蘑菇有大朵小朵的,泡水之前把坏的扔掉,大朵她也不切,一股子扔进去,“阿宁,炖鸡改小火,你退些柴火。”
“小火烧多久”
“半个钟头,我去看看牛牛有没有醒,待会儿差不多了提醒你。”
去到里间,牛牛没有转醒,徐香娟才放心回去厨房。
今天厨房里油烟大,平时可没这么大油烟,炖鸡收收汁盛出来,“放外间吃。”
外间是睡觉里间的外间,平时招待客人的,有桌椅。
他们家房间基本是单间,就睡觉的地儿是个宽敞双间,分了里间睡觉,外间招呼客人。
徐香娟在厨房里忙活着,周程宁端着小盆的炖鸡去了外间,瓜瓜跟在爸爸后头。
这小女娃,今天就跟着鸡在走了。
再回来厨房,周程宁是一个人,瓜瓜怕是被鸡迷得走不动道了。
“这饭盒是我的”平时饭盒里可就只有一半饭加几根菜几块萝卜干。
“不是你的还能是我的你们学校里有蒸柜,记得蒸好再吃。”徐香娟往铝饭盒压了大半盒米饭,再夹了几朵蘑菇、好几块鸡肉进去。
还是米饭顶饱。
饭盒弄好放进网兜,徐香娟道“放这里,明天记得带。”
虽然盛了一小盆的鸡,但一整只鸡还是有剩的,剩下夹几块肉给她男人明天带学校当午饭,再装一碗送她妈那里去。
“我煮碗蛋花汤,你先把这盆饭和碗端过去。”指挥起自己男人,徐香娟算是很顺手的。
周程宁也从来没有不听的,端饭到外间。
看到瓜瓜站在小板凳上试图把爪子伸向他特意放桌子中央的炖鸡,周程宁“瓜瓜,爸给你夹,你自己手抓着,被妈妈看见得骂你,以后不许你吃喔喔了。”
“吃喔喔。”瓜瓜可终于消停下来。
周程宁无奈,把女儿抱到长板凳上坐好,拿毛巾替女儿擦了擦口水,擦完不忍心,还是夹了两块没骨头的肉到碗里,递到女儿面前。
有肉吃了,瓜瓜高兴的不得了,拿起自己的专属小勺开始吃肉。
女儿暂时不折腾了,周程宁去厨房添柴火,爱人还得烧蛋花汤。
蛋花汤烧起来简单,父女俩晚上有肉吃,徐香娟不吃,就给自己打俩蛋,算是豪华版蛋花汤,补补。
蛋花汤做好,徐香娟端着一碗鸡肉准备出门,“阿宁,我把这碗鸡送我妈那里,你把汤盛好就和瓜瓜先吃饭。”
“我和你一起去,带上瓜瓜。”
“你不知道我妈对你有偏见行吧,你带上瓜瓜跟我一起去。”
她妈对她没意见,对俩小外孙也没意见,就是对女婿有很大意见。
当初她妈想她嫁给王强,一个方脸壮汉,家里仨兄弟,是毛董村富户,这几年经济发展,他家兄弟赶着时候去做肉干生意,赚钱了,越来越富实,她妈也越来越满意。
可她不满意啊,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读过书的,高中给读完了,那时候读书多难啊,她就想怎么也得找个高中生结婚。
王强小学都没毕业,说话声音粗嘎难听,兄弟的生意,他没做啥事,但名声净往自己身上揽,最会吹牛皮,关键不爱干净,徐香娟都近不了身,那股子汗臭味熏死人。
反正不行,她不答应,自己找了十里八乡有名的钱大娘说亲介绍对象,钱大娘也第一次遇到个大姑娘找自己说亲,不过姑娘人爽利,她倒没拒绝,帮着留意了。
镇上还真有符合的,这要相看了,总得见见父母,不是男方父母,是女方父母。
徐香娟谁啊,村里出了名的彪姑娘,直接领着男人到家里,还说非他不嫁。
这可没把她妈气死,姑娘倔起来十头牛拉不回来,没办法最后还是结婚了,不过徐香娟妈妈吴彩凤对这个女婿彻底没好印象,不给人好脸色看。
他们家现在住的院子就是徐香娟的,算是嫁妆,而且她自己就要了800彩礼钱,彩礼钱大家不知道,可这院子怎么都让村民觉得徐家女婿是倒插门。
不过还好周程宁自己在镇上初中当老师,有收入,不然大家真要觉得他是小白脸了。
爱人同意让自己跟着去,周程宁就把已经吃完两块鸡肉,正努力用小勺子往盆里再捞一块的瓜瓜抱起来,去外婆家。
瓜瓜叫了几声,周程宁哄着回来就给她吃喔喔小家伙才不闹。
“又来家里拿什么上辈子欠你的是不是”吴彩凤上来就一顿喷。
徐香娟走在前头,她习惯了自己妈指桑骂槐的骂法,拿了口碗,把炖鸡倒在里面,“爸,这炖鸡我新做的,你当下酒菜吃,妈,没事我先回去了,我就来送肉的,今天炖了只鸡。”
“夭寿,你拿的四只鸡又不是老得下不了蛋了,咋就杀了吃”
徐香娟养的鸡基本都是从她妈那里拿来的,所以她妈清楚鸡有几只。
“杀就杀了,别说了。”徐根生已经吃上,别说,这肉喷喷香的,吃到嘴里还不用费力嚼,骨头和肉轻易能分离,蘑菇也透着肉香回头得让闺女她妈问问怎么做的。
徐香娟以前就被她妈这种想法洗脑的,后头过了好日子,杀只鸡觉得也没什么,但现在家里条件一般,放开吃一顿,下面该省还得省。
瓜瓜还没到茅草屋子前就喊道“太爷爷”
看到太爷爷,瓜瓜立马冲过去,周程宁在后面跟着是心惊肉跳,喊瓜瓜不要跑。
还好小家伙没有摔倒,不然回家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和爱人解释。
“瓜瓜来啦。”周爷爷见到曾孙女,放下手中的活,展开笑容,眼角皱纹加深。
周程宁解释自己爱人为什么没来,“爷爷,娟这会儿忙,给岳父岳母做饭还得忙着过冬的事,就没过来,我和瓜瓜来看您,还给您带了酱鸭过来,这是姑寄给您的,娟已经做好了,我和瓜瓜中午和您一起吃饭。”
“吃午饭我去让大寸家做,我们去隔壁吃。”如果爷孙俩还好,随便对付对付就过去了,这小曾孙女来吃,得让大寸家准备。
虽然自个儿子一家抠门,但他这老人家有点要求,还是能做到的。
“太爷爷吃南瓜饼”瓜瓜从小布袋里拿出南瓜饼递给太爷爷,南瓜饼个头不大,瓜瓜一手刚好握住一个。
周爷爷摊开掌心,瓜瓜放上去一个,又从布袋里掏出第二个放太爷爷手上。
分给太爷爷两个,瓜瓜跑到爸爸身边,给爸爸一个,好啦,剩下两个就是自己的了
瓜瓜最近都没能吃到小零食,有南瓜饼简直高兴坏了。
南瓜饼虽然是炸出来的,但口感不油腻,带着南瓜的清甜,外皮薄脆内里绵软,就算是牙口不好的老人也能吃一两个,周爷爷见人手都有,就吃了一个南瓜饼,不喇嗓子,甜汁汁的,好吃,吃完一个,周爷爷把剩下一个放在碗里,等明天再吃。
周程宁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在家里什么地位,别说现在,小时候在家里干活爸妈都嫌他吃稀饭吃第二碗浪费家里粮食,“爷爷,就不去我爸妈那了,他们没准会嫌我和瓜瓜浪费粮食,在他们那里我和瓜瓜也吃不饱,而且娟蒸了酱鸭,香喷喷的,我们三个吃就好了。”
“瓜瓜想不想去那里吃饭”周爷爷选择性忽视孙子的话,问瓜瓜。
瓜瓜摇摇头,手上还拿着咬了两口的南瓜饼,“吃嘎嘎。”
鸡是喔喔,鸭是嘎嘎,瓜瓜原本以为是喔喔的,妈妈说是鸭子,鸭子就是嘎嘎了。
平时都是一个人吃饭,家里碗筷不够,“那好,太爷爷给瓜瓜去隔壁借碗筷,程宁你去浸米。”
上次周爷爷激动喊了小程宁,这会儿瓜瓜在,倒不适合带个小了。
“爷爷,不用借,我带着的,您就坐这儿继续串手串,我去淘米,娟今个儿也让我给您带了些新米过来,混着吃。”他家娟已经提前打算好了,为了别吃饭吃闹心,自家带碗筷过去。
周爷爷更多时候是喝稀粥的,米也是隔壁给的陈米,吃起来带着尘土的味道,得泡久点味道才小,虽然米浸泡久了会流失营养,但这被米虫蛀得七七八八的米,也没什么营养好说了。
周程宁知道爷爷把米放哪的,就在箱子里,他今天带了5斤新米过来,当然不打算中午吃新米,中午蒸饭就新米混陈米。
爷爷这里的陈米真的比较劣质,混着肉眼看见的泥沙,味道也大,而且装米的袋子也不大,还有米虫,周程宁把爷爷的米袋拎到院子里晒晒,舀出小半碗去小溪边洗。
他们村临溪,村里几乎没有水井,都用的溪水,溪水不像井水,溪水会跟着天气变热变凉,秋天的溪水已经带着凉意了。
瓜瓜跟着爸爸来到溪边,“瓜瓜,以后没有跟着大人,不能来水边知道吗”
自从瓜瓜会说话,能听懂话之后,当爸妈的,说最多可能就是知道吗。
“知道。”瓜瓜就站在爸爸旁边,她站着倒和爸爸弯腰蹲着差不多高。
女儿应了,周程宁就继续洗米,溪水清凌凌的,阳光照耀下透亮澄澈,把被米虫蛀空的米淘掉,洗了几遍感觉差不多了,带着大半碗水回去,不忘记一手牵上女儿,省得女儿摔倒,小溪边上的石子路难走。
毕竟还是小孩,瓜瓜在不是很熟的地方,选择性依赖爸爸,等爸爸也回去草房子了,就在爷爷身边,问太爷爷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还想学太爷爷串手串。
手串绳是有扣的,周爷爷给曾孙女扣了一串在手腕上,三岁小娃娃手腕虽然肥嘟嘟的,但也细,得调节,调好了,瓜瓜有手串,立马跑去给爸爸看。
周程宁刚把篮子里的酱鸭放箱子上,准备去摘些野菜做野菜汤,见状,先夸了好看,再牵着女儿手去茅草屋外头,“爷爷,你给这手串会不会被发现”
周爷爷“按斤称的,缺点不会发现,里面也有废料,给瓜瓜戴一串不会被发现。”
听爷爷这么说,周程宁才放心下来,“瓜瓜是要和爸爸去摘野菜还是留在这里跟太爷爷串手串”
“串。”瓜瓜跑太爷爷这里去了,刚刚和太爷爷说过很多话,算是和太爷爷熟了,这会儿她想玩珠子。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完结啦番外会继续掉落哒
谢谢仙女井夫人投手榴弹
谢谢仙女邓布利多投地雷
最后贴段话
晋江文学携手作者祝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春节假期,平安康乐同时温馨提醒大家勤洗手 戴口罩 多通风 少聚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