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4章 纳降

作品:《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

    值此之际,刘烎也知胜负已定,连夜让卜静为使者,前来劝降牵招军上下。

    毕竟,牵招麾下的战兵数量,除去伤者老弱也有近万,而民夫更是三万余。

    汉末乱世什么最重要

    人口

    更何况约五万的青壮人口

    若是编为屯田部队的话,完全能填充一个郡的空缺,对于扩张时期的刘烎而言,根本就不可能放过。

    要知道,如今整个扬州和徐州,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多万,青壮也只有六十万而已。

    而这五万青壮人口,怎么可能不在乎

    此时,卜静也不拐弯抹角,向着牵招直接言道“我主芜湖侯,知晓将军已陷绝地,然四海皆为汉家男儿,本不该相互厮杀搏命,只恨天不该有两日,汉家不应有两帝。”

    “袁绍僭越另立新帝,此可谓大逆不道之臣,将军何必为其效死”

    卜静继续说道“将军汇聚溃兵,强渡黄河,长驱驰援,对袁绍而言,已是竭尽所能,可谓不服知遇之忠。”

    “今大势已去,事不可为, 正该顺势而降。”

    “此方为识大局天下有识之士, 不但不敢嗤笑,更会赞誉将军”卜静大笑言道。

    不过,牵招依旧有所迟疑,言道“投降毕竟是投降, 哪里会有人赞誉不过, 局势已沦落至此,本将个人名声事小, 上下将士性命事大。”

    “我知兖州各州郡皆缺粮, 而芜湖侯领军远道而来,自军辎重补给亦不易。”

    牵招脸色不安地问道“若是本将领军投降则上下将士如何处置难道择其精者存, 其萎靡老弱者行坑杀之事否”

    自古归降者, 若是人数众多,且无粮草救济,掌兵者皆将坑杀。

    如此方可免除后患

    这也是牵招最忌惮的,若是他带大军投降, 却让投降的兄弟被坑, 此恐怕粉身碎骨也难安。

    “断无如此可能”卜静却斩钉截铁地回道。

    “不杀降不虐俘”

    “此乃芜湖侯定下的军法”卜静再次言道, 眼中满是毅然, 已经自傲的神色。

    对于这种规矩, 卜静最先是不理解的, 但是作为刘烎的幕臣, 他也逐渐受到了熏陶。

    知道这些“妇人之仁”的规矩, 才是芜湖侯汇聚人心的本事之一。

    若论残暴嗜杀, 刘烎军比不得曹操军;若论骄纵恣意的凶悍,刘烎军比不过西凉军、吕布军;若论名望门阀的羁绊, 刘烎军比不上荆州军和袁术军。

    然而,就是这种种不如, 才显得刘烎军不同,他们有自己的灵魂。

    三项注意、八大纪律。

    所有军法的基本条令, 一切军规都不得违背。

    也正是如此,刘烎军内部极为团结, 没有互相背弃和算计, 对于扩张也极为迅速,能够极快收纳降军。

    就比如刚被收编的吕布军和泰山众,就是在这种真诚尊重的态度下,迅速认同自己并非是降军或外人, 将芜湖侯视为真正的领袖。

    仁义道德在乱世并非是坏事。

    当然这也必须分清场合和时机,在战争厮杀中自然不能妇人之仁, 为了胜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但对于放弃反抗的俘虏, 必须保持足够的仁义和尊重。

    仁义道德也是一种武器,也是可以带来胜利的手段。

    对于刘烎军的一些军规,牵招自然也是颇有耳闻,尤其是这段时间交手中,他也俘虏了不少刘烎军士卒。

    但是,对于这些空话般的军规,他最初却只是噗之一鼻。

    然而却不料卜静, 竟然如此信誓旦旦, 甚至显露出自傲之色。

    普通的刘烎军将士,对这些军规不会深想, 只会觉得芜湖侯很仁义,他们只要好好遵守就行。

    但是,卜静并非是普通的士卒, 他是刘烎麾下幕僚团的,连他都表现出如此态度,可见整个刘烎所属的集团,都将这些“虚情假意”的军规,视作自身势力存在的根基。

    这让牵招感到震惊

    然而此时的牵招,还看不透其中的深意,以及背后蕴含的竞争力,但他也是不明觉厉。

    至少,有一件事可放心,那就是他牵招投降后,麾下的将士和民夫,不会遭到肆意地屠戮。

    终于, 牵招向着卜静拱手,极为谦卑地言道“请使者旁坐容本将招各校尉前来拜见”

    随即, 牵招召集各将校前来,并言明辎重营的真相, 以及卜静劝降使者的身份。

    这相当于是直接的摊牌,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 牵招这是打算投降刘烎军。

    对此,帐中的将校皆惊愣,有反应快的立刻表态,也表示唯有投降而已。

    对于少数不表态的,牵招默默记下他们,对着帐外亲卫使眼色,让他们将这些家伙拿下。

    顿时,不表态的校尉们,纷纷知道情况不妙,立刻表示同意投降。

    而牵招也不多言,只是将这些人押下去,并没有当众处决或释放,因为无论哪种做法,都有着一定的风险。

    处决的话,容易寒将士之心;释放的话,则不知会有何变故。

    总之,必须稳妥的投降,不能让一小戳人,害了这数万人。

    接下来,便是收降的过程,而数万人的归降,也不是一件简单事。

    最直接的,便是该怎么打散安置,并且基本的粮食。

    好在刘烎的处理很妥当,却是没有选择将队伍打散,依旧让牵招原地统御三军,只是让三军将甲胄和弓弩交出,至于刀枪等兵器则保留。

    同时,刘烎每日皆送来粮草,足以令牵招军及民夫,维持基本的生存。

    如此种种行动,不但令牵招感到安心,更是让上下降者心安,对刘烎不禁感恩戴德起来。

    而随着降军安定后,卜静再次前来拜见牵招,告知道“我主芜湖侯派在下来,乃是言及数日之后,将亲自前来探视将士。”

    “芜湖侯要亲自前来”牵招闻言直接愣住。

    卜静点了点头,言道“正是。”

    作为数万人的统领,牵招从归降的那一刻,就知道刘烎会面见自己,但是却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不是召见他过去,而是刘烎亲自前来。

    顿时,牵招整个人都有些发愣,既是震惊、又有些惶恐,更是体会到某种重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