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建奴入寇的原因
作品:《明末草头王》 “祸国之贼,等着遗臭万年吧你,我东林诸公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等朝廷剿灭了你,你全家都得死都得给老夫陪葬”
后心终于是把刘易给说恼火了,冷哼一声,刘易吩咐道。
“把他的舌头给我割了,我不想再听到他的声音。”
不多时,刚刚还叫骂的很是嚣张的候恂便没有声音了,只能发出一声声惨哼。
洪承畴脸上也是闪过一丝恐惧,闭着眼睛不去看候恂,胸膛却是剧烈的起伏着。
显然,他也是被刘易的凶狠给吓到了。
刘易甩甩衣袖,转身便走。
走出大帐,刘易脸上闪过一丝自嘲。
他觉得自己当真是无聊透顶了,跑到两个手下败将面前秀优越感,何必呢。
可是说归这样说,这两个手下败家,可都是史书上留名的人物,击败了他们,刘易的心境怎么可能真的毫无波澜呢
第二日,诸多流寇齐聚,在原来明军中军大帐的位置,摆下了行刑台。
洪承畴,候恂及被俘虏的明军一众高层,被押在行刑台上。
高迎祥站出来,义正辞严的一阵陈述他们的罪孽之后,下令将他们斩首。
刀光闪过,人头落地。
洪承畴,候恂,这么两位青史留名的人物,死的毫无波澜。
众多流寇发出一声声高呼怪叫,看起来异常激动。
刘易对着自己身边的亲卫开口吩咐道。
“去寻几副好棺木,将他们收敛一下吧,好歹生前也是朝廷大员,死后不应该再被作贱。”
在刘易吩咐人将洪承畴和候恂一众人收敛好之后,高迎祥宣布,他要将这几具尸体派人送到京城去,吓破小皇帝的胆子。
刘易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接下来,诸多流寇一起动身,浩浩荡荡的杀向了太原的方向。
他们要拿下太原城,太原城中有晋王,潞王等一众藩王,还是诸多晋商的集散地,财富无数。
诸多流寇自然是动心了的
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归雄心壮志,金银钱财也是他们不能拒绝的。
刘易虽然也对太原城内的财富感兴趣,但他知道自己接下来最该做的是什么。
绝对不是对外四处出兵扩大地盘,而是应该埋头发展。
种田,发展工业,积攒粮草军械,安定民心,把自己的根基给夯实了
刘易带兵脱离了大部队,返回了代州境内。
不过,与此同时,昭武军也不是毫无动作,出兵抢占了山阴,繁峙等地,扩大了昭武军的生存范围。
并且派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开始在忻州,山阴,繁峙等地营建防御工事。
并不只是为了地狱朝廷大军下一次的进剿,还是为了抵御关外的入寇。
历史上崇祯六年,蒙古入寇山西,崇祯七年建奴入寇山西。
虽然现在的历史被刘易这个穿越者给祸害的不成样子,但应该还影响不到关外胡虏的入寇。
甚至是建奴还可能提前入寇,汉奸八大家被刘易给一锅端了,建奴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物资来源。
在小冰河期气候的影响下,关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现在又少了这么一个重要的物资来源,关外建奴为了生存,一定会做出入寇大明的选择。
历史上,满清就是靠着一次次入寇大明,给自己补血,并且耗干了大明在北方的力量,然后入关成功的。
建奴入寇是一定会入寇的。
但就是不知道他们会选择什么时候入寇,准备入寇什么地方了。
刘易忽然就想到崇祯七年,建奴入寇山西的原因了。
查查历史就知道,崇祯末年,建奴历史上一共六次入寇。
除去入寇山西一次之外,剩下的五次,的都是自北直隶入寇,然后杀往山东河南甚至是淮北劫掠。
无一例外,建奴的目标都是适合他们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华北平原。
但是,为什么崇祯七年的时候建奴选择的入寇地点是山西呢
要说替流寇分担压力,进攻北直隶效果不是更好吗
那可是天子脚下,一但北直隶被入寇,其他地方正在围剿流寇残部的兵马肯定得回防。
流寇们所面临的困境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崇祯七年,建奴选择的入寇的地点却是山西。
有太行山脉作为依托,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的山西
对于一向不喜欢打苦战的建奴来说,这个选择好似不是那么的明智
但是,一切看似不可能的选择的,都是必然的。
刘易联系前后历史,马上便得出了建奴入寇山西的真相。
说白了其实还是为了钱粮物资
自崇祯五年开始,朝廷和流寇在山西打生打死,来回鏖战,整个山西都被封锁了,商道自然断绝。
八大家根本无法往关外送物资
就算是他们在朝堂上有人,能够保证官军不动他们,难不成还能管得住流寇不抢他们
这也就导致了,八大家手上有收购来的物资,但就是送不出关外。
建奴熬了两年实在熬不住了,没办法,只能自取了。
然后,便有了崇祯七年的建奴入寇山西之战
这要是崇祯年间,山西唯一一次遭遇了建奴入寇。
那一战,建奴只是在山西劫掠了一圈,便带着大车小车,无数物资满载而归的北返了,压根就没深入大明国镜。
山西被官军和流寇两年来回拉锯作战,崇祯六年蒙古还入寇劫掠了一次。
山西被祸害到残破的不成样子,说一句饿殍遍地也不为过。
建奴是从哪里抢到的这么多物资
可想而知八大家究竟给建奴了多少物资了。
也就能看出来八大家的物资对建奴的重要性了
刘易现在不是很确定建奴还会入寇山西了。
没有八大家在,建奴入寇山西其实抢不到多少东西,又因为山西的地形,还很容易就会阴沟里翻船。
没有利益的事情,建奴真的会干吗
蒙古人之所以入寇山西,那是因为他们被迫西迁了,他们能够够的到的地方,陕西甘肃榆林等地,现在比山西还穷。
再往东那就是建奴的地界了,他们不敢过去。
所以,蒙古人入寇山西了。
但是建奴呢
他们的选择就要比蒙古人多得多。
不管是入寇北直隶抢大明,抑或是东征抢朝鲜,所能够抢到的东西绝对远超在山西能够抢到的东西。
他们真的还会选择入寇山西吗
皇太极那个老狐狸,究竟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刘易甩甩脑袋,吐了一口气。
心中也算是想清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不管建奴来不来山西劫掠,扩兵备战,修建防御工事,都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难道因为建奴不来山西劫掠,他就不扩兵备战吗,修建工事了
开玩笑
他的敌人可不止是建奴,还包括大明朝,包括蒙古人,甚至是包括那些流寇在内。
刘易不傻,知道自己现在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山阴县,地处边地,距离大明的九边重镇大同镇也就一百多里。
夹在朔州和大同镇中间,大大小小也算是个要地。
驻兵数千,防守严密。
杜老四就是一名山阴县的屯兵,他的家眷,他的妻儿老小现在都在怀仁堡内生活。
今日正好轮到他执勤。
杜老四抬头看看天上的日头,忍不住骂了一声娘。
“他娘的,这贼老天”
“冬天里雪没少下,冷的要死,这眼瞅着就要开春了,一点雨也不下,今年怕是又没个好年景。”
“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咧”
旁边一个鸳鸯战袄上补丁摞补丁的年轻汉子,凑过来憨厚的笑着问道。
“四叔,您家甚时候春耕呀额给您帮忙去。”
年轻汉子叫杜亮,今年也就十七八岁,皮肤被太阳晒得有点黑,笑起来憨憨的。
“滚滚滚,又想打俺家春娘的主意,告诉你没门”
杜老四没好气的说道。
杜亮和杜老四是本家,两家还是邻居,可以说杜亮是杜老四从小看着长大的。
对于他的秉性,杜老四很是了解,憨厚踏实,有一膀子力气,再加上两家是邻居,相互间知根知底,也算是自己女儿的良配。
但是,自古以来,老丈人哪有看女婿顺眼的,所以杜老四对杜亮十分的不客气。
杜亮见杜老四不客气也没介意,依旧是腆着脸,在杜老四身边赔笑。
他爹娘早就没了,死在了一次鞑虏入寇的时候。
那时候他才七八岁,是杜老四帮忙把他给拉扯长大的,现在他想娶杜老四的女儿,当然要把杜老四给伺候舒服了。
杜老四斜了杜亮一眼说道。
“额家屋顶透了个窟窿,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也爬不上去,可怜春娘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还要爬到屋顶上去修屋顶,唉,真是可怜啊”
杜亮赶忙拍着胸脯保证道。
“四叔,四叔,这事情咋能让春娘去干呢,你招呼我啊,我别的没有,就是有一膀子力气,待会儿下了值我就是去干。”
杜老四对此十分满意。
就在两人闲聊之际,忽然城外出现了一面大旗。
大旗是玄黑色的,旗面上有两个赤红色的大字昭武
“四叔,快看那边,快看那边”
杜亮脸上满是惊慌,手指指着城外的方向。
“敌袭,是敌袭”
“你个憨批,快跑吧”
杜老四脸上露出一个惊骇欲绝的表情,丢下手中的兵器转身就跑。
这样的一幕不光是发生在杜老四身上,整个城头瞬间全部都是溃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