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刘易的盘外招

作品:《明末草头王

    “唉,刘将军还是不要掺和这件事情了,这件事牵涉里面的大人物有很多。”

    “刘将军如果贸贸然插手进去,很可能会自误的啊。”

    “反正我和婉秋对救出她父亲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了,刘将军还是不要牵涉其中的好。”

    李东海唉声叹气的说道。

    他作为山西的本地官员,对于介休范家等八个晋商大贾,走私违禁的兵甲粮食,通敌卖国的事情,是有所了解的。

    其实不光是他,整个山西官场,对此基本上都心知肚明。

    八大晋商想要和关外的建奴做生意,如何将货物运出关,就是一个大问题。

    别的不敢说,各地关隘的守军将领,对此一定是心知肚明的,这些将领的上级肯定也从中有所分润。

    既然知道的人已经这么多了,那这事情就绝对隐瞒不住,基本上就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了。

    山西布政使,按察使,山西总兵,宣大总兵

    这些地方巨头肯定都知道,朝堂上很多大佬对此绝对也是心知肚明,甚至这里面有些人本身就是这八大汉奸的代言人。

    不过这件事情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朝堂上的那些大人物绝对不止是因为收了好处,就坐视八大晋商这么一个大脓包存在的。

    肯定还有别的顾虑

    就比如说山西的防务问题,崇祯年间,建奴一共六次入寇,最嚣张的时候甚至是杀到了淮河沿线,兵峰直指南直隶。

    但山西自始至终,却只有崇祯七年的时候被建奴入寇过一次,要知道山西离辽东可不算远,只是骑兵跑几天的路程而已。

    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山西地形呈现高屋建瓴之势,实在不利于建奴作战。

    但山西有八大汉奸在,绝对也占有一定的因素。

    满清需要八大汉奸给卖给自己急缺的粮食,铁器,火药,甚至是大明各方面的情报,自然也就不好入寇山西了。

    否则话,他们次次入寇,八大汉奸次次都没事,那傻子都能看出来八大汉奸有问题了

    一但没了八大汉奸,一时间满清还真不好找一个替代品,替代八大汉奸来和自己做生意。

    他们需要的粮食,铁器,情报从哪里搞

    其中粮食更是重中之重,小冰河期受灾的又不光是关内,辽东照样也不好过,满清也需要粮食,大批的粮食。

    除去每次入关劫掠所得,八大汉奸也是了很大一部分。

    朝堂上的某些大佬对此心知肚明,不过,他们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建奴不入寇山西,那山西的防务就可以放松一下了。

    大同,宣府等地的边军就能够抽调出来。

    这些精锐边军,不管是调往辽东和建奴作战,还是调往关内围剿流寇,都会是绝对的生力军

    再加上八大汉奸给朝堂上不少大佬丰润好处,八大汉奸通敌卖国的事情自然就被所有人都视而不见了。

    至于说对通敌卖国的大脓包,以范家为首的八大汉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究竟是有利有弊,那可就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李婉秋的父亲想要捅破这个大脓包,可不就是危害到许多人的利益了吗那些人不搞他搞谁

    刘易开口安慰李婉秋说道。

    “婉秋你放心,岳父大人我会尽力营救的,我已经有想法。”

    八大汉奸难对付,那只是在大明朝的框架里难对付而已。

    刘易如果玩盘外招,其实想灭掉八大汉奸,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只需要他出兵介休和张家口,把八大汉奸全家上下老老少少都给洗了,那事情不就解决了吗

    难吗一点都不难

    把人杀光之后,难道还不能搞到他们通敌卖国的证据

    把证据往崇祯皇帝哪里一上奏,然后再操作一下,救出李婉秋的父亲还是难事吗

    就算是他刘易碍于大明朝官员的身份,自己不好去做。

    难道他就不能派人伪装成流寇去做

    反正最近山西兵荒马乱的,到处都是流寇,即使是他刘易做了,这事也是绝对无法查证的。

    如果还怕不保险,刘易完全可以鼓动罗汝才去做。

    反正对罗汝才来说,去哪里发财不是发财啊

    八大汉奸是商人,又不是军阀,手上就算是有一定的武力,难不成还能搞的过他刘易

    反正对八大晋商这八家老汉奸,刘易是不准备讲武德了,直接搞死他们。

    不管朝中某些大佬是怎么看的,反正刘易觉得留着八大汉奸继续通敌卖国,不断的将粮食,铁器等物资出卖给建奴,替建奴养活八旗兵,是利大于弊的。

    刘易就很怀疑朝中某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真真是纯傻逼,不知道他们怎么坐上高位的。

    为了建奴不入寇山西,竟然就放任汉奸八大家这样的蛀虫存在

    不断的放大明的血,去养肥了建奴

    大不了就建奴入寇山西呗,又能如何

    就山西这操蛋的地形,易守难攻,只要摆几只敢于正面迎战建奴的少量精兵,不断的打游击,打骚扰,就能叫建奴哭死。

    他们才多点人口,百来万八旗能抽出多少兵员

    死一个少一个

    完全可以把山西变成第二个辽西走廊,修建层层关隘,完全可以让建奴在山西流干鲜血

    满清入关第一人,摄政王多尔衮就是被姜镶给熬死在大同城下的

    日寇侵华,太行山上的游击健儿也叫日寇吃足了苦头

    就现在大明朝的这些高官,一个个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刘易觉得,就算是放头猪在他们的位置上,做的都不会比这更差劲了

    午饭结束,李婉秋和李东海离去,而刘易则是继续处理他手头上的事情。

    他手头的事情很多,还都是要紧的事情。

    不管是组建商队,组建军情处,制定代州的重建计划,还是解决八大汉奸的行动。

    既然想到了,那就要付诸实际。

    这些都需要刘易来制定详细的章程和计划。

    刘易将计划做的差不多了,伸了个懒腰,看了一眼天色已经将近黄昏了。

    感觉腹中饥饿,刘易叹了口气。

    人才

    他现在急缺人才

    他需要能够帮助他参谋一切的参谋型人才,来帮他分担肩上的压力。

    现在的昭武军倒是不缺猛将,赵东博达尔和刘易提拔起来的那些基层军官,在战场上表现的都很不错。

    但就是没有顶尖的谋士型人才,很多事情都需要刘易亲手把关。

    否则就办不成

    刘易再次叹了口气,现在的昭武军,在大多数人眼中还只是一支基本上没什么前途的地方军阀。

    又怎么会有人来投效呢

    即使是横扫天下的闯王李自成,也是在崇祯十五年聚众百万,横扫中州之后,才有了诸多人才的投效。

    安排下人传膳,刘易草草的吃完晚饭,他待会还有事情要做。

    他要对昭武军新兵来一次突然袭击,来一次突然的夜间拉练,看看昭武军新兵的表现如何。

    借此来判断昭武军新兵营的练兵效果。

    等刘易忙完,时间已经是接近丑时了,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快凌晨一点了。

    他带着一身的疲累回到了罗灵玉的小院,毕竟才刚刚把人娶过门,第二日就冷落了她很不好。

    等刘易走进屋子,却是看到了罗灵玉还坐在桌前等候,不过已经睡着了。

    小脑袋一点一点的,很是可爱。

    刘易放缓脚步,脱下外袍准备给罗灵玉披上。

    可还是惊醒了罗灵玉,她从小跟随罗汝才征战,警惕性很高,睡的本就不深,很容易就被惊醒。

    罗灵玉看到是刘易,脸上的戒备才散去,睡眼惺忪的揉了揉眼睛,声音柔柔的说道。

    “夫君你回来了”

    刘易点点头,将外袍放到了一旁,开口说道。

    “你不必等我,我军务繁忙,忙起来的时候没有个白天黑夜的。”

    罗灵玉眨眨眼睛,俏脸上露出一个动人心弦的笑容。

    “我给夫君准备了宵夜,夫君等等,我这就去厨房热一热。”

    小院中是有独立的厨房的,罗灵玉风风火火的跑了出去,没多时,端了一碗面条回来。

    面条只是普通的面条,还有一个荷包蛋,加了葱花和盐,滴了几滴香油。

    明明很简单的食物,但却是香气扑鼻。

    刘易接过面条,呼噜噜的吃了起来,咬一口荷包蛋,荷包蛋还有糖心,味道很不错。

    吃完面条,连带汤也喝掉,刘易的胃暖暖的,心里更是暖暖的。

    这种即使是大半夜,也有一个人在等你感觉真的很好

    在刘易吃的时候,罗灵玉就这么笑盈盈的看着,在闪烁的烛火下,漂亮极了。

    第二日,刘易早早的起来,打了一套五禽戏,锻炼了一下身体。

    在他吃早饭的时候,赵东风风火火的找来了。

    “大将军,我昭武军击败刘国能所部,不是缴获了不少马匹吗兄弟们叫我来问问,咱们昭武军的骑兵啥时候扩编啊”

    虽然在上次威慑白广恩的时候,临时拉起了好多人,骑上战马装作骑兵。

    但那终究是装的,白广恩退去之后,自然也就解散了,昭武军的骑兵还是原来的规模。

    赵东想要催一催刘易,尽快把那些缴获的马匹落到实处,扩建一下骑兵队伍。

    看着昭武军的步兵不断的扩张,赵东感觉心痒痒的不行。

    刘易笑了笑说道。

    “急什么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跑不了。”

    刘易不是在打太极,而是他还没想好昭武军的骑兵究竟该如何扩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