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4章 梁祝(四十八)

作品:《[综穿]莫名成了金大腿

    皇帝能怎么放招呢。

    范婉是靠医术进宫的, 按理说,她该从太医署开始做起, 加上她出身世家的buff, 直接空降,领一个御医职,再收两个药童, 就可以开始给皇帝,以及后宫娘娘们看病了。

    当然, 起初没那么得信任,暂且只能先给宫里的宫人们瞧病练练手。

    可问题范婉不是普通大夫啊。

    她身上还有个道祖buff呢。

    都喊道祖了, 那必定是道士了。

    如今虽然有道士也有和尚, 但是像范婉这样以医道入道的还真没有,道观富足的炼一些强身健体的丹丸, 道观贫穷一点的, 就炼寒食散卖,总归与范婉这样完全靠医术的还真没有。

    所以皇帝也有些头疼,不知该怎么处理范婉。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如今范婉正给皇帝把脉呢。

    范婉轻敛眉眼, 神色淡然,把脉了一炷香的时间,也没说出个什么来,原本皇帝还能稳得住,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 皇帝心里也忍不住的犯起了嘀咕。

    “中毒了。”范婉收回手, 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皇帝也是真的心大。

    估摸着吃了不少大力丸,这才沉淀了这么多毒素。

    说着,她上下打量了皇帝一番, 在皇帝还没从中毒了三个字中回过神时,委婉的表示“陛下年纪轻轻,正是龙精虎猛的年纪,又何必借助外力”

    啥玩意儿

    皇帝僵硬着表情,回头不敢置信的看着范婉“朕没有。”

    范婉“”这人怎么还骗大夫呢

    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皇帝看她表情没什么变化,但眼神却有点叫人恼火,就好似对他的身体有什么误会似的,哪怕是皇帝,他身为一个男人,被误会了男性能力,那也是要生气的。

    可他也知道,这会儿不是狡辩的时候。

    他是清楚自己没吃那丹丸的,于是想想那丹丸的作用,便知道是在哪里吃的了。

    皇帝自然是生气的,但他稳得住,况且,他对自己中毒这件事还持怀疑态度,他每三日一次平安脉,那些御医可从未同他说过中毒的事,要知道宫中御医不少都是祖传的医术,当真是会吃饭就开始背汤头歌,总不见得还不如谢子清这么一个没及冠的吧。

    可怀疑归怀疑,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秉着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皇帝应付了几句后便叫范婉退下了。

    范婉自然了解皇帝是怎么想的,她可见过比这皇帝还要多疑的皇帝,所以,接下来皇帝的客套话她都不想听了,不过,叫范婉意外的是,这皇帝竟然还挺体贴的,知道她如今住在驿站,还赐了一座宅子。

    只是到底是真大方体贴,还是想要将她和世家分隔开来,范婉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些对范婉来说无所谓。

    她又不打算插手朝政。

    就目前来说,最好的职位是国师,要是皇帝不打算让她做国师,那她就退一步,建个道观,干脆出家当道士去,当然,当了国师,她还能保一保皇帝,当了道士那皇帝就自求多福吧。

    范婉深觉自己不是慈善家。

    没有异议,范婉很是平静的住进了皇帝赐下的宅子,苏宝珠也是乐呵呵的跟着搬了进去。

    而另一边,范婉一走,皇帝就急急忙忙的宣了御医。

    他这般急切,瞬间惊动了整个御医院,一群御医身后跟着背药箱的助手,急急忙忙的往紫宸宫的方向跑,一进门,就感受到了严肃压抑的气氛,尤其后来的,看见前面乌泱泱的跪了一片,一句话不说,撩开袍子就跟着跪下了。

    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个偷偷转头对视无声询问,可换来的只有迷茫。

    最近宫里一片太平,宫外也无大事发生,自从路将军回到边关后,原本有了异动的匈奴也瞬间老实了下来,国内更是风调雨顺,皇帝这是发的哪门子火

    “张御医,你来给朕把脉。”皇帝压抑着心底的疑惑。

    张御医不明所以,却也知道这不是个好活儿。

    他不敢抗旨,膝行到皇帝跟前,给皇帝把脉,只是越把脉,他额头的冷汗就越多。

    皇帝眯着眼睛,居高临下的看着张御医“朕的身体如何可有哪里不适”

    张御医的手猛然一颤。

    这适不适的,难道不是皇上自己最清楚么

    “皇上龙体略有恙。”思索了半天,张御医最后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什么叫做略有恙

    那就是有点儿小病,但不严重,至于什么病啊这,再说,毕竟脚气也是病,痔疮也是病,但都死不了人不是么

    皇帝愣了一下,心说难不成他还真中毒了

    赶紧问道“哦那爱卿且说说,朕这病该怎么治啊”

    “这”

    张御医顿时僵了,什么怎么治,就那么治啊

    有鸡眼治鸡眼,有痔疮治痔疮啊,可他能这么说么当然不能,所以他哆哆嗦嗦的跪下“回,回禀皇上,臣才疏学浅,一时间竟找不到治疗之法,还请陛下容臣再思考片刻。”

    皇帝蹙眉,他中的毒那么复杂的么

    但想想刚刚谢子清那副轻描淡写的模样,忍不住的冷哼一声,看来是这群御医真没用了。

    他这一冷哼,哼的张御医噗通一声,脑袋磕在了地上。

    皇帝心底嫌弃,转而看向另一位御医“赵御医,你来替朕把把脉。”

    赵御医顿时如丧考妣,可皇命难违,只得满满膝行向前。

    范婉回来后不久,就从崔六郎处得到消息,说自他离宫之后,皇帝就召见了所有御医,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出来呢。

    崔六郎手里捧着药碗“先生,要不弟子也住过来吧,既然陛下不欲您同世家联系过多,我这进进出出的,恐怕不大好。”

    “无妨。”

    范婉手里捏着棋子,满脸漫不经心的看着棋盘,一边回答崔六郎的问题,一边同苏宝珠对弈“他越是不想我做什么,我便越是要做什么,你不是说你那二叔母要找我调养身子么明日我在家中候着,你只叫她上门来吧。”

    崔六郎顿时愣住,诧异的看向范婉“先生既有心入朝堂,又何必多生事端。”

    这样和皇帝对着干真的好么

    虽然他没举孝廉,更没见过皇上,但也听父亲说过,如今这皇帝尤其小心眼,与元帝相差多矣。

    “我乃方外之人,他奈何我不得。”

    范婉对皇帝的反应很是无所谓。

    崔六郎叹了口气,不免有些忧心忡忡,一口将苦药汤子闷了,一直到天色渐深了才回了崔家,他到家的时候,崔家二爷已经在书房等候多时了。

    崔植早于数日之前就回了清河,毕竟崔家大本营在清河,他这一家之主离开太久,着实不太好。

    所以崔六郎如今算是寄居了。

    崔柏在衙门呆了一整日,自然听说宫里出了事,整个太医署的御医都被喊进了宫,只不知到底是皇帝出了事,还是某个没出世的皇嗣出了事。

    说来也是奇怪的很,这皇帝后宫佳丽将近三十人,到现在一个孩子都没有。

    皇上的身体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早年还得了两个公主,只是出生后身体不好,早夭了。

    有问题当初也轮不到他上位,但要说是后妃的问题,大家伙儿也是不信的,能被送进宫里的妃子,定是身体健康的,再说,三十个妃子呢,总不能各个都有问题吧。

    所以如今也只能说一句缘分未到了。

    所以今天皇上喊御医是为了什么呢

    恰好听说崔六郎去找那位谢公子去了,知道谢公子今日入宫的崔柏便在书房等候,叫人看崔六郎回来了,就让他到书房来找他。

    崔六郎回来正好也要找崔柏商量。

    于是叔侄二人就这么碰了个头。

    崔柏询问崔六郎范婉可曾告诉他宫里发生了什么事。

    崔六郎将范婉的态度告知了崔柏,顺带着告诉崔柏,明日叫二叔母去看诊的事。

    崔柏愣了一下,随即心底有些激动“他当真有些能耐”

    “侄儿亲眼所见,那些前来看诊的妇人络绎不绝,就连院长那年过三旬的夫人也诞下麟儿,更别说山下那些妇人,临来前,已经至少有十数个新生儿了,且各个身体康健。”

    崔六郎这段话可算是说到了崔柏的心里去了。

    他难道不想多子多福么

    奈何二夫人自从生下四郎后,便一直未曾开怀,他倒也与妾侍生过两个儿子,可那有什么用,不过是庶出,如今年岁不小,已经被他送回清河读书,只待日后考评后,若成绩尚可,便放出去谋个外缺,若考评结果一般,便留在庄子上娶妻生子,日后做一庄户人家罢。

    崔柏最想要的还是嫡子。

    所以崔六郎一说,他就心动了。

    于是第二日,崔六郎带着自家二叔母就到了皇上御赐的宅院,大张旗鼓的请人看病了。

    他们来的光明正大,还带了不少礼物,顿时引起了京城其他人的注意,顿时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范婉这里,他们才进门不久,门外就多出了不少来回走动,鬼鬼祟祟的身影。

    侍卫“”

    当他们是死的么

    不过他们是被皇帝派来,名为保护,实则监视的。

    这崔家人上门他们深知事关重大,于是马不停蹄的入宫去禀告皇上去了。

    而宫内,被折腾了一天一夜的御医如今被皇帝给吓得不轻,有两个老大人更是熬夜不能,直接昏死了过去,反倒是皇上情绪紧绷的厉害,俨然就是一副随时要爆炸的模样。

    等听到侍卫来报后,眉心顿时蹙紧“你是说,崔柏的夫人去找那谢子清看病去了”

    “属下无能,未能靠近内院,只是听崔家下人的意思,似乎正是如此。”

    “那崔柏就如此放心”

    “乃是崔家六公子随同左右。”

    崔六郎当初病成什么样大家伙儿都知道,如今竟然能随同左右,可见他身体大好的事并非夸张,而是确有其事,皇帝抿嘴,面色冷沉,气压极低,惹得这群御医各个瑟瑟发抖,生怕自己触怒了皇上,得了张御医的下场。

    没错,昨天的张御医因为说错了一句话,已经被抄家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