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0章 重逢

作品:《逃荒生存手册

    出城门时, 木槿不禁感叹江梁城就是个吞金窟。

    江梁城坐北朝南,若想不用绕道从官路走到南方,必须经过江梁城, 否则等着东跑西跑把自己绕迷糊吧。

    出城时, 守门官兵见车队里家家满载粮食, 十分眼馋。

    像百户或捕头衙役尚好,他们不用种地,好歹有官府发的大量饷银,普通的兵丁即使有饷银,也没办法养活全家, 照样需要家人耕田种地从而维持温饱。

    外头的土地早已没办法耕种,家里不至于揭不开锅, 可粮食却逐日减少, 怎能不令人心慌。

    见到对面运粮食的车辆排成恁长的一串,好些人居然动起歪脑筋来。

    有在上峰跟前得脸的兵丁跑到百户身旁撺掇要些好处。

    “咱们不贪他银子, 弄些粮食下来给兄弟们过过馋瘾总成吧。”

    百户听见, 狠狠拍打他的后背“你小子净想鬼点子, 这世道谁不晓得粮食比银子更珍贵, 不过嘛”

    他觉得下属的法子可行。

    能通过重重阻碍带粮食走到此处,肯定有点手段, 不提旁的, 单说守北门的那群人, 最为贪婪,若没有点后台手段, 恐怕能把你的血给吸干净。

    所以意思意思给自己谋点好处就成,别过分,知州不是常说过犹不及嘛。

    王宝兴将之前那人给的的文书递给他。

    “李百户特地嘱咐我来找您, 这点银子不成敬意,官爷您拿去买酒吃。”

    江梁城内群龙无首,各方势力乱斗,连几个百户之间也各自有派系,守南门的人与后头负责安置灾民的李百户是拜把子兄弟,所以倒肯给他几分薄面。

    当然,给兄弟面子归给面子,到真金白银上来,亲兄弟都得明算账,更甭提所谓的拜把子兄弟了。

    王宝兴知道车队里粮食多招人眼,所以拿出锭十两的银子给他,只盼能够顺顺当当过去。

    若没有底下兵丁起哄,他说不准真的看在兄弟的情面上让人过去,然而如今胃口早被吊起来,哪能够让到手的鸭子飞掉。

    他与王宝兴说了许多有的没的,中心思想自然是要粮食。

    王宝兴当然不愿意给他。

    乱世里银子可以慢慢积累,粮食却直接决定你能不能活下去。

    他看出来,江梁城官兵的胃口不小,若真的松口,可不是几十上百斤粮食的事,到时候得被人扒下层皮来。

    木槿跟王宝兴想法差不多。

    与现代的职场类似,从项目上拿到奖金,肯定不能让领导给独吞,就算领导拿大头,下头的组员也得分上些,不然人家白出力气了。

    而在南门守城的官兵有上百人,每个人怎么也要十斤往上吧,少了人家可能会恼羞成怒埋怨你打发叫花子。

    所以不能开这个口,开了之后就要少几千斤粮食,这可不是小数目。

    王宝兴悄悄凑到守城人耳朵旁边“官爷,想必您也清楚守北门那位的性子,我们能从他手底下全身而退总不能因为人家心软。”

    他当时和李百户套了挺多消息,明白几个百户之间明争暗斗的关系,加上他又不打算再回江梁城,自然不怕得罪人。

    王宝兴说的话,就差告诉人家自己有后台。

    他将自己的童生文书拿出来,说了与上回同样的话“我是延庆十八年的童生,带粮食去投奔在栗阳府做通判的同乡,车队里头就有他家里人托我给他带的粮食衣物,也请官爷给我们几分薄面,到时候我和同乡都记着您的恩情。”

    王宝兴的谎话越说越溜。

    至于那位做通判的同乡,被他知晓自己编织的谎言也没关系。

    此时人们极其重视同乡之谊,做官的有乡党,做商人的也有商会,人们在外头普遍会照应自己人。

    王宝兴的做法被人家知道,对方顶多斥责他或者不与他来往,却不会豁开面子治罪。

    通判属于正六品官阶,在京官眼里不算什么,在低阶官吏看来却属于得罪不起的大官。

    那人听闻之后瞳孔一缩。

    他没有做同知的远房亲戚,累死累活二十年才做到百户的位子上,最明白不能得罪人。

    王宝兴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和栗阳府通判的关系,但他手里的童生文书总没办法作假,那人再不敢怠慢,连说对不住。

    既然人家已经递过台阶,王宝兴见好就收“我知道官爷们的辛苦,世道这般乱,平白给你们添了许多麻烦。”

    说着,他又往对方袖子里塞上块银锭子。

    前前后后用掉两刻钟,木槿等人才得以出城。

    等走出两里地,族人们纷纷开始抱怨。

    “狗娘养的,也不怕撑死他”

    那群人的胃口属实太大,若非族长随机应变,恐怕大家又要出回血。

    木槿回望城楼。

    因为距离越发远了,城楼不断缩小,直至缩成个小黑点再也看不见为止。

    他们的速度不快不慢,而且北方又接二连闹灾,往后过来的灾民只管更多,照江梁城的做法,迟早要出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江梁城群龙无首,官吏们将百姓看作草芥,而被逼急了的百姓亦能点燃自己与他同归于尽。

    王李氏拉住木槿“别看了,快往前走吧。”

    王宝山“这江梁城啊,就跟传说中的龙潭虎穴似的,个个都张着血盆大嘴想吃人”

    好在族人们顺利出城,若继续呆在里头还不晓得会出什么变故呢。

    距离受伤已经过去十来天,木槿自觉比以前好上许多,就不再坐在自家牛车上。

    王李氏和王宝山却不放心,总担心她有事。

    木槿安慰爹娘“伤口已经慢慢愈合了,只要别被扯到,就不碍事。”

    她换过一回纱布,当时伤口已经结痂,将旧的纱布换下来时不小心把结好的血痂黏住,可把木槿疼得不轻。

    她忍受疼痛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哆嗦着手换上新的纱布才结束苦难。

    伤口正在慢慢长好,只要她不做太大幅度的动作,光走路倒不碍事。

    说曹操曹操就到。

    木槿抱如意时,孩子歪头探脑想快点出来竹筐,却不小心撞到她的伤口上,木槿疼到呲牙咧嘴,努力稳住手臂才没有把孩子扔出去。

    “娘,你快接住她。”

    在王李氏接手之后,木槿借助牛车的遮挡撩开衣襟看,见到没有出血才松上口气。

    现在的医疗条件约等于零,若想活着走到最后,她必须保证自己快速恢复。

    刚受伤那几日,怕孩子撞到伤口,木槿连抱都不敢抱她们,这几日重新开始抱孩子,结果今日就遭了殃。

    如意不知道发生什么,看见木槿的动作,竟觉得新奇,从王李氏怀里探出身子要她抱抱。

    木槿捂住肩膀“小祖宗,我可没有力气再抱你啦。”

    快两岁的孩子正值好奇心旺盛的时候,什么都想尝试一番。

    最近姐弟俩还格外喜欢拽人头发,家里大人抱他们之前首先把头发全藏在帽子里才敢上手,不然准被他们拽下几根头发来。

    而王宝山最为倒霉,他留着长长的胡须,对双胞胎的吸引力比头发还大,姐弟俩轮流拽王宝山的胡子,让他有苦难言。

    动作间,木槿看到在后面走路的冬生。

    冬生丢掉了胳膊,受伤为最为严重,大多数时间靠坐在木板车上让兄弟几个拉着他走。

    当然,冬生每日总会下来走半个时辰,他怕被养废了。

    或许因为缺条胳膊不好平衡的缘故,冬生走路姿势格外奇怪,东倒西歪,仿佛时刻会摔倒在路上。

    幸好歪斜的程度不大,若非盯住他看,倒不至于立刻瞧出来。

    看见木槿投射过来的目光,冬生呲牙对她笑。

    见他心态良好,木槿终于放心些。

    照理说过去江梁城就来到南方,然而南方照旧很冷,此地没有下过雪的痕迹,周边是枯黄的树枝杂草。

    看样子前两年没有遭过太大的灾,因为地上的树枝杂草刚枯死不到一年。

    应该是上半年才遭受旱灾、下半年又急剧降温导致的。

    有灾民走在他们前头或者后头,他们皆打北边过来,即使身体枯瘦,脸上依旧透露出顽强的生命力。

    对啊,若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恐怕早就死在旱灾、雪灾或者流民冲击中,压根不会坚持到此处。

    再往前走则是个小镇,能够远远望见里头的炊烟。

    它靠近江梁城,加之今年刚刚遭灾,所以还有人烟,不过里头的人好似并不欢迎灾民。

    见到他们,有人直接向他们吐唾沫。

    镇子并不大,一眼就能望到头,木槿远远看见里头卖人的场景。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过来江梁城之前,无数人为了活命卖掉儿女妻子,那时候粮食更为珍贵,能换上两斗米已经算高价,后头连买都没有人再买。

    有个穿红衣裳的瘦弱女子跪在地上,旁边是几个强壮的男人。

    应该正在做交易。

    木槿见怪不怪地转过头,她见过太多这种情形,个人的力量着实有限,既然没有力气阻止,能做的唯有不看。

    女子朝车队的方向看过来。

    当看见他们那一刻,她本来绝望的眼睛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爹,娘俺是红花”

    她扯开嗓子,用尽全身的力气为自己寻找活下去的机会。

    当听见这声熟悉又陌生的呼唤,木槿立在原地。

    当初红花被卖给杨家老爷做妾,她早早随杨老爷出去逃荒,木槿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红花了。

    却没料到会在异乡与她重逢。

    被绑住身体的模糊轮廓与昔日瘦小的红花渐渐重叠,重叠成同一个人。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