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二十九章

作品:《[三国]主公有人才收集牛逼症

    荀澜仿佛从法正乌黑的大眼睛里看到了凝聚成实体的怨念,  不由抬手擦了擦眼睛一定是他的错觉对不对法正还小呢

    徐晃笑着说“主公的义子已暂时安置在三楼的房间,这边请。”

    法正穿着小靴子“啪嗒啪嗒”地要从楼上跑下来,吓得照顾他的陈氏追在后面,  一把将其抱了起来,额头上都出了冷汗“小郎君慢点,  担心摔着。”

    这楼梯掉下去,可是会没命的

    汉朝时用木头建造楼阁,这栋楼并不奢华,  里头布局给人简单自然之感。荀澜踏入屋门,  进门便是正厅,  摆放着一个几案、一个书架和一扇陶立屏,  左右两侧各有一卧室。由于从东汉开始逐渐以左为尊,左边的卧室要大一些。

    “前任太守的东西都搬走了,暂时就添了这几样。”徐晃解释说。

    荀澜笑着道“先不必再购置了,你若是有空,  明日命人寻一些手艺好的木匠来,  越多越好。”

    这个时候的桌案相当于现代的茶几,非常矮。写字时要跪坐在桌案的前面,  荀澜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跪坐已经够累了,还要伏案奋笔疾书,  这也太伤身了吧

    安定下来后一定要做一套现代的家具,  荀澜早就有这个打算了。

    正说着,  法正被陈氏抱着下楼来了,  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水汪汪地看着他。

    荀澜心里一下子柔软了起来,不顾身上的劳累把法正抱了过来,  伸手逗了逗他“法正这几天有没有乖乖吃饭”

    法正撅着嘴巴,  委委屈屈地说“我醒来你就不见了”

    荀澜莫名感到了一丝的心虚,  法正以后不会都记得这个吧

    柔声解释道“因为临时有很紧急的事情要去做,没办法陪着法正,不是蓄意抛下你不管的。”

    法正清脆地说“你可以叫醒我呀”

    “你睡得那么香甜,我怎么忍心吵醒你啊”荀澜揉了揉他的小脑袋,柔声说“看在这么体贴你睡眠的份上,法正原谅我好不好”

    法正奶声奶气地哼了一声,却没有放手,反而贴紧了荀澜的脖子。

    荀澜灵机一动,抱着他举高高,又许诺了要带他吃好东西、买拨浪鼓一类的小玩具,把当年暑假哄小外甥的经验全都用上,不一会儿法正就“咯咯”笑了起来。

    陈氏看着觉得欣慰极了,这些时日来不管他们怎么哄,小主人都不见笑容。弄得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的,担忧主家回来责罚,这下终于好了。

    主公真是一个和善的人,连对素昧平生的小孩都这么有耐心,不但给他找家人,还认其为义子。

    跟着这样的仁义之士,徐晃更坚定了追随的决心。

    只是,他的视线转而移到寒玦的脸上,这个陌生的俊美少年给他一丝莫名的熟悉感,会是什么来头,莫非也是主公救下来的人

    身形颀长的少年只是站在那,通身的冷冽气场就不容人忽视,这样的人,却仿佛侍卫一样自然而然地跟在主公身后,而主公也没有丝毫介绍两人认识的样子,真是太奇怪了。

    徐晃并不是好奇心旺盛的人,按捺下心中的疑问,继续介绍道“主公,每一层都有两个卧房,现在房里都有床榻和箱笥,您看是要在哪里安置”

    荀澜抱着法正在屋子里逡巡了一圈,每一层的布局基本都是一样的。中间是连通着楼梯的厅,左右两侧各是一卧室,只有一楼多了东西两个侧厅,一般是仆从或者护卫居住的地方。荀澜那辆风靡洛阳的自行车也被妥善地安置在了一楼的卧室内,被擦得铮亮,没有一丝使用的痕迹。

    显然,徐晃是把自行车拉到马车上运回来的,没舍得骑

    二楼的主卧特别大,厅则比较小,荀澜便道“我就住在二楼吧,采光也好些。”一楼就留给未来的贴身保镖好了,三楼在法正的家人来之前,一整层都给法正和看护他的两个侍女用。

    他转过脸来问寒玦“你要不和我同住二楼”这些时日,为了安全起见,荀澜都是和寒玦同住的,这乍一分开,还有些不习惯。

    还是寒玦住在身边比较有安全感。

    寒玦没什么异义,点点头“好。”

    荀澜又问徐晃“对了,一直忘了问,公明是住在东边”

    徐晃连忙回答说“正是。”

    荀澜邀请道“那边肯定很拥挤,不妨搬到这边来住吧。”

    徐晃摆了摆手“我这频繁出来进去的,怕是会打扰到主公。那边事情繁杂,还是得有人看管才是,就先不搬过来了。”

    荀澜没有勉强,又让徐晃明天派几个人来带寒玦熟悉一下太守府事务。

    徐晃问“主公,这位小郎君是寒玦的亲戚么看着有几分眼熟。”

    荀澜

    忘记这茬了,在进城时候他就让寒玦摘了发带,以本来的面目入城,徐晃应当是第一次见到寒玦真实的样子。

    “这就是寒玦啊,公明怎么认不出来了”荀澜含笑拍了拍徐晃的肩膀。

    寒玦徐晃打量着面前挺拔俊美的少年,对方则礼貌地颔首“是我。”

    声线是一模一样,但是寒玦明明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寡言少年啊

    “你不信的话,可以试试我的身手。”寒玦说。

    “那倒不必了”徐晃迟疑道“你的声音是一点都没有变化,细细看来身形也是一样的,主公真是神仙手段。”

    寒玦并不多言,直接出手。

    徐晃反应不慢,两人赤手空拳地开始过招。

    二十个回合后,徐晃败下阵来。他没有恼意,反而大笑道“真的是你”

    真是不得不服,加上学自行车败给寒玦,这已经是他输得第三次了。

    荀澜不想暴露隐形的发带,并没有解释,只是笑了一下。

    不过这也提醒到荀澜,回来之后光顾着问徐晃了,没有和对方聊京城中的事情。

    交流都应该是双向的,荀澜便简单提了一下“十常侍杀了何进,又被袁绍反杀,都已经死了。”

    “恭喜主公,那一千人就尽数归您了。”

    徐晃面带喜色,主公果然料事如神“既然十常侍已死,就可以直接对外声称您已经将人买下了,横竖死无对证。”

    荀澜点点头“告诉他们,只要安心干活,三年后不但可以恢复庶民的身份,还可以分到一块养活自己和家人的田地。”

    对于奴仆而言,庶民的身份是很奢侈的,往往只有大赦天下的时候,才能恢复庶民的身份。

    “那他们的家人”徐晃提及这个,这些农夫大部分都是有家人在京城的,怕是会有牵挂。

    “只要他们有本事不被人发现,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也接过来,待遇也一样。”

    徐晃笑了一下“主公仁慈,这样他们不会逃走了。只是,现在正是春耕的时候,我们的粮食支撑不到秋种,而且您名下也不能登记那么多奴仆,您看是否找机会将他们编入军中”

    “粮食的事情我来想办法。”赚钱的主意已经在荀澜心头徘徊多时了“不着急编入军中,军中的话,一举一动就有多双眼睛盯着了。不如暂且分散在你、我、寒玦、周仓等人名下,剩下的便让他们去开荒。”

    寒玦摇了摇头“我没有大汉的验传。”

    徐晃笑了笑“这个简单。”

    这种东西只能束缚普通的百姓。依他们现在的位置,刻个验传,盖个章真是轻而易举。

    颍川人口众多,每个人分到的土地都有限,薄薄的几十亩。颍川郡其实没有多少开荒的余地,平原上的林地也都被砍伐殆尽了,余下的基本都是山林和长满杂草的沙土地。

    若是买卖,虽然徐晃这些天也买下了些。但大部分的地都是牢牢攥在世家和豪强手中,这些祖宗基业他们不会轻易卖的。

    待徐晃将当地的情况说完,翻看完系统地图的荀澜手往东南方向一指“在临颍城和阳翟县之间有几座山,不如你让人去探查下那边可否行梯田之法”

    徐晃一喜“可是也要在此栽种土豆”

    荀澜摇了摇头“我这次想种白叠子和胡椒。”

    白叠子就是棉花,这时候还是一种观赏的作物,胡椒则是王公贵族才能享用到的奢侈调料。这两样物品都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才被引进的,一直没有被普及和大规模种植,价格昂贵得很。

    寒玦知道荀澜有赚钱的想法,提醒说“虽然一斤胡椒能够换半斤黄金,但中原腹地并不太适合种植这两样作物。”

    “别担心,我有办法。”荀澜自信满满道。

    胡椒树喜欢温暖的气候环境,在进行生长的时候,对光照也有要求,它的原产地在东南亚。如果要在中国的国土上种植,两广、福建和海南等亚热带地区才适合。不过,荀澜想试着弄一下温室大棚

    毕竟胡椒这东西在汉朝实在是太受欢迎了,属于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去主人家做客,如果主人能拿出胡椒粉洒在烤肉上,那真是给足了客人面子。

    至于土地,曹操也和他说过,当徐徐图之。

    其实汉朝励精图治的太守赴任后都会打击兼并土地的豪强,对他们隐匿土地、转嫁赋税给百姓的行为给予打击,以维护郡内的安定。免得百姓破产、大量的人流离失所,进而动摇大汉的统治。

    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务之急是将颍川打造地如同铁桶一般,免得受到董卓的劫掠。没办法,颍川距离洛阳太近了,而董卓还在不断地从凉州调兵到中原。

    几人一起吃了个简单的晚饭,厨娘煮了面条,切了一盘狗肉。

    这时候自然是没有卤狗肉的,那也是王公贵族才能享受到的。光酱油一味,就很昂贵了。

    不能说好吃,只能说可以吃饱,荀澜戳着狗肉兴致缺缺。

    徐晃问及京中的形势“主公,十常侍和何进都死了,朝中能人众多,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啊”

    “非也,”荀澜放下筷子,晃了晃手指“天子年幼,太后母家被屠,正给了野心勃勃的人可乘之机。”

    徐晃也隐约听说了,关心的问“您说的可是董卓、丁原等外地刺史进京一事”

    荀澜便在桌上分析说,别看现如今京中的势力十分繁杂,凉州董卓、并州丁原自成一派,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聚在一起,曹操、鲍信、王匡等军中新贵手上也各有一千左右的兵。还有忠于汉室的老臣们,带着京城中万数人马。

    看上去董卓暂时没有占到上风,兵力目前也只有五千的兵马。

    但他背后是可以快速赶过来的西凉铁骑,在汉灵帝刘宏没有死的时候董卓就拥兵自重,不听征召,现在更是没有人敢轻易和他对上。

    何况,所有的势力都心怀鬼胎,始终不能联合在一起,必然会给董卓可乘之机,这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徐晃听完,十分叹服“主公慧眼如炬,我等远不及也。”

    寒玦问了一句“我们当如何”

    荀澜勾起了一抹笑容“高筑墙,广积粮。”

    寒玦敏感地觉得这句话,有意犹未尽之感。

    “要是天下大乱,我们就行忠君之举,将天子迎来。”荀澜咽下了那句“缓称王”,而是补了这么一句。

    第二天,按例当郡中官员来拜见新的太守。

    荀澜沉着脸,坐在正厅里,指尖无意识地在案几上敲动着这些人,竟然是要给他一个下马威,这么晚了才陆陆续续前来拜见,甚至还有人告病没来。

    。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