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72烧杀抢掠

作品:《大明,我藩王不用造反当皇帝

    “这奏章本该是到了太后的手中,可是为了大明,朕觉得那时还不是公布的时候。”

    “于尚书,你说是不是该这样”

    朱祁钰说完后,就是满眼期待的望向了于谦。

    于谦只是深深压下头去,以声音微弱的回答:“陛下圣明”

    朱祁钰对于谦的态度很满意,他觉得自己算是把于谦给拿捏住了。

    朱祁钰格格一笑后,大手一挥,说到。

    “想来朕的于爱卿也是累了,你可是朕寄予厚望的,快些回去歇一会吧。”

    于谦苦笑,只怕皇帝这般器重自己,唯有肝脑涂地方能以报国恩。

    向着朱祁钰一揖,于谦转身就小步退出文华殿。

    朱祁钰望着于谦远去的背影,眼中渐渐闪出一丝得意神色。

    于谦本来想着有事和朱祁锐说的,所以他在殿外等着朱祁锐的出来。

    可是等了好一会后,于谦没有看到有人出来,他知道这是朱祁钰留下朱祁锐在谈事情。

    想着兵部还有很多事情等着需要处理,于谦就这样“抛弃”朱祁锐,然后直接往着兵部而去。

    “这个李著,当真该杀”

    屋里只剩下朱祁钰、太监舒良和朱祁锐后,朱祁钰再也不掩饰自己的情绪。

    “确实该杀,不过不是此时。”

    朱祁锐附和着朱祁钰的话。

    “皇兄这才登基不久,正是根基不稳之时。”

    “如今仍需要以宽宏大量的姿态,争取到百官的拥戴。有些事情,需要等到羽翼丰满以后再做也不迟。”

    朱祁锐的话,朱祁钰自然懂得。

    就在三人谈话间,大太监兴安却是走了就来。

    “启禀陛下,钱皇后她正在前来的路上,希望能得陛下接

    见。”

    对于自己的这个皇嫂,朱祁钰也是无可奈何。

    自从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过后,钱皇后先是搜刮宫中金银以贿赂也先,还日夜为自己的夫君祈祷。

    而且在大明群臣另立新君后,她又隔三差五的跑来找到朱祁钰。

    希望朱祁钰可以看在骨肉亲情之上,和瓦剌讲和,帮助自己的夫君回来。

    “皇嫂她到哪里了”

    朱祁钰说话的语气里面满是不耐烦,他算是怕了钱皇后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马上就到了”

    兴安哭丧着脸回答。

    “朕,也多日没有去拜见母妃了”

    说完这一句话后,朱祁钰当即就带着朱祁锐和内侍们,从后殿闪身而走。

    虽然自己的儿子如今已经是贵为天子,可是吴贤妃依然还是居住在这冷宫一般的隆禧殿中。

    吴贤妃,一向老实本分。

    自从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吃斋念佛,就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她的生活里面。

    “贤妃娘娘,陛下求见。”

    一个内官,急急忙忙的走进了佛堂,向着吴贤妃禀告。

    “快,扶我起来。”

    也许是因为在蒲团上跪得久了,吴贤妃感觉到手脚有些麻木了。

    虽然大明已经换了主人,可是隆禧殿还是一如从前。整个宫殿内外,还是那样的冷冷清清。

    朱祁钰等人前来参拜吴贤妃,其他人倒也算有自知之明。

    除了朱祁钰以外,都是留在了外面,唯有他一人入内。

    母子相见后,自然是免不了一番闲话家常。

    “母妃,这隆禧殿终究还是破败了一些”

    看着四周素净的摆设,朱祁钰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吴贤妃却是摇了摇头。

    “只要我儿安好,比什么都强。至于其他的,本宫也并未想那么多。”

    吴贤妃的眼睛里面,只有她的儿子。

    “可是儿臣如今已经是大明天子,母妃还住在这里,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朕不孝吗”

    吴贤妃越是这样无欲无求,朱祁钰心中越是过意不去。

    “我儿是大明天子,当以江山社稷为重,怎可以做小女儿状”

    吴贤妃,还是继续用她的温柔,来安慰自己得儿子。

    从隆禧殿走出来的朱祁钰,回首望了一眼后,突然看似无心的喃喃自语。

    “此处,非天子之母可居之地。”

    “都说母凭子贵,然而朕不能荣耀自己的母亲,实在是罪莫大焉”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朱祁钰的这一句自说自话,却是被一旁的朱祁锐给听进了心里。

    在京师城下激战多日,也先统帅的十万大军,到退走的时候,已经不足八万之数。

    “太师,从北京城出塞,当首选居庸关。”

    喜宁还是明朝的太监的时候,就多次奉命出使塞外各胡族。对于各地的边关地形,他可是十分的熟悉。

    也先赞同喜宁的话。

    “本太师统帅着大军北上,就是要从居庸关回去塞外草原。”

    也先选择从居庸关破关而出,是有他自己的盘算。

    除了因为居庸关是距离明朝京师最近的一个可以出塞的关隘外,还有着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同为蒙古一部的阿剌知院,此刻正带着三万大军,从草原南下猛攻居庸关。

    也先是想和阿剌知院一起内外夹击,等到攻破居庸关后,再合兵一处。

    那时无论是北遁,还是占据居庸关以图来日,都由瓦

    剌掌握主动权。

    虽然此番在明朝京师城下的失利,让蒙古人重返大都的希望落空。

    然而也先不是那种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

    他是有雄心壮气,有远大抱负的人。

    明朝京师打不下来也就算了,难道区区连一个居庸关,也打不下来

    “太师不好了军队发生火拼,死伤了十几个人”

    一个部落的首领,急急忙忙的前来找到也先。

    这个首领身上情况十分的狼狈不堪,他头发上、衣服上,也是有着好几处显眼的血迹斑斑。

    “走,我们去看看”

    也先在接到报告后,立刻带着身边将领,一起去往事发的地点。

    “太师来了太师来了”

    先前去找也先的首领,对着围观的人群大喊。

    人群见到也先到来,纷纷自发的让出了一条通道。

    人群之中,两伙人正在对峙,地上还有几十个瓦剌士兵正倒地不起。

    地上的瓦剌士兵,或死或伤。

    死了的,满身血迹斑驳,还有几个脑浆迸裂,红的黄的白的涂抹了一地。

    伤了的,也是在地上大声哀嚎不已。

    “太师,你可要为我做主啊”

    一个满身血污的瓦剌士兵,一边哭泣,一边抢着向也先告状。

    另外一个瓦剌士兵恨了抢先告状的士兵一眼,然后也是急忙开口。

    “太师,你别信他的”

    “是他们先动手的,而我们只是被迫自卫,还请太师还我们一个公道。”

    接着两个人又挽起袖子,似乎准备再打一架。

    见到瓦剌军中出现这种同室操戈,喜宁生气了,而且是极度的生气。

    “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太师存在”

    “要不要

    先等你们争斗个你死我活之后,太师再来出面收拾残局”

    太监喜宁,出来维护也先的威仪。

    虽然喜宁严厉呵斥,然而他并没能稳住局面。

    原本敌对的两伙瓦剌人,根本就是无视喜宁的存在,对他的话不以为然。。

    也先脸色十分的寒冷,如同万年不化的冰雪。

    “是不是喜宁的话不好使”

    “还是你们觉得他是从明朝投降过来的,所以你们就故意怠慢于他”

    对于喜宁,确实有好多瓦剌人瞧不起他。

    喜宁背叛旧主后朱祁镇,又引进瓦剌大军南下明朝。这在不少瓦剌人看来,就是叛徒,就是不忠不义

    但是也先不一样,他对喜宁可是宠信有加。

    喜宁在侍奉也先这件事情上,不但是以天子之礼,而且还帮着也先在军务上多有出谋划策。

    瓦剌大军之前攻破紫荆关,就是喜宁带着人马翻越小道后的前后夹击。

    而且对于明朝投降过来的人,也先一向是礼遇有加。原因无他,树立典型,千金买马骨而已。

    就在也先开口过后,原本敌对、红眼的两伙瓦剌人,纷纷低下了头颅。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也先见到局面被控制了,这才就让他们说出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在也先强势的压迫下,发生冲突的两伙人,添油加醋的大致把事情讲了个清楚。

    听完两伙人的话,也先弄明白了。

    这两伙人是在一起袭击了附近一个明朝村庄,因为分脏不均,导致了恶语相向,再到后来的刀剑相向。

    也先听完后没有立即说话,而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瓦剌大军这次入侵大明,战果很不理想,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初也先

    是通过蛊惑。让蒙古各部协同出兵的。

    也先许诺,进入中原后,蒙古各部抢掠的物资各自保留,不用给他也先一分一毫。

    正是在钱财、物资、粮食、人口的诱惑下,蒙古各部才齐聚到了也先的麾下。

    这其中,更是包括了也先名义上的君主,也是鞑靼大汗的脱脱不花。

    有了脱脱不花的加盟,也先才能召集蒙古的瓦剌、鞑靼、兀良哈三部。

    这才有了三路、十几万蒙古大军的共同南下盛况。

    从动员到南下明朝的京师,蒙古人前后花费三四个月,其中耗费可算得上是无数。

    蒙古这次动员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乃是近几十年来都没有过的。

    虽然蒙古人在明朝京师城下,付出了两三万人的性命,然而他们却是徒劳无功而返。

    因为他们既没有从明朝手里敲诈勒索成功,也没有攻破京师城大肆抢掠一番,更没能再次入主中原。

    如今还要在冰天雪地中撤退,这更是让瓦剌大军之中,充斥着士气低迷、战意低下、人心动摇。

    也先当然明了如今的军心不稳,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今,因为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已经引起了瓦剌内讧。

    这种情况,是也先不想看到的,也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要是情况再这样恶化下去,也先就会在蒙古各部中失去主导权。

    也先知道,人心一旦散了,队伍也就不好带了。

    “此番受挫,大家不必灰心。去往居庸关的路上,还是大有可为的。”

    “各部在不影响行军进度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外出。明朝的人口、物资,正等着你们去取。”

    也先故意停顿了一会后,才继续说。

    “今日死伤的勇士,我也先一力承

    担善后。”

    “死了的,回去后每人给牛羊各十头。伤了的,我派人负责医治。”

    “这件事情就到此结束,再有把刀剑对向同族的,我绝不轻饶”

    也先的恩威并施,起到了效果。

    四周的瓦剌人见他处置果断、得当,都是对着他弯腰行礼,同时纷纷高呼。

    “太师英明太师英明”

    听到可以外出前去抢掠,蒙古人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他们,太需要明朝的物资了。

    “既然太师都说了,我可就不客气了。”

    “抢钱、抢粮、抢女人”

    其实瓦剌和明朝的这次大打出手,就是因为明朝没能给与他们满意的赏赐,以及明朝不愿意在边城开展互市。

    没有明朝诸如盐铁粮食的物资的输入,瓦剌人的日子可就难了。

    草原上物资匮乏,缺衣少食的瓦剌人在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只能冒着性命之忧,寇关南下抢夺。

    也先这次率领大军南下的借口,就是明朝侮辱贡使、削减马价、拒绝联姻。

    而且也先虽然也知道让瓦剌人外出抢掠,会分散兵力,乃至于拖累大军的行军速度。

    然而,也先之所以还这么做,他也是迫不得已。

    如今军中不满的情绪已经在发酵,更是发生和流血冲突事情。若是不能及时得到释放,那么就也有可能会导致军队哗变。

    而且也先答应瓦剌人的战利品没有拿到手,所以他只能让手下各个部落的将士,自己前去寻找目标,来一个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你们干什么住手啊,畜生”

    这是一个明朝老人,在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求求你们放过我,我还没嫁人”

    这是一个女子,在被侮辱前

    的最后一句话。

    “我和你们拼了”

    这是一个保卫家人的汉子,在挥动锄头前的最后一句话。

    和瓦剌人的兴高采烈相比,沿途的明朝百姓可就悲惨太多了。

    瓦剌大军在撤退的路上,一路的烧杀抢掠。

    一座座村庄,在火光中化为灰烬。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成了刀下亡魂。

    蒙古人对明朝,犯下了滔天大罪。

    他们杀害、裹挟了数万老百姓北上,他们抢夺了大量的物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