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检讨书

作品:《神祇:龙吟万界

    赵光义捧着一卷长长的卷轴,递给御前侍从。

    皇帝对一位大学士说道“把我匡胤老弟的这份检讨书念出来。”

    “遵旨。”

    殿前大学士捧着赵匡胤的检讨书,声情并茂地念诵起来“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臣,错了,错的很厉害。

    “这些日子,我一人独处,回想起陛下昔日对我的谆谆教导,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其强烈的震撼、后悔、自责。

    “虽然,微臣可以对天发誓,绝对没有任何非分之想。但是,微臣还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微臣的家里,居然有一件黄袍,这种错误,实在是太严重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众所周知,黄色是一种很高贵的颜色。普通老百姓,是不能使用黄色的东西的;不仅不能使用黄色的东西,更不能制造黄色的东西,比如说,黄色的长袍。

    “不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就算是达官显贵,也不能使用黄色、制造黄色。黄色,是陛下您独享的专利。

    “啊,陛下,微臣痛定思痛,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以后远离一切黄色的东西,比如,黄袍、黄衫、黄旗。甚至,我以后连黄这个字都不再提起。”

    殿前大学士念诵着赵匡胤的检讨书,滔滔不绝、抑扬顿挫。

    “可以了。”皇帝中止了殿前大学士的诵读,然后向殿上群臣问道“诸位爱卿,我赵匡胤老弟的这份检讨书,诸位以为如何啊”

    “深刻。”

    “不仅仅是深刻,而且还很真诚。”

    “一听就是发自肺腑的忏悔啊。”

    丞相李谷说道“陛下,微臣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微臣以为,可以将赵匡胤的检讨书刊印成册,分发给群臣,认真学习、研读,以儆效尤。”

    皇帝说道“远离黄色是

    对的,但也没必要谈黄色变。对于臣民来说,黄袍当然不能穿,黄伞也不能打,黄旗也不能举。不过嘛,黄瓜啊、黄豆啊、黄花菜啊、鸡蛋黄啊,这些东西还是可以吃的嘛。”

    “哎呀,皇上英明,体恤民情,真不愧是一代英主。”

    “简直就是千古一帝。”

    世宗皇帝连忙做出了一个制止的手势“打住,朕不想听阿谀奉承之语。今日朕召集你们前来廷议,是要说说北伐之事。”

    一听说“北伐”两个字,大殿上顿时陷入一片沉默之中。

    过了一会儿,左丞相打破了沉默,对皇帝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此时不宜北伐。”

    “为何”

    “世人皆知陛下要做一代明君,陛下也一定可以成为像上古三王那样伟大圣明的君主。微臣以为,圣明君主,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展生产,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皇帝道“自朕登基以来,均定田赋,兴修水利,奖励农耕,难道不是发展生产,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范质说道“可是,战事一开,必定会劳民伤财,让天下百姓背上沉重的负担,影响他们的劳作、生活。”

    皇帝笑道“燕云十六州乃北方屏障,现在燕云十六州在契丹人的手中,我们失去了这道屏障,就好像天灵盖裸露在敌人的利剑之下。一旦有事,契丹铁骑从幽燕之地南下,两日便可杀到汴京城下。

    “朕何尝不知,战事会劳民伤财,会让天下百姓背上沉重的负担,会影响他们的劳作,生活。可是,若是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到时候契丹铁骑马踏中原,别说劳作、生活,百姓的生存都成问题。”

    世宗一番话,说得左丞相丞相无言以对。

    接着,右丞相出班奏道“陛下,北伐是应该伐的,不过微臣以为,现在却不是时候”

    “现在不是时候,那你以为,何时可以北伐”

    右丞相说道“虽然经过陛下一番整顿、治理,咱们大周国力增强不少,不过毕竟咱们立国不久,实力还不能与辽国相抗衡。而两国相抗,譬如两虎相搏,不仅仅比的是爪牙之利,更是全身气力、耐力的比拼。

    “所以,微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内政上,继续发展生产,等到咱们的国力超过了辽国,到时候再北伐就水到渠成了。”

    世宗皇帝说道“你说对了一半。兵戎战事,的确不仅仅是弓马刀剑的比拼,拼的是国力,这一点,你说的不错。

    “只不过,希望等到国力超过契丹了再准备北伐,那就太迟了。我们会发展,别人也会发展;难道你以为,人家契丹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强大起来

    “国家的富强之路,绝不会风平浪静。犁与锄,我们要挥舞;刀与剑,我们也要舞动起来。况且现在契丹国的皇帝残酷暴虐,正是我们北伐的大好时机。”

    一位将领出来向世宗奏道“现在契丹兵强马壮,此时北伐,末将以为,胜算不大。”

    “胜算大不大,先打他一下再说,还没出门,就知道胜算大不大”世宗皇帝毫不客气地出言训斥这位将领。

    大殿之上,又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世宗说道“看来大家都没有异议了,好,那就择日出征,北取燕云。”

    “陛下,微臣有个想法。”说话的是那个身穿常服的年轻人,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哦,你有什么想法”

    赵光义说道“陛下说了,咱们与契丹人作战,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解决边患,给百姓们一个稳定的劳作、生活环境,而并不是要穷兵黩武、耀武扬威。”

    皇帝说道“没错。”

    赵光义说道“微臣有一条计

    策,既不用劳民伤财和契丹人打仗,又可以解决边患问题,给百姓们一个稳定的劳作和生活环境。”

    赵光义语惊四座。

    “什么,不用打仗就可以解决边患问题”

    “不打仗,就能让契丹人老老实实地呆在那里,不骚扰我们的边境,不洗劫我们的村庄”

    殿上的文武大臣都难以置信,纷纷发出疑问。

    赵光义很得意地说道“是滴。”

    “不打仗就能让契丹人老老实实地看着咱们发展,这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依老臣之见,这想法不光大胆,还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皇帝也被赵光义的话激起了兴趣,他将信将疑地对赵光义说道“小赵啊,你的办法听起来很不错,说说,具体应该怎么做,可以不用打仗就让劫掠成性的契丹人,眼看着我们劳作、发展”

    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年轻的赵光义,等着他说出自己的良谋妙计。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