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1章 下雨了

作品:《大清第一纳税大户

    从玉格和四阿哥临近江浙有灾情的常山县开始, 天气就有些不对,天空灰蒙蒙的好似随时要下雨,可又一直没有下雨。

    四阿哥和玉格一行人从满怀期待到逐渐放弃侥幸, 可就在他们不报希望之后, 就在他们踏进常山县县衙的当日, 玉格抹了抹额头,刚才, 豆大的雨滴打到了她的头上。

    “下雨了下雨了”

    街上响起了欢天喜地的呼喊,县衙里的衙役们也是如此。

    玉格轻声笑了起来,一转眸,发现一直不苟言笑的四阿哥唇边也带着明显的笑意。

    四阿哥注意到她的目光,微微一顿, 笑着点了点头,复又看向雨幕。

    玉格也微微愣了愣, 这还是四阿哥头一回这样对她笑。

    可见是真高兴。

    玉格想着也笑了起来,这雨对常山县的百姓好, 对他也是正好。

    一行人并不着急避雨, 就这么淋着雨慢步走进屋檐下,又负手赏了好一会儿雨。

    久旱逢甘霖, 确实是件天大的喜事。

    但对于京城里头的某些人来说,又不是如此了。

    九阿哥皱眉道“如今外头都在传四哥是、有福之人, 他一到常山,常山就下雨了。”

    十阿哥道“常州旱了五个月,本也该下雨了,同四哥有什么干系”

    十四阿哥道“这事儿, 咱们虽然都明白, 可百姓愚昧, 朝里头也、不乏相信这些的人,再有有心人”

    九阿哥道“不能让他得了这个名声,这样的名声若传出去,那岂不是说这、位子必定是他的了”

    “那要怎么做”十阿哥顺口就接道。

    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倒是明白九阿哥的意思,却都没有做声。

    九阿哥看了两人一眼,道“这是大事儿,再说,以汗阿玛对他的看重,他不一定有事儿,就是有事儿,往后不还有八哥吗”

    “八哥,你说呢”九阿哥看着八阿哥问道。

    十阿哥皱眉不解道“你们打什么哑谜呢”

    十四阿哥也看向八阿哥。

    八阿哥想了片刻,轻叹一口气,“咱们才答应了替他保密,就如此这般,唉,我这心里头总有些过不去,虽然咱们是、从大局考虑,可他毕竟才十八岁,若是想不通,心里头记恨上了”

    八阿哥垂眸,似乎在权衡这名声和玉格,舍哪个就哪个更有价值。

    十阿哥也听明白了,“你们的意思是说,干脆就说这福星是玉格”

    “嘿,”十阿哥笑着一拍手道“还真是个好主意,可不就是,他和四哥一块儿去的,这怎么能说得清,哪个才是真正的福星呢,又刚好咱们就知道了他生而带玉的事儿,你们看看,这一桩桩事儿不是正好了吗”

    “就是,”十阿哥说完也有些尴尬,“咳,那个玉格啊”

    九阿哥看看十阿哥又看看八阿哥,眉头一点点拧起来,“不过一个能干些的奴才,再说了,他和咱们可不是一路的,没瞧见人家在金缕记的安排,可一点儿没有偏向咱们的意思。”

    十阿哥拧了拧眉头,心里有些不大高兴九阿哥所言,也就没有说话。

    八阿哥道“我是想着,十弟说的有道理,咱们、刚好就知道了、他生而带玉的事儿,咱们也是从、别处知道的。”

    八阿哥的语速很慢,似乎字字都有深意,九阿哥果然领会,眉头一点点放松而高高挑起来,笑道“我明白了,哈哈,那样没脑子的东西,这事儿容易得很。”

    “嗯。”八阿哥嗯了一声,又垂下眼眸。

    消息一来一回的过程中,玉格已经又到了台州县,毕竟建厂也不是说建就建的,也要考察许多方面,比如往后的销路,而台州县比起常山县在地理位置上就优越了许多,这几乎是个沿海的县城,往后毛线的外销,能方便许多。

    而就在玉格决定要在台州县建厂,正写着回事的奏折的时候,张满仓送来了京里的消息。

    如今她生而带玉的事儿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几乎快传得半个京城的人都知晓了,是金姐儿往外说的,说常山和台州能下雨,是因为玉格过去了,她生而带玉,而玉又通雨呢,朝廷里头到底是什么态度,康熙又是什么态度,目前还不明朗,大约是宫外的消息暂时还没穿进宫里去。

    玉格看完信,收起放到一边,怎么说呢,并不怎么意外。

    从他们到了江浙,江浙就下雨之时,她就想到了这个可能,毕竟区区一个她哪里有皇位要紧,她和四阿哥在一处,非要挑一个出来,他们自然愿意好是她的,而不好的是四阿哥的。

    事情并不如信里说的那么简单。

    金姐儿虽然见识有限,但并不蠢,她如今正想着要怎么和她们修复关系,若没有别的底气,哪里敢这么往死里得罪她们。

    说到底,不过是她的份量还不够重而已。

    玉格俯首继续写奏折,张满仓道“七爷,京城那边不需要回信吗”

    玉格摇摇头,“不用。”

    路上这么远,一来一回的工夫,他们早就把事儿做熟了。

    这福星的名声担着就先担着吧,回头犯个不大不小的错,把官位往下降一降就是了。

    只要往上走,就免不了招人忌惮,如今不过是提前了而已。

    “去叫叶三明过来,”她领的差事是金缕记的差事,还是先把这事儿办好再说。

    玉格这边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开店建厂的事情,但四阿哥那边却很快就遇到了难题,而且是一大堆的难题。

    先是粮食不够了,而新的粮食还没有运到,所以粥熬得更稀了,紧接着就有百姓闹事,有那不是灾民的来冒领灾民的粥喝,到底是灾民与否,又是很难分辨的,于是有很多灾民领不到粥,下雨之后,死的灾民竟然更多了。

    再有四阿哥想从附近的县城调用粮食过来,但命令执行得极为艰难,再然后四阿哥想要走商家的路子,先买一些过来用着,但但凡运到常山和台州两地的粮食,还不等完全落地,就会被江浙的富户用各种法子买去至少一半,就是买着了,这粮食也能在路上莫名其妙的折损了,而这么艰难运到的粮食,质量也极其堪忧,还有用沙石掺杂其中。

    并且银子也不是全然充足的,水易生疫,又是大旱之后的大雨,又死了那么多人,疫情得防备起来,而药也是要银子的。

    眼瞅着四阿哥的脸色一日比一日难看,玉格也顾不上帮他想法子,因为她自个儿也遇到了麻烦,她竟然调用不动金缕记的银子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