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曹孟德魂穿武大郎逞雄风征服潘金莲3

作品:《这个武大郎,你惹不起

    天还没亮,潘金莲就将曹操一脚踹醒,厉声道“还不去卖炊饼”

    “娘子,今后咱们不卖炊饼了。”

    曹操说完,暗自道“踹我一脚,我记下了,日后必棍棒伺候。”

    潘金莲听到武大郎连自己的事业都要放弃了,生气的问道“那咱们吃什么喝什么”

    “山人自有妙计。”

    曹操卖了个关子,兀自起床梳洗起来。

    只不过这一次曹操洗的特别认真,鬓角修的整整齐齐,再换上好几年没舍得穿的新衣服,整个人容光焕发,一改以往邋遢猥琐的模样。

    更奇怪的是武大郎梳理完毕,并未着急出门,反而是在屋子里耍起了把式。

    潘金莲看曹操摆出的形状,一会像鸡,一会像老虎的,气就不打一出来。

    潘金莲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从昨天开始就总觉得他怪怪的,但是具体哪里怪,却又说不上来。

    此刻的潘金莲怒气未消,不愿搭理武大郎,也就由他胡来,反正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算了,且看他如何折腾。

    曹操伸了个懒腰,神清气爽的出了门。

    郓哥已经候着了,赶忙跑过来“武大,你的炊饼担子呢”

    “砸了”曹操说完,头也不回的往前走。

    “看来昨晚没少受气,该”郓哥没好气的说道,紧走了两步,跟上了曹操,到底是小孩,藏不住话“那你以后怎么过活呢”

    曹操停下脚步,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得天人指点,文殊开眼,自是要辅明主、成就一番事业”

    郓哥苦笑“你大字不识一个,无钱无权,还成就事业太阳都已经出来了,还做梦呢”

    曹操也不理会,逢人便吹嘘自己昨日遇神仙显灵

    ,得开慧眼,过目不忘,可知过往,断来生。

    众人自是不信,在阳谷县谁不知道武大郎是文盲,但是出于看笑话的目的,曹操身边一时倒也围了不少人。

    曹操见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便朗声道“如若不信,随便考。”

    人群中有人起哄“文殊菩萨教没教你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

    “你知道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谁写的、写的是谁吗”

    “还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啊,武大郎”

    一时间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曹操心里也明白,这些人无非是想看他出丑,然后狠狠的踩上一脚。

    曹操抬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说的,也就是魏武帝。”

    “曹操这一生,南征北战,文治武功,实属豪杰”

    “而那二乔是指三国时期东吴美女大乔、小乔,她们的夫君分别是孙策和周瑜。”

    “但这句铜雀春深锁二乔却纯属无稽之谈,是后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那曹操心系天下,又怎会为了两个女子挑起站端”

    “曹操一时兴起,横槊赋诗,放浪形骸,后人却信以为真,无谋少智罢了。”

    曹操夸起自己来毫不含糊,丝毫不觉得脸红。

    话音未落,围观的人开始了窃窃私语。

    “竟然都答对了,而且观点新颖,说得似乎有些道理。”

    “莫非他真的遇到神仙了他之前可从没有这种自信的表情,更不可能有这种见地,一个人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是啊,他以往说话可不这样,他除了会做炊饼可是啥也不会,不可能啊。”

    就在众人将信将疑之际

    ,一句话从书店内传来“这点常识在我们读书人眼里算不得什么,许是他昨天偷听我与张秀才谈话学来的。有没有真才实学,我一试便知。”

    原来是昨天书店的老板,刚打开店门,看见门口如此热闹,便多听了一会,但当他发现说这话的是武大郎的时候,打死也不相信。

    这书店老板姓刘,单名一个锐字,中过举人,后因仕途不顺,回乡开了一家书店,在阳谷县文人圈里有不小的名气。

    曹操也不答话,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曹操特意挑在书店门口,目的就是要让阳谷县文人墨客信服,借此一举成名。

    眼下这刘锐仗着自己有几分学识不知死活往前冲,那是再好不过了。

    尤其是曹操清晰的记得昨天他还言语侮辱过自己。

    刘锐转身进店,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本书。

    等到曹操看清书名时,不禁大笑起来。

    刘锐不明所以的看着曹操,这本三曹文集很好笑吗

    曹操的笑声却让刘锐越发难堪,这三曹文集是刘锐的私藏孤本,年代久远,也不是科考内容,很少人会钻研这种无用的学问,更何况是目不识丁的武大郎。

    刘锐感觉面子上挂不住,当即气愤的说道“别笑了,武大郎,我也不为难你,我随便翻,随机考。你要是答不出来,叫我一声爷爷,敢不敢”

    曹操借势说道“倘若我对答如流,我要你磕头道歉,从今以后喊我爷爷”

    “好,你要是能答出来,我给你磕十个头,昨天我就看你进店看书装大尾巴狼,今天非要当面拆穿你的把戏”

    围观众人一看好戏上场,起哄的起哄,加码的加码,更加热闹起来。

    “第一题,短歌行,我也不欺负你,我挑一句,你接下

    一句怎么样”刘锐打开书,挑衅的看着曹操。

    “不用了,你看好就行,看看可有错漏。”曹操说完,便将短歌行从头到尾背诵下来,甚至精彩处还解释起语境、意义。

    刘锐冷汗直流,他惊讶的武大郎竟背的一字不差

    可武大郎不是文盲吗

    众人看刘锐的反应,自然也知道武大郎真的背出了短歌行,一时间鸦雀无声。

    此时的刘锐仍然心存幻想,他不相信武大郎一夜之间从文盲变成了秀才。

    刘锐心想一定是刚才的诗传唱度太高,武大郎侥幸得知,这次要找一个偏门“那薤露行,你听过吗”

    曹操此时一不做二不休,欺身夺过三曹文集,只看了一眼目录,然后又把书还给刘锐,便开始从头到尾逐个背诵。

    刘锐彻底惊呆了,曹操一边背,他一边核对,竟然连一个字都没错

    曹操最后一个字背完,刘锐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嘴里有气无力的重复着“一字不差,一字不差”

    此时众人全都傻了眼,议论纷纷。

    “就算是县里最有名的老学究,也不可能一本书只字不差的背出来吧”

    “而这武大郎非但背出来了,甚至连释义都做了,这可能吗这还是那个唯唯诺诺的武大郎吗”

    “莫非武大郎真的遇到仙人,一夜之间成为才子否则这解释不通啊”

    三个时辰后,武大郎精通三曹文集、唐诗三百首,甚至大金刚经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阳谷县。

    很多人都放下手头的活儿,前往书店观看武大才子。

    然而很多人都扑了一个空,因为曹操早早的就被一辆马车接走了。

    但是坊间关于武大郎的事迹却是越传越邪乎,

    说他是文殊菩萨转世,还说什么信大郎,得永生之类不着边际的话。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