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意(有二设)

作品:《[红楼]林家女皇

    不说贾母那边,且说林家姐弟,他们的院落就在贾母的后头,与贾母院子的后罩房紧挨着。

    这是一座标准的三进院落,第一进侧开门,进门靠左手就是一间小小的门房,隔着一个小小的两步大小的花园过去,是倒座的三间抱厦。抱厦对面一堵大白墙,开着月洞门,门后是一个带着抄手游廊的院落,正房三间带左右耳房,东厢房和西厢房都是三间,中间是一座花园,被青石板小路分成四块,太湖石假山、三四丈的荼蘼树,因为新春,已吐新绿,衬得旁边挂子的丹桂越发浓绿。唯有东北角上又有一道门,通往后罩房。

    林徽有心,经过这道门的时候注意到这后罩房有两层,看着房间也不少,心里便有数了。

    待姐弟三人在正房上首落座,堂前已经乌央乌央站了一地的人。

    他们姐弟仨从林家带来的,每人奶嬷嬷和侍女各一,林徽从贵太妃和郕王那里求来的女官婢女,再来就是贾母给的三个丫头,王熙凤为这院子安排的守夜的婆子两个,洒扫的粗使丫头五六人。

    别的倒也罢了,单看贾家的仆妇,即便是最下等的粗使丫头都穿着青缎的背心,守夜的婆子也是绛红缎子的褙子,衣裳首饰不比六品内廷女官方典仪等人差多少,贾家之豪奢可见一斑。

    林徽就道“今日夜了,诸位也是老人,话我就不多说了。我的要求只有三个,好生当差,出门带上耳朵,把嘴巴放在家里。明白么”

    众人齐齐道“明白。”

    “好了,都下去安置吧。对了,前头的两位妈妈,仔细门户,记住了吗”

    负责守门的两个婆子连忙回身应了,见林徽没有别的吩咐,这才垂手退了出去。

    等屋子里只剩下他们姐弟三个,并三人的奶嬷嬷,林徽这才道“弘儿,今日,你有什么感受”

    “感受姐姐说的,可是奇怪的地方”

    “正是。”

    林弘是林家这一代唯一的男丁,对于他的能力的培养,林徽跟父亲林如海一样,一向看重。

    林弘歪着头,想了想,道“有很多”

    “比如”

    “第一,袭爵的大舅舅不住正堂,住在另辟的院子里,不袭爵的二舅舅住在荣禧堂里,这与书上不符”

    这件事,林弘的印象最为深刻,不吐不快。

    “那么,书上可有形容此等情形的词”

    “有叫做长幼失序、尊卑倒悬”

    贾赦、贾政、贾敏都是贾母的亲生骨肉,贾赦最长,贾敏最幼。按照规矩,贾赦既然袭爵,应该由他住在正堂;假如贾赦已然获罪,那么皇家就不会让他承袭爵位,做什么一等神威将军。

    袭爵人,当住正堂,这是国法,也是礼制。

    贾家的情况,显然不符合国法和礼制。

    “既然有第一,那可有第二”

    “当家的是二舅母,不是大舅母。二舅母还使唤大舅母家的嫂嫂。”

    林弘已经克制了用词。王夫人哪里是使唤王熙凤,看说缎子和月钱诸事,分明是把王熙凤当成了管事丫头。

    当初贾敏如何管理家事、如何使唤身边的丫头,林黛玉、林弘都是见过的。

    他们当然不会陌生。

    “还有吗”

    “还有就是不重读书,不知礼。表哥比我大那么多,看起来,竟然是连四书都没有开始学还想给二姐姐取字实在是无礼之至还有明知道我们都在孝中,还穿红着绿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我们放在心上”

    说到这里,林弘气鼓鼓地鼓起了腮帮子。

    他不喜欢贾宝玉,也不喜欢贾家。

    只听他闷闷地道“姐姐,我不喜欢这里。父亲为什么把我们送到这里来他不是说好,让我们在家服丧守孝读书的吗为什么忽然改变了注意姐姐,我想回家。”

    说到后面,林弘已经隐隐地带了泣音。

    林徽将弟弟搂在怀里,道“这就是我今日要说的。”又道“弘儿可还记得南六部”

    林弘在姐姐的怀里闷闷地点头。

    林黛玉道“姐姐的意思,可是因为父亲出身南六部,所以我们才被轻慢”

    林弘听说过。

    因为国朝有南六部和北六部两套中央机构,所以南系官员和北系官员之间就存在着鄙视链,南系的官员权力普遍没有北系大,所以北系的官员自然瞧不起南系。而在南系官员眼里,虽然南系官员的灰色收入少,可是南六部事儿少,斗争就少,所以对比北系官员,南系官员的折损率就少,而且会在南六部担任高官的,往往都是北系退下来的官员。北系官员,如果退休前先在南六部混过三年,那就意味着皇家有意保全;反之,如果北系的官员退休前没有在南六部混过,那不好意思,即便你平安回到故乡,也会被整,还会祸及子孙和家族旁支庶族。

    这种现象,在国朝之中已经盛行超过百年有余。

    国朝的官员,特别是文官,哪怕做到宰辅,也难得善终。

    林如海的兰台寺大夫,就是从南六部的御史台高官。对比北六部,南六部的御史台就跟南六部的翰林院一样,都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

    林徽道“当然。如果说清贫之家在南六部,自然是难熬的。我们林家却是四代列侯之家,本就不靠那点菲薄的俸禄过日子。父亲在南六部,正是勋贵之家转书香门第、改换门庭的必经之路。”

    林弘道“真的”

    “当然是真的。”林徽道,“就以这里为例。当年东面宁国府的堂外祖父和外祖父简在帝心,先后出任京营节度使。弘儿,你可知道京营节度使”

    “知道。那是守卫京师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非君王心腹不可。”

    “正是这话。跟京营节度使这样重要的职位,是不可能让一家世袭,也不可能让某一系长久把持。弘儿,再问你一个问题,你可知道如今的京营节度使是谁”

    林弘道“我在船上听说过,是二舅母的哥哥。”

    那个时候,不但他们姐弟还在孝中,就连贾家也没有出服,结果那些仆妇在船上喝酒喝得烂醉不说,还大放厥词,他印象深刻。

    “那你可知道金陵四大家族”

    林黛玉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林弘也道“难道外祖家明知道犯忌讳,知道自家人不可能出任京营节度使,还”

    这根本就是取死之道

    林徽点点头。

    贾家可不是取死么。

    偏偏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王子腾,也就是说,贾家还成功了。

    这样的贾家,不被皇家记恨才有鬼呢皇家如今没赢,不等于等皇帝坐稳了皇位不会收拾贾家。

    贾家,根本就是没几年了。

    林弘更不明白了“那父亲为什么还把我们送来”

    当然是因为贾敏是外嫁女,就是朝廷诛贾家九族都杀不到他们姐弟头上。

    贾家养他们姐弟一场,只要他们姐弟活着,将来贾家未成年的孩子,可以投靠他们。这就是贾家的后路。

    也是交换。

    只是林徽看着,贾家怕是根本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林黛玉的心也提了起来。

    她也想到了。

    皇家既然输给了贾家,自然是在短时间内奈何不了贾家。如此一来,势必会选择削其羽翼。用京营节度使这个职位稳住贾家和王家,转而向林家下手,这完全有可能因为她父亲林如海是贾家的女婿,他们林家也有可能是贾家的后路。

    只是这样的事,这样的推测,叫她如何说得出口

    林徽道“因为盐政。”

    “盐政”

    “是的。盐政不比别的衙门,因为是朝廷的钱袋子,从来就是一年一任的。可是我们父亲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呆了一年有余,上面也没个动静,父亲让我们进京,一来是母亲没了,他无暇分身,二来,也是想请亲戚家互相搭把手,给他换个职位,哪怕回那清水衙门呆着也成。只是”

    拜红学的兴起,网络上有很多很多相关的知识。就是不曾精读过红楼梦原著,多刷刷手机,多看看相关的文,自然就知道了。

    至于盐政问题,腐朽堕落的封建时代且不说,就是到了电子办公兴起的年代,盐政上也是一堆贪污腐败的破事儿呢。

    林徽穿越之前就刷到过。

    林家送他们姐弟进京,的确是饮鸩止渴,可这不是被逼到了绝境,没有办法了吗

    这也是林徽死命扒着贵太妃和郕王的原因。她是个女孩子,又年幼,不知道外面的事,但是不妨碍她结合上辈子的知识,得出这样的结论。

    贵太妃和郕王,是林家的救命稻草,她必须抓住。哪怕被人背后取笑、戳脊梁骨,她也要牢牢抓住。

    林黛玉道“姐姐的意思,这府里对我们多有怠慢,怕是不会帮忙”

    林徽点了点头,道“最好是我想多了。不过,事关父亲的安危,想得再多也比什么都不想来得强。如今,我倒是庆幸自己跟贵太妃娘娘搭上了关系。也许我们应该从这上头使使劲儿。至于这府里,我们既然对这里无所求,就不必处处赔小心。就当寻常亲戚处着便是。”

    贾家不把贾敏的丧事当一回事,那正好。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伺机告诉皇家,他们林家跟贾家不是一路人。

    只有跟贾家分开,他们林家,她这辈子的父亲林如海才有活下去的机会。

    林徽是知道自己的。她本来就不是一个擅长做戏、演戏的人,又带着上辈子的记忆,所以肯定是跟一般孩子不一样。即便婴儿时期好带,难道等读书启蒙了,还能掩藏得住

    反正林徽觉得自己瞒不过给她启蒙的林如海。关于古代的风俗文化的故事,她穿越之前就知道不少,三言二拍、聊斋志异之类的她都读过,她知道,跟她这样带着上辈子记忆的孩子,轻则被泼黑狗血,重则被抛弃、被烧死。

    可是林如海和贾敏两个从来就没有那么做过,还精心教养她。

    这份恩情,林徽记着。

    还有这次送他们姐弟来顺天贾家,也是恩情。

    因为知道林弟弟之死是林黛玉一生悲苦的开始,也知道古代男丁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从林如海出任扬州巡盐御史的第一天,林徽就绷着一根弦,甚至把贾敏的教导和上辈子看刑侦片学来的知识都用上了,这才及时发现问题,救下了林弘。

    林徽相信,即便是贾敏死了,可是她今年十岁,已经不是小孩子,以林如海的能力,再加上她的用心,他们一家四口完全可以见招拆招,完全不用骨肉分离。

    她生而知之,林如海是知道的。

    可是林如海还是让她跟林黛玉林弘一起来贾家,显然是担心她会因为丧妇长女之故影响前程。

    毕竟,眼下担着林家长女的名头的人,是她。而在这个时代,嫁人是古代女人唯一的出路。

    根据林徽上辈子阅读古人写的通俗小说的经验来推断,牺牲一个庶女,保全全家的操作,古人玩得不要太溜。

    可是林如海却还是选择了保护她、为她考虑。

    这是父爱,也是恩情。

    林如海如此,难道要她看着林如海跟原著里那样,在扬州巡盐御史这个位置上一点点地耗干心血、硬生生地被累死

    休想

    参见原著林黛玉的命运,林徽推测,贾家绝对不会帮林家,更甚者,从那些红学文来看,怕是王夫人背后的王家,早就盯上了林家的家产了。

    所以,林如海绝对不能出事,他如果出事,她和林弘的性命绝对长不了,就是林黛玉,也不过是死在最后罢了。

    林黛玉和林弘连忙应了。

    林弘道“姐姐,郕王殿下能帮父亲吗”

    “涉及官员任命,哪里这么简单。要想帮到父亲,就必须做到两点。”

    “哪两点”不止是林弘,连林黛玉也十分关切。

    “第一,有人可以取代父亲,替朝廷盯着盐政。第二,要朝廷相信父亲的忠心,也相信父亲能在别的地方为朝廷效力,而且能做得更好。”

    这第一点不难,难的是第二点。

    更别说,眼下双日同天,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林徽道“好了,夜深了,你们也回房好生歇息。许嬷嬷,晚上惊醒些。”

    “是,大小姐。”

    许嬷嬷是林弘的奶嬷嬷。

    “王嬷嬷,我记得你原是这府里的”

    王嬷嬷是林黛玉的奶嬷嬷。

    “是的,大小姐。”

    “我给你三天假期。你探亲的时候,也给我好好查查,这贾家的家学是怎么一回事。”

    “家学”

    别说王嬷嬷,就连林黛玉和林弘也是一脸错愕。

    “一个家族,乱到了长幼失序、尊卑倒悬的地步,那么它的家学肯定有问题。王嬷嬷,无论巨细,你都报上来。”

    说着叫人拿了二十两银子给王嬷嬷,又告诉王嬷嬷,这些银子让她先用着,一应使费,回来给她报销。

    林徽安排妥当,就有丫头来报林黛玉和林弘的屋子收拾好了。

    林徽起身,亲自带人检查了,被褥、窗屉、炭火等,看着弟弟妹妹安顿下来,这才回到自己的屋子。

    回到屋子里拆了头发,还睡不着,干脆让丫头研墨,给林如海写了家书,把进入贾家的所有事情,特别是那些不合常理的地方,以及她的推测,通通写了上去,让方典仪明日一早,派人送去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