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乱世桃源(9)

作品:《快穿之楚砂游历记

    王招娣见这车费自己是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了。

    于是她便磨磨蹭蹭地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拿出了六文钱放到刘大壮的手上,她有些气恼地说道“给。”刘大壮接过铜板,小心翼翼地递给了吴老头。

    刘大壮也是要点脸的,他不好意思地将手中的六文钱交给了老吴头之后,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吴叔,麻烦您了。”

    老吴头摆了摆手,心里头也对这老刘的大儿子一家看不上眼,这一家子都小气的很,连付个车费都磨磨蹭蹭的,我还真的看不上眼。

    要知道,自从老吴头这么个老光棍儿,孤身一人卖给了楚家庄的主子,一下子就从原来人见人厌的二流子变成了有屋有田又有牛的殷实人家,虽说这屋子、田地和牛都是楚家庄的。可在楚家庄里做奴才可比当外头的农户好多了,不仅每月都有银子,逢年过节的,都会有节礼发放。

    再说那每亩田的产出除去税收之后自己也能留下个三层,这样看来,主家也是够大方的了。

    因此,曾经扣扣搜搜的吴老头眼光也变得长远了,不再这么计较几分钱。

    可是,自己这赶车的工作是管家亲自给自己的,这钱可都要交上去的,要是被人钻了空子。自己的面子可就没了,说不准会被赶出去,一想到这儿,吴老头便接过刘大壮递过来的六文钱将其放进随身携带的布袋里。

    一行人磕磕绊绊地上了牛车,然后慢慢悠悠地向着县城的方向行驶。

    等来到了县城城门,吴老头给了衙役五文钱,然后守城门的官人随手递给他一个麻布袋,这是牛车,驴车之类的车马费,那袋子是专门用来装牛驴屎用的。

    吴老头接过袋子。将其系在了腰上,然后又回到了牛车上,用鞭子轻轻拍打着牛的臀部。

    年轻的小黄牛又慢慢地向着县城里面走着,走了约莫一条街,吴老头便停了下来对着车上的人说道“行了,你们先去把你们该买的东西买回来。两个时辰后就在这儿汇合,若是过了这时辰,我可不等人。”

    车上的农户们纷纷离开,而老刘老头则带着一大家子朝着县城里头最大的粮铺走去。

    来到粮铺的门口。买粮的人少的可怜,刘二壮心中不解,向老刘头问道“爹,怎么回事,怎么买的人这么少”

    老刘头也觉得奇怪,他定了定心神,然后领着一大家子走进了店里头。

    店里头的麻布袋里都摆放着各类米粮。老刘头目标很明确,直奔着陈粮,原因无他,就是“便宜”二字。

    老刘头用手轻轻地在装陈粮的袋子上头拨了拨“嗯,还算干净,没掺杂别的东西。”

    这时,一旁的小二走了过来,他殷勤的对老刘头说道“大爷,您要买什么粮呀我来帮您称粮。”

    老刘头对着小二问道“这陈粮多少文一斤啊”

    要知道,前几年这粮价不高不低,就算陈粮也得五文一斤。

    他老刘头估摸着自个儿带的银子若是全买陈粮的话,大约一能买个十来袋子,总价五两,应该够一家人小半年的吃食。

    小二说道“这可是从南边运过来上好的陈粮一斤只要十文钱。”

    “什么十文钱这,这怎么长得这么快前些日子不还只有五文一斤”老刘头的心脏砰砰直跳,他没想到就这陈粮的价格简直是嗖嗖地往上涨。

    小二瞥了一眼大惊小怪的老刘头,悄摸摸地对着他说道“唉,我也就不瞒您了,现在这外头的年景可真不好。据说这北方都出现旱灾了。有的地儿连水都没得喝,更不用说粮食了。我听那些南下的行商说,北边儿好像死了好多人。现在这粮食长得还不算厉害,等以后真的乱起来了,100文一斤的陈粮你也买不着。”

    一听小二这么说,刘老头的心里头紧了紧,他又伸出手指了指放在角落里的红薯“那这红薯多少钱一斤。”

    往年,这红薯因为产量高,易种植,所以卖的是最便宜的,只需要三文钱一斤,不知道现在又是个什么价格

    小二听见他的询问,开口便答道“七文钱一斤。”

    一听到小二的报价,刘老头的心里顿时产生了一股紧迫感,直觉告诉他得多买粮食,可一想到自己的自己的大孙子狗蛋儿下半年还要到县城里上学呢,要是这钱全买了粮食。自家改换门庭的愿望便落了空。

    老刘头心里头纠结万分,是买粮呢还是省下钱让自个儿的大孙子念书呢

    看着自家老爹纠结万分的样子,刘大壮有些心虚。他刚想上前,让自个儿老爹还是把银钱全用来买粮食,身旁的王招娣却扒拉着他的衣袖,顺道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仿佛在说“你要是坏了咱家儿子上学的大事儿,回去我可饶不了你。”

    刘大壮接到自家媳妇儿的警告,终究还是停下了上前的步伐,只是愣愣的待在原地,光看着自家老爹的反应。

    老刘头回头看了一眼,满心期待的大儿子一家又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二儿子,心中叹了一口气。

    “哎狗蛋到底是长孙,老刘家改换门庭的重担就交到他的身上,这次的粮食还是买少一些吧。”

    老刘头在心中下定了决心后,便对着小二说道“帮我称五十斤的红薯和三十斤陈粮。”

    “哎,好,这就给您称好。”说着,小二麻利地拿出了一个麻布袋,用手将那陈红薯一个一个地装进袋子里,红薯不一会儿就装好了,然后又拿出米铲将陈粮铲进另一个袋子里头。

    小二用称称了一下“一共六百五十文。”老刘头。对着身旁的媳妇儿李大娘说的“交钱了,就先买这么多。”

    李大娘左看看大儿子,右看看二子,终究还是将自个儿的荷包拿了出来,然后找出一锭银子递给老刘头。

    老刘头又顺手将银子递给小二,等了一会儿,拿回找回来的银钱后,便吩咐自家儿子将50斤的红薯和30斤的陈粮给抬了出去。

    这80斤的粮食。听上去是挺重的,可是实质上却装不下一个麻袋。要是给老刘家全口人吃的话。半个月的功夫就吃完了。

    刘二壮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爹娘。买了这么丁点儿粮食,只为了让大哥的儿子能够念书。

    他的心中有些愤怒“爹娘这是怎么回事都到这时候了,还想着念书,若是以后旱灾真的来临的话,可真的是会死人的。”

    刘二壮看着自家爹娘偏心眼的样儿,心里头下定了决心,想着以后一定要多为自己打算打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